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涿州小型天氣雷達建成投入業務應用

2020-12-04 中國氣象局

  

河北省涿州市氣象局724XM式小型天氣雷達建設完成。周丹 攝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周丹報導 近日,河北省涿州市氣象局724XM式小型天氣雷達建設完成,並正式投入業務應用,可及時、準確、有效地實現局地監測預警,進一步提升氣象防災減災服務能力。

  該雷達能夠對涿州市100公裡區域內的天氣過程進行搜索、跟蹤、觀測和分析,提供目標的強度、距離、方位和運動趨勢等實時信息,極大地提高了氣象監測預警及服務能力。該雷達的應用對汛期易發的暴雨、冰雹、雷電、大風等強對流災害天氣的監測預警有重大應用價值,將進一步提高人工影響天氣作業指揮的科學性,並為重大社會活動提供準確及時、更加精細化的氣象服務。

  (責任編輯:唐淼)

相關焦點

  • 太谷:輕小型天氣雷達試運行提高預報準確率
    輕小型全固態X波段都卜勒天氣雷達投入業務試運行。梁星星 攝影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梁星星報導 近日,山西省太谷縣完成輕小型全固態X波段都卜勒天氣雷達安裝調試成功,並投入業務試運行。  太谷縣以紅棗、設施蔬菜、水果、苗木、花卉和規模養殖五大產業聞名全國。但每年都出現不同程度的強對流、冰雹、乾旱等氣象災害。
  • 西藏建成兩部都卜勒天氣雷達
    新華社拉薩10月8日電(張京品、查日)記者8日從西藏自治區氣象局了解到,由該局承建的2部全固態X波段都卜勒天氣雷達近日建成並投入業務試運行。這將填補拉薩周邊多個區域天氣雷達監測盲區,極大提升氣象災害監測預報預警能力。
  • 我省建成6部小型天氣雷達(2014-09-25 10:26:14)
    局地天氣監測預警能力進—步提升本報訊 (記者祁玉潔)9月24日記者從省氣象局了解到,日前定西小型天氣雷達系統及天祝小型天氣雷達系統順利通過省局業務驗收,標誌著我省局地天氣監測預警能力進一步提升
  • 黑龍江省撫遠市都卜勒天氣雷達CINRAD/CA系統正式投入業務運行
    近期,黑龍江省黑瞎子島新一代都卜勒天氣雷達CINRAD/CA系統正式投入業務運行。該雷達系統由雷達天線塔、雷達信息處理中心和撫遠國家氣象觀測站及配套系統組成,能夠實時、準確地獲取更高精度和更大範圍的降水量、天氣過程和風場信息等數據,增強了對暴雨、冰雹、大風等災害性天氣過程的監測能力和氣象防災減災能力。天線塔是用於支撐天線並使其保持一定高度的建築物。
  • 河北家用小型量子倉價格
    河北家用小型量子倉價格並不能在接觸到隱身物體之後再「反彈」回雷達,以便於探測與發現該隱身物體。量子的確是一個很神奇的科學技術,它終究會給這個世界帶來天翻地覆的變化,但是我們不應該將其過分渲染和炒作,而應該時刻銘記——科學不是玄學。
  • 中國農大模式動物表型與遺傳研究設施涿州開建 「天蓬工程」推動...
    「豬飼養方便,繁殖周期短,適合大規模生產;豬馴化歷史悠久,積累了豐富的性能測定、遺傳分析等數據和經驗;豬的器官大小、結構、生理功能和代謝與人類接近,比如一頭小型豬的體重、心臟重和心跳次數,都與人類相差無幾,是研究人類心血管疾病極佳的模式動物。」     豬是異種器官移植的理想供體。豬眼角膜目前已獲準進入中國市場。
  • 天氣雷達40年:從「引進來」到「走出去」
    因其在短時臨近天氣監測預報領域能發揮重要作用,天氣雷達也被視作現代氣象業務的重要「殺手鐧」之一。  上世紀90年代以前,我國氣象業務普遍使用711型簡易天氣雷達。如今,以都卜勒技術為主導的新一代天氣雷達在我國氣象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其技術和設備不僅可以滿足國內布網要求,還打入國際市場。
  • 廈門新一代天氣雷達建設項目二期工程預計明年建成 災害天氣預報將...
    因此,對於防禦颱風等氣象災害來說,建設新一代天氣雷達陣地顯得十分重要。昨日,記者從同安區重大辦獲悉,省、市重點項目——廈門新一代天氣雷達建設項目二期工程(同安雷達輔助觀測陣地工程),下周動工開建。  【進展】  項目完成開工準備 機械下周進場施工  在同安五顯鎮明溪村,廈門新一代天氣雷達建設項目二期工程已完成開工前的準備工作,施工機械下周正式進場施工。同安區氣象局副局長陳禮斌介紹,該工程被列入廈門市防災減災基礎能力建設的重點項目,包括氣象綜合觀測基地以及新一代天氣雷達輔助系統的建設,預計明年可建成投用。
  • 西藏5部X波段天氣雷達投用
    記者日前從自治區氣象局了解到,由自治區財政投資,該局負責實施的《拉薩天氣雷達監測系統建設》項目(一期、二期)日前通過業務驗收,標誌著5部全固態X波段都卜勒天氣雷達系統(簡稱X波段雷達)建成並投入組網業務運行,填補了拉薩周邊多區域天氣雷達監測盲區,將有效提升氣象災害精細化預報預警能力
  • 中國船舶集團涿州海洋裝備科技產業園探訪:一家央企落戶 高端產業...
    河北日報記者 李連成攝雙威工業智能裝備產業化建設項目,正在進行智能裝備車間輔房二次結構砌築和廠房鋼結構施工;漢光祥宇光電技術產業基地建設項目,正在進行科研辦公樓基礎和聯合廠房主體施工……隆冬時節,在中國船舶集團涿州海洋裝備科技產業園內,各個項目建設仍在有序推進。
  • 「拉薩天氣雷達監測系統建設」通過驗收 推動實現雷達監測全覆蓋
    6月中旬,西藏自治區拉薩天氣雷達監測系統建設項目(一期、二期)通過業務驗收,5部全固態X波段都卜勒天氣雷達系統建成並投入組網業務運行。這套X波段雷達系統有效探測半徑達75公裡到100公裡,具有探測精度高、掃描模式靈活、發射功率小、架設簡單靈活、可遠程控制等特點,還能滿足24小時連續運轉、無人值守等要求,可與拉薩現有C波段都卜勒天氣雷達系統進行組網監測。
  • 河北氣象監測預警服務已覆蓋全省6502公裡高速公路
    河北新聞網9月29日訊(田薇)從今天下午召開的氣象工作服務河北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近年來,河北省氣象局圍繞災害性、關鍵性、轉折性天氣,努力提高天氣預報的準確率、解析度、針對性和時效性,目前,河北省已構建智能網格預報業務和技術體系,0-72小時格點預報解析度達逐1小時、1公裡,72-240小時格點預報解析度達逐3小時、5公裡,強對流天氣預警提前量達到
  • 福建天氣雷達的發展歷史
    天氣雷達的組網,以同時觀測、拼合雷達探測資料,從而對較大區域內降水天氣現象進行監測,更大地發揮天氣雷達的作用。福建作為我國最早布設和應用天氣雷達的省份之一,福建天氣雷達的發展歷史就是我國天氣雷達發展歷史的一個縮影。這篇文章就是簡要地對福建天氣雷達的發展歷程進行回顧。並對福建省的雷達應用進行簡要介紹。
  • 氣象雷達發展專項規劃(2017-2020年)內容是什麼?
    截至2016年底,我國共有69部風廓線雷達投入組網運行,相對集中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區域,其關鍵技術指標已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提供了高時空解析度的風場產品,並在氣象預報業務中得到應用,提高了短時預報的質量,也為災害性天氣、霧霾天氣預報提供有力支撐。
  • 監利:新一代雙偏振天氣雷達順利通過業務試運行驗收
    12月23日,監利市氣象局召開了新一代雙偏振天氣雷達試運行驗收會,順利通過中國氣象局、湖北省氣象局、荊州市氣象局組成的專家組驗收。經過為期三天的現場勘查和雷達考機測試,驗收專家組實地查看了雷達配套基礎設施、雷達運行環境和探測環境等,經現場測試和專家質詢討論,一致同意監利X波段雙偏振都卜勒天氣雷達通過試運行驗收,進入業務準入階段。
  • 科普|天氣預報為何越來越準?
    到2011 年年底,我國已建成國家級地面觀測站2419 個,高空觀測站120 個,新一代天氣雷達172 個,固定式風廓線雷達45部。並且,地面氣象要素實現自動觀測,高空探測站使用L 波段探空系統和國產GPS 探空系統,建成了新一代都卜勒天氣雷達監測網,飛機氣象觀測和地基遙感探測系統發展迅速,全國雷電監測網初步建成,農業氣象觀測站網正在優化調整,氣象應急移動觀測系統發展迅速,以及氣候觀測系統建設得到大力推進。這個系統不僅為天氣預報、氣候預測和災害監測提供了觀測基礎,而且為大氣科學和全球氣候變化研究提供了資料支持。
  • 楊懿文:把新一代天氣雷達站建成監測災害性天氣「千裡眼」
    楊懿文在珠山公園天氣雷達站搬遷工作會議上強調把新一代天氣雷達站建成監測災害性天氣「千裡眼」紅網時刻婁底11月17日訊(通訊員羅宗 劉婷)11月16日,婁底市委副書記、市長楊懿文主持召開珠山公園天氣雷達站搬遷工作會議。
  • 鄭州運往北京一車金槍魚在河北涿州被攔截,新冠核酸檢測呈陽性!
    鄭州運往北京一車金槍魚在河北涿州被攔截,新冠核酸檢測呈陽性! 維護合法權益,  專業製作各種古建築,假山噴泉, 據紅星新聞2020年10月3日報導,網絡上流傳一張疑似由河北涿州警方發布的情況說明,被證明屬實——從河南省鄭州市發出的一車金槍魚,未經檢測發往北京,在河北省涿州市被攔截,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呈陽性!
  • 河北篇:京畿潮湧 氣象遠行
    基本建成地基、空基和天基相結合、門類較為齊全、布局基本合理的綜合氣象探測系統。全省天氣雷達增加到10部(組網運行6部),站網空間解析度達5.2公裡。專業氣象觀測能力明顯增強。自動土壤水分觀測替代人工測墒任務,共建交通氣象觀測站223個。大氣環境監測網初具規模,新建氣溶膠觀測站12個、氣溶膠雷射雷達4部、反應性氣體觀測站3個、微波輻射計9個、灰霾監測站1個,實現對霧霾和大氣成分的實時監測分析。
  • 智慧氣象揭秘風雲變幻|天氣雷達|劉安寧|氣象臺|氣象預報
    氣象觀測為天氣預報提供最基礎的數據,目前我國已初步建成天基、地基、空基相結合的氣象立體觀測系統。劉安寧介紹,地基主要有地面人工觀測站、自動氣象站、L波段二次測風雷達等。在江蘇,每日同一時間,各地氣象站將地基設備觀測的溫、壓、溼、風等氣象信息傳到省氣象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