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員開發出革命性新化合物:能對抗耐抗生素細菌

2020-09-09 cnBeta

據外媒報導,抗生素雖然很好,但也有嚴重的缺點。隨著時間的推移,細菌已經對許多最常用的抗生素產生了抵抗力從而形成了科學家所說的「超級細菌」。這些耐抗生素細菌造成了嚴重威脅,因為它們有能力猖獗並有可能迅速傳播。

現在,來自謝菲爾德大學的研究人員發明了一種化合物,他們介紹稱這種化合物能殺死兩種耐抗生素細菌。這種化合物可以同時攻擊革蘭氏陽性細菌和革蘭氏陰性細菌--儘管這兩種細菌的細胞壁結構不同。

對醫生來說,對抗耐抗生素細菌顯然是一大挑戰。當發現有耐藥性細菌時,某些抗生素會被少量使用,但在使用這些抗生素時,醫生也冒著讓細菌再次進化出抵禦所謂「最後手段」抗生素的風險。

在這兩類耐抗生素細菌中,革蘭氏陰性細菌的問題最大。眾所周知,革蘭氏菌對最常見的治療方案具有很強的適應性,而且正如研究人員在一份新聞稿中指出的那樣,他們已經開發出了一種能對抗革蘭氏陰性菌的化合物。這種新的化合物以兩者為靶點,使其在治療「超級細菌」感染方面變得更加靈活。

領導這項研究的Jim Thomas教授在一份聲明中說道:「抗菌素耐藥性是一個日益嚴重的問題,許多研究都預測全球將出現醫療緊急情況,因此迫切需要能對抗耐藥病原體的廣譜抗菌素。」

Thomas及其團隊開發的這種化合物通過破壞細胞壁並附著在DNA上來攻擊細菌。這樣做能讓細菌變得非常脆弱。雖然革蘭氏陰性細菌通常更能抵抗這種類型的攻擊,但研究人員表示,他們的新化合物已經證明它能勝任這項任務。

由於這種新藥能攻擊廣泛的細菌,所以被認為是廣譜的,這既是好事也是壞事。廣譜抗菌劑在殺死許多不同種類的有害細菌方面效果很好,但另一方面它們也會在無意中清除身體某些部位的有益細菌如腸道。腸道健康和人體微生物群的穩定對健康至關重要,因此使用強力抗生素是一種平衡行為。

展望未來,研究人員在他們的化合物被用於對抗人類體內的細菌之前將要面臨許多障礙。

相關焦點

  • 港媒:香港科學家開發出新型抗生素 或可抵抗「超級細菌」
    據香港《亞洲時報》網站11月6日報導,超級細菌已經在世界各地傳播,並且幾乎無法治療。香港一所大學的細菌學家們稱,他們開發出了一類功能強大得足以使具有多重抗藥性的超級細菌——包括對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失效的抗生素。
  • 這種新型合成抗生素 可對抗「超級細菌」
    臨床抗生素的濫用導致並加速了超級細菌的蔓延,使針對超級細菌的新型抗生素的研發顯得迫在眉睫。近日,林肯大學的科學家們開發出一種合成的teixobactin藥物並成功治療了小鼠的細菌感染,推動了將teixobactin藥物作為臨床抗超級細菌藥物的進程。
  • Nature:研究人員開發出可殺死多種耐藥性細菌同時增強免疫的新型...
    當人體受到細菌感染時,為了減輕痛苦和加速痊癒,我們往往會服用抗生素治療,可以在免疫反應清除感染細胞和細菌的同時,防止細菌在身體中放肆侵襲。但隨著抗生素的濫用,細菌也會通過突變和獲得抗生素抗性遺傳元件進化出各種抵抗機制,由此產生了多重耐藥性的「超級細菌」。
  • 超級細菌MRSA有了「剋星」 有望促進開發臨床適用的新型抗生素
    英國《自然》雜誌28日發表的一篇微生物學論文稱,美國科學家發現一類新型抗生素,可以在小鼠模型中殺死耐甲氧西林的金黃色葡萄球菌
  • 麻省理工發現新抗生素 耐藥性不再是人類大敵
    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小組利用人工智慧發現了一種受歡迎的新抗生素,以幫助對抗日益增加的耐藥性。通過機器學習算法,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新的抗生素化合物在對模型進行訓練後,研究人員通過MIT和哈佛大學BroadInstitute的藥物再開發中心所包含的約6000種化合物的資料庫,對它進行了測試。
  • 新型抗生素或可解決細菌耐藥性
    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他們在研究一類從前無法在實驗室中培養的細菌,從而希望找對新的抗生素資源。功夫不負有心人,他們的努力終於有了回報。 近日,發表在《自然》雜誌的上的一項研究中,這個來自美國東北大學的研究小組報告了他們最新的突破進展。他們發現了一種新的抗生素有望解決細菌耐藥性難題。
  • 香港理工大學研製新抗生素或可對抗「超級細菌」—新聞—科學網
    中新網9月25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香港理工大學(理大)團隊通過創新抗菌機制,成功研發新一代候選抗生素Nusbiarylins化合物,有力抑制多種細菌生長
  • 研究人員在蠕蟲腸道微生物組發現一種很有前景的新抗生素
    開發新藥打敗細菌,細菌進化產生抗藥性,繼續開發新藥打敗細菌,細菌又繼續進化產生抗藥性......而當這個循環過程出現斷裂的時候人類就會被置於不利的境地。我們知道,開發新藥是一個耗時耗力的過程,而細菌進化出抗藥性的速度卻比人們能趕上的還要快,現在甚至還出現了對所有已知藥物都具有抗藥性的「超級細菌」。
  • 提取上千土壤樣本的細菌DNA發現新抗生素
    (原標題:提取上千土壤樣本的細菌DNA發現新抗生素:能殺多重耐藥菌)
  • 科學家研發出新型抗生素:可殺死多種耐藥性「超級細菌」,同時增強...
    該研究的作者、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獨立非營利機構威斯達研究所(Wistar Institute)的法魯克·多蒂瓦拉(Farokh Dotiwala)說:「我們採取了一種創造性的、雙魚齊下的策略,開發新的分子,可以殺死難以治療的感染,同時增強宿主的自然免疫反應。」
  • 新型抗生素的開發距離我們到底有多遠?
    此外,科學家們還發現人類鼻子中有少量MRSA菌株和路鄧葡萄球菌聚集在一起,說明後者可以幫助對抗前者。這一研究激動人心的一點在於我們的抗菌素耐藥性問題變得越來越嚴重。我們在對抗細菌的時候,它們也在進化以便抵抗我們的反抗,自20世紀80年代起我們就再也沒有發現新的抗生素。研究者Peschel表示:「Lugdunin只是第一個例子。也許它只是冰山一角罷了。」
  • 殺死「超級細菌」最後一招?科學家發現新抗生素對付MRSA
    殺死感染細菌看起來沒有止境,科學家必須跟上細菌耐藥性的步伐,研製出可以再次殺死「超級細菌」的新型抗生素。3月29日凌晨,頂級學術期刊《自然》(Nature)在線發表了美國布朗大學、哈佛醫學院研究人員的一份最新成果:一類新型抗生素可以在小鼠模型中殺死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 (MRSA)。早在1961年,英國科學家就將MRSA稱為「超級細菌」。
  • 超級細菌MRSA有了「剋星」
    英國《自然》雜誌28日發表的一篇微生物學論文稱,美國科學家發現一類新型抗生素,可以在小鼠模型中殺死耐甲氧西林的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超級細菌MRSA對傳統抗生素均具有耐藥性,而這項研究有望促進開發有效且臨床適用的新型抗生素。
  • 魚粘液:一種尚未開發的潛在新抗生素來源
    魚粘液:一種尚未開發的潛在新抗生素來源出處:水生動物健康評估 作者: 水產養殖網 2019-04-07 21:03:00 作者:梁曉文&nbsp&nbsp&nbsp(佛羅裡達州奧蘭多,2019年3月31日)隨著目前抗生素對耐多藥病原體的有效性下降,研究人員正在一些不太可能的地方尋找潛在的替代品。
  • 陳根:細菌發光新技術,助力更新抗生素開發管道
    文/陳根抗菌素耐藥性被認為是全球健康的一大威脅,青黴素剛出現時,幾十單位就可以救命,而現在可能幾百萬單位也很難產生效果;曾被稱做「抗生素最後一道防線」的萬古黴素也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鈍化,在超級細菌 MRSA 面前已有明日黃花的勢頭。
  • 研究:抗風溼藥物可增強人類對抗超級細菌的最後一道防線
    日益嚴重的抗生素耐藥性問題沒有得到緩解,這可能很快使我們擁有的最好的藥物對感染起不到作用。如今,中國香港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一種現有的類風溼性關節炎藥物可以被重新利用以此來消除細菌對抗生素的耐藥性。為了防止這種噩夢的發生,研究人員對現有的藥物進行了研究,希望能夠扭轉這種趨勢。研究小組發現,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用於治療類風溼關節炎的藥物金諾芬可以恢復兩種「最後的」抗生素--它們正在逐漸失效--的殺菌功能。碳青黴烯類抗生素是一種用於治療感染的抗生素,這種感染基本上對我們人類的武器庫中的其他所有東西都具有耐藥性。同時,粘菌素由於其嚴重的副作用被認為是最後的手段。
  • 研究:抗風溼藥物可增強人類對抗超級細菌的最後一道防線
    如今,中國香港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一種現有的類風溼性關節炎藥物可以被重新利用以此來消除細菌對抗生素的耐藥性。抗生素是20世紀最重要的科學發現之一,但不幸的是,幾十年的過度使用使得這種藥物擁有了極強的耐藥性。
  • 細菌產生耐藥性怎麼辦?科學家用機器人來對抗
    近日,一項發表於《Nature Communications》的研究,站在上帝視角,解析了細菌與耐藥性之間的這場貓鼠遊戲。圖|Bacterial World日本理化研究所(RIKEN)生物系統動力學研究中心(BDR)的研究團隊,成功地在實驗條件:大量單種抗生素的壓力下進化出了常見的細菌大腸桿菌。
  • 細菌產生耐藥性怎麼辦?科學家用機器人來對抗!
    近日,一項發表於《Nature Communications》的研究,站在上帝視角,解析了細菌與耐藥性之間的這場貓鼠遊戲。細菌為了擺脫抗生素,發展出不同的抗菌素耐藥機制。圖|Bacterial World日本理化研究所(RIKEN)生物系統動力學研究中心(BDR)的研究團隊,成功地在實驗條件:大量單種抗生素的壓力下進化出了常見的細菌大腸桿菌。
  • 科研團隊發現的新聯合療法或能幫助對抗細菌的耐藥性
    由於這些「超級細菌」是唯一存活下來的細菌,這些基因更有可能傳給後代。隨著時間的推移,藥物會對整個物種無效,所以科學家和醫生們開始轉向新的藥物--直到它們也開始失效。新的抗生素不能很快到來,所以需要其他幹預措施。而這正是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和密西根大學的科學家們的新研究的意義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