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文道:應當警惕「文化本質主義」

2021-01-10 鳳凰衛視

內容摘要:梁文道今天繼續講解楊美惠的《禮物、關係學與國家》,提到文革期間講關係是比較少,文革後才逐漸越來越多,甚至上升成為學問。然後他就抓住這一點,從一個很特別的角度來看中國人講關係,首先他指出我們過去對於關係的很多討論,都太過文化本質主義了。

鳳凰衛視2月5日《開卷八分鐘》,以下為文字實錄:

梁文道:很多人會覺得我們今天中國人喜歡講關係這個事,是個自古以來的傳統,發展出來很多很多別的不同的東西,比如說像我們講的潛規則這些東西,都覺得是個中國文明悠久的傳統,甚至是個陋習,應該要好好的克制它或者改變它。但是這本書我今天再繼續給大家介紹,《禮物、關係學與國家》的作者楊美惠,他告訴我們,根據他做的調查,他發現其實文革後一開始的時候,很多人還是沒辦法搞好什麼叫做關係。

比如說,有人會跑到醫院大聲喊,聽說來這兒看病走後門比較快,請問後門在哪裡?結果弄的大家一堂散笑。然後他就說,很多人都向他指出,文革期間講關係是比較少,文革後才逐漸越來越多,甚至上升成為學問。然後他就抓住這一點,從一個很特別的角度來看中國人講關係,首先他指出我們過去對於關係的很多討論,都太過文化本質主義了。什麼叫文化本質主義?這也是一個我向來特別警惕的東西,就是把今天我們中國人所具有的某些的行事的方法、規則,認識世界的態度,看成是中國自己獨一無二的東西。不止如此,還把他看成是種超越歷史的。從古代三代一直到今天都是如此,亙古不變。

那麼這種看法犯了兩個很大的錯誤,第一個錯誤,他沒有把我們中國社會自己運行的一些規則,我們的世界觀去跟別的地方比較,看看是不是其實別的地方也跟我們差不多。第二他忽略了我們的觀念,或者我們社會生活的事實是會隨歷史變化的。你硬生生的把三代的東西跟今天的東西扯在一塊兒,難道要假裝中間這兩三千年的時間其實是沒變過,什麼事兒都沒發生過嗎?對不對?作為一個人類學家,那麼他當然要突破這兩點,所以在這本書,他對什麼叫關係,楊美惠博士就做了一個很特別的講法。

首先他關注到,其實講關係這個事兒不只是中國特產,前東歐或者蘇聯這些共產主義國家也都有。例如說他就說有學者研究70、80年代的匈牙利的時候,發現了一個第二社會。什麼叫第二社會呢?他根據非國家規律自行運作,它的話語和活動沒有有意識的形成獨立的自己的公民社會。但是它跟國家是有點距離的。不止如此,他還說到,當時很多的東歐這些國家有所謂的第二經濟,也就是說在國家的市場經濟底下,有很多人用其他的方式,用一種像我們中國人所講的這種關係網絡,去交換各種的利益跟好處,主要是利益交換。那麼這個東西該怎麼來理解呢?也就是說中國的所謂的關係網,有時候會不會也就是我們在東歐、蘇聯這些共產主義國家也都看到的第二經濟,所謂的第二經濟是什麼呢?就是可以作為缺少市場機制之後的局部代用品。它避免了指令經濟、計劃經濟的僵硬,拖延、效率低下和效率平衡,以及不連貫。

但是他接著下來又說出了,但是我們做這種比較使我們認識到,我們今天講的關係,其實在其他的計劃經濟,共產主義國家也都發生過之外,也不能忽略它有自己中國的一個特性,這個中國的特性是什麼呢?就是關係的這種交換利益,其實就是人類學家所常常講的禮物經濟。禮物經濟呢,在很多的民族社會裡都見到,就是大家互相送禮,送回來送回去。我送點禮給你,你又送回給我,我把你兒子安排上學,你讓我女兒不曉得上哪兒工作,這種交換當然能夠交換到實際的好處,但是這個交換本身有時候比你交換回來的好處還重要。這個交換本身,是一種塑造彼此的認同感、關係網,比這個關係得到的實際的經濟利益有時候它們的重要性是不遑多讓的。

然後這裡面就說到一個最有挑戰性的觀點,他說中國人這麼愛搞這種關係,現代中國人。他說實際上並不是自古以來就有的產物,中國人以前也搞關係,但是於今尤烈,為什麼呢?他說這個恰恰是中國在現代化底下的產物,為什麼呢?他認為,他採取了一個哈佛付高義的說法,他說在共產主義革命之後,所有這些國家都出現一個現象,就是普遍倫理代替了朋友和親屬的個人倫理,同志要求對社會上所有人一視同仁。那麼我們每個人都是同志的關係,這個關係要勝過我們跟親戚跟老鄉其他私人的。但是問題是,人對那種私人關係仍然還是需要的。於是,當整個同志的這種公平的、一視同仁的倫理,在社會上面主宰一切的時候,就會出現那種補充公共倫理和資源朋友的個人倫理的缺失,裙帶關係和利用個人關係幫朋友辦事被否定。因為與一個人之間的特殊關係,被認為是妨礙對其他人應盡的義務,同時友誼所要求的信任和互相坦誠,或者有意無意洩漏個人隱私的線。

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關係是什麼呢?關係其實就是對這種共產主義倫理的一種反動。也就是說原來我們要求大家做同志,是說一視同仁,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但是這個東西,總會造成某種社會紐帶的缺陷,我們很難把爸爸不當爸爸,只當他是同志。我很難把一個同學不當同學,只當他是同事。那麼因此在這個時候呢,一種人的本能需要就會出現,那麼這種的社會關係,這種關係學的出現他怎麼理解,他說我們可以解釋文革時期關係學的出現和再現,是為了抵抗政治力量帶來的社會秩序的壓力,搞關係的人,在一個自足的圈子裡面,以義務和回報擺脫國家的控制,減少對國家的物質資源和社會資源的以來。

也就是說,以前在那個社會裡面,比如說你的一切都是單位給你的,你的生老病死都在單位裡面解決,那麼也就是說,你要完全整個人的生命是要靠組織的,你完全依賴於由上而下的國家組織的權利。但是通過關係,你卻能夠繞開它了,你能夠迴避這個國家權利,你甚至能夠產生一種微型的抵抗。而透過這個抵抗,我們發現這個社會上最有地位的人,有時候沒有關係,他反而還搞不定。

比如說這裡面就有說有一個年輕的女校工解釋說,像我們北京大學的校長,有名有權的人物,但他在某某地方沒有熟人,也因此就不能夠讓他的兒子得到某個廠的工作,該廠管人事的人,沒義務幫他辦這個事,對不對。就算你是北大校長也是一樣,因為你沒有關係,於是國家的這些有級別的幹部,整個組織秩序,就在關係網前面變得脆弱起來了,這真是一個令人耳目一新的關於關係的新解釋。

《開卷八分鐘》在鳳凰衛視中文臺播出

首播:周一至周五 17:05-17:15

重播:周二至周六 00:25-00:35

>>>>>點擊收看《開卷八分鐘》更多節目

聲明:凡註明「鳳凰網」來源之作品(文字、音頻、視頻),未經鳳凰網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註明「來源:鳳凰網」。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拿來主義」與「審美本質主義」
    另一方面,這一態勢的發展也是整個20世紀中國文化現代性實踐的特殊理論表現:當文化的現代性思考和追求直接以西方理性文明為楷模,作為文化理想之精神先鋒的學術活動,必定在社會意識形態層面突出肯定了「西方」的價值以及它的學理呈現方式。因此,把美學的學術眼光投向西方的天空,不僅僅是出於理論的目的,同時也再現了20世紀中國文化的實踐態度和價值準則。
  • 梁文道:潛伏「公知」游離商界,如何全身而退?許子東:太會包裝
    況且梁文道「不走尋常路」,專注於打破人們觀念中的固有規則,無論是否符合主流價值觀。也許對於梁文道來說,主流價值觀本來就不存在,他的觀點獨樹一幟,既反資本主義,又反全球化、又反自由市場、又反私有產權等等。
  • 警惕迷信與神秘主義回潮
    對此,我們要高度重視,警惕迷信與神秘主義的回潮。     其實,迷信與神秘主義的回潮並不起於今年春節,也不僅限於農村。最近,筆者到北京某圖書大廈聽科普講座,卻意外發現,在這家書店,「風水」已經與「歷史」、「文學」、「財經」等並列為圖書之一大門類,被特設專櫃銷售。
  • 女性主義|劉霓:社會性別——西方女性主義理論的中心概念
    在前輩思想家為社會性別觀念的確立奠定了基礎之後,第二次女性主義浪潮中還有一些女性主義學者為這一思想的發展做出了貢獻。首先應當提出的是安·奧克利,她是屬於那些最早在性別和社會性別之間作出明確劃分的學者之一。然而將社會性別區別於性別並不是奧克利自己的發明,而是她從心理學家羅伯特·斯託勒那裡借用來的。
  • 「本質主義」藝術家劉以林應邀參加2020中國·青島公共藝術大展
    本質主義」藝術家劉以林文/爾雅由青島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主辦,青島市公共空間藝術促進中心和中國雕塑院青島分院承辦,由全國城雕委副主任、天津美術學院景育民教授策展的「2020中國·青島公共藝術大展」,於7月11日在青島市雕塑館開展。
  • 結構主義不懂我傷悲,像混沌理論不懂夜的黑
    同學們好呀~今天帶大家來背兩個高度抽象的知識:結構主義、混沌理論這兩個當代西方設計思潮的內容,要從兩個方面去背:名詞解釋和簡答題。結構主義一、名詞解釋1、概念概念:結構主義理論是一種社會學方法,其目的在於給人們提供理解人類思維活動的手段。最著名的結構主義提倡者是法國人類學家列維·施特勞斯,主要研究他所稱的文化的哲學,涉及原始社群中的社會結構、神話結構、思維結構和歷史結構等方面。2、代表人物列維·施特勞斯:法國人類學家,結構主義倡導者。
  • 梁文道:最近總是特別能感受歲月的流逝
    我想起來20多年前的時候,曾經讀過一本很有意思的小書,叫做《Je, Tu, Nous: Towards a Culture of Difference》(可譯為《我,你,我們:邁向一個差異的文化》,目前暫未有中譯本),作者是路思·伊瑞葛來(Luce Irigaray)。
  • 梁文道:富豪徵婚不談愛情只為「配種」
    梁文道表示難以理解為何中國的富豪如此熱衷於徵婚。鳳凰衛視5月23日《鏘鏘三人行》,以下為文字實錄:竇文濤:這個結婚是吧,扎克伯格這個什麼跟他老婆結婚了。梁文道:是,對。竇文濤:這個老婆,許老師你知道什麼資訊?
  • 本質主義推理對個人身份和自我的作用 | 唧唧堂論文解析
    研究背景和假設心理學本質主義認為各種實體都有一個基本的本質。關於本質主義的大多數研究都圍繞人們對各種事物本質的推理,即某些類別(如熊、樹、外向者等),都具有使其成為現在這樣的某些內在特徵。本研究認為本質主義也可能影響人們對個人身份的推理。
  • 梁文道:日本把很多小孩愛看的動畫片都改編成AV
    核心提示:本期節目竇文濤、王蒙、梁文道從電影《灰姑娘》談起,談到《灰姑娘》在全世界有一千種原始版本,很多童話故事的原始民間版本是充滿了血腥和暴力。各國文學都有自己的特點,梁文道談到,日本把很多的小孩愛看的動畫片都能夠把它改編成AV,你比如說有很流行的動畫,像《新世紀福音戰士》什麼,他們就有色情版、黃色版,他們很喜歡把這些東西扭邪、扭曲,有的很黃很暴力。
  • 美國消費主義文化如何獲得活力
    書名:《欲望之地:美國消費主義文化的興起》  作者:[美]威廉·利奇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 鄭渝川  我們今天所說的時尚,從文化層面來說,誕生於近代的法國和義大利  百貨業催生消費文化  19世紀末,百貨商店的出現,顛覆了過去的零售分銷體系。當時,美國和歐洲國家已完成初步工業化,機器製造的大量商品迫切需要更多的展示和銷售空間。商人們開始推出一系列的商業誘惑策略:櫥窗展示、裝飾、廣告、時尚秀、分期付款、時尚博覽會、更專業的服務,從而催生了購物狂潮。
  • 57000年前生物再現,科學家:人類應當警惕
    57000年前生物再現,科學家:人類應當警惕。最近幾年全球變暖情況愈來愈嚴重,而全球變暖導致兩極冰川迅速融化,大量的企鵝以及北極熊生物失去原來的棲息地,直到現在仍然沒有很好的辦法解決。在南極圈以及北極圈厚厚冰層之下,有著時代非常久遠的凍土,而這些凍土卻十分危險,因為凍土下面或許會埋藏著遠古生物屍體或者病菌等等。
  • 肖巍:女性主義「神經倫理學」的興起——從全球男女大腦性別差異...
    最後,針對一些神經科學家對於大腦「性別差 異」發現的解釋,女性主義學者也發出警惕「神經性 別歧視論」的呼聲,強調那種相信孩子出生時便已配 備性別差異硬體的研究不僅在研究方法論上是錯誤 的,結果也是否定性的,缺少社會文化的變量,因而 具有主張和增加男女性別不平等的風險。
  • 梁文道做客B站「宅現場」:講述好奇與思想實驗的那些事
    文丨西夏Wayne@bigfun社區3月22日,文化品牌「看理想」正式做客Bilibili直播,與廣大觀眾進行為期七天每天一場的思想互動探討。而來到首日場直播間的出席嘉賓,正是身為「看理想」的策劃人梁文道先生。
  • 專訪2018洛杉磯藝博會藝術家劉以林:東方原創力是本質主義創作
    由中國文化部支持、中國文化傳媒集團組織實施的中國國家展區第四次亮相這一美國西海岸乃至影響全球藝術行業的年度藝術盛會。我個人感知的所謂「東方原創力」,是「本質主義創作」,一切事物都有最後存在形式,這個最後形式是哲學形式,此形式物化,即用美術形式表現出來,有幾個特點:一是所表達的事物飽含此事物的本質特點;二是極簡,這種「簡」不是簡單,而是「大道至簡」的簡,是老子「少則得」那種少,此種少實際是無限多;三是沒有區域性局限,即不論內行人或外行人,也不論東方人或西方人,看了都會喜歡,它有一個超越爭論的位置;四是作品所傳達的境界沒有破壞感
  • 「後物質主義價值觀」的現實觀照與理論旨趣
    在理論層面,以「後物質主義價值觀」為核心的社會變遷理論通過理論建構與實證分析力圖證明文化可以作為獨立變量影響經濟發展與制度變遷,應當成為人們認知世界的重要視角。【關鍵詞】後物質主義價值觀 生存價值觀 自我表達價值觀【中圖分類號】B80 【文獻標識碼】A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經歷了經濟高速發展和史無前例的社會與文化轉型。
  • 反對「物質俘虜」的消費主義
    原標題:反對「物質俘虜」的消費主義 消費主義通過對社會生活的影響和滲透,給理性適度的消費觀念造成巨大衝擊。消費主義思潮不斷蔓延所暴露出的諸多問題,值得我們重視和思考。 個體一旦掉進消費主義陷阱,從觀念到行為都將超出理性範圍 消費主義是一種崇尚和追求過度的佔有和消費作為滿足自我和人生目標的價值取向。
  • 梁文道等名家聊高考作文與文學
    梁文道等名家聊高考作文與文學 2020-07-07 20:32 來源:中國青年網 作者:
  • 女神的憤怒:希臘神話的女性主義解讀|文化客廳
    撰文丨崔健豪 — 文化客廳系列活動回顧 —No.38 女神的憤怒希臘神話的女性主義解讀亞里斯多德說詩比歷史更真實新京報·文化客廳第38期「女神的憤怒——希臘神話的女性主義解讀」,我們邀請到南京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系教授、《神話八講》作者楊靖,與大家一同追溯古希臘神話的源頭,發掘其中被掩蓋的女性話語。
  • 坤鵬論:科學主義和戲劇主義
    所謂情商高,從本質上講,就是言語上更具欺騙性。——坤鵬論一、對待象徵的兩種態度——科學主義和戲劇主義正是基於《人是使用象徵的動物 人主要生活在語言之中》這個基本設定,伯克深刻地認識到了人與象徵的關係。另外,我們還需要注意的是,科學主義的語言觀和戲劇主義的語言觀是相對而言的,它們都先是「語言」,然後才是「觀」——各自的特點。也就是說,它的本質是相同的。那麼,兩種語言觀並不完全排斥,因為從本質上看,命名、定義或界定本身也屬於語言這種象徵行為。只不過,它們導致了人們比較迥異的行為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