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培養中出現黑點是汙染嗎?如何處理

2020-12-03 經日今典生物試劑

一旦您在細胞培養的過程中發現有黑點生成,首先,要肉眼觀察培養基是否混濁,然後,在鏡下觀察培養細胞生長的狀態,黑點是否遊動。如果細胞被汙染,微生物則會大量繁殖,培養基就會迅速變黃、變混濁。汙染包括細菌汙染、支原體汙染等。

如果在鏡下觀察細胞,生長狀態良好,與黑點出現前相比,沒有任何變化,那麼,黑點的出現可能與以下幾種情況有關:

1.細胞生長過老,破碎的細胞殘骸;

2.血清析出物,可能與保存化凍有關;

3.配製培養基的pH值偏高,不宜細胞生長;

4.配製培養基的水質、容器不合格。可應用離心、過濾的方法去除這些黑點;

5.培養原代細胞中出現小黑點,可能是原代組織中的雜質,多次傳代可以消除。

細胞培養中如何防止黑點生成

1. 儘可能地減少血清凍融次數。

2. 培養基保持最佳PH值7.0- 7.2。

3. 嚴格控制配製培養基的水質,容器按要求清潔後是否確認清潔有效及去汙劑殘留。

4. 掌握細胞傳代的最佳時機,細胞切勿生長過老。

相關焦點

  • 細胞培養中出現黑點是汙染嗎?如何處理?
    一旦您在細胞培養的過程中發現有黑點生成,首先,要肉眼觀察培養基是否混濁,然後,在鏡下觀察培養細胞生長的狀態,黑點是否遊動。如果,細胞被汙染,細菌則會大量繁殖,培養基就會迅速變黃、變混濁。
  • 細胞培養時,鏡下有小黑點,怎麼解決?
    有些實驗人員報告,細胞培養時在鏡下發現有小黑點。這是有汙染嗎?應如何處理?一旦您在細胞培養的過程中發現有黑點生成,可採取下列步驟:首先,要肉眼觀察培養基是否混濁,然後,在鏡下觀察培養細胞生長的狀態,黑點是否遊動。如果細胞被汙染,微生物則會大量繁殖,培養基就會迅速變黃、變混濁。汙染包括細菌汙染、支原體汙染等。
  • 細胞培養中的支原體汙染的預防及處理
    國外調查證明,大約有二十多種支原體能汙染細胞,有的細胞株可以同時汙染兩種以上的支原體。 支原體汙染的來源包括工作環境的汙染、操作者本身的汙染(某些支原體在人體是正常菌群)、培養基的汙染、被汙染細胞造成的交叉汙染、實驗器材的汙染、製備細胞的原始組織或器官的汙染,等等。
  • 細胞培養黴菌汙染處理
    細胞培養黴菌汙染處理 來源:丁香園論壇 2007-08-12 21:21  天氣炎熱
  • 細胞培養支原體汙染的判斷和處理方法
    支原體是一類無細胞壁、大小介於細菌和病毒之間(直徑在0.13~0.18 μm)並獨立生活的微生物,可穿過0.22 μm 的孔徑濾膜,光鏡下難以看清它的形態結構,並對青黴素有抗藥性,是細胞培養界的隱性殺手
  • 細胞培養中常見的汙染情況
    細胞培養中常見的汙染情況 來源:丁香園論壇 2006-11-15 14:04 細胞培養中常見的汙染情況總結如下
  • 細胞培養出現支原體汙染的危害及檢驗方法
    支原體是目前已知一類能在無生命培養基上生長繁殖的最小的原核細胞型微生物。細胞培養(特別是傳代細胞)被支原體汙染是個世界性問題。國外調查證明,大約有二十多種支原體能汙染細胞,有的細胞株可以同時汙染兩種以上的支原體。支原體汙染的來源包括工作環境的汙染、操作者本身的汙染(某些支原體在人體是正常菌群)、培養基的汙染、被汙染細胞造成的交叉汙染、實驗器材的汙染、製備細胞的原始組織或器官的汙染,等等。因而培養細胞一旦發生汙染多數將無法挽回。
  • 細胞培養中汙染的預防與清除
    一、汙染的預防   預防是防止細胞培養過程中發生汙染的最好辦法。只有預防工作做在前,才能將發生汙染的可能性降到最小程度。一般預防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從操作者做起   1、操作者責任心要強,要細心穩重,操作技術要熟練。進無菌室前要用肥皂洗手或用5%新潔爾滅浸泡5分鐘,按規定穿隔離衣。進入後關好門,坐下來儘量少走動。
  • 培養細胞汙染的檢測及排除
  • 分享:一種在細胞培養中支原體汙染檢測的方法
    支原體汙染是細胞培養實驗中的常見問題之一,那如果細胞被支原體汙染不明顯,出現實驗結果難以理解,重複性差等問題如何解決呢,本文締一生物為您分享:一種在細胞培養中支原體汙染檢測的方法。分享:一種在細胞培養中支原體汙染檢測的方法常規PCR
  • 細胞汙染的鑑別診斷和處方
    我們不求全面分析,只對一些常見汙染進行診斷分析。細菌汙染:這個是最容易區分的,培養液變黃,渾濁基本斷定細胞重度汙染,並且在顯微鏡下用40X物鏡你就能發現有那種可以動的小黑點。真菌汙染:比較常見的是黴菌汙染,這種汙染培養液依舊清亮,只是會發現細胞狀態下,並且可以在顯微鏡下發現有如下的菌絲存在。如果培養液中出現無來源的絲狀物,恭喜你中招了。
  • 動物細胞培養那點事丨MSA
    而經過熱處理的血清,沉澱物的形成會顯著的增多,這些沉澱物在倒置顯微鏡下觀察,像是「小黑點」,常常會讓研究者誤以為是血清遭受汙染,而把血清放在37℃環境中,又會使此沉澱物更增多,使研究者誤認為是微生物的分裂擴增。若非必須,可以不需要做熱處理這一步。不但節省時間,更確保血清的質量!8、細胞培養中出現黑點是汙染嗎?如何處理?
  • 黑膠蟲汙染,還會傳染其他細胞
    ,細胞剛到的時候,觀察均生長良好,密度適中,培養液清亮,也沒有見小黑點,但是對細胞傳代以後就陸續出現多少不等的小黑點,有時候在一夜之間暴長,給培養液加抗生素,也無濟於事,對貼壁細胞用生理鹽水及D-hanks液衝洗七遍後見減少,但是隨後幾天又出現。
  • 經驗分享︱如何判斷和防止培養細胞受汙染
    上一期小編已在《【經驗分享】細胞培養如何避免支原體感染》一文中簡單介紹細胞培養過程中的支原體汙染,現在就跟大家探討一下怎樣判斷和防止細胞在培養中出現汙染。
  • 細胞培養中的支原體汙染問題
    支原體無細胞壁形態呈高度多形性.可為圓形、絲狀或梨形。支原體形態多變,在光境下不易看清部結構。電鏡下觀察支原體膜為三層結構.其中央有電幹密度大的密集顆粒群或絲狀的中心束。支原體多吸附或散在於細胞表面和細胞之間。橫斷面與細胞微絨毛相似,但微絨毛電子密度比支原體小,且中央無顆粒群或中央束。
  • 細胞總培養不好,你考慮過是支原體在作亂嗎
    導致細胞生長緩慢的常見原因:細胞生長緩慢;細胞變形;碎片增加;懸浮細胞容易成團;培養基提前變色;鏡下發現有小黑點;如果排除了其他試劑選擇不當、細胞株老化、細菌汙染……原因,而仍有上述一種或幾種情況,則高度提示:細胞可能出現了支原體汙染。
  • 細胞培養常見問題及其解決方法
    細胞汙染的種類可分成細菌、酵母菌、黴菌、病毒和黴漿菌。主要的汙染原因為無菌操作技術不當、操作室環境不佳、汙染之血清和汙染之細胞等。嚴格之無菌操作技術、清潔的環境、與品質良好之細胞來源和培養基配製是減低汙染之最好方法。   20.如果細胞發生微生物汙染時,應如何處理?   原則上:直接滅菌後丟棄之。
  • 如何培養細胞?這套細胞培養新手入門指南送給你
    細胞培養的菜鳥問題集1.冷凍管應如何解凍?取出冷凍管後,須立即放入37 °C水槽中快速解凍,輕搖冷凍管使其在1分鐘內全部融化,並注意水面不可超過冷凍管蓋沿,否則易發生汙染情形。另冷凍管由液氮桶中取出解凍時,必須注意安全,預防冷凍管之爆裂。
  • 實驗 細胞汙染後,你該做的那些事兒
    作者:解螺旋.燕子 解螺旋原創轉載請註明來源:解螺旋,醫生科研助手師弟:師姐,快來幫我看一下,我的細胞好像汙染了,都長毛了,怎麼辦?師姐:多久沒換液了? 培養箱裡還有其他細胞汙染嗎?還有顯微鏡下這麼黑呼呼的,是好像嗎?
  • 細胞培養之「黑膠蟲」的防治
    《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進展》雜誌(PIBB)2020年第1期發表了題為細胞培養中「黑膠蟲」汙染的檢測及防治一文。根據作者描述,「黑膠蟲」汙染具有以下特徵:1. 培養基和正常培養基沒有區別;2. 低倍鏡下它是黑色的點點和細胞碎片沒有區別3. 高倍鏡下它會做運動給你看,也能模仿細胞碎片和細胞分泌物的布朗運動。還有黑膠蟲「路痴」到處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