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問責:湖北省通報18個典型案例,水汙染佔據15個

2020-12-04 中視聯播

中視新媒體訊(新聞觀察員綜合):3月29日,北京、上海、湖北、廣東、重慶、陝西、甘肅等7省(市)統一對外公布了第二批中央環保督察移交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問題的問責情況。從問責人數的統計情況看,7省(市)共問責1048人,其中省部級幹部3人(甘肅祁連山生態環境破壞問題,含正省級幹部1人),廳級幹部159人(正廳級幹部56人),處級幹部464人(正處級幹部246人)。公開文件中,被直接點名的有692人。以湖北省為例,此次問責221人,位居所有省(市)之首,18個調查組在問責過程中談話人次超過4500人。湖北省通報的18個典型案例中,水汙染佔據了15個。

一、違規新註冊每小時10蒸噸及以下燃煤鍋爐問題。2013年9月至2016年10月,省質監系統違反《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違規新註冊每小時10蒸噸及以下燃煤鍋爐554餘臺,部分市州環保局違規通過環評批覆,加重了我省大氣汙染。按照幹部管理權限,給予省質監局原巡視員黃國慶(時任省質監局黨組書記、局長)黨內嚴重警告處分;給予省質監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陳專行政記大過處分;給予省質監局原副巡視員秦建英(時任黃岡市質監局黨組書記、局長)黨內嚴重警告處分;給予省質監局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黨委副書記、院長程輝(時任省質監局特種設備安全監察處處長)黨內嚴重警告處分並免職;同時,還分別給予黃焱軍、吳明益、陳樂一、何永斌、周秋英等9人黨政紀處分。

二、湖泊圍欄圍網養殖和珍珠養殖取締拆除工作滯後問題。省農業廳違反《湖北省湖泊保護條例》,將斧頭湖109個圍網圍欄養殖證延期;未按照《湖北省水汙染防治條例》積極開展清理整治珍珠養殖專項執法,造成全省湖泊圍欄圍網養殖和珍珠養殖取締拆除工作嚴重滯後。鄂州市、黃石市陽新縣等地相關部門未及時將珍珠養殖工作納入漁政執法範圍,珍珠養殖取締不力。按照幹部管理權限,給予省人大常委、省人大農業與農村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戴貴洲(時任省農業廳黨組書記、廳長)黨內警告處分;給予省水利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焦泰文(時任省農業廳黨組成員、副廳長)行政警告處分;給予省水產局黨委委員、副局長張漢中行政記大過處分;給予鄂州市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彭正權(時任鄂州市水產局黨組書記、局長)黨內警告處分;給予陽新縣委常委、宣傳部長徐德世黨內嚴重警告、調整工作崗位處分處理(與問題十合併處理);對武穴市水產局黨委委員、副局長魯志等2人移送司法機關處理。同時,還分別給予李明輝、王先國等14人黨政紀處分和組織處理。

三、武漢市水汙染治理突出問題。武漢市未如期完成汙水處理建設項目,未能實現主城區排放汙水全收集全處理,導致生活汙水直排問題突出;未採取有效措施控制養殖汙染、農業生產排汙等問題;陳家衝等垃圾填埋場滲濾液改擴建項目建設滯後。按照幹部管理權限,給予武漢市人大城鄉建設與環境保護委員會主任委員左紹斌(時任武漢市水務局黨組書記、局長)黨內嚴重警告處分(與問題四合併處理);給予襄陽市政府黨組成員、副市長詹德昊(時任武漢市水務局副局長兼市湖泊管理局黨委書記、局長)行政記過處分(與問題四合併處理);給予時任武漢市城管委副主任米新橋黨內嚴重警告處分(與問題五合併處理);給予武漢市城管委調研員李宏清(時任武漢市城管委基礎設施建設管理處處長)黨內嚴重警告、行政降級處分(與問題五合併處理)。同時,還分別給予張斐、黃化、黃哲、劉長安、夏福志等13人黨政紀處分和組織處理。

四、武漢市違規填湖佔湖突出問題。武漢市違反《湖北省湖泊保護條例》,放寬湖泊保護標準,在編制及批准實施湖泊「三線一路」規劃時未嚴格落實藍線保護範圍,造成湯遜湖、官蓮湖、硃山湖等應予保護的部分水域被劃出保護範圍,造成填湖佔湖合法化。按照幹部管理權限,給予時任武漢市政府黨組成員、副市長張光清黨內警告處分(與問題三、五合併處理);對武漢市政府原黨組成員、副市長李忠(時任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予以誡勉;給予江夏區人社局黨組書記、局長徐旭東(時任江夏區大橋新區辦事處黨委副書記、主任,大橋新區湯遜湖「湖長」)黨內警告處分;給予洪山區園林局黨委書記、局長施慶軍(時任洪山區洪山街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洪山街湯遜湖「湖長」)黨內警告處分。同時,還分別給予肖少華、雷壽文、趙揚、肖詩民等12人黨政紀處分和組織處理。

五、武漢市大量建築垃圾違規處置問題。武漢市建築垃圾消納場建設遲緩,導致2013年至2016年該市5510萬立方米的建築垃圾未嚴格按有關規定處置,導致城市防洪防澇能力下降。按照幹部管理權限,對省商務廳黨組書記、廳長秦軍(時任武漢市政府黨組成員、副市長)予以誡勉;給予武漢市政協副主席幹小明(時任武漢市城管局黨組書記、局長)黨內警告處分;給予江岸區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主任萬必良(時任江岸區諶家磯街黨工委書記)黨內嚴重警告處分。同時,還分別給予陳典學等10人黨政紀處分和組織處理。

六、違規大量上馬磷化工項目問題。省經信委及荊門市經信委在審核新瑞豐公司產能置換方案時使用虛假的產能指標,未督促該公司真正淘汰替代的生產線。宜昌市經信委超越權限,採取變通形式,分別為興發公司和大江公司項目出具情況說明,違規認定兩個項目符合產業政策,致使環保部門批准通過環評驗收,發改部門違規備案,導致行業產能嚴重過剩。按照幹部管理權限,給予省人大財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歐陽萬坤(時任省經信委黨組書記、主任)黨內警告處分(與問題十八合併處理);給予省經信委黨組成員、省無委辦主任王化平(時任省經信委黨組成員、副主任)行政記大過處分(與問題十八合併處理);給予荊門市人大常委會秘書長寧官松(時任荊門市經信委黨組書記、主任)黨內警告處分;給予宜化集團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王大真(時任宜昌市經信委黨組書記、主任)黨內警告處分。同時,還分別給予鄧忠明、黃啟華等7人政紀處分。

七、宜昌市宜化集團5家分公司環境違法多發問題。宜昌市對國有控股的宜化集團公司危害環境問題重視不夠,處置不堅決,措施不得力。猇亭區未按要求按期完成轄區內汙水管網接入主管網配套工程建設,導致轄區內宜化股份公司等企業工業廢水不能及時接入汙水處理廠,部分工業廢水排入長江。按照幹部管理權限,給予宜昌市委常委、秘書長劉建新(時任宜昌市政府黨組成員、副市長)黨內警告處分;給予宜昌市政協黨組成員、副主席王仁俊(時任宜昌市環保局黨組書記、局長)黨內警告處分;給予宜昌市夷陵區委書記王璽瑋(時任宜昌市猇亭區委副書記、區長)黨內警告處分;給予宜化集團公司原黨委書記、董事長蔣遠華黨內嚴重警告處分。同時,還分別給予劉彥才等9人黨政紀處分和組織處理。

八、洪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違法違規養殖突出問題。荊州市未採取有力措施督促洪湖市、監利縣拆除洪湖非法圍網,未及時制止、糾正洪湖保護區管理局以收費代替執法行為。洪湖市、監利縣對拆除洪湖非法圍網工作部署不力,進度緩慢。洪湖保護區管理局對拆除洪湖非法圍網工作落實不力,執法不力;違規收取非法圍網養殖費330萬元;洪湖市漁政局、監利縣水產局違規辦理保護區內養殖證制止不力。荊州市對上述問題督促整改不力,致使非法圍網長期存在,嚴重影響洪湖水質。按照幹部管理權限,給予荊州市沙市區委副書記、區長黃勇(時任洪湖市委副書記、市長)行政記過處分(與問題十三合併處理);給予荊州市文明辦副主任馮錦剛(時任洪湖保護區管理局黨委書記、局長)黨內嚴重警告處分並免職;對監利縣水產局原黨委書記、局長王道先等5人移送司法機關處理。同時,對徐炎宏、毛向雲、唐忠紅等7人黨政紀處分和組織處理。

九、龍感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違法開發建設突出問題。黃岡市、黃梅縣及龍感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未做好龍感湖自然保護區相關工作,導致保護區內圍網養殖、大唐風電項目、醫藥小區等違法開發建設問題突出。按照幹部管理權限,給予省人大農業和農村委員會委員孫璜清(時任黃岡市委副書記)黨內警告處分;給予黃岡市政府黨組成員、副廳級幹部王浩鳴(時任黃岡市副市長)行政記過處分;對黃梅縣委書記馬豔舟(時任黃梅縣縣長兼龍感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局長)予以誡勉;給予黃梅縣政協主席張鵬程(時任龍感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局長)黨內警告處分。同時,還分別給予喻長友、朱建國、葉國慶、許正清等11人黨政紀處分和組織處理。

十、黃石市網湖溼地省級自然保護區水質惡化嚴重問題。陽新縣對網湖溼地省級自然保護區未開展取締投肥養殖整治工作,對網湖溼地生態補償資金未落實到位,違規兩次延長網湖承包過渡期;相關職能部門互相推諉、履職不力、監管缺位,導致網湖溼地省級自然保護區的13個主要湖泊均被外包用於投肥養殖,水質逐漸惡化。按照幹部管理權限,給予黃石市交通運輸局正縣級幹部童金波(時任陽新縣委書記、縣長)黨內警告處分;給予黃石市西塞山區委書記、區人大常委會主任朱宏偉(時任陽新縣縣長)黨內嚴重警告處分;給予陽新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石教法(時任陽新縣林業局局長、網湖管理局局長、黨委書記)黨內嚴重警告、行政降級處分。同時,還分別給予王建華、羅應中、鄭治發等15人黨政紀處分和組織處理。

十一、長湖沙洋縣片區汙染突出問題。沙洋縣未按期完成長湖圍網圍欄養殖拆除工作;未按期完成11個鄉鎮汙水處理廠建設;對後港鎮工業集聚區工業廢水集中處理設施建設不力,企業廢水長期直排長湖,導致長湖水體汙染嚴重。按照幹部管理權限,對沙洋縣委書記揭建平進行問責;給予荊門市審計局黨組書記、局長謝繼先(時任沙洋縣委副書記、縣長)行政記過處分;給予沙洋縣長湖溼地保護區管理局黨委書記、局長張良洪行政記過處分。同時,還分別給予吳建國、楊宏銀等5人黨政紀處分和組織處理。

十二、東荊河潛江段水環境汙染嚴重問題。潛江市政府及相關部門監督管理不力,導致東荊河流域175家規模養殖場中160家未配備環保設施、166家未通過環評,部分畜禽養殖場將未經處理的汙水直接排入東荊河;未依法採取有效措施制止湖北萊克現代農業公司長期違法排汙行為;未按期完成華中家具產業園等汙水處理廠建設。省畜牧獸醫局對規模養殖場動態管理和不定期抽查不力,未能發現潛江市上報備案的規模養殖場大部分沒有配備環保設施的問題。按照幹部管理權限,給予時任省畜牧獸醫局黨委副書記、副局長陳紅頌黨內警告處分;給予省畜牧獸醫局調研員汪明陽行政記過處分;給予仙桃市政協辦公室主任科員王宏(時任潛江市政府黨組成員、副市長)行政記過處分。同時,還分別給予張新全等5人政紀處分和組織處理。

十三、四湖總乾渠荊州段水質惡化問題。荊州市未及時解決新建城區配套汙水管網建設資金、協調等具體問題,新建城區配套汙水管網建設嚴重滯後;全市367家治汙設施未達標的規模化畜禽養殖場汙染四湖總乾渠水質。監利縣推進汙水處理廠二期擴建項目行動遲緩,未如期完成建設任務,造成城區日均1.3萬噸汙水直接排放;9座鄉鎮汙水處理廠至今未正常運行;轄區內152家治汙設施未達標的規模化畜禽養殖場汙染四湖總乾渠水質。江陵縣對普濟、熊河2家鄉鎮汙水處理廠運行及配套管網建設資金投入嚴重不足,對省財政專項資金使用監管不力,造成219.09萬元的財政專項資金閒置,導致配套管網建設滯後,汙水收集率僅為30%;對轄區畜禽規模化養殖場監管不力,違規為18家治汙設施未達標養殖場辦理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為6家辦理環評手續。洪湖市對轄區鄉鎮汙水處理廠運行管理不到位,採用雨汙合流配套管網建設,汙水處理廠運行經費保障不力,導致鄉鎮汙水處理廠不能正常運行;對轄區畜禽規模化養殖場監管不力,違規為20家治汙設施未達標養殖場辦理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為11家辦理環評手續。按照幹部管理權限,給予省長江產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副職級幹部萬衛東(時任荊州市委常委、市政府黨組成員)黨內嚴重警告處分(與問題八合併處理);給予荊州市政協秘書長張少華(時任荊州市住建委主任)黨內嚴重警告處分;給予荊州市水產局局長黃服亮(時任荊州畜牧獸醫局局長)行政記大過處分;給予荊州市住建委調研員朱俊(時任荊州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行政記大過處分;給予監利縣委書記黃鎮(時任監利縣縣長)黨內警告處分;給予荊州市發改委黨組書記、主任萬玲玲(時任江陵縣縣長)行政記過處分。同時,還分別給予胡志東、趙吉俊等18人黨政紀處分。

十四、仙桃市生活垃圾填埋場滲濾液嚴重汙染地下水問題。仙桃市對新、老垃圾填埋場長期存在滲濾液汙染問題重視不夠,安排部署不及時、整治工作滯後,導致周邊水體和區域地下水汙染嚴重。按照幹部管理權限,對潛江市委常委、副市長、市委統戰部長、總工會主席董方平(時任仙桃市政府黨組成員、副市長)予以誡勉(與問題十五合併處理);給予仙桃市住建委主任劉行兵(時任仙桃市城管局黨組書記、局長)行政記過處分;給予仙桃市城管設施建設維護中心原副主任趙順新降低崗位等級處分。同時,還分別給予夏可群等3人黨政紀處分。

十五、仙桃市4個汙水處理廠不能正常運行問題。仙桃市對城南、仙下河等4個汙水處理廠運營監管不到位,汙水處理廠升級改造工程進展緩慢,汙水收集管網等配套設施不完善,導致城區生活汙水處理能力嚴重不足,大量生活汙水直排通順河,部分河段汙染嚴重,轄區內汙水處理廠超標排放長期未得到解決。按照幹部管理權限,對仙桃市委副書記李啟斌(時任仙桃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予以誡勉;給予仙桃市城投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陳長生(時任仙桃市城投公司黨組書記、總經理)黨內嚴重警告處分;給予武漢金宇綜合保稅發展有限公司黨群辦主任王仁盛(時任仙桃市汙水處理公司黨支部書記、經理)黨內嚴重警告、降低崗位等級處分。同時,還分別給予昌傑峰等3人黨政紀處分。

十六、孝感市孝南區碧泉汙水處理廠建設滯後問題。孝南區推進碧泉汙水處理廠項目建設不力,建設進度嚴重滯後;違規調整汙水管網設計,導致原設計收水範圍內生活汙水和工業廢水直排府河;違規決策採用「雨汙合流」管網設計方案,將排汙主管網接入排澇泵站集水池,導致雨量過大時大量汙水通過泵站直排府河。按照幹部管理權限,給予孝感市人大常委會黨組副書記、副主任楊軍安(時任孝南區區長、區委書記)黨內嚴重警告處分;給予孝感市政府辦正縣級幹部劉剛(時任孝南區委副書記、區長)行政記大過處分;給予孝感市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高宏發(時任孝南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行政記大過處分;給予孝南區城鄉建設局黨組書記、局長沈灼明黨內嚴重警告、行政記大過處分和免職處理。同時,還分別給予戴少平等4人黨政紀處分和組織處理。

十七、新洲區重發展輕保護、環境管理突出問題。新洲區推進柴泊湖環湖截汙工程建設滯後,造成柴泊湖水質惡化;未依法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同意國科弘大科技(武漢)公司「二氧化矽氣凝膠項目」開工建設;違規將漲渡湖水面承包給武漢市亮點水產品養殖公司,未制止糾正該公司養殖中投放餌料、肥料,導致漲渡湖水質不達標;未按時完成曲背湖周邊的畜禽養殖關停、轉遷,導致曲背湖上遊及周邊畜禽養殖糞水未經處理直排曲背湖;在張港閘、南濠閘、被絮圍泵站災後重建工程項目施工期間,未採取有效措施收集生活汙水,導致汙水直排舉水河;未及時推進邾城汙水處理廠改擴建工程,解決其出水總磷超標問題。按照幹部管理權限,對武漢市委常委、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工委書記、漢南區委書記胡亞波(時任新洲區委書記)予以誡勉;給予武漢市委委員、市交通委員會主任餘世平(時任新洲區委副書記、區長)黨內警告處分;給予新洲區委常委高潮(時任新洲區政府副區長、陽邏開發區管委會主任)黨內嚴重警告處分並免去其陽邏開發區黨工委書記職務;給予新洲區水務局黨組書記、局長、區防汛辦主任張新平(時任辛衝街辦事處主任)黨內嚴重警告處分、免職處理。同時,還分別給予周耕、呂文洲、餘春倫、宋海林、周天喜等10人黨政紀處分和組織處理。

十八、過剩行業產能置換工作弄虛作假問題。省經信委違規為湖北金勝蘭公司260萬噸煉鐵產能制定產能置換方案,重複使用明達公司76萬重量箱玻璃產能、宜昌福龍公司30萬噸煉鋼產能指標,導致我省違反國家工信部規定新增平板玻璃、鋼鐵過剩產能。省發改委受理金勝蘭公司項目備案登記時,對產能置換指標審核把關不嚴,在省經信委未對260萬噸煉鐵產能制定置換方案的情況下,擅自同意為項目補辦備案登記手續。沙洋縣未按上級要求積極推進玻璃生產企業淘汰落後產能工作,導致全縣玻璃行業淘汰落後產能工作滯後,增加875萬重量箱玻璃產能的環境排放。按照幹部管理權限,給予省經信委重化產業處處長艾金群行政記大過處分(與問題六合併處理);給予省發改委工業處處長鄒春華行政記過處分;給予沙洋縣政協副主席姚在斌(時任沙洋縣副縣長、縣淘汰落後產能領導小組組長)黨內警告處分。同時,還分別給予李應春、歐鋼虹等12人黨政紀處分。

通報指出,各級黨委、政府要敢於較真碰硬,對重點難點和群眾反映強烈的環保問題,不迴避、不遮掩,敢擔當、善作為,力戒走形式、搞花架子;強化督導檢查,建立健全體現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發展要求的黨政領導幹部政績考核制度。各級職能部門要進一步建立健全日常監管機制,嚴把關鍵環節,強化源頭管控,加大執法力度,完善聯動機制,形成全方位、全要素的生態環境立體監管網絡,嚴肅查處發現的違紀違法問題。對突出環境問題不能以罰代管、以處代治,要出重拳、下猛藥,鐵腕整治。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要強化監督執紀問責,堅決維護紀律權威,堅決把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失職問責、終身追責制度落到實處;各級司法機關要嚴肅追究違法違規生產經營、造成嚴重環境汙染的單位和個人的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曉峰、主編:秦前松

中視新媒體聯播平臺面向各市縣招募中視新聞觀察員、頭條直播員

相關焦點

  • 保障長江經濟帶如何防治水汙染?最高法發布典型案例回應
    未來網北京11月28日電(記者 謝青)水汙染防治、土壤汙染治理、大氣汙染防治、林業資源保護等領域,涵攝大氣、水、土壤、林草、湖泊、自然保護區等環境要素和自然資源,今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了環境資源審判保障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十大典型案例。
  • 瀋陽市生態環境局通報十起水汙染環境違法典型案例
    年初以來,瀋陽市委、市政府綜合採取工程措施、生態措施、管理措施,全面向水汙染宣戰。然而,仍有一些單位和個人無視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無視社會責任,心存僥倖,違法排汙,造成惡劣後果。為切實以案示警,瀋陽市生態環境局公開通報十起水環境環境違法典型案例。
  • 廣元市環保局通報9類15起典型環境違法案例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張庭銘)7月28日,廣元市環保局通報9類15起典型環境違法案例。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違法建設案2、省環保督察組現場檢查發現,旺蒼縣米倉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存在道路、觀景平臺等多個未批先建項目,其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旺蒼縣環境保護局立即對該自然保護區12個違法違規建設項目依法進行了立案查處,責令停止違法行為,共處罰款101.9萬元。
  • 罰款152.8億,問責8396人,2019年環保越來越嚴
    【中國環保在線 行業動態】近一段時間,聽到關於環保多的流言就是「國家為了經濟發展而放鬆環保」。環保真得放鬆了嗎?用事實和數據來證明一下。   日前召開的2019年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上,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幹傑對2018年的環保工作做了系統性回顧總結。
  • 生態環境部通報八個環境執法典型案例
    人民網北京5月8日電 據生態環境部官方微博消息,今天,生態環境部通報了監督執法正面清單實施期間第一批8個環境執法典型案例。 今年3月,生態環境部印發《關於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生態環保工作的指導意見》,提出建立和實施監督執法正面清單。
  • 2018山西生態環境十大新聞:環保督察問責65人上榜
    山西率先全國開展省級環保督察「回頭看」:65人被問責  山西在全國率先開展的省級環保督察「回頭看」,截至2018年底,除朔州市外,其餘10個市全面完成山西省級環保督察「回頭看」工作。累計核查問題2699個,談話問詢174人次,確定了70個責任追究問題線索,截至目前,共問責65人,其中廳級幹部1人,處級幹部25人,科級幹部28人,科級及以下39人,圓滿完成進駐督察各項任務。  山西環保系統警示教育:重點解決亂作為保護傘等問題  2018年5月4日,為期2個月的山西省環保系統警示教育活動啟動。
  • 「守護海洋」,遼寧省檢察院公布四大典型案例
    4月22日,遼寧省檢察院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了四個典型案例。典型案例二:丹東東港市人民檢察院辦理的大洋河汙染治理公益訴訟案基本案情:因臨近入海口適宜水產品養殖,東港市轄區內的大洋河下遊河道內及入海口處築壩、建房等違法情形嚴重。
  • 重慶水汙染防治執法檢查動真格 四大典型案例被點名
    在29日舉行的市五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上,市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關於檢查《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汙染防治法》貫徹實施情況的報告提交會議審議。在回顧取得的成績時,報告也毫不避諱地點名水汙染防治工作不力的四大典型案例。報告首先認為重慶高度重視水汙染防治工作,認真貫徹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汙染防治法》,全市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 最高法:10起環境資源典型案例納入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資料庫
    7月30日,最高法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了5年來百餘件環境資源典型案例的總體情況。紅星新聞從發布會上獲悉,最高法先後發布15批共135件環境資源典型案例。最高法從歷年發布的環境資源典型案件中選取了10起案例,已經翻譯成英文,納入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資料庫。
  • 濟寧通報15起水汙染案例 涉及這些企業!
    齊魯網濟寧4月25日訊 濟寧市生態環境局嚴厲打擊涉水企業違法排汙環境違法行為,堅決遏制超標排汙、偷排偷放等環境違法案件的發生,2019年3月25日至29日,組織7個檢查組開展了全市涉水企業汙染防治專項執法檢查行動
  • 湖南省自然資源廳公開通報6起違法佔地典型問題
    湖南省自然資源廳公開通報6起違法佔地典型問題按照省廳統一部署,省自然資源督察機構於2020年10月12日-11月21日對全省14個市州開展了省級自然資源例行督察。為切實發揮警示警醒作用,進一步壓實自然資源開發利用監管責任,近日,省廳印發《關於2020年省級自然資源例行督察發現的典型問題的通報》(以下簡稱《通報》),對2020年省級自然資源例行督察發現的6起違法佔地典型問題進行通報。2020年省級自然資源例行督察發現的典型問題1.嶽陽市湘陰縣嶽望高速路政大隊違法佔地問題。
  • 雲南省檢察院通報10個破壞生態環境資源典型案例
    雲南網訊(記者 熊強)11月1日上午,雲南省人民檢察院召開新聞發布會,對近三年來全省檢察機關充分履行檢察職能,切實服務和保障生態文明建設的情況進行通報,會上還發布了10個典型案例。  雲南省人民檢察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施建邦表示,破壞生態環境資源犯罪危害嚴重,人民群眾反映強烈。
  • 瀋陽通報10起環境違法典型案例,最高罰款100萬!
    現對其中10起典型違法案例進行公開通報,希望全市各單位以此為鑑,引以為戒,自覺守法,切實維護我市生態環境質量。第一類:水汙染類案件案例一:2020年3月6日,瀋陽市渾南生態環境分局執法人員對瀋陽國潤低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進行現場檢查,經調查詢問,該公司承認利用雨水井直接排放水汙染物。檢測人員對該公司排放在雨水井中的汙水進行採樣檢測。
  • 雲南省保山市隆陽區違法、違規舉債被問責 多人被通報批評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保山市隆陽區違法、違規舉債被問責,多人被通報批評雲南省財政廳近日在其官網通報了保山市隆陽區違法違規舉債融資的問責情況。通報稱,根據《財政部關於印發的通知》(財預〔2018〕209號),涉及違法違規舉債擔保行為問責的,各級財政部門應當在收到問責決定後20個工作日內公開問責結果。根據通報,保山市隆陽區違法違規舉債事項主要有兩項:(一)隆陽區人民政府違規舉債3000萬元。
  • 關於2019年省生態環保督察移交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問題問責情況...
    關於2019年省生態環保督察移交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問題問責情況的通報2019年11月11日至12月11日,安徽省第二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對蚌埠市開展環境保護督察工作,並於2020年4月2日將督察發現的3個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問題移交我市
  • 襄陽發布2019年度環境狀況公報及今年前5月環境違法十大典型案例
    其中,十大典型案例如下:案例一:襄陽市襄州區根林三優牲豬養殖專業合作社畜禽養殖汙染防治配套設施不合格案2020年3月27日,襄陽市生態環境局襄州分局對襄州區根林三優牲豬養殖專業合作社進行現場檢查時發現,該牲豬養殖專業合作社自行建設的汙染防治配套設施不合格,即投入生產使用。
  • 新樂重拳懲治汙染環境違法犯罪行為,典型案例通報來了!
    現公布第二批環境違法典型案例:1、王某成養殖利用滲坑排放水汙染物案2018年10月17日,王某成負責經營的養殖場利用滲坑排放汙水,汙染環境,被生態環境部門依法查處。王某成的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汙染防治法》相關規定,由生態環境部門處以10萬元的罰款。
  • 南京市政府通報19個關於涉企政策不落實負面典型案例
    6月22日,在「找差距、抓落實」系列活動第一次推進會——優化營商環境專題電視電話會議上,市政府通報了19個關於涉企政策不落實負面典型案例,督促相關部門、單位深刻反思、舉一反三,以刀刃向內的態度檢視問題、直擊痛點、狠下心來排查整改。
  • 河北紀檢監察部門2013年查辦環保案件40起 201人被問責
    河北新聞網1月6日訊(記者常方圓)河北省監察廳今日通報10起環境保護典型案件。據悉,2013年河北省紀委監察廳共直查和派人督辦環境保護案件40起,已結案39起,行政問責處理201人,其中紀律處分154人,縣處級幹部25人。
  • 海關總署通報瀕危物種緝私十大典型案例
    新華社北京4月15日電(記者王雨蕭、劉紅霞)海關總署15日對外發布打擊象牙等瀕危物種及其製品走私十大典型案例,其中,特別通報了近期偵辦的「1·17」特大象牙走私案,現場查獲7.48噸象牙。這是海關緝私部門近年來自主偵查一次性查獲象牙數量最大的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