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特異性識別硝酸根的超分子「納米容器」

2021-02-13 X-MOL資訊
X-MOL Tips(點擊閱讀詳情)

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孫慶福教授課題組利用配位自組裝方法製備了一種有機-無機雜化超分子「納米容器」,實現了對硝酸根的特異性識別。


硝酸根陰離子在自然界和生物體、以及食品工業中是廣泛存在並且非常重要。由於其本身具有氧化性,硝酸鹽攝入過量可以造成人體藍血症及其他相關疾病。因此對於硝酸根的識別與檢測具有重要的研究意義。然而,由於硝酸根和滷素離子具有相似的離子半徑和電荷密度,常規方法很難做到選擇性地從滷素離子中識別硝酸根離子。因此,設計合成一種對硝酸根有特異性識別的主體分子仍然是一件非常重要並且有挑戰性的工作。

作者使用蒽環橋連的二齒苯並咪唑配體和鈀(II)通過自組裝形成D4對稱性的Pd2L4超分子「納米容器」,該「納米容器」由四個蒽環形成了一個非常密實的疏水空腔,空腔內部具有八個能夠作為氫鍵給體的咪唑基團。該超分子主體通過與硝酸根形成六重氫鍵,能夠將硝酸根特異性地穩定包裹在其內部空腔中。通過陰離子交換反應的實驗證明,該「納米容器」對硝酸根鍵合常數比所有其它陰離子,包括氯、溴、碘等滷素離子至少高出兩個數量級以上,達到了有文獻記錄的最高選擇性硝酸根識別

這一研究成果近期發表於英國化學會《Chem. Commun.》雜誌上,並被編輯選為外封面文章。

http://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15/CC/C5CC07306E#!divAbstract

X-MOL徵文啦!

來吧,X-MOL數萬粉絲期待您的神作!

[點擊這裡閱讀詳情]

不想做實驗的看過來!X-MOL熱招職位

化學資訊主編(全職,工作地點北京或上海,薪資25-30K/月)

高級化學資訊編輯(全職,工作地點北京或上海,薪資15-20K /月)

化學資訊編輯(全職,工作地點北京或上海,薪資8-14K /月)

高級市場經理(全職,工作地點上海,薪資16-20K/月)

市場推廣經理(全職,工作地點上海,薪資10-15K/月)

市場推廣專員(全職,工作地點上海,薪資6-10K /月)

歡迎推薦他人,如果被推薦人成功入職,推薦人可獲得1000元獎勵!

[點擊這裡閱讀詳情]

本文版權屬於X-MOL(x-mol.com),未經許可,謝絕轉載

長按下圖識別圖中二維碼,輕鬆關注我們!

相關焦點

  • 新月形超分子四肽納米結構
    新月形超分子四肽納米結構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18 13:03:57 John B. Matson研究團隊對新月牙形超分子四肽納米結構進行了研究。
  • 【超分子】中南大學團隊JACS封面:「卯榫節點」自組裝巨型美學中空納米超分子
    「卯榫節點」自組裝巨型美學中空納米超分子。圖片來源:J. Am. Chem. Soc.中國古建築以木材、磚瓦為主要建築材料,以木構架結構為主要的結構方式,大智大慧的古人利用榫卯節點連接,將各個木構件之間的結點以榫卯相吻合,構成富有彈性的框架。
  • 納米前沿頂刊日報20181218
    卡爾加裡大學JACS:混合銀納米立方體用於增強單線態氧的產生來殺滅細菌等離子體納米顆粒可以與鄰近的光敏劑分子發生強烈的相互作用,導致單線態氧(1O2)的生成發生顯著變化。Macia等人報告了一種利用各向異性金屬納米顆粒來增強1O2產率的納米平臺。該平臺是由玫瑰紅光敏劑修飾的,包裹了5~50 nm厚矽層的銀納米立方體(Ag@SiO2-RB NCs)構建的。
  • 通過可調籠型支架實現熱應力超分子納米複合材料中的弗倫克爾激子
    通過可調籠型支架實現熱應力超分子納米複合材料中的弗倫克爾激子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19 10:47:23 美國紐約城市大學的城市學院Dorthe M.
  • 共軛延伸的彎曲碳納米管片段及其超分子異質結研究獲進展
    該工作首次構建了不同共軛延伸的類似皇冠狀的彎曲碳納米管片段,並利用富勒烯作為客體分子組裝了超分子異質結,發現了其顯著的光電效應。  碳納米管由於其突出的機械、電學以及光學性質而受到廣泛關注。碳納米管諸多重要性質主要由其管壁結構所決定,在製備過程中保證碳納米管結構的均一性顯得尤為重要。
  • 蘇州大學《Adv Mater》:超分子納米結構,癌症治療新機會!
    本文提出了自組裝膠束納米結構,用於抑制原發性、轉移性和復發性TNBC。該研究為針對TNBC的有效光療提供了超分子納米結構協同性的策略。  乳腺癌是一種複雜的異質性疾病,在女性中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三陰性乳腺癌(TNBC)被認為是一種高度惡性的乳腺癌。
  • 基於人工免疫調節納米粒子技術的特異性T細胞療法
    一經鑑定,這些抗原靶標將被加載到NexImmune的AIM納米顆粒上,以擴增抗原特異性CD8 + T細胞,並在臨床前模型中評估其抗腫瘤效力,腫瘤特異性殺傷和反應持久性。此外,該研究計劃旨在進一步了解腫瘤逃逸的不同機制,例如由於免疫壓力導致的腫瘤抗原和人類白細胞抗原(HLA)下調。
  • 200多位國際國內納米和超分子專家齊聚青陽 探討交流學術發展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10月13日,第十一屆國際納米和超分子化學會議暨第三屆非金屬礦科技和產業論壇在安徽省青陽縣開幕。200餘位國際國內專家學者齊聚一堂,以「超分子化學、納米技術與非金屬礦產業的交叉融合」為主題,舉辦專題報告、開展深入探討,交流世界範圍內非金屬礦、納米技術、超分子化合物領域的最新學術成就、科學問題和技術發展方向。
  • 國家納米中心基因沉默研究獲進展
    近年來,基因沉默系統在腫瘤治療領域的研究已被廣泛報導,主要是通過各類陽離子脂質體,高分子聚合物和無機納米顆粒等為載體遞送反義核酸或小幹擾RNA,用以沉默腫瘤相關基因,達到抑制腫瘤生長的目的。基於鹼基互補配對的核酸自組裝體系可被設計成具有不同尺寸和形狀的納米結構,同為核酸的各類基因治療藥物也可以通過鹼基互補配對的方式進行共組裝,從而使得構建基於核酸自組裝的基因治療系統成為可能。
  • 【超分子】Angew. Chem.:液-液相分離介導的肽超分子組裝成核-生長新機制
    因此對超分子納米纖維形成機制的研究,不僅有助於加深對生物體結構與功能的認知,促進纖維化相關疾病新型治療策略的開發,也為複雜仿生體系的設計和構建提供新的思路。納米纖維的形成一般包含成核和生長兩個階段。作為溶液中新相形成的初始孕育階段,成核對超分子納米纖維的結構和性質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儘管已有相關的理論研究發現,成核可以通過經典的單步成核或者由亞穩相參與的兩步成核來實現。
  • Nature子刊重大突破:納米顆粒實現器官特異性基因編輯!
    2020年4月7日訊 /生物谷BIOON /--含遺傳藥物的脂質納米粒可以通過生物工程調整其生物分布,誘導器官特異性基因調控。脂質納米顆粒(LNP)技術使一種小幹擾siRNA (siRNA)藥物的臨床轉化和首次獲得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的批准成為可能。
  • 超分子科學研究進展
    以碳、矽、氧化物與有機分子、齊聚物、共聚物做構築基元,通過組裝可以構築納米點、線、管、帶及其陣列以及中空膠囊、核殼微粒、螺旋體、多股螺旋體等,並賦予這些材料以特種功能,且不同的結構在特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其功能也隨之變化。隨著人們對分子識別過程中各種作用力本質的逐漸深入理解,人們已經從製備具有特定結構和功能的構築基元出發來組裝具有多維和高級有序結構的複雜超分子體系。
  • JACS 東北師大王新龍、蘇忠民教授團隊在多酸基納米分子籠領域取得新進展
    近期,化學學院王新龍、蘇忠民教授團隊圍繞多酸化學的基本科學問題,在多酸基納米分子籠領域開展系列具有原創性的研究工作。
  • 華威大學《JACS》白光發射的超分子肽納米管的高效人工採光系統
    最近,華威大學Sébastien Perrier教授團隊報告了一種基於水中超分子肽納米管的高效人工採光系統構建的通用策略。通過使疏水性發色團沿著納米管滑動排列,成功地製造了具有兩步順序Frster共振能量轉移過程的人造光收集系統,顯示出高達95%的能量轉移效率和極高的螢光量子收率30%,穩定性高。此外,光譜發射可以從藍色到綠色到橙色連續地調諧,也可以作為白光連續體輸出,其螢光量子產率為29.9%。
  • 【納米】JACS封面:多組分自組裝精確構築納米膠囊
    自1997年,Atwood教授成功利用杯[4]間苯二酚芳烴通過氫鍵作用構築納米膠囊以來,杯[4]芳烴被廣泛用作建構超分子膠囊的支架。然而,由於其特有的杯子形狀,杯[4]芳烴膠囊的結構主要限於二聚體和六聚體膠囊,杯芳烴膠囊結構的多樣性和複雜性只能寄希望於通過另外互補的連接基團實現。雖然這種設計策略非常明確,但是目前為止,還鮮有新結構報導,究其原因,主要集中在缺少合適可用的互補對。
  • 國家納米中心丁寶全團隊基於核酸自組裝的基因沉默研究取得進展
    基於鹼基互補配對的核酸自組裝體系可被設計成具有不同尺寸和形狀的納米結構,同為核酸的各類基因治療藥物也可以通過鹼基互補配對的方式進行共組裝,從而使得構建基於核酸自組裝的基因治療系統成為可能。前期工作中,丁寶全課題組在利用多功能核酸納米結構遞送基因治療藥物領域已獲得一系列進展(J. Am. Chem.
  • 武漢科大在超分子組裝及分子識別與精準測量取得系列重要進展
    我校「超分子材料與分子納米器件團隊」基於分子識別概念,致力於設計高靈敏分子識別探針,建立精準、快速和高靈敏的檢測方法與原位表徵技術,為監測分子間動態相互作用及精準診療提供科學和技術支撐。該團隊近期取得了階段性研究成果,在國際主流期刊發表系列研究論文。
  • CCS Chemistry | 把藥裝進「葫蘆」裡:一種簡便高效的超分子多肽...
    國家納米科學中心易宇副研究員、趙宇亮研究員與清華大學王華博士、張希教授合作,設計了葫蘆[7]脲(CB[7])與PEG的共聚物作為超分子多肽的新型輸運載體,再利用N-端苯丙氨酸與葫蘆[7]脲的強主客體相互作用的原理,成功組裝成為超分子多肽納米藥物。實驗研究表明,該策略不僅提高多肽藥物的穩定性並可以同時提高輸送治療效率。
  • Advanced Materials :基於DNA納米技術的三維DNA納米結構探針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科技部和上海市科委的支持下,中科院上海應用物理所物理生物學實驗室和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近日合作發展了一種基於DNA納米技術的三維DNA納米結構探針,並在此基礎上構建了一類新型的生物傳感平臺,實現了對基因和蛋白質高性能檢測。
  • 中科院高能所石偉群課題組JACS錒系分離的「納米萃取」新策略
    傳統錒系元素的萃取分離離不開特異性有機萃取劑,通過這些萃取劑對目標金屬離子選擇性的絡合實現其在金屬離子的混合物中的高效分離。然而,目前的溶劑萃取方法都是利用配體與單個或少量金屬離子形成的簡單絡合物來完成,分離選擇性主要依賴於配體結構的預組織程度及絡合原子與目標離子的強弱絡合作用,因此,為了實現高選擇性分離往往需要複雜的配體合成設計,而且此方法在用於實際分離時分離選擇性仍有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