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正義二次曝光訊問筆錄 洩露隱私惹非議

2021-01-15 搜狐網

  今日(8月1日)凌晨,「釋正義」再次向弧度發送舉報材料,稱為「釋永信通姦證據完整篇」,該材料包含2004年6月2日下午一名劉姓女子在鄭州市公安局刑偵支隊三大隊接受訊問時的筆錄,以及落款為劉某的一份情況說明,相比其昨日公布的釋永信和劉某的兩份訊問筆錄,內容增加了劉某講述首次與釋永信發生性關係和她如何保存對方精液的細節。但鄭州市公安局尚未就上述材料的真實性表態。資深媒體人石扉客則通過微博對此事發聲,稱公安筆錄外洩並被貼到網上太可怕。

  保存證據,是因為釋永信「說話不算數」

  「釋正義」昨日公開的公安詢問筆錄照片顯示,釋永信和劉某分別於2004年5月29日和6月2日接受過鄭州市公安局刑偵支隊訊問。不過,對釋永信的詢問筆錄只有第一頁,未涉及發生性關係問題,他稱向公安機關反映被劉某敲詐一事。而劉某在詢問筆錄中表示曾「一二十次」與釋永信發生性關係,其中還有一次自己流產。兩人筆錄內容中均涉及的,是有關佛像的經營事宜。

  弧度注意到,「釋正義」最新提供的劉某訊問筆錄時間為2004年6月2日16時30分至17時10分,地點在鄭州市公安局刑偵支隊三大隊,區別於昨日那份6月2日9時50分至14時30分在鄭州市公安局刑偵支隊的材料,偵查員姓名和筆跡也均不相同。

  今日披露的筆錄中,劉某稱和釋永信幾乎每次見面都要發生性關係,並詳細講述了首次發生性關係和她保留對方精液的情景。

  關於兩人對話,劉某告訴民警,釋永信讓她跟著自己,即長期保持兩性關係,作為回報,他會讓劉某「用最好的,吃最好的,啥都不用愁」,以及「有啥事他都可以幫我」。

  劉某說,兩人第二次發生性關係是在釋永信從德國回國時,當天在香港東方文華大酒店,她「和他發生二、三次關係」。

  訊問筆錄照片顯示,劉某2004年4月最後一次和釋永信發生性關係前,兩人商談過處理佛像的事。而那次發生性關係後,她進洗手間,把釋永信剛剛用過的安全套扎口並用衛生紙包住,放進自己包裡,次日回深圳後將其交給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美容科醫生王某,請她「找個能冷凍的地方放起來」。

  劉某稱,之所以保存證據,是因為釋永信「說話不算數」,否認兩人有性關係,也未按承諾幫她處理佛像。

  同時,劉某講到自己流產的過程:2002年4月與釋永信發生性關係後她懷孕,當年6月在醫生王某的陪同下在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進行人工流產,因為「看著噁心」,她沒有保留「流產的東西」。之後她告知釋永信流產一事,釋永信的反應是「知道了,別說了」。

  這份筆錄結尾處,劉某還向民警表示,自己能認清釋永信身上隱私部位的特徵。

  警方曾從深圳提取當事人保存的證據

 「釋正義」舉報材料中的一份劉某手寫情況說明

  另一份落款為劉某的手寫情況證明中還寫道,2004年6月2日,鄭州市公安局刑偵支隊三大隊民警王某、杜某根據劉某的陳述,從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醫生王某處提取了她寄存的「釋永信使用過的保險套一個」。「該保險套用一個登封市廣中大酒店口杯封袋包裹,並封存在一個銀色的圓形首飾盒內,該首飾盒用透明膠帶封口,並在膠帶上貼有『劉某存』的字條,後放入一個塑膠袋內,又將該塑膠袋放進一個印有深圳市建設培訓中心的信封內,該信封用兩個釘書針封口。」

  截至弧度發稿,上述材料真實性尚待考證。昨天弧度致電鄭州市公安局刑偵支隊時工作人員表示不了解此事,宣傳部門辦公電話也無人接聽。

  弧度查詢發現,材料中提及的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醫生王某,在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官網整形燒傷科專家之列,職稱為副教授、副主任醫師,介紹稱其從事整形美容工作21年。但弧度致電該科室時,護士站一不願具名的護士多次確稱「我們這沒有這個醫生」。根據劉某訊問筆錄中提供的手機號,弧度聯繫醫生王某,也未獲回應。

  另據澎湃新聞報導,北京師範大學刑事科學研究院副教授毛立新表示,如果舉報者提供的筆錄是真的,公開則涉嫌違法。「一是偵查階段獲得的證據材料,屬於國家秘密;二是涉及個人隱私的案件,即使開庭也要不公開審理,開庭前更不能對外發布。」他介紹,刑偵部門做的筆錄,不能公開。

  毛立新指出,刑偵部門做的筆錄流傳出來,公安內部人員涉嫌洩密,公安內部人員可能面臨違紀處罰。傳播者則涉及侵犯他人隱私。如果明知筆錄虛假而傳播,則涉嫌誹謗。

   石扉客:警方筆錄居然能貼到網上,太可怕了

  弧度注意到,中山大學全媒體研究院中國新聞業評議會特約觀察員石扉客昨天曾就「釋正義」公開訊問筆錄一事發聲。

  他在微博上寫道:「十年前鄭州警方一位領導來找我談過釋永信的問題,可惜選題未獲通過。但現在警方做的釋永信作風問題筆錄居然能貼到網上來,這種事情太可怕了。且不說作風問題不該警察管,即便因他案牽連做了這種筆錄,也不應外洩。更可怕的事,是不但外洩筆錄的事情看來不會被追究,網絡上下還一片叫好聲。大和尚與官商合一的對手之間的這場混戰,我無心關注勝負,只是嘆息再怎麼著也不應該把公共生活最基本的規則徹底淪陷掉。」

本文來源:弧度(微信公眾號:hudunews)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http://news.sohu.com/20150801/n417983820.shtml news.sohu.com true 弧度 鐵瑾 http://news.sohu.com/20150801/n417983820.shtml report 2722 今日(8月1日)凌晨,「釋正義」再次向弧度發送舉報材料,稱為「釋永信通姦證據完整篇」,該材料包含2004年6月2日下午一名劉姓女子在鄭州市公安局刑偵支隊三大隊接

相關焦點

  • 315曝光的探針盒子,是洩露隱私的罪魁禍首嗎?背後真相是什麼?
    一年一度的315晚會,總是會給我們很多「驚喜」,315曝光的WIFI探針盒子又揭秘了一波個人隱私洩露的事件。其實關於315晚會上對於探針盒子的敘述並不完全正確,真正洩露隱私的罪魁禍首並不是他,這個設備的作用只是為了定位。
  • 全英文「訊問筆錄」你見過麼?碩士民警寫的那種!
    為了能更加準確地製作筆錄,他在炎炎夏日忍受著刺鼻的汙水,十餘次到該工廠實地查看情況,了解工廠的具體排汙過程,不放過一絲細節。最終在鐵的事實面前,該工廠三名相關責任人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工廠被處以十萬元罰金。「要對得起這身警服」2017年6月12日中午,江口派出所接到一名女子報警稱,其乘坐一輛從某網約車平臺叫來的順風車,從閩侯大學城前往泉州晉江。
  • 周紅亞等:重大案件訊問合法性核查制度的實務問題研究及制度設計
    二重大案件訊問合法性核查程序存在的問題司法實踐中,由於兩高三部《規定》較為原則性,重大案件訊問合法性核查相關規定和規則的缺失不利於該項工作的開展。同時,派員定期對重大案件的提審記錄進行核查,發現有押解出所辨認、起贓記錄的,詢問犯罪嫌疑人出所是否去辨認或者起贓,民警是否對其在看守所外製作訊問筆錄,是否有刑訊逼供、誘供等情形,若承辦民警在看守所外製作訊問筆錄且無法作出合理解釋的,該份筆錄根據兩高三部《規定》第九條的規定為非法證據,應當予以排除。
  • 成都確診女孩信息洩露背後:公眾知情權和個人隱私保護如何調和?
    從2020年1月28日湖南益陽衛生健康局副局長舒某轉發調查報告截圖洩露11人隱私信息被立案調查,到12月8日成都女孩趙某個人信息洩露轉發者遭行政處罰,個人信息被曝光的事件時有發生。有個別聲音認為,在疫情的形勢下,公眾轉發新冠患者隱私信息是出於安全考慮,也有不少聲音認為轉發信息不應該涉及個人私生活。為何今年以來,個人信息洩露事件時有發生?
  • 花總告酒店洩露個人隱私有多難?律師稱或啟動跨國訴訟,可行嗎?
    自從上個月曝光國內高端酒店「杯子的秘密」後,花總的個人信息「一路裸奔」。12月10日,又有一家海南的酒店傳出將花總標記為「暗訪人員」,並把他的護照信息張貼出來。 此前貴陽漢唐希爾頓花園酒店、洲際酒店集團也曾因員工在網上曝光花總個人護照,而引起輿論譁然。
  • 時評|疫情防控,保護個人隱私應是底線
    因涉嫌侵犯他人隱私,林某被行政拘留五日。此外,還發現兩則在網上散布涉疫謠言的違法行為,相關人員也受到相應處罰。疫情防控,保護個人隱私應是底線。在網絡時代,普通人的個人信息遭洩露,後果都頗為嚴重。更別說新冠的感染者,電話身份等信息曝光,可能會面臨不堪其擾的網絡暴力,生活和家人都會受到幹擾。
  • 對洩露個人隱私零容忍
    對洩露個人隱私零容忍 2021年01月16日 07:11:13來源:浙江在線見習記者 李嬌儼   浙江在線杭州1月15日訊 (見習記者 李嬌儼)記者從我省第六十一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
  • 貼吧曝光「差評師」個人信息被指侵犯隱私 百度回應
    不少買家對買到的商品進行差評之後,個人的電話、家庭住址等信息都會被曝光在該貼吧上。據報導,有媒體按照曝光的信息聯繫上部分被曝光者,對方均表示電話和姓名屬實,但自己並非差評師。就此,北京市高通律師事務所專職律師鄭洪濤表示,洩露公民個人信息行為,涉及民事侵權的問題,侵犯公民的隱私權。被曝光的用戶可以起訴洩露者,並要求刪除有關個人信息的內容,同時進行民事索賠。
  • iPhone手機中4個功能,最好快點關掉,不然隱私全都洩露了
    尤其是關於我們個人隱私方面的信息,如果不妥善設置,就會容易造成個人信息洩露。iPhone手機的iOS系統在隱私管理方面,還是非常具有人性化的。大多數和隱私有關的功能都可以通過設置進行關閉。但是由於相關的功能設置藏得比較深,因此很多人都不知道在哪關閉。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iPhone手機關閉隱私相關功能的4個設置。首先最容易洩露的隱私就是定位信息。
  • 百度文庫涉嫌洩露個人隱私
    她很好奇,為什麼這些陌生人有自己的電話和郵箱,後來從推銷產品的人打聽到原來是自己的電話、Email和公司信息都在百度文庫上洩露了!  記者順著李小姐提供的線索在百度文庫上搜索HR通訊錄,結果搜索到大量的隱私信息,如上海HR通訊錄795條(電話、傳真),這裡面詳細記錄了這些HR所在公司、部門、姓名、職位、電話、傳真。
  • 感染者隱私被洩露 流調不是八卦
    【網言】1月6日,杭州市通報一例境外輸入復陽無症狀感染者的同時,發現該無症狀感染者身份信息、聯繫電話等個人信息在網際網路上大面積傳播,經公安機關查明,位於西湖區的某醫院院感科醫師林某將相關流調報告轉發至微信群,致使在網際網路上大面積擴散,已涉嫌侵犯他人隱私,處以行政拘留五日的處罰。
  • 丁真隱私遭洩露,三塊錢就能買他的手機號,第二個朱之文?
    丁真抽菸的視頻曝光後,公司也以「小孩子好奇」為由回應了大眾。但是顯然這樣的說法並不能讓大家接受。隨著事情發酵,就連官媒都發文點評了此事,表示公眾人物在公眾場合抽菸是一種「惡趣味」,批評公司的說法欲蓋彌彰。
  • 感染者信息也是不可隨意洩露的隱私
    經公安機關查明,位於西湖區的某醫院醫師林某將相關流調報告轉發至微信群,致使在網際網路上大面積擴散,已涉嫌侵犯他人隱私,處以行政拘留五日的處罰。另查明,張某、胡某藉機散布涉疫謠言,分別處以行政拘留七日的處罰。  隱私權是指公民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寧與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護,不被他人非法侵擾、知悉、搜集、利用和公開等的一種人格權。
  • 醫生洩露新冠患者隱私被拘留,是否有法律依據?
    法律評析自新冠疫情伊始,洩露患者隱私事件時有發生,患者因個人信息被洩露而遭受「網絡暴力」,譬如2020年12月10日,成都20歲確診女孩多次出入酒吧的活動軌跡被公開後,其真實姓名包括身份證號碼、住址等隱私全都被公布在網上,被網友「群起而攻之」。
  • 科技早報:隱私零洩露!順豐推出超讚新功能
    8月10日新聞看點:看點一:順豐上線「隱址件」功能,保障隱私零洩露看點二:果粉很頭疼!新MacBook Pro揚聲器發出異響。看點三:高通推出全新驍龍670處理平臺,性能提升25%。看點四:Magic Leap One AR眼鏡發售,美國部分地區可以購買。
  • 支付寶綠色能量正在洩露你的隱私,你造嗎?
    被她這麼一說,我開始研究了一些支付寶綠色能量,才發現:從支付寶綠色能量可以了解到許多的信息,不過,支付寶綠色能量正在洩露你的隱私,你造嗎?支付寶綠色能量首先最容易洩露的隱私就是:你今天的運動量,今天走了多少步數,這對於查崗非常有用。尤其是一些人老是說自己加班,結果,查看支付寶綠色能量的時候,居然有200多g,分分鐘就打臉了!
  • iPhone動態照片被指洩露隱私:微博保存可讀取拍攝地址
    原標題:iPhone動態照片被指洩露隱私:微博保存可讀取拍攝地址  iPhone的「live  不過,近日一則有關iPhone「live photo」會洩露隱私的報導在網上被頻頻轉發。不少市民擔心,自己的個人信息可能會被洩露,也有人認為,這個功能對個人沒有什麼影響。  那麼,這個功能到底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如果擔心洩露隱私,又該怎麼處理?昨天,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 個人信息又遭洩露了?學會保護自己隱私!看看這8條……
    哪些途徑可能導致師生家長個人信息洩露?又該如何避免?小編帶你一起了解↓↓↓哪些途徑可能導致師生家長個人信息洩露?各類單據洩露個人信息快遞包裝上的物流單含有網購者的姓名、電話、住址等信息,網友收到貨物後不經意把快遞單扔掉導致信息洩露;火車票實行實名制後,車票上印有購票者的姓名、身份證等信息,很多人在乘坐完火車後,會順手丟棄火車票,不法分子一旦撿到,就可以通過讀票儀器竊取車票中的個人信息;在刷卡購物的紙質對帳單上,記錄了持卡人的姓名
  • 江蘇兩高校官網洩露學生隱私信息 校方:立即撤下
    繼湘、鄂、浙、閩及吉林長春多所高校官網大面積洩露學生隱私信息之後,江蘇兩所高校也出現了洩露學生隱私信息的現象。日前,澎湃新聞記者檢索發現,南京師範大學中北學院、江蘇師範大學等兩所江蘇省內高校也出現了疑似洩露學生隱私信息的情況。
  • 如何防止手機內的個人信息被洩露?智能時代 信息安全和隱私保護極...
    如何防止手機內的個人信息被洩露?手機是我們個人信息的載體,承載了很多我們比較隱私的數據,一旦這些數據被不法分子盜取,後果將不堪設想,很多小夥伴以為,將手機中存儲的信息,照片等數據刪除之後,手機內的信息就不會被洩露。但是這樣真的能徹底刪除手機裡的信息內容嗎?我們一起往下看就一目了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