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 基因的翻譯過程可能比想像的更為複雜

2021-03-01 轉化醫學

來自Hubrecht研究所的Marvin Tanenbaum小組的研究人員表明,DNA的翻譯過程比以前想像的要複雜得多。他們的研究發表在最近的《Cell》雜誌上。

我們體內的每個細胞都含有相同的DNA,但不同的細胞,如腦細胞或肌肉細胞,具有不同的功能。細胞功能的差異取決於基因的選擇性活化。存儲在這些基因中的遺傳信息由稱為核糖體的細胞器翻譯。

(圖片來源:Hubrecht Institute)

在最近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新方法來可視化我們在活細胞中的遺傳信息的解碼。他們能夠以不同的顏色標記不同的蛋白質,並使用先進的顯微鏡觀察每種蛋白質的翻譯過程。

研究人員發現,錯誤翻譯的發生頻率驚人。在極端情況下,幾乎一半的蛋白質都是通過與預期代碼不同的順序產生的。這些令人驚訝的發現表明,我們DNA中存儲的遺傳信息比以前認為的要複雜得多。基於這項新研究,我們的DNA可能編碼了數千種以前未知的功能未知的蛋白質。「我們的研究揭示了非常重要的問題:所有這些新蛋白質的作用是什麼?它們在我們體內是否具有重要功能?」

資訊出處:Translation of genes more complex than expected

原始出處:Sanne Boersma et al, Multi-Color Single-Molecule Imaging Uncovers Extensive Heterogeneity in mRNA Decoding, Cell (2019). DOI: 10.1016/j.cell.2019.05.001

轉化醫學:生物谷旗下轉化醫學專業平臺

長按識別二維碼,輕鬆關注

相關焦點

  • Cell丨單分子成像揭示應激顆粒中mRNAs翻譯過程
    總體而言,作者提出SGs的mRNA定位與翻譯是相容的,並反對SGs在應激條件下抑制蛋白質合成的直接作用。儘管大多數轉錄本在應激過程中受到抑制,但也有一些轉錄物,如ATF4是啟動應激反應所必需的,並且在eIF2α磷酸化時優先翻譯。
  • Cell:細胞死亡的複雜途徑
    生物谷報導:美國麻薩諸塞大學醫學院的研究進行的一項新研究顯示,果蠅的唾液腺確實能夠告訴我們與人類疾病有關的過程。該項研究對一種細胞的降解過程——自我吞噬有了新的了解。這項研究的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的Cell雜誌上。
  • 2019年6月Cell期刊不得不看的亮點研究
    9.Cell: 基因的翻譯過程可能比想像的更為複雜doi:10.1016/j.cell.2019.05.001來自Hubrecht研究所的Marvin Tanenbaum小組的研究人員表明,DNA的翻譯過程比以前想像的要複雜得多。他們的研究發表在最近的《Cell》雜誌上。
  • Mol Cell|揭示SARS-CoV-2抑制宿主翻譯的機制
    然而病毒感染是一個複雜的過程,涉及病毒的多個組成部分,並且在活躍的病毒複製過程中,某些病毒蛋白通常在細胞中異常高表達【1,2】。因此,了解每種病毒蛋白對感染細胞的作用,對於闡明病毒的致病機理及新型治療靶點的開發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
  • 基因表達是基因經過轉錄、翻譯,產生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質的過程
    核蛋白循環過程中的起動階段,首先要形成由起始因子,GTP、mRNA和大、小亞基構成的70S起始複合物,肽鏈延長時,每進入一個胺基酸,就按進位,轉肽、脫落、移位、重複這四個步驟。終止時,在終止因子參與下,轉肽酶將合成的肽鏈水解離開核糖體,核蛋白體也從mRNA脫落,重新進入又一個循環,蛋白質合成時,在一條mRNA鏈上,同時結合著多個核糖體,同時合成相同的多條肽鏈。
  • 專家點評Cell|利用基因組圖揭示癌症複雜結構變異特徵
    與TCGA樣本中通過RNA-seq發現的融合基因轉錄本比對,發現基因組颱風比其他複雜突變能更高效的產生融合基因,這也和肢端黑色素瘤患者通常缺乏小突變新抗原卻對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敏感產生了聯繫。另外,結構變異連結端附近的單鹼基突變頻率也局部升高,在基因組颱風的連接周圍尤其明顯。
  • Cell|新技術讓我們看得到RNA病毒翻譯和複製的動力學過程
    大多數+RNA病毒侵入宿主細胞後會執行病毒RNA(vRNA)的翻譯、複製、包裝等多個過程,這些過程的切換對於病毒後續的繁殖至關重要、複製,以及病毒與宿主的相互作用,利用這項技術,作者既觀察到了病毒在翻譯和複製過程中的動力學特徵,又找到了其中的瓶頸,為未來抗病毒的研究提示了可能的切入點。
  • J Cell Bio:王曉晨等揭示細胞自噬基因在凋亡細胞降解過程中的新功能
    cell,」的文章,文章中,研究者揭示了細胞自噬基因在凋亡細胞降解過程中的新功能。因此,研究凋亡細胞清除過程具有重要的意義。細胞自噬與凋亡細胞清除是兩個均高度依賴於溶酶體降解功能的生物學過程。吞噬細胞中細胞自噬缺陷是否會影響凋亡細胞清除?為了研究這個問題,作者利用轉盤碟片共聚焦顯微鏡記錄方法,在單細胞和亞細胞水平上,實時跟蹤了野生型和兩個細胞自噬突變體atg-18和epg-5幼齡一期秀麗線蟲hyp7表皮細胞吞噬並降解Q凋亡細胞的完整過程。
  • 基因丟失可能會使生命演化得更加複雜
    他們的研究結果表明,即使是早期的動物,也具有相對複雜的基因組,這是因為在生命史初期,基因複製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激增。後來,隨著動物譜系演化出具有不同的門,具有截然不同的形態,許多基因開始消失,而基因丟失繼續成為此後演化的主要因素。事實上,基因的缺失很可能幫助了許多生物從它們的祖先中分離出來,並戰勝了新的環境挑戰。
  • Cell:搜尋小鼠基因組中T細胞的基因與標誌
    但現在,在一些標誌著對幹細胞命運了解向前邁進一大步的研究中,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已追蹤到確保某些幹細胞成為T細胞的一種分級發育過程,其中T細胞是幫助破壞入侵病原體的免疫細胞。這是第一次如此詳細地分割一個天然的發育過程,一步一步地深入,觀察基因組中所有基因的活性。從遺傳學來說,這意味著這個系統確實不存在任何隱藏。
  • Cell | 定量檢測基因表達跨代遺傳性
    進一步地,考慮到不同生物過程的時間尺度具有極大的差異,完整而統一地對基因表達的動態特徵進行考察就顯得更為複雜。 不過,對於某些基因表達動態特徵相關的科學假設的驗證,卻並不需要直接觀測某一基因在時間尺度上的完整表達路徑。
  • Cell:將CRISPR和單細胞RNA測序結合在一起分析基因功能
    免疫細胞如何執行它們的複雜決策過程?如今,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以色列魏茲曼科學研究所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在一種方法中將兩種強大的研究工具--- CRISPR基因編輯和單細胞基因組分析---結合在一起,從而可能最終有助我們解答這些問題和更多的其他問題。
  • 答案可能遠比想像的要複雜
    答案可能遠比想像的要複雜從古代到現代,從君王到平民百姓,都有人想要長生不老,一直在這個世界上活下去,宇宙如此之大,有許多東西我們毫不了解,事物存在一定是有它的道理,也必需要有它的存在來平衡穩定這個世界的關係,才能讓這個宇宙一直延續發展。在宇宙的眾多法則裡,大家都陌生的一條就是生老病死。
  • Cell綜述:以Crisp(r)基因編輯技術的視角看新冠病毒生物學
    由多個研究團隊進行的全基因組CRISPR-Cas9篩查互為補充,共同揭示了新冠病毒生物學的新見解,包括病毒進入、翻譯、複製、排出以及調節這些過程的基因等各個方面。  他們將新冠病毒與其他冠狀病毒進行比較,讓我們更充分地了解了這一新型病毒家族的細胞生命周期,這對醫學的發展非常關鍵。
  • Molecular Cell | 英國愛丁堡大學的研究者揭示逆境脅迫誘導翻譯抑制的機制
    文章研究揭示了逆境脅迫誘導翻譯抑制的機制:(1)定量蛋白質組學方法揭示了整體逆境脅迫誘導的RNA結合變化; (2) 翻譯關閉是由關鍵啟始因子導致的mRNA結合快速喪失驅動的; (3) 熱激誘導Xrn1促進普遍mRNA的降解。
  • Cell:調控哺乳動物基因表達的分子開關
    生物谷報導:研究人員研製出一種分子開關,能夠可逆控制哺乳動物基因的開啟和關閉,控制基因的表達水平,將對生物學過程和疾病相關基因的研究的精確度提高到一個更高的水平。詳細內容刊登於上周Cell。作者對這項研究「允諾了很多,」明尼蘇達大學Perry Hackett(未參與研究)說,「他們兌現了允諾。」
  • Cell:利用CRISPR-Cas9鑑定出新的輔助性T細胞調節基因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英國威康基金會桑格研究所和芬蘭圖爾庫大學的研究人員構建出首個逆轉錄病毒CRISPR-Cas9基因編輯文庫來探究對小鼠T細胞的調節。他們繪製出控制輔助性T細胞(T helper cell, Th)的最為重要的基因的圖譜,並鑑定出幾個新的調節基因。基於此,他們揭示了很多不同的基因參與Th細胞激活和發育的複雜控制機制。
  • Cell:miRNA操控胚胎幹細胞「命運」
    多能胚胎幹細胞(pluripotent embryonic stem cell)來自胚泡(blastocyst)的內細胞群(inner cell mass),它們具有自我更新的能力,能發育成外胚層、中胚層和內胚層。而細胞命運決定(cell-fate decision)的精確控制對於未來多能胚胎幹細胞應用於醫學治療是非常重要的。
  • Cell:新研究發現102個與自閉症相關的基因
    了解這些與這種疾病相關的基因將有助於人們更好地理解它的病因並且可能為患有嚴重ASD的兒童開發出新的藥物療法。圖片來自Cell, 2020, doi:10.1016/j.cell.2019.12.036。Buxbaum說,「自閉症存在一個譜系,許多人不需要做任何新的靶向藥物治療,這是因為他們表現良好。」他說,但是對於那些受到這種疾病嚴重影響的兒童來說,「精確醫學」方法---根據他們的特徵(比如他們攜帶的基因)為他們量身定製的治療方法---可能會帶來希望。
  • 真核細胞擁有龐大的基因組,結構更複雜,含有大量重複序列
    第二節真核基因表達調控的特點較原核基因表達相比,真核基因的表達則複雜得多,調控系統也更為完善。這種差異的根本原因在於真核細胞的結構特性:首先,真核細胞擁有龐大的基因組,結構更複雜,含有大量重複序列,基因組的大部分序列是非蛋白質編碼的序列,而編碼蛋白質的序列絕大多數又是不連續的,即基因內都常被內含子(intron)隔開,在轉錄後經剪接(splicing)去除內含子,才能翻譯獲得完整的蛋白質;其次,真核細胞是一個結構基因轉錄生成一條mRNA,即mRNA是單順反子(monocistron),基本上沒有操縱元件的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