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一席】新時代,語言學的打開方式是什麼?

2021-01-09 環球網

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不僅給我們提出了語言學上的新挑戰和新要求,也為我們了解、運用和研究沿線各國各地區語言提供了新機遇。語言學在「一帶一路」建設可以起到什麼作用?我國的國家語言能力建設成績如何?信息化時代的語言學應如何發展?語言學未來是否能夠成為一級學科?本期思想一席獨家專訪陸儉明先生,一起聆聽他對於語言學發展的看法。

陸儉明 | 江蘇吳縣人

(1935年—)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國家語委諮詢委員會委員、國際中國語言學學會會長,以及香港中文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等17所高等院校兼職教授。曾任世界漢語教學學會會長、中國語言學會副會長、北京大學漢語語言學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學文科學術委員會委員、北京大學人文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新加坡教育部課程發展署華文顧問。

思享者:語言學在一帶一路建設中能起到什麼作用?

■ 「一帶一路」建設堅持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鑑、互利共贏為核心的絲路精神,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全方位地推進務實合作,與沿線沿路國家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責任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並為此提出與沿線沿路國家實現「五通」: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一帶一路」倡議的根本目的是為了維護世界和平,為了推動世界各國共同繁榮與發展。

■ 推動「一帶一路」建設需要語言鋪路搭橋。這是因為「五通」的實現,少不了「語言互通」的幫助,甚至可以說語言互通是「五通」的基礎。沒有語言互通,政策難以溝通,也會影響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更談不上民心相通。因為語言具有情感性。中國和沿線國家直接用彼此的語言交際,而不是通過第三國語言互譯,就會一下子拉近彼此間的距離,有利於形成和諧、親密的雙邊關係。由此可見,「一帶一路」建設確實需要語言鋪路搭橋,語言學和語言教學在「一帶一路」建設中會起到無法估量的無形的作用。

思享者:一帶一路建設會對我國的語言安全帶來挑戰嗎?

■ 上面提到,「一帶一路」需要語言鋪路搭橋,語言學和語言教學在「一帶一路」建設中會起到無法估量的無形的作用。而「一帶一路」建設對語言教學、對語言學事業也將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一方面有助於漢語傳播,有助於漢語走向世界,另一方面也有助於提升我國的外語能力。

■ 漢語在與其他語言的接觸中有可能會受到其他語言的影響而會產生某些變異,但這種情況是很正常的,但不會危及我國的語言,特別是漢語。漢語有強大的生命力。在我國歷史上,佛教傳入我國、元代蒙古族統治時期、清代滿族統治時期,漢語在與梵語、蒙語、滿語的接觸過程中有選擇地吸收了不少這些語言的詞語和語法表達格式,豐富和發展了漢語。近代「五四」運動後,也有一個時期,大量外語詞語和歐化句式湧入。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有很好表達作用的詞語和句法格式被吸收進漢語,也未出現「不漢不外」的語言狀況。因此,一方面漢語本身有一種強大的自控能力,另一方面加之我國有關部門,如國家語委的正確引導,所以不用擔心會發生什麼「漢語危機」「語言安全」的問題。

思享者:我國的國家語言能力建設成績如何?

■ 國家語言能力涵蓋國民語言能力;國民語言能力包括國民個人的語言能力和全民的語言能力。其中,國民個人的語言能力是整個國家語言能力的基礎。國民個人語言能力,應包括母語能力和多語能力。國家的語言能力已關涉到國家軟硬實力的提升,關涉到國家的安全;因為國家語言能力跟獲取信息的能力,信息資源的儲備、利用、保護的能力,國際空間的開拓能力,國家在國際上的競爭能力成正比,任何國際交往和國際利益的爭取與維護,需要有很強的語言能力的支撐。

■ 我國國家語言能力建設,近十多年來有所推進,這體現在以下幾方面:一是加強了語言立法,特別是加強了《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的貫徹實施;二是加強了語言規劃,制定了「十三五」語言規劃;三是加強了語言文字信息化、標準化建設;四是加強了語言資源的調查與保護,2015年成立中國語言資源保護研究中心,計劃在5年內開展約1500個漢語方言和少數民族語言點的調查,力求做好對瀕危語言、瀕危方言的保存與保護工作;五是加強了語言資源庫建設;六是加強了漢語在國際上的傳播;等等。

■ 但是,就目前來說,我們國家的語言能力還不能說是很強。這表現在以下幾方面:第一,語言意識不強,沒意識到語言能力對個人的成長、對國家軟硬實力的提升的意義和作用。第二,母語的素養與能力,外語的素養與能力普遍的不能盡如人意,不能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第三,語言教育革新的力度不大。第四,語言學學科建設不適應國家發展的需要。第五,國家沒有統一管理語言的機構,而國家語委的職責是管理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第六,翻譯事業極為落後,大大不利於我國科學技術和政治經濟的發展。

思享者:信息化的迅速發展給我國語言學發展帶來了哪些機遇?

■ 信息科技特別是人工智慧的迅速發展,無疑會給我國語言學發展帶來進一步發展的機遇,人工智慧必將深入影響語言學的研究。

■ 一方面,信息科技,特別是人工智慧的迅速發展,大大推動了我國的語言研究,能讓我國語言學發展與信息科技更有機地結合。另一方面,我們也要認識到要想真正實現機器對自然語言的理解,必須深刻了解人類自己是怎樣理解自然語言的。人類的語言認知機制與大腦功能密不可分。大腦常常被視作生物進化過程中的最高成就,語言是進化的終極發明,也稱得上是人類區別於動物的決定性特徵之一(另一特徵是人類會製造工具)。因此,語言研究特別是機器語言能力的研究必須重視腦科學、人工智慧與認知科學的密切融合。

思享者:語言學是否能夠成為一級學科?

■ 世界上有四個語言學傳統,其中一個就是中國的語言學傳統。中國的語言研究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19世紀末隨著《馬氏文通》的問世,標誌著現代科學意義上的中國語言學的誕生。現代中國語言學科體系經過100多年的辛勤耕耘,已發展成為以漢語、少數民族語言、外語、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四方面的研究為主的既有中國特色又有世界水準的重要學科。它有獨特的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形成了自己的理論體系和教學體系,擁有一支龐大的研究和教學隊伍,並已產生了豐富的、獨特的研究成果。因此,無論從學理上還是我國語言學事業的長遠發展來看,都有必要儘快將語言學並列為學科門類,從而使現有的學科設置和分布更為明晰,使我國高校學科資源分布更為合理,並將有助於進一步完善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以使語言學研究與發展更好地適應國家和社會的需要。(人民日報中央廚房·思享者工作室 殷鵬 張垚)

相關焦點

  • 語言學發展邁入新時代
    語言學發展邁入新時代 2019年07月26日 08:23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張譯心 字號 內容摘要:7月20日,「2019海內外中國語言學者聯誼會——第十屆學術論壇
  • 獲得語言學學位,你以後可以做什麼?
    為什麼學語言學? 這篇關於語言學課程的基本指南,幫你了解在語言學專業裡需要學習哪些課程? 在你獲得語言學學位課程後,可以從事哪些工作?什麼是語言學?語言學是一門對語言進行科學研究的學科。語言學還研究聲音與意義之間的相互作用,以及語言在人與情境之間的差異。由於強調批判性思維,分析和溝通技巧,語言學學位可以為許多職業打開大門。你在語言學學位中,你可以學到什麼?語言學學位涵蓋了許多與語言分析和結構方式有關的主題。他們還可以涵蓋語言隨時間而變化的方式,不同人群和情況之間的差異以及人們如何學習或習得語言。
  • 新時代思想政治工作理論的基本特徵
    原標題:新時代思想政治工作理論的基本特徵 把黨性與人民性貫穿於思想政治建設全過程,是新時代思想政治工作理論的核心特徵。新時代思想政治工作必須貫徹黨的指示,體現黨的意志,反映黨的主張,以黨的旗幟為旗幟、以黨的方向為方向、以黨的使命為使命,始終為實現黨的目標而努力。
  • 王寅:體認語言學發凡
    隨後美國等地又湧現出「建設性」後現代思潮,實踐著「不僅要摧毀一個舊世界,而且還要建設一個新世界」的思想,將社會人文學科的研究帶入到一個新時代,也使得文學和翻譯學兩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轉變。我們近年來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提出「體認語言學」,凸顯哲學的「唯物論」在語言學中的地位,以圖扭轉索緒爾和喬姆斯基基於唯心論把持語言學舞臺近百年的局面,使得唯物觀重歸語言學界的殿堂。我們還分別從「基於什麼體驗」「主要體驗什麼」「以什麼方法體驗」進一步深化和思考了語言唯物觀,嘗試解釋「物質如何決定精神」的過程,也算是對唯物論的一點補充。
  • 拓展語言學跨學科與跨文化研究新領域
    為深入探討語言學在跨學科、跨文化研究方面的新課題,2020年11月14日至15日,第九屆中國語言學研究方法與方法論問題學術研討會在西安召開。  會議由中國社會科學雜誌社主辦,西安外國語大學承辦。
  • 語言學的問題意識、話語轉向及學科問題
    今日之中國語言學正與國際語言學的諸多學科或「並跑」,或「跟跑」,甚至開始出現「領跑」的領域。  這一時期中國語言學的眼光基本上是「外向」的,聚精會神地盯著國外的語言學界,他們研究什麼我們就關注什麼,把國外的理論、方法介紹進來,用這些理論和方法來研究中國的語言,或是用中國的語言事實來驗證或修正這些理論和方法。學界的主要目標是要追趕世界語言學的潮頭,在國際上獲取話語權。
  • 【2009國家級精品課程系列之九】《理論語言學》:擁有「自然科學...
    是什麼讓這門課程的傳統在北大綿延了將近半個世紀?是什麼讓她在學生中廣受歡迎?帶著這個疑問,筆者採訪了《理論語言學》的主講老師陳保亞教授和汪鋒副教授。教學方式:以老帶新,集體授課午後的咖啡廳透著寧謐和愜意,趁著陳老師和汪老師一天中難得的空閒時刻,記者與他們聊起了關於《理論語言學》這門課的點點滴滴。
  • 「語言學」要跟得上「學語言」
    其實,很多「80後」和「90後」都喜歡別樣的表達,他們善用「網絡時尚語言」,喜歡創造新詞、新句表情達意,因為他們本身就是在網絡環境中長大的。當下,網絡語言雖被廣泛運用,但對「源頭」的研究似乎尚未形成氣候。  多年前,華東師大中文系一名碩士生的學位論文《網絡會話中「呵呵」的功能研究》曾在網上引發熱議。
  • 索緒爾的語言觀對中國當代的語言學研究的影響
    摘要:作為現代語言學之父,索緒爾的語言觀對中國當代的語言學研究有著深遠影響。可以說,現代語言學理論的方方面面都滲透著索緒爾的思想,國內學者對索緒爾理論本身的研究也有很多。本文使者通過對前人研究的歸納與總結,來討論當今國內的一些語言學研究對於索緒爾理論的闡述。
  • 神經語言學:語言學研究走進科學實驗室
    神經語言學:語言學研究走進科學實驗室 2014年04月23日 16:04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王廣祿 字號 內容摘要:當前,神經語言學作為語言學的重要分支和前沿,橫跨語言學
  • 語言學裡的「相對論」
    「薩丕爾-沃爾夫假說」來源語言決定思維的假說最初由19世紀的德國思想家威廉·馮·洪堡 (Wilhelm von Humboldt)提出。你一定會說,這它喵的不就是「『小貓玩球』嗎」。在中文裡的表達一點都沒錯。
  • 對話句法:認知功能語言學的新領域
    對話句法理論發軔於1995年召開的「另類語言學的描寫方法和理論模式」研討會。會上,來自加州大學聖芭芭拉分校語言學系教授杜布瓦(Du Bois)首次公開提出對話句法理論。該理論的主要思想源於巴赫金(Bakhtin)的對話理論,並部分汲取了雅各布森(Jakobson)關於平行結構以及哈裡斯(Harris)在語篇分析中關於對等結構的部分理論。對話句法主要研究的是在真實對話中,後一語句如何以前一語句作為模板,從中選取部分詞語、結構和其他語言資源,形成平行結構,並產生共振現象。近幾年來,國內已有一些學者開始關注對話句法的研究,並開展對對話句法的引介,包括對漢語對話的分析。
  • 《獨步星海》上線,帶你領略大宇宙時代得瑟的正確打開方式
    今天給大家帶來一部關於探索宇宙的動漫——《獨步星海》,帶你去領略大宇宙時代得瑟的正確打開方式。《獨步星海》這部動漫將故事背景放在2158年,此時人類進入大宇宙時代近百年的時光了。人類之所以能進入大宇宙時代,歸結於2073年機器人代理技術的問世。
  • 2019考研專業: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本文為大家介紹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專業。  一、學科概況  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是一個相對新興的專業。除了語言學本體理論研究之外,更關注語言的應用研究。研究的範圍非常廣泛,主要研究語言在各個領域中實際應用的語言學分支。它著重解決現實當中的實際問題,一般不接觸語言的歷史狀態,也不大介入一般理論上的爭辯。可以說,它是鑑定各種理論的實驗場。
  • 淺談趙元任的語言學研究
    留學期間,更是選修了許多語言學的課程,發表文章「提出中國語言學一定要作科學或歷史的研究,並要進行建設性的改革」,還在日記裡寫道:「我想我大概是生來的語言學家、數學家和音樂學家」「我索性作個語言學家,比任何其他都好」(據《趙元任學術思想評傳·吳宗濟序》)。   當然,做任何事情,僅僅有天生的能力和興趣是不夠的。難得的是,先生的天才固然常人難及,他的勤奮努力也是一般人做不到的。
  • 新時代開創人民信訪工作新局面的強大思想武器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加強和改進人民信訪工作作出系列重要指示和重要論述,系統回答了信訪工作是什麼、信訪形勢怎麼看、信訪工作怎麼幹等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形成了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和改進人民信訪工作的重要思想,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思想在信訪工作的集中體現,是做好新時代人民信訪工作的根本遵循。
  • 大力促進應用語言學發展,為國家的繁榮昌盛做貢獻
    今年是白話文運動九十周年,九十年前中國新文化運動,就是陳獨秀、胡適等先驅,積極倡導用白話文取代文言文,為「五四」運動培育了思想文化土壤,從而開啟了一個全新的時代。新中國成立後,在歷史實踐和科學研究的基礎上審慎地進行了漢字簡化和整理工作,使漢字難寫難認和用字混亂的狀況得到了改變,億萬群眾脫盲,人民群眾的文化素質得以迅速提升,為國家建設做出了重大貢獻。
  • 多模態研究:認知語言學的新方法
    多模態研究:認知語言學的新方法 2017年09月12日 07:39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王中祥 字號 內容摘要:所謂多模態研究,是指通過多種技術手段記錄人際交流過程中不同類型的模態數據
  • 第九屆中國語言學研究方法與方法論問題學術研討會在西安召開
    趙培傑認為,語言學是人文社會科學領域跨學科色彩最為濃重的學科之一,中國語言學理論的發展與創新,不能照抄照搬國外的理論,而是要創立中國學派,書寫世界語言理論的中國篇章,為建設學術中國、思想中國做出應有貢獻。
  • 計算語言學前景廣闊
    計算語言學是用計算機研究和處理自然語言的一門新興交叉學科。在近年推進新文科建設的背景下,計算語言學及其相關應用日益引起關注。計算語言學領域相關學者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計算語言學方興未艾,應用廣泛,前景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