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 雨老人(印光大師),稟善導專修之旨,闡永明料簡之微。中正似蓮池,善巧如雲谷,憲章靈峰,步武資福,宏揚淨土,密護諸宗。明昌佛法,潛挽世風,折攝皆具慈悲,語默無非教化,三百年來一人而已。
——弘一法師
請繼續收聽
《印光大師永懷錄·有聲書》
四、印祖講道理 修學要旨篇
金剛經
金剛經
《金剛經》教人發菩提心,行菩薩道,廣行六度萬行,上求下化,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世人不懂得離相無住,只知道此經教人破相。《華嚴經》云: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證得。若離妄想,則一切智、無師智、無礙智,即得現前。著相修行,就算有點功夫,仍屬妄想執著,不能令如來智慧徹底顯現。所以《金剛經》說「所有一切眾生之類,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這是佛在勸導發菩提心者,發心度脫一切眾生,令入無餘涅槃,卻不執取有眾生得滅度。因為眾生心性當體即是無餘涅槃,但因迷惑顛倒,幻化成生死輪迴之相。眾生心本具無餘涅槃,只因迷失真如而起無明,成為煩惱業苦。究其實質,並沒有一開始的那個「失」;一旦得佛點化,妄心回歸真如,無邊的煩惱業苦,即成無餘涅槃,因此,實在也無所「得」。比如喝醉的人自以為見到房屋在轉動,其實屋子沒有轉,旁人不過為他指出,讓他恢復常態而已。所謂「但盡凡情」,只是去除眾生眼裡的翳,並非另外開啟而得到光明。
布施是六度萬行之首。若能不住相而廣行六度萬行,則心無所執著,清淨離相,徹底證得常樂我淨的真如妙心。《金剛經》屢屢教人心不住相,發心度盡一切眾生,而不見能度之我、所度之人,以及無餘涅槃的壽者相,這才是真行菩薩道。對內不執著有個「我」為能度的人,這樣就是無我相;對外不執著有對方乃至眾生為所度的對象,這樣就是無人相及眾生相;中間不執著所能證得的無餘涅槃,則無壽者相。既不執著四相,能所度脫本來是空,才能廣興萬法卻不著一法,不住色聲香味觸法而行布施等法。倘若分別有個能度眾生的我,有個我所度的眾生,以及度眾生所證得無餘涅槃的法,這樣雖度眾生,但與一乘實相的佛道不相契合。不明了眾生當體即佛,佛性完全平等,而妄起凡情聖解,將本來清淨無為的功德,錯認作有為的利益,至於追逐五欲六塵的人就更不必說了。佛法的真實利益,一定是由不執著、無所住而得,想要無住生心,必須竭盡誠敬,這條原則貫徹於修學佛法的始終。
無所住而生心,無所得而作佛。《金剛經》上契如來果地覺,下合眾生本自具有的真性,實為三世諸佛上成佛道、下化眾生,萬行圓修、一法不立的無上妙法。受持此經哪怕一二句,功德等同十方虛空。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金剛經石刻序、復寧波某居士書、金剛經勸持發隱》
《印光大師永懷錄·有聲書》
錄製團隊
(排名不分先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