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選股策略——多因子模型(圖)

2020-11-23 搜狐網

  [ 多因子模型是量化選股中最重要的一類模型,其基本思想就是找到某些和收益率最相關的指標。並根據該指標,構建一個股票組合,期望該組合在未來的一段時間跑贏或者跑輸指數。如果跑贏,則可以做多該組合,同時做空期指,賺取正向阿爾法收益;如果是跑輸,則可以做多期指,融券做空該組合,賺取反向阿爾法收益。多因子模型的關鍵是找到因子與收益率之間的關聯性 ]

  基本概念

  多因子模型是應用最廣泛的一種選股模型,基本原理是採用一系列的因子作為選股標準,滿足這些因子的股票則被買入,不滿足的則賣出。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如果有一批人參加馬拉松,想要知道哪些人會跑到平均成績之上,那只需在跑前做一個身體測試即可。那些健康指標靠前的運動員,獲得超越平均成績的可能性較大。多因子模型的原理與此類似,我們只要找到那些對企業的收益率最相關的因子即可。

  各種多因子模型核心的區別第一是在因子的選取上,第二是在如何用多因子綜合得到一個最終的判斷。

  一般而言,多因子選股模型有兩種判斷方法,一是打分法,二是回歸法。

  打分法就是根據各個因子的大小對股票進行打分,然後按照一定的權重加權得到一個總分,根據總分再對股票進行篩選。回歸法就是用過去的股票的收益率對多因子進行回歸,得到一個回歸方程,然後再把最新的因子值代入回歸方程得到一個對未來股票收益的預判,然後再以此為依據進行選股。

  多因子選股模型的建立過程主要分為候選因子的選取、選股因子有效性的檢驗、有效但冗餘因子的剔除、綜合評分模型的建立和模型的評價及持續改進等5個步驟。

  候選因子的選取

  候選因子的選擇主要依賴於經濟邏輯和市場經驗,但選擇更多和更有效的因子無疑是增強模型信息捕獲能力,提高收益的關鍵因素之一。

  例如:在2011年1月1日,選取流通市值最大的50隻股票,構建投資組合,持有到2011年底,則該組合可以獲得10%的超額收益率。這就說明了在2011年這段時間,流通市值與最終的收益率之間存在正相關關係。

  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出這個最簡單的多因子模型說明了某個因子與未來一段時間收益率之間的關係。同樣的,可以選擇其他的因子,例如可能是一些基本面指標,如PB、PE、EPS 增長率等,也可能是一些技術面指標,如動量、換手率、波動等,或者是其他指標,如預期收益增長、分析師一致預期變化、宏觀經濟變量等。

  同樣的持有時間段,也是一個重要的參數指標,到底是持有一個月,還是兩個月,或者一年,對最終的收益率影響很大。

  選股因子有效性的檢驗

  一般檢驗方法主要採用排序的方法檢驗候選因子的選股有效性。例如:可以每月檢驗,具體而言,對於任意一個候選因子,在模型形成期的第一個月初開始計算市場中每隻正常交易股票的該因子的大小,按從小到大的順序對樣本股票進行排序,並平均分為n個組合,一直持有到月末,在下月初再按同樣的方法重新構建n個組合併持有到月末,每月如此,一直重複到模型形成期末。

  上面的例子就已經說明了這種檢驗的方法,同樣的可以隔N個月檢驗,比如2個月、3個月,甚至更長時間。還有一個參數是候選組合的數量,是50隻,還是100隻,都是非常重要的參數。具體的參數最優的選擇,需要用歷史數據進行檢驗。

  有效但冗餘因子的剔除

  不同的選股因子可能由於內在的驅動因素大致相同等原因,所選出的組合在個股構成和收益等方面具有較高的一致性,因此其中的一些因子需要作為冗餘因子剔除, 而只保留同類因子中收益最好、區分度最高的一個因子。例如成交量指標和流通量指標之間具有比較明顯的相關性。流通盤越大的,成交量一般也會比較大,因此在選股模型中,這兩個因子只選擇其中一個。

  冗餘因子剔除的方法:假設需要選出k 個有效因子,樣本期共m 月,那麼具體的冗餘因子剔除步驟為:

  (1)先對不同因子下的n個組合進行打分,分值與該組合在整個模型形成期的收益相關,收益越大,分值越高;

  (2)按月計算個股的不同因子得分間的相關性矩陣;

  (3)在計算完每月因子得分相關性矩陣後,計算整個樣本期內相關性矩陣的平均值;

  (4)設定一個得分相關性閥值 MinScoreCorr,將得分相關性平均值矩陣中大於該閥值的元素所對應的因子只保留與其他因子相關性較小、有效性更強的因子,而其他因子則作為冗餘因子剔除。

  綜合評分模型的建立和選股

  綜合評分模型選取去除冗餘後的有效因子,在模型運行期的某個時間開始,例如每個月初,對市場中正常交易的個股計算每個因子的最新得分並按照一定的權重求得所有因子的平均分。最後,根據模型所得出的綜合平均分對股票進行排序,然後根據需要選擇排名靠前的股票。例如,選取得分最高的前20%股票,或者選取得分最高的 50 到 100 只股票等。

  舉個例子:可以構建一個多因子模型為(PE,PB,ROE),在月初的時候,對這個幾個因子進行打分,然後得分最高的50個股票作為投資組合,在下個月按照同樣的方法進行輪流替換。持續一段時間後,考場該投資組合的收益率是否跑贏比較基準,這就是綜合評分模型的建立和後驗過程。

  當然這個例子是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實戰中的模型可能會比較複雜,比如沃爾評分法就是一個複雜的多因子模型,它是對股票進行分行業比較,算每個行業的得分高的組合,然後再組合成投資籃子。

  模型的評價及持續改進

  一方面,由於量選股的方法是建立在市場無效或弱有效的前提之下,隨著使用多因子選股模型的投資者數量的不斷增加,有的因子會逐漸失效,而另一些新的因素可能被驗證有效而加入到模型當中;另一方面,一些因子可能在過去的市場環境下比較有效,而隨著市場風格的改變,這些因子可能短期內失效,而另外一些以前無效的因子會在當前市場環境下表現較好。

  另外,計算綜合評分的過程中,各因子得分的權重設計、交易成本考慮和風險控制等都存在進一步改進的空間。因此在綜合評分選股模型的使用過程中會對選用的因子、模型本身做持續的再評價和不斷的改進以適應變化的市場環境。

  多因子的模型最重要是兩個方面:一個是有效因子,另外一個是因子的參數。例如到底是PE有效還是ROE有效;到底是採用1個月做調倉周期還是3個月做調倉周期。這些因子和參數的獲取只能通過歷史數據回測來獲得。但是在回測過程中,要注意,不能過度優化,否則結果可能反而會不好。

  (作者為《量化投資—策略與技術》的編著者,微博:http://weibo.com/dingpeng999)

相關焦點

  • 「量化多因子」到底是個什麼鬼?
    今年能跑贏滬深300指數的量化基金不多,只有南方新興消費增長、景順長城量化新動力、泰達宏利量化、長盛量化紅利策略、景順長城量化精選、嘉實研究阿爾法等少數幾隻基金。但是至少讓我對量化基金產生了進一步深入了解的興趣。   量化基金到底是怎麼運作的?經常聽到的量化基金名字中的「多因子」又是個什麼鬼?今天,我就和大家一起來巴拉巴拉。
  • 【期貨交易入門】玩轉期權交易 先從量化選股開始
    很多人我們就來一談量化選股與期權交易之間的同源性,這兩大策略體系的相似點是選股因子暴露值(Factor Exposure)與期權希臘字母值(Greek Exposure)!量化選股和期權交易的第一個相似點就在於量化選股與期權交易的盈虧同源性。量化選股需要找出一堆因子(理由)從中選出自己最滿意的結果。因此,量化選股的收益與風險的源頭就是這些因子暴露值。
  • 本座選股談量化投資—最大熵模型
    我們的前人用這樣樸素易懂的語言給我們描述的,正是作為信息處理中非常適用的原理,在數學上被稱為:最大熵模型(the maximum entropy principle),千萬別被這個高大上的名字嚇到,實際上用大白話來說就是保留一個事情的所有不確定性,將風險降至最低。    我們來看個例子,作為一個常年的德州撲克愛好者,身邊有這麼一群聰明的牌友,經常在一起研究策略。
  • 多因子模型選好公司 尋找穩定的阿爾法收益
    量化對衝策略取得穩健收益  與傳統的股票型基金只能在股票上漲中獲利不同,量化對衝產品採用市場中性策略,在股票現貨市場買入一籃子股票組合,同時在期貨市場做空股指期貨。採用股票多空策略的量化對衝產品,有望給投資者帶來較為穩健的收益。
  • 揭秘量化指數增強策略穿越牛熊的核心邏輯
    有人認為量化投資是程序化下單,是採用數量化方法研究,或是不看基本面的投資,都不全對。量化投資就是利用計算機技術並且採用一定的數學模型去實踐投資理念,實現投資策略的過程。量化投資區別於主觀投資最關鍵的點是投資決策過程是由人還是由機器作出。買什麼,買多少,什麼時候買?
  • 隨機漫步的市場,文諦資產的量化多策略如何多維度獲取收益?
    目前形成了以量化CTA、套利策略、宏觀策略齊驅的較為完整的量化產品線。「低回撤」是他們對自己貼上的標籤,就投資理想而言,他們不求規模最大,只求收益最穩。對於量化投資將成為未來的資管行業的主流形式之一,文諦資產很堅定他們認為:」量化需要的只是一些時間。」
  • 泰達宏利劉欣談量化投資:雙重風險模型對衝波動風險
    業內人士表示,A股月線級別的反彈周期可期,但短期內走勢的波動亦隨之加大,這對投資人的操作策略提出了更高要求。  與此同時,經過股市大幅調整的洗禮,具備追求絕對收益和規避指數漲跌風險雙重優勢的量化對衝投資策略受到關注,如泰達宏利基金就正在發行旗下首隻採取量化對衝投資方式的發起式基金——泰達宏利絕對收益策略定期開放式混合基金。
  • 天算量化:「武器」匯聚交戰市場,揭秘量化之謎!
    天算量化目前主要的核心策略是指數增強策略和量化對衝策略,兩者都是基於人工智慧ALPHA+高頻T0模型下完成。指數增強策略由100%多頭倉位的動態股票組合,不僅能每年跑贏大盤,還能在頻繁震蕩的市場下將alpha最大回撤常期控制在1.5%以內。量化對衝策略由80%多頭股票+等市值空頭期貨構成,策略目標是實現與大盤漲跌無關的穩定收益。
  • 多因子模型簡述
    不同的量化策略或資產配置適用於不同的行情,如網格交易更適用于震蕩行情。本文目的是給投資者介紹更多樣的分析模型,讓投資者在行情的隨機變化中可以有更豐富的選擇和判斷空間。Report 報告多因子模型簡介多因子模型目前已成為投資實踐的主流方法,並且在衡量與控制風險方面擁有優越性能。在投資中,因子指不同資產收益間的共同特徵。
  • 獵金系列之十九:宏觀視角下的動態多因子模型
    動態多因子模型:基於因子擇時的結果,我們分別考察了三種因子配權方法,包括風險因子權重調整法、歷史IC權重調整法和風險平價權重調整法,並指出了不同配權方法最優的適用環境,從合成因子的IC_IR表現來看均顯著超越等權合成因子,尤其是2015年之後動態多因子模型的優勢逐步顯現,15-17年
  • 量化價值投資策略:結合不同因子鑑別真假價值股
    在量化投資領域,「價值投資」也被廣泛使用:量化價值投資策略在美國幾乎是每一個追求大資管額的量化基金的標配。在量化投資策略中,「價值投資」越來越多地被簡單的基本指標與價格的比率所表示,投資者據此進行選股並構建分散化投資組合的投資策略。
  • 【華泰金工林曉明團隊】金工: 人工智慧選股之隨機森林模型
    本篇報告我們將對隨機森林模型進行系統性的測試,並分析它們應用於多因子選股的異同,希望對本領域的投資者產生有實用意義的參考價值。  隨機森林模型的構建:7階段樣本內訓練與交叉驗證、樣本外測試  隨機森林的構建包括特徵和標籤提取、特徵預處理、樣本內訓練、交叉驗證和樣本外測試等步驟。
  • 解構質量因子:聚焦於財務分析的多因子策略
    、薛辰、張櫓教授的Q因子模型(相關文章:《因子戰國:Q因子模型的五大討論》)。多篇論文證明,公司股票攤薄與其股票回報呈明顯的負相關。也就是當公司給投資者發錢,如分紅與股票回購,則有利於股價上漲;公司若發行新股票,則會導致股價下跌。投資(Investment)在大名鼎鼎的Fama-French五因子模型中,投資因子佔據了一席。
  • 如何從航空業核心指標建立量化模型:一個重要的方法
    首先,我們預測航空指數相對滬深300超額收益的TTM環比增速方向,準確率達71.74%;其次,我們用這三大指標在航空業做指數擇時模型,以航空指數為標的,單向做多,擇時淨值相對航空指數年化超額收益5.48%;最後,利用三大指標在航空業選股,核心思想是不同個股對指標的敏感度不同,從而選出未來表現好的股票,做指數增強模型,策略淨值相對等權基準年化超額收益8.41%,相對航空指數年化超額收益13.64%。
  • 【華泰金工林曉明團隊】金工:人工智慧選股之樸素貝葉斯模型
    與「判別模型」學習決策函數和條件概率不同,生成模型主要學習的是聯合概率分布。本文中,我們從樸素貝葉斯算法入手,分析比較了幾種常見的生成模型(包括線性判別分析和二次判別分析)應用於多因子選股的異同,希望對本領域的投資者產生有實用意義的參考價值。
  • 雙重風險模型為絕對收益護航
    量化對衝策略具備追求絕對收益和規避指數漲跌風險的雙重優勢,受到市場關注。泰達宏利絕對收益基金經理劉欣表示,基金採用多樣性絕對收益策略和獨特的雙重風險模型,有望在有效控制風險的基礎上,為投資者帶來絕對收益。  六十個因子量化選股  「量化對衝」包括「量化」和「對衝」兩個層面。
  • 匯添富多因子 : 匯添富成長多因子量化策略股票型證券投資基金更新...
    匯添富多因子 : 匯添富成長多因子量化策略股票型證券投資基金更新招募說明書(2020年4月14日更新) 時間:2020年04月14日 14:56:08&nbsp中財網 原標題:匯添富多因子 : 匯添富成長多因子量化策略股票型證券投資基金更新招募說明書(2020年4月14日更新)
  • 本座選股談量化投資—隱馬爾可夫模型
    首先這篇文章是寫給沒有什麼基礎人士看的,目的是讓更多可能數學上有些障礙,但是又想要了解量化投資的朋友,無障礙的理解隱馬爾可夫模型框架。此文不適合追求嚴密邏輯和追求簡潔符號建立模型的數學大神。如果您是,請選擇性忽略。
  • 到底什麼是多因子量化投資?
    事實上,股票量化投資的重要模型是經濟/金融學家創造和發展的。以在A股中大行其道的多因子模型為例,1993年Eugene F. Fama和Kenneth R. French發表了三因子模型,這是世界上第一個多因子模型,他們認為股票市值、帳面市值比和市場風險3個因子可以顯著地解釋股票價格的變動。Fama的學生Clifford S.
  • 海龜華爾街背景量化私募金戈量銳有多強?
    作為量化產品中最受關注的品類,私募排排網統計發現,今年備案的指數增強類產品的數量持續刷新紀錄,業績也可圈可點。 近期,私募排排網對指增產品規模逾40億的海龜華爾街背景量化私募——金戈量銳進行了調研。他們的指數增強產品怎麼增?有多強?這是本篇嘗試回答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