坐落於南京西路的上海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和對外友好協會、港澳事務辦公室的辦公地,其建築氣派又精緻,院內綠植、噴泉環繞,頗有復古氣質。
若你仔細觀察,會發現此院內有兩座外觀相似的「兄弟樓」。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郭氏兄弟樓|文 章正元
南京西路1400、1418號是兩座對稱的花園住宅,現為上海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和對外友好協會、港澳事務辦公室的辦公地。以前,這兩處住宅分別是上海永安集團創始人郭樂、郭順兄弟倆在滬的住所。
如今的兄弟樓(姚沁藝 攝)
郭氏兄弟初來上海時,曾棲身於四川路三和裡的一幢石庫門房子裡,並將這處房子作為永安公司的辦事處。
1920年後,兄弟倆又在居爾典路(今湖南路)興建了一幢洋房,但郭氏家族全部居住在這幢洋房裡,有諸多不便,於是,又向猶太裔房地產大亨哈同購進「哈同花園」北側8畝多土地,另建住宅。
郭宅建於1926年,委託當年設計永安公司的公和洋行設計,陶桂記營造廠承建,佔地面積約5500平方米,房屋建築面積16667平方米。
多年前的兄弟樓照片(章正元 供圖)
那時上海造房子多按中國傳統「東長西右」「哥東弟西」的習俗,故東面那幢是哥哥郭樂的住宅,而西面則是弟弟郭順的住宅。這兩幢房子均為法國文藝復興時期建築風格,以朝南立面為主立面,東、西兩側立面為次立面,主立面均以中間的門為中軸線,兩側形成對稱。
東樓主立面中間三個開間的三個層面均設計為內廊,底層為塔司幹柱式,二層為愛奧尼亞柱式,三層為科林斯柱式。建築的每個層面之間設計有明顯的腰線,而頂層的簷線相當誇張,使建築的立體效果十分明顯。
精美的樓體(章正元 供圖)
西樓的風格與東樓相近,但主立面的中部以弧形向外凸出,凸出部分設計為內廊,而兩側的二層和三層設計有陽臺。建築的內裝修十分豪華,顯示典雅的貴族氣息。
郭氏家族是在澳洲開「永安果欄」起家的,因此這裡不少房間的天花飾有彩繪浮雕,圖案多是水果、花草,這也許是主人的意圖,表明他們沒有忘記當年做水果生意的艱辛,水果給他們帶來的運氣。主樓梯設在底層北面中央,設計得很寬敞並配以轉角平臺,扶手及護欄花紋也做得很精緻。
宅前有一個佔地1701平方米的共用花園,樹木蔥鬱,花草遍植,花園地形起伏,曲徑通幽,築有假山、流水、小橋、亭臺、噴水池等,有一點「中式為體,西式為用」的韻味。不過昔日的花園現在大都成了水泥操場,只有東樓門前的一對西式石獅子和花壇噴水池是當年花園舊物。
由於業務關係,郭樂頻繁來往於上海、香港之間,他在這裡斷斷續續住了十年左右,而郭順主要負責上海方面的業務,在此居住了二十年。
南京西路1400、1418號郭樂、郭順寓所舊址,1994年2月被列為上海市優秀建築。
本文摘自章正元《靜安文博鉤沉》,編輯有改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