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節選)
朝代:先秦
作者:莊子及門徒
譯文
秋季的霖雨如期而至,千百條小河注人黃河。水流寬闊,兩岸和水中洲島之間,連牛馬都分辨不清。於是乎,河伯洋洋自得,認為天下的美景都集中在他自己這裡。
順著流水向東方行走,一直到達北海,面向東看去,看不到水的盡頭。這時,河伯改變他自得的神色,抬頭仰視著海神若嘆息說:「俗話所說的『知道的道理很多了,便認為沒有誰能比得上自己』,這正是說我呀。再說,我曾經聽說有人認為仲尼的學識少,伯夷的義行不值得看重。開始我還不敢相信,現在我親眼目睹了大海您大到難以窮盡,如果我沒有來到您的身邊,那就很危險了,我將要永遠被明白大道理的人嘲笑。」
北海若說:「不可與井底之蛙談論大海,因為它的眼界受狹小居處的局限;不可與夏天的蟲子談論冰,因為它受到時令的局限;不可與見識淺陋的鄉曲書生談論大道理,因為他受到了禮教的束縛。
現在你河伯從黃河兩岸間走出,看到了大海,才知道你自己的鄙陋,可以跟你談論一些大道理了。
天下的水,沒有比海更大的。千萬條河流流歸大海,沒有停止的時候,而大海卻並不因此而盈滿;尾閭不停地排洩海水,不知到什麼時候停止,但大海並沒有減少。無論春天還是秋天大海水位不變,無論水災還是旱災大海沒有感覺。大海的容量超過了長江、黃河的水流,簡直不能用數字來計算。
但是我並沒有因此而自誇,我自認為自己列身於天地之間,接受了陰陽之氣。我在天地之間,好比是小石塊、小樹木在高山一樣,正感到自己的渺小,又怎麼會自傲自誇?計算四海在天地這個大空間裡,不正像小小的蟻穴存在於大湖之中嗎?計算中原地區在四海之內,不正像米粒存放在糧倉之中嗎?
世間萬物數量有萬種,人不過是其中之一種;人類雖遍布九州,但其所居之地也只佔穀食所生、舟車所通之地中的萬分之一。拿人和萬物相比,不正像一根毫毛在馬身上工樣嗎?五帝所延續的業績,三王所爭奪的天下,仁人志士所憂慮的事情,以天下為己任的賢能之士為之勞苦的(目標),都不過如此而已。
伯夷以辭讓周王授予的職位而取得名聲,孔子以談說『仁』、『禮』而顯示淵博。他們這樣自我誇耀,不正像你當初因河水上漲而自誇一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