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年輕人來講,社保繳費基數越高越好呢,還是越低越好?這個社保繳費基數那麼企業在職職工是沒有辦法自己來選擇的,因為社保繳費基數是根據自身的收入來決定的,也就是說我們的工資待遇比較高,那麼社保的繳費基數相對也會比較高的,因為你的工資收入就和你的社保繳費基數是成正比關係的。
當你的收入水平低於了60%的社保繳費基數,那麼這個時候我們的社保繳費基數就應該按照60%來選擇參保,如果說你的工資收入高於300%,那麼你的社保繳費基數就應該選擇最高的標準300%來參保,社保待遇,所以說工資收入水平越高的小夥伴,那麼自己的繳費基數也自然而然是會更高一些的。
對于越高越好呢,還是越低越好呢,我認為是毋庸置疑的。肯定是越高越好,為什麼呢?因為平均繳費指數越高就意味著將來享受到養老金的待遇,水平會更高一些,最終受益的是我們本人自己一個60%的交費個人和一個100%的交費個人,那麼最終養老金的待遇差距是很大的,所以說我們提高相應的繳費指數,對於我們自己來說是很有必要的。
但只不過就是企業在職職工是無法自行來選擇這個社保繳費標準的,我們如果說每一年自己的工資待遇發生變化也就是增長,那麼實際上在每一年7月份左右就會調整社保基數,所以說自己的工資待遇發生增長,那麼社保繳費基數也會相對應的來進行正常的調整,這樣一來的話,我們每一年的社保繳費基數也都會相應的提高。
作為靈活就業的責任,那麼在自主選擇社保繳費基數方面就會是比較靈活的,因為他每一年在交費之前都可以選擇60%到300%之間的繳費水平,那麼根據個人的經濟能力來選擇適合於自己的繳費標準,如果說經濟條件不好,那麼我相信更多的人都會選擇60%最低標準來進行交費,如果說自己的經濟條件好的話,那麼可以適當的增加繳費指數,因為畢竟多交的費用,最終受益的是我們本人自己。
選擇較高的繳費標準還是有一定作用的,只不過就是靈活就業人員,那麼每提高一個檔次的繳費指數,就意味著自己所付出的這個金額可能也會比較多一些,按照60%交費,每年也許只需要8000塊錢左右,但是你要選擇300%交費,甚至每年的繳費水平要超過3萬塊錢,所以說自己有沒有經濟能力來承受,這是一個前提條件,當然我們在經濟能力允許的範圍內,儘量還是要選擇一個較高的標準來繳費,這樣的話對自己來說確實是比較有利的。
感謝閱讀,每天講點退休知識那點事,本人專注於社保和退休領域,有喜歡我文章的小夥伴可以加我的關注,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