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書中的人物在你眼前行動,講故事AR書籍很在行

2020-12-05 VRPinea媒體

從傳統的紙質書籍,到跟隨數位技術一起壯大起來的電子書刊,再到新興AR技術帶火的AR閱讀,我們的閱讀方式因科技的進步而改變。結合AR技術,圖書報刊經歷了一個從平面到立體、從可讀到可視的過程。與傳統的圖書相比,AR圖書最大的特點就是讓靜態的圖文「活」起來,並藉助智能終端將靜態的圖畫擴展到視聽多方位的體驗,實現與虛擬圖像的「互動」。

隨著大眾對於AR興趣的日漸濃厚,市面上這種帶有AR技術的書籍也越來越多,從傳統報刊、時尚雜誌,再到專刊書籍,都或多或少運用到了AR技術,為讀者帶來了耳目一新的全新閱讀感受。

《時代周刊》:圖像躍然紙上,講述一個真實故事

在最新一期的《時代周刊》中,我們驚奇地發現其新增了AR閱讀效果。讀者可通過智慧型手機應用把紙質頁面,變成立體有趣畫面感極強的AR圖像。值得一提的是,本期《時代周刊》的講述者是大家所熟知的富豪Bill Gates。

在此次的封面專題中,Gates向大眾講述了一個關於衣索比亞和全世界兒童死亡率下降的故事,而這個故事的起因源自於Gates與一個名為Mohamad Nasir的衣索比亞小男孩之間的故事。Gates表示:「兒童死亡率是一個很好的衡量整體福祉的標準,也是社會進步的主要指標。因為沒有什麼比讓孩子活著更重要,因為只有活著,他們才能興旺起來,並且建設未來。」

據悉,本期雜誌的AR功能是由RYOT Lab提供的。他們此前拍攝的一部VR短片《尋找家園》曾在聖丹斯電影節上得到放映。此外,RYOT Lab還為Windows MR頭顯製作過一款完整的應用程式。

小編了解到,下一期發行的《時代周刊》同樣會為讀者帶來更多的AR功能,如U2樂隊主唱博諾創建的信息圖。對此,博諾還作出了詳盡的解釋:「這幅圖強調了教育中的性別差距,我想要展示一個教育真正平等的世界。」

《Elle》:與女神的一次面對面談心

在為《時代周刊》提供AR技術之前,RYOT Lab早已與著名時尚雜誌《Elle》建立合作關係,為其2016年11月刊發的《好萊塢女星》特刊創作AR體驗。在《好萊塢女星》特刊中,《Elle》共採訪了8名女星,並分別記錄下了每位女星接受採訪時的視頻,並利用RYOT Lab和Verizon的AR/VR/360平臺Envrnmt對視頻進行編輯。

當讀者閱讀至此時,只需打開《ElleNow》應用,並將攝像頭對準這8個人物的封面故事,這些封面就會「活」過來,讓讀者仿佛置身採訪現場一般。對此,《Elle》總編Robbie Myers表示:「這些AR視頻會被發布在雜誌的印刷封面、網站以及Hearst Corporation網站上,同時也會被投放到AOL、Verizon、《赫芬頓郵報》等網絡以及社交媒體上。此外,《好萊塢女星》活動的出席者也會收到提醒,方便用戶登錄。」

Hearst Corporation曾對外公開表示,《Elle》只是與RYOT Lab合作的首個雜誌品牌,從今年年末到2017年,雙方會有更多合作機會。《Elle》與RYOT Lab都對創新和創造性的講故事方式感興趣,而這次結合更是深化了其媒體體驗,提高讀者的參與度。

《朗讀者》:聆聽朗讀與閱讀文本完美結合

作為一檔大型文化情感類節目,《朗讀者》自開播以來就受到了大眾的熱捧,一時之間好評如潮,很多人都把它喻為是傳播文化的又一股「清流」。趁著這股熱度,由節目製作人兼主持人董卿擔任主編的《朗讀者》同名圖書也火熱上市了。值得一提的是,此書採用了AR技術,讀者只需要掃描書中的圖片即可觀看相關節目視頻。

讀者只需下載《朗讀者AR》客戶端,掃描書中的任何一張圖片,即可讓靜態的圖文書變成一部「可移動的活電視」,能觀看近1000分鐘的視頻片段。

據悉,《朗讀者》全套書中共收錄了70篇訪談,並恢復了部分因受節目時長限制而被剪掉的精彩訪談內容,同時對嘉賓朗讀的94篇文本進行全段全篇擴充,甄別版本、校訂節選內容。不僅如此,為了讓讀者更好的了解文本內容,《朗讀者》還增加了朗讀者小傳、名家點評等。

《揚子晚報》:AR讀報上線,新鮮資訊一網打盡

作為中國發行量最大的晚報都市報,《揚子晚報》每天都要向大眾提供大量豐富的新聞資訊,如明星見面會、體育比賽等。在投放這些資訊的同時,也會在文本中插入幾張相關圖片,方便讀者更好的了解資訊信息。

但相對於圖片而言,讀者似乎更願意觀看視頻類的資訊,因此《揚子晚報》特意推出了AR讀報功能。讀者只需下載一個《揚眼》App,打開應用後,用攝像頭掃描報紙上的圖片,即可觀看實時的現場直播。如觀眾掃描了報紙上「馬上有QIAN」的圖片,手機上就會看到乾隆皇帝騎馬馳騁江蘇省十三座城市的有趣畫面。

此外,《揚子晚報》還計劃上線AR廣告功能。廣告商只需向報社提供特定的AR圖片,讀者只需要用《揚眼》掃描一下即可看到一個小廣告動畫。簡單來說,這就是縮略版的電視廣告,當然了,廣告費用會比電視廣告低得多。此外,由於AR技術的交互性比較有趣,所以AR廣告也會讓讀者更容易接受。

在AR的加持之下,原本枯燥乏味的閱讀一下子變得有意思多了,但這種有趣的成本也是極大的。因為AR圖書會涉及到三維數字內容製作、程序編寫,技術投入如此之高,因此AR圖書的售價大多昂貴,且只有其中幾頁紙被賦予了AR技術。現在的AR圖書,更像是一種吸引大眾消費的噱頭,不夠成熟,也沒有形成一條成熟的產業鏈。

我們無法預測,未來AR圖書會以一種怎樣的形態出現在我們眼前,但至少不會向現在這樣尷尬。

本文屬VRPinea原創稿件,轉載請洽:brand@vrpinea.com

相關焦點

  • 猛獁爺爺:教科書式的故事書
    現在,如果說孩子們有一點歷史知識的話,那也只是從語文課和故事書中了解到的,家裡重視的,會給孩子買一些歷史方面的讀本。相對來講,大部分孩子在史地這方面是陌生的。上一屆,正好一位學生家長是歷史老師,我曾請她給我們班上過一次歷史課,反響很好。也曾萌發過編寫班本教材的想法,由於種種原因,到現在也沒有動筆。有幸遇到《猛獁爺爺》,眼前一亮。
  • 【討論】AR你懂我的意思吧 一起來捉妖
    刀劍神域的故事引人入勝,無論是亞絲娜還是桐人,都是遊戲玩家的楷模。而在pokemon go遊戲熱爆全球的時候,ar遊戲也開始進入新的紀元,開發這個遊戲的公司也因此賺得滿盆頗豐,ar遊戲市場還是很有潛力的。接下來小編就來給大家盤點ar遊戲,好玩又有趣。
  • 【遇見好書】《中華先鋒人物故事匯》 解讀先鋒人物的精神密碼...
    《中華先鋒人物故事匯》  帶你解讀平凡的他們  如何鑄就崇高的精神和偉大的人格  書籍誕生 大國之初始於少年,青少年的成長需要英雄楷模的故事去滋養,需要時代先鋒的事跡去激勵。  書籍簡介 2019年4月 「中華先鋒人物故事匯」系列首批15種出版上市,記述了雷鋒、錢學森、華羅庚、焦裕祿、常香玉、王傑、王選、王進喜、廖俊波、楊善洲、谷文昌、張海迪、中國航天員、中國女排等先鋒人物的故事。
  • 關於創新的書有哪些?創新相關書籍推薦
    關於創新的書有哪些?其實關於創新的書實在是太多了,多到讓人應接不暇,一般人很難有時間全部讀完。當然,也根本沒有讀完的必要。讀書只讀經典即可。讀太多創新相關的同類書籍反而是一種極大的時間與精力浪費。這本《創新必讀12篇》可以說在很多地方都有別於其他同類的創新書籍。這本書拋棄了以往常見的教科書式說教,更多的是在講創新的方法、創新的思維以及如何執行創新等問題而非空洞的理論。創新在做而不在說,相信大家都有這樣的體會。並不是每一本書都能像《創新必讀12篇》一樣做到開卷有益,這也是我給大家推薦這本創新書籍的初衷。
  • 【馬修為你講故事】紅色的鳥(惡魔龍的真相9)
    4.2018年度中國童書博覽會「年度好書榜TOP80」優秀作品5.第五屆「少年中國」優秀作品(推優作品)6.2017年度噹噹童書·熱評榜7.2017年度桂冠童書(兒童文學類)8.中國出版集團2015年度、2017年度中版好書9.中國出版集團2017年度出版特別貢獻獎10.2017年度中國出版集團公司青年創新項目二等獎
  • 書單推薦:歷史、科學書籍都很無趣?其實它們也可以像小說一樣
    3、對於這種小說式的歷史書籍,有時候「聽書」比「看書」更有效果。可以從網上找來音頻,利用音響或者耳機進行「閱讀」,更有助於吸收書中的知識。當然,讀書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在聽到感興趣的人物的橋段時,要用筆記下來,這樣才能記得更深。4、是否真正閱讀一本書,可以通過講給他人聽來進行檢驗。
  • 《三國演義》經典,吸引人眼球的是故事還是人物?還是說兩者皆是
    《三國演義》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這部作品為什麼能夠名列四大名著之一這是有原因的,書中所刻畫的人物雖然繁多,可是卻每一個都有自己的特色,這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情。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來講一件,在三國演義的故事當中,會給自己帶來什麼。
  • 讓孩子學習講書:最有效的閱讀和學習方法
    十年之後,絕大多數學生都會把所學的知識忘記,但老師自己一定還記得自己講過的內容。可見,給別人講一定是最有效的學習方法,而在國外教學中的小組討論、當眾演講都是基於這個發現而建立。只有把書中知識內化成自己的,再可以穩定的輸出,大膽的講出來,這才是真正的掌握了書中的知識,這才是最好的學習方法。廣東廣播電視臺《少年講書人》就是把這個有效的方法借了來,舉辦了一場講書大賽。
  • 《閱讀7堂課》①:書難讀?揭秘不同類型書籍的10種閱讀法(上)
    新的一年到了,很多人在朋友圈發了過去一年閱讀的總結,並計劃在來年再接再勵讀更多的書,可卻很少有人說自己真正get到了多少技能。所以,讀書的目的,從來不是為讀而讀,而是你把書中學到的知識,真正運用到實際生活中,提高你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閱讀7堂課》這本書,你將學會怎樣把一本書」學以致用「,真正做到提升自己的實際技能。這本書的作者是秋葉、秦陽。
  • 世界上最古老的書籍,距今有幾千年的歷史,記載著人類的歷史故事
    隨著考古學的不斷發展與進步,一些世界上古老的文獻呈現在世人眼前,而世界上的首批文獻著作通常來源於埃及人,蘇美爾人,阿卡德人,著作中幾乎完整的記錄了古老時期的歷史故事,宗教信仰,以及當時的民族生活,這些古老的文獻,成為研究古代文明的突破口,那麼,世界上最古老的書籍你又聽說過哪幾本呢?
  • 給女兒講藝術家的故事,他卻開始思考別的,沒錢,怎麼養孩子
    這種光照的基本效果是:通過光線的分布,光線在人物的眉骨、鼻梁和顴骨形成一個暗區,看起來像一個三角形的光點,使臉部線條明暗分明,這個人物顯得特別立體。倫勃朗在他的肖像畫中經常使用這種光線,在他的集體肖像油畫《夜巡》中使用了極端的手法,在一個有十幾個人的夜班裡,人物一點也不僵硬,但是他們位置很好,層次豐富,很有戲劇性。
  • 《山海經》中的異獸被證實,書中世界真實存在嗎?網友:細思恐極
    在我們大多數人的認知裡,《山海經》記錄著一個個神話故事,裡面記錄的光怪陸離的世界讓人忍不住想要探究它。說《山海經》是一本奇書都無可厚非,因為在《山海經》中所涉及的內容範圍之廣讓你不敢相信,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他寫不到。包括天文、地理、水文、物產、神話等等等等。
  • 《華氏451》:當書籍變成敵人,你會是那個守護者嗎?
    在所有人類的發明中, 最令人驚嘆的,無疑是書。其他發明只是人類軀體的拓展罷了。顯微鏡和望遠鏡是視覺的拓展;電話是聲音的拓展;接著我們還是犁和劍,胳膊的拓展。可是書卻是另一種東西:書籍是記憶和想像的拓展。這是阿根廷作家博爾赫斯對於書籍的評價,讀書對於他來講,是一項必不可缺的生活項目,且對他的寫作,意義重大。
  • 果殼網CEO姬十三:把「在行」剝給你看
    從「果殼」到「慕課學院」再到「在行」,他的初心一直沒有變過,都是在圍繞知識「做文章」。  ■創業故事  從去年11月以來,在京工作的曹宇勃已通過「在行」約見過5位「達人」。  大多數約見都圍繞自己的工作需求展開。
  • 講座回顧 | 聖誕夜,把紅與綠的故事講給你聽
    在展示了一系列西方藝術史中經典的壁畫和瓶畫、以及文藝復興時期以紅綠為主要色調的作品之後,張敢老師將大家的視線拉回到同時代的中國。圖源自網絡在他為現場觀眾展示的一幅藏於法海寺的明代壁畫中,畫中人物紅色的衣裙與綠色的飄帶同樣表明,對應文藝復興時期的西方,紅與綠的搭配也為當時明朝的中國人所喜愛。
  • 怎麼讓孩子從讀書中受益?用費曼學習法,讓孩子從「講書」開始
    都知道"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籍就像是一個巨大的鑽石礦區,你的收穫取決於你努力的挖掘程度,孩子在正確的引導下可以養成閱讀的好習慣,是百利而無一害的。於是越來越多的家長在孩子還很小的時候,就會給孩子購置準備很多圖書,還非常細心的分成不同年齡段水平,鼓勵和監督孩子堅持閱讀。
  • 美國小學圖書展的首推書:人物傳記Who Was系列
    當我一走進圖書展,眼前的一個大書架就奪走了我的眼球,走近一看,整個書架擺放的是一套正流行的人物傳記:Who Was系列。這讓我想到一個月前,我也在美國的亞馬遜實體書店內,看到這套書被放在了首推位置。1關於此書Who Was系列是當今英語界最受好評的兒童版人物傳記,是一套以世界名人為素材的寫實性書籍。全套書以紀實寫法為主,輔以故事色彩,不同於一般傳記文章的複雜與枯燥,使傳記故事富有趣味性和生動性。
  • 在講好PPT之外,學會用故事腦來思考和溝通
    安妮特·西蒙斯是美國最早研究故事思維在營銷和團隊中應用的專家之一,她在輔導高管們講故事的20多年中,卻發現,其中大部分人的思維習慣都會讓人變得更理性、更有邏輯、更科學。她在《你的團隊需要一個講故事的人》一書中提出要想擅長講故事,就要在理性思維和故事思維之間自由切換。
  • 盤點化學類科普書籍
    盤點化學類科普書籍化學是一門研究物質的性質、組成、結構以及變化規律的基礎自然科學,一本經典易懂的科普類書籍使人們愛上一門學科,讓我們來看一下關於化學有哪些經典的科普書籍吧!作者西奧多·格雷是美國著名化學家,收集了已發現的118種不同元素的各種資料以及它們的故事,配以精美絕倫的插圖和生動幽默風趣,對元素進行深入的探討。
  • 童書綠薦:《海洋寶貝系列故事》,為兒童打開了解海洋生物多樣性的...
    也許你要問,為什麼挑選這五種動物來寫呢?原因很簡單,不僅因為它們很可愛,還因為它們分別代表著海洋裡的魚類、哺乳類、頭足類、爬行類、鰭足類等不同的海洋瀕危物種。通過閱讀這五種小動物的故事,小讀者就能了解到海洋的生物多樣性,了解珍稀瀕危海洋動物的生存環境和獨特本領。很多小朋友都喜歡動物,對動物有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