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黃媂
孤立恆星的演化在很多情況下,恆星是處在雙星系統裡面的,由於兩個恆星它們之間可能會相互地影響,這就使得恆星演化會偏離孤立恆星演化的預言,甚至有些時候會產生一些孤立的恆星演化理論,導致一些特別的天體無法預言,下面來介紹一個例子。
大陵,指的是中文裡的「大陵五」,在西方稱為「英仙β」,大陵五是一個雙星系統,其中一顆恆星的質量是3.7個太陽質量,另外一顆恆星的質量是0.8個太陽質量,所以把它們分別稱為「主星」和「次星」,這兩顆恆星在相互地繞轉,所以它們會周期性地相互遮擋,因此把這個稱為「掩食現象」。
圖解:「大陵五」
「大陵五」在光變曲線圖上面會周期性地發生光度的變化,這種變化的原因主要就是由於「掩食」的效應造成的,掩食的間隔是2.867天,所以它反映了這個雙星系統的軌道周期。
「大陵五」有一個非常特殊的特徵,它的主星是一個B8型的主主序星,而它的伴星的是一個G5型的亞巨星,這就是大陵佯謬所反映的一個事實,這個事實就是為什麼質量小的恆星,反而演化得快,為什麼會這麼說呢,因為恆星的演化是逐漸地脫離主序階段從而變成亞巨星或者巨星,所以0.8個太陽質量的恆星已經離開主序變成亞巨星了,說明它的演化更快,但是3.7個太陽質量的恆星還處於主充序階段說明它演化的慢,而大陵佯謬所反映的就是質量小的恆星反而演化得快,這和恆星演化理論預言是完全相反的,所以講這是個「佯謬」,就是看上去似乎是錯的,但實際上它反映的事實是對的。
圖解:「大陵五」光變曲線圖
為什麼會發生「大陵佯謬」這個反常的現象?
這是由於雙星的演化所導致的,「大陵五」實際上是一個物質交流的雙星,也就是這兩個恆星並不是不相干的,而是質量小的亞巨星正在向質量大一點的主序星傳輸物質,這就給了我們一個非常重要的啟示,在恆星演化的過程裡面,恆星的質量並不是不變的,而是可以發生變化的,有些恆星可能會失去質量,有些恆星可能會得到質量,所以根據這個特點人們重構了「大陵五」的演化歷程。
圖解:物質交流
對「大陵佯謬」的解釋是由於雙星中的物質交流所導致的,這個雙星系統在原初是由質量較大的和較小的恆星構成的系統,其中質量較大的恆星是亞巨星的前身,也就是說雖然亞巨星目前的質量比較小,但是在這個雙星系統剛剛誕生的時候其實質量是更大的恆星。
由於它的質量大所以它演化得更快,它很快會變得膨脹,同時對它的伴星傳輸物質,在一開始的傳輸過程裡物質傳輸的速率會很快,因為通常從質量大的恆星向質量小的恆星傳輸物質的時候,速度總是比較快的,當物質傳輸的量達到足夠多時,這個時候兩顆恆星的質量就會發生逆轉,原來質量大的恆星反而變得質量小了,原來小的恆星現在變得質量大了,但是物質傳輸還依然在進行。
今天看到的「大陵五」,只不過在這個時刻物質交流的速率已經下降了,它能夠維持的時間變得更長了,所以「大陵五」是一個通過物質交流改變恆星演化路徑的例子。
作者:黃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