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古人的造物思想!瀋陽故宮精品文物在國博集中展示

2021-01-09 央視新聞

由中國國家博物館與瀋陽故宮博物院聯合主辦的「金玉滿堂——瀋陽故宮典藏清代宮廷珍品」展於2020年12月31日下午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啟幕。展期3個月。

「金玉滿堂——瀋陽故宮典藏清代宮廷珍品」展通過「皇權與秩序」「生活與習俗」「陳設與清供」「藝術與信仰」「文治與武備」五個單元,集中展示瀋陽故宮博物院典藏的200餘件(套)清代宮廷藝術珍品,其中既有威嚴莊重、典雅靜穆的禮儀用器,帝後玉寶、玉冊,富麗華美、工巧藝絕的陳設佳器,紋飾精美、寓意吉祥的生活用器;又有富有文人意趣的君臣書畫,法相莊嚴、裝飾華美的金銅佛造像等。同時還精選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30餘件(套)清宮器物參與展覽。

這是瀋陽故宮精品文物在北京的首次系統展示,通過此展覽觀眾可以詳細了解清代宮廷禮儀、生活習俗、藝術文化和宗教信仰等諸多面相,進而了解古代帝王權力的生成與建構、宮廷生活的奢華與別致,領略宮廷藝術的風雅。同時,此次展出的大量材質珍貴、工藝精湛的瀋陽故宮典藏的清代藝術珍品,凝聚著古代工匠的造物思想與聰明才智,代表了古代工藝美術的最高水平,是古代工藝美術史上的明珠。

展覽期間適逢春節,為讓廣大觀眾在博物館濃濃的文化氛圍中過一個不一樣的春節,展覽還特別增加了清代宮廷過大年的元素,如門神、春聯、宮燈等。展覽中琳琅滿目的「金玉」之器,寓意吉祥的清宮藝術珍品,將帶給大家吉祥美好的新春祝願。(總臺央視記者 田雲華)

(編輯 胡渝)

相關焦點

  • 淄博博山雞油黃琉璃精品入駐故宮博物院
    日前,淄博康乾琉璃藝術品公司的十餘件「雞油黃」「雞肝石」琉璃精品入駐北京故宮博物院,陳列於寶蘊樓。寶蘊樓位於故宮博物院西華門內,始建於1915年,是我國第一座專門用於文物保藏的大型庭院式庫房,樓內藏品皆為原北京故宮、瀋陽故宮所存歷代文物精華,因此定名為「寶蘊樓」。如今,寶蘊樓作為故宮博物院文創精品展示地和故宮博物院院史陳列廳,是其重要的接待場所,未對公眾開放。
  • 中國為什麼會有三個故宮,瀋陽故宮、北京故宮和臺北故宮?
    據統計,國民黨在離開大陸前,運到臺灣的故宮文物一共有2900多箱。除此之外,還有來自南京中央博物院籌備處的文物853箱,以及來自瀋陽故宮、熱河行宮、國子監等其它地方的文物482箱。這些文物分幾批運送到臺灣,每次運送都有國民黨兩名少將一級的軍官親自押送,到場有三方交接。蔣經國下令,所有文物必須有三個少將在場嚴格密封,啟封時三個部門的負責人在場。
  • 「薩克森-波蘭宮廷文物精品展」在故宮舉行
    新華網北京4月8日電(記者廖翊 白瀛)由故宮博物院與德國德勒斯登國家藝術收藏館共同舉辦的《白鷹之光——薩克森-波蘭宮廷文物精品展(1670-1763)》,8日起正式登場故宮午門展廳。
  • 走進文物裡的「秋天」 瀋陽故宮館藏秋季題材書畫展舉辦
    走進文物裡的「秋天」 瀋陽故宮館藏秋季題材書畫展舉辦 2020-11-04 15:38:52」在瀋陽故宮舉辦,遊客在參觀展覽中的作品。
  • 瀋陽故宮投影秀 百米紅牆立體呈現館藏文物
    9月30日晚,瀋陽故宮牆體投影秀璀璨亮相。瀋陽故宮館藏的《設色湛露春融圖卷》在紅色宮牆上以畫軸形式徐徐展開,隨後鮮花盛開,帶有花木圖案的瓷器、琺瑯、漆器、玉器、織繡、掛屏、盆景等依次展現。據悉,本次投影秀以聲光影多彩形式,在瀋陽故宮文德坊以東宮牆(寬度78米、高度5.5米)和瀋陽故宮東南門(宮門高度7.5米)上,採用3D全息投影技術展現瀋陽故宮館藏文物等相關內容。
  • 這些孔府舊藏珍貴文物首次集中外出展示
    在為期三個月的展覽中,孔子博物館提供的73件(套),86件館藏珍貴文物將開啟孔府舊藏珍貴文物的首次集中外出展示。展覽從「孔子的生平與思想」「儒家學說的形成與發展」「儒家學說的國際傳播」「孔子題材藝術作品」四個部分進行展示。
  • 走進文物裡的「秋天」 瀋陽故宮舉辦館藏秋季題材書畫展
    春花、夏雨、秋葉、冬雪,四季分明的瀋陽已至深秋。「秋聲無盡——瀋陽故宮館藏書畫展」近日在瀋陽故宮師善齋、協中齋開展,30餘件館藏明清及近現代秋天題材的書法繪畫作品讓展廳內也切換至深秋時節。瀋陽故宮博物館館長李聲能介紹,瀋陽故宮春、夏、秋、冬系列書畫展已經舉辦了以春季和夏季為題材的書畫展,深秋之際,再次策劃了體現秋季之美的館藏書畫展。展覽精選了館藏描繪秋景的書法、繪畫作品,作品中或秋山棧道、或瀑布流泉、或秋冬之交寒林枯樹煙靄霧氣之境,體現了書畫家對秋季主題的不同詮釋。
  • 三百文物呈現古芮國「周風遺韻」,國博展陝西劉家窪考古發現
    三百文物呈現古芮國「周風遺韻」,國博展陝西劉家窪考古發現 澎湃新聞綜合報導 2019-12-13 13:37 來源:澎湃新聞
  • 一周觀展指南|陳從周百年同濟推大展,紀念鄭振鐸故宮展文物
    在杭州,浙江省博物館則有「佛影靈奇——十六國至五代佛教金銅造像」特展」。在北京,為紀念鄭振鐸誕辰120周年,故宮正在展出他捐贈的上百件文物。在位於東京的三得利美術館即將開幕的「扇之國」,則站在廣闊的時代視角,介紹日本人鍾愛的「扇」之美的世界。「澎湃新聞·藝術評論」特梳理各地近期值得一看的展覽與講座精選。
  • 有種怪文物名叫「魚穿」,專家查閱故宮資料,搞明白它是什麼東西
    而在封建社會時期,古人也會搞出一些奇怪的發明,當它們出土時,會讓專家摸不到頭腦。各位讀者,你們知道有一種文物叫「魚穿」嗎?專家經過查閱故宮博物館的資料,才弄明白它真正的用途。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揭秘一下:(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
  • 鄭振鐸當年如何搶救古籍文物,國家典籍博物館與故宮展開紀念
    就任國家文物局局長之後,他主持成立了文物徵集小組和北海團城文物收購點,陸續將王獻之《中秋帖》等許多文物精品收歸國有。且自己又率先垂範,將其多年購藏的六百餘件陶俑悉數捐獻給了國家。他還倡議從事文物工作的人員,不能購買和收藏文物。
  • 「山高水長 唐宋八大家文物主題展」正式開展!北鬥融媒邀你雲端賞寶!
    「山高水長 唐宋八大家文物主題展」正式開展!北鬥融媒邀你雲端賞寶!展示「唐宋八大家」家國情懷和時代風華的主題文物展今天!唐宋八大家」最值得看的莫過遼博館藏的東晉顧愷之的《洛神賦圖》宋摹本明代書家王鐸在卷後稱之「宇宙第一尤物」它上次露面還是2018年遼博新館的開館大展顧愷之所作《洛神賦圖》由於年代久遠,真跡早已失傳。
  • 一周觀展指南|紫禁城六百年展倒計時,臺北故宮聚焦梁楷蔡襄
    一些藝術名家的個人展覽也漸次展開:在澳門,何多苓藝術大展集中呈現其創作於1975年至今的素描及油畫作品 ;籍貫山東的八旬花鳥畫名家江文湛終於「葉落歸根」,在威海南海新區新成立的江文湛藝術館展出寫意花鳥畫精品三十餘幅與捐贈的大量珍貴文物。
  • 故宮缺「鎮館之寶」?單霽翔:不突出特定文物
    ■ 2.8萬首乾隆詩稿開啟整理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昨日透露,故宮將開展藏品三年普查計劃,將對部分之前未徹底整理的文物藏品進行系統清理。2010年12月底,故宮完成了建院後第五次藏品清理,當時的數據顯示故宮藏品共1807558件(套)。很多在之前觀念中不屬於文物範疇的物品,如清代錢幣、帝後書法等都被納入了文物資料。
  • 孫瀛洲曾捐上千文物給故宮 後人稱是明智之舉
    他自奉甚儉卻有今人不能想像的慷慨——敞開自己所有收藏讓國家「看上什麼就挑什麼」,幾千件寶物捐贈故宮。工作人員到孫家為捐贈文物登記造冊就用了近兩個月時間,這些文物在1956年就有25件被鑑定為國家一級文物。這個人就是孫瀛洲。  故宮紫禁城出版社社長章宏偉曾經感慨,為故宮捐獻做出最頂尖貢獻的有兩位:一位是捐瓷器的孫瀛洲,一位則是捐書畫的張伯駒。
  • 新華·博物館日報(第兩百一十二期):國博入藏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科研...
    張家界中國非遺博物館建築群效果圖【國博入藏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科研實物】12月23日下午,清華大學物理系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研究相關科學儀器實物入藏儀式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行。中國國家博物館館長王春法出席儀式並講話。
  • 怎樣才能去故宮修文物?
    《我在故宮修文物》紀錄片在B站意外走紅以後已經一年了,熱度依然不減,而且還有越來越受關注的趨勢,這場25日在紫禁書院的講座讓深圳觀眾又過了一把故宮癮。 1 普通參觀者能親眼觀看文物修復 雖然《我在故宮修文物》的內容還熱辣著,不過故宮副院長宋紀蓉告訴聽眾們,那已經是故宮文物修復的一段過去時。
  • 一周觀展指南|倫敦再讀提香「愛欲」,上博新展宋拓鍾繇
    北京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地點:故宮博物院(午門)展期:2020年9月10日—11月15日紫禁城宮殿建成於永樂十八年(1420),是中國古代城市建設和宮殿營造思想的集中體現,作為明清兩代的皇宮,共有24位皇帝在此生活居住
  •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館長吳志華:香港視角演繹故宮文化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共設9個展廳,總面積為7800平方米,每期展出800多件故宮文物。其中5個展廳定期輪換展出故宮精選藏品,涵蓋故宮文化的不同面貌,包括紫禁城建築、清代宮廷生活、文化傳承工作等主題。另有4個展廳則展出香港文物收藏、藝術體驗互動展覽等專題展覽。
  • 故宮皇家冰庫月底亮相
    同步揭開面紗的還有曾經的皇室冰庫,「設計很巧妙,可以從冰庫走到一個平臺上遠觀景山」,單霽翔說,但是從外觀卻看不出這個平臺;這裡還計劃開闢可容納400人的餐廳,滿足觀眾需求,「具體還是等觀眾來參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