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傳統的紙質書籍,到跟隨數位技術一起壯大起來的電子書刊,再到新興AR技術帶火的AR閱讀,我們的閱讀方式因科技的進步而改變。結合AR技術,圖書報刊經歷了一個從平面到立體、從可讀到可視的過程。與傳統的圖書相比,AR圖書最大的特點就是讓靜態的圖文「活」起來,並藉助智能終端將靜態的圖畫擴展到視聽多方位的體驗,實現與虛擬圖像的「互動」。
隨著大眾對於AR興趣的日漸濃厚,市面上這種帶有AR技術的書籍也越來越多,從傳統報刊、時尚雜誌,再到專刊書籍,都或多或少運用到了AR技術,為讀者帶來了耳目一新的全新閱讀感受。
《時代周刊》:圖像躍然紙上,講述一個真實故事
在最新一期的《時代周刊》中,我們驚奇地發現其新增了AR閱讀效果。讀者可通過智慧型手機應用把紙質頁面,變成立體有趣畫面感極強的AR圖像。值得一提的是,本期《時代周刊》的講述者是大家所熟知的富豪Bill Gates。
在此次的封面專題中,Gates向大眾講述了一個關於衣索比亞和全世界兒童死亡率下降的故事,而這個故事的起因源自於Gates與一個名為Mohamad Nasir的衣索比亞小男孩之間的故事。Gates表示:「兒童死亡率是一個很好的衡量整體福祉的標準,也是社會進步的主要指標。因為沒有什麼比讓孩子活著更重要,因為只有活著,他們才能興旺起來,並且建設未來。」
據悉,本期雜誌的AR功能是由RYOT Lab提供的。他們此前拍攝的一部VR短片《尋找家園》曾在聖丹斯電影節上得到放映。此外,RYOT Lab還為Windows MR頭顯製作過一款完整的應用程式。
小編了解到,下一期發行的《時代周刊》同樣會為讀者帶來更多的AR功能,如U2樂隊主唱博諾創建的信息圖。對此,博諾還作出了詳盡的解釋:「這幅圖強調了教育中的性別差距,我想要展示一個教育真正平等的世界。」
《Elle》:與女神的一次面對面談心
在為《時代周刊》提供AR技術之前,RYOT Lab早已與著名時尚雜誌《Elle》建立合作關係,為其2016年11月刊發的《好萊塢女星》特刊創作AR體驗。在《好萊塢女星》特刊中,《Elle》共採訪了8名女星,並分別記錄下了每位女星接受採訪時的視頻,並利用RYOT Lab和Verizon的AR/VR/360平臺Envrnmt對視頻進行編輯。
當讀者閱讀至此時,只需打開《ElleNow》應用,並將攝像頭對準這8個人物的封面故事,這些封面就會「活」過來,讓讀者仿佛置身採訪現場一般。對此,《Elle》總編Robbie Myers表示:「這些AR視頻會被發布在雜誌的印刷封面、網站以及Hearst Corporation網站上,同時也會被投放到AOL、Verizon、《赫芬頓郵報》等網絡以及社交媒體上。此外,《好萊塢女星》活動的出席者也會收到提醒,方便用戶登錄。」
Hearst Corporation曾對外公開表示,《Elle》只是與RYOT Lab合作的首個雜誌品牌,從今年年末到2017年,雙方會有更多合作機會。《Elle》與RYOT Lab都對創新和創造性的講故事方式感興趣,而這次結合更是深化了其媒體體驗,提高讀者的參與度。
《朗讀者》:聆聽朗讀與閱讀文本完美結合
作為一檔大型文化情感類節目,《朗讀者》自開播以來就受到了大眾的熱捧,一時之間好評如潮,很多人都把它喻為是傳播文化的又一股「清流」。趁著這股熱度,由節目製作人兼主持人董卿擔任主編的《朗讀者》同名圖書也火熱上市了。值得一提的是,此書採用了AR技術,讀者只需要掃描書中的圖片即可觀看相關節目視頻。
讀者只需下載《朗讀者AR》客戶端,掃描書中的任何一張圖片,即可讓靜態的圖文書變成一部「可移動的活電視」,能觀看近1000分鐘的視頻片段。
據悉,《朗讀者》全套書中共收錄了70篇訪談,並恢復了部分因受節目時長限制而被剪掉的精彩訪談內容,同時對嘉賓朗讀的94篇文本進行全段全篇擴充,甄別版本、校訂節選內容。不僅如此,為了讓讀者更好的了解文本內容,《朗讀者》還增加了朗讀者小傳、名家點評等。
《揚子晚報》:AR讀報上線,新鮮資訊一網打盡
作為中國發行量最大的晚報都市報,《揚子晚報》每天都要向大眾提供大量豐富的新聞資訊,如明星見面會、體育比賽等。在投放這些資訊的同時,也會在文本中插入幾張相關圖片,方便讀者更好的了解資訊信息。
但相對於圖片而言,讀者似乎更願意觀看視頻類的資訊,因此《揚子晚報》特意推出了AR讀報功能。讀者只需下載一個《揚眼》App,打開應用後,用攝像頭掃描報紙上的圖片,即可觀看實時的現場直播。如觀眾掃描了報紙上「馬上有QIAN」的圖片,手機上就會看到乾隆皇帝騎馬馳騁江蘇省十三座城市的有趣畫面。
此外,《揚子晚報》還計劃上線AR廣告功能。廣告商只需向報社提供特定的AR圖片,讀者只需要用《揚眼》掃描一下即可看到一個小廣告動畫。簡單來說,這就是縮略版的電視廣告,當然了,廣告費用會比電視廣告低得多。此外,由於AR技術的交互性比較有趣,所以AR廣告也會讓讀者更容易接受。
在AR的加持之下,原本枯燥乏味的閱讀一下子變得有意思多了,但這種有趣的成本也是極大的。因為AR圖書會涉及到三維數字內容製作、程序編寫,技術投入如此之高,因此AR圖書的售價大多昂貴,且只有其中幾頁紙被賦予了AR技術。現在的AR圖書,更像是一種吸引大眾消費的噱頭,不夠成熟,也沒有形成一條成熟的產業鏈。
我們無法預測,未來AR圖書會以一種怎樣的形態出現在我們眼前,但至少不會向現在這樣尷尬。
本文屬VRPinea原創稿件,轉載請洽:brand@vrpine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