畝產高達萬斤,農民吃果,城裡人吃藤,很多地方想買都買不到!

2021-01-08 燕西說三農

如今,正值初伏,一年之中最熱的時候就要到了。如果用南瓜煮粥或者煲湯,不僅可以清熱解暑,補充體能,更能夠促進消化。南瓜原產於南美洲,明代開始進入中國,截止目前,是我國種植面積最大的農作物。

農民種植南瓜,主要因為是它對土壤要求低,耐寒性強,產量高。正常情況下,南瓜畝產在五六千斤左右,如果採用多株增產技術以及高產管理方案,畝產可超過萬斤。

通常,農民自家院子和菜園種植的南瓜不需要特意打理,任其自然生長也能結出許多果實。但是,如果進行規模化種植,追求產量和質量,就需要進行施肥、搭架等增產措施,同時對藤蔓「摘心」,「摘心」可以去除南瓜藤蔓中上部的分枝與贅芽,使養分集中輸送到幼瓜,達到保瓜、早熟、增產的效果。

南瓜藤也被稱為「盤腸草」,含有大量膳食纖維、類胡蘿蔔素、胺基酸以及礦物質等營養成分。並具有祛風止痛的功效,對驚風、感冒、風溼熱具有很好的療效。同時,想要吸菸的人群可以藉助食用「盤腸草」達到戒菸的目的。在過去,摘掉的藤蔓都被農民用來餵豬,根本沒有人食用。然而,近幾年這些藤蔓卻成為了城裡人餐桌上的「高級蔬菜」。

「盤腸草」一般都用來清炒或者上湯,吃過的人都讚不絕口。但是在烹飪之前一定要去除「盤腸草」表皮的容貌,否則很難下咽。目前,「盤腸草」每斤的價格大概在8元左右。

你喜歡吃「盤腸草」嗎?你們當地的市場價格是多少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相關焦點

  • 摘半天不到1斤,高粱泡兒可當零食,可釀酒,花錢買不到
    導讀:摘半天不到1斤,高粱泡兒可當零食,可釀酒,花錢買不到!如今,想吃,只能在回憶裡,即使是山裡人,也未必能吃得到,何況城裡人呢?有錢,您能買到它嗎?據我所知,城裡根本沒有賣的,鄉村集市上也沒有賣的,只在深山之中,偶爾能碰到,但是,它的價值卻是非常大的,有機會見到,記得好好珍惜它!
  • 想吃酸菜不用買,方法簡單又美味,幾隻玻璃瓶就搞定,還不佔地方
    想吃酸菜不用買,方法簡單又美味,幾隻玻璃瓶就搞定,還不佔地方。中國物產豐富,這點大家都知道。所以說很多東西都是我們沒見過,沒聽過的,特別是城裡人和農村人的見識,特別的明顯。有很多城裡人都羨慕農村人的生活,山清水秀,空氣清新,並且呢都有一些很新鮮的食物,想吃啥就吃啥,特別的方便,還不用擔心健康問題。到了這個季節呢,可是吃酸菜的正當季節,很多城裡人都想吃酸菜,但是卻不知道怎麼做,並且沒有合適的原材料,想吃酸菜的時候不用買,今天小編就教大家一招,方法既簡單又美味,幾隻玻璃瓶就能搞定,並且還不佔地方。
  • 如今想吃都買不到的零食,健力寶上榜,全吃過的估計是70後
    現在零食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很重要的吧,現在這個時代,已經不是只有小孩子才吃零食了,現在的年輕人和爸爸媽媽輩的都愛吃零食,尤其是媽媽。現在的零食也很從前不一樣了,以前小時候零食沒有那麼多種,也沒有現在那麼高級。
  • 產於加勒比海島,人稱「雞蛋果」,是VC之王,農民的「發財果」!
    導讀:產於加勒比海島,人稱「雞蛋果」,是VC之王,農民的「發財果」!文:三農小七在農村,有很多的水果,比如我們小時候常見的櫻桃,桃子,橘子,楊梅,橙子等等,農村的水果其實很多。但是,人們越來越喜歡一些稀奇古怪的水果了,前幾年就有很多外來水果,比如我們熟悉的土豪水果「車釐子」、「山竹」、「榴槤」等等,都曾經價格非常昂貴。比如買一個榴槤曾經花了300塊!但最近,還有一種外來水果,值得大家了解一下,它原產於加勒比海的海島上,果肉看起來像調和過的雞蛋一樣,人稱——「雞蛋果」!
  • 畝產4萬斤,草本變木本,長在樹上四季掛果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很多農產品都已成超乎農民的想像,就像前段時間專家就實現了畝產三千三百多斤的玉米,這無疑是給農民打了一針強心劑,在很多農村人的印象中,一畝玉米能收一千多斤已經很不多了,但別人卻能畝產三千多斤,是不是想都不敢想?
  • 農村1種有毒植物,畝產上萬斤,長得酷似芋頭,加工後成火鍋必備
    導讀:農村1種有毒植物,畝產上萬斤,長得酷似芋頭,加工後成火鍋必備 對於南方人來說,吃火鍋實在是太尋常了,朋友聚會了,有什麼好事要慶祝了,或者是家人聚餐了,一般都會選擇吃火鍋。大家圍坐在一起吃火鍋,邊說邊笑,這樣的畫面實在是太溫馨了。尤其是在冬天的時候,很多人更是隔三差五要吃一次火鍋。
  • 北京嚴禁城裡人進村買房買地;你的宅基地還在嗎?
    很多進城打工的農民,因為工作技能和收入的原因,無法完全融入城市,另一方面由於孩子上學的原因,將戶口從農村遷出後又失去了老家的宅基地,這不得不說是個兩難的命題。 另一方面,由於農村的房子便宜而且環境好,反而成為許多年紀較大的城裡人養老的新選擇。這也引發了許多人的擔憂:農村會不會被城裡人攻陷?豪強圈地的時代又來了嗎?
  • 一種植物是「花青素之王」,花青素是藍莓的13倍,很多人沒有吃過
    在農村,農民生活很富足,老百姓的腰包越來越鼓了,發展得非常好。村村通,路路通,路都修到家門口了,很多人都買了小轎車,修了小洋樓,日子越來越好。藍靛果以前是一種野果,只有農村的孩子才會漫山遍野去尋找它們,把它們當零食吃,如今,它的價值被人們發現,不光農民朋友喜歡吃,城裡人也非常喜歡,被農民採摘後賣到城裡去的也不少。藍靛果營養高,可以生吃,直接採摘後就往嘴巴裡面放,吃起來味道也很好,酸酸甜甜很好吃,越成熟的藍靛果味道越甜。
  • 農民種植的「它」被稱為小獼猴桃,帶皮吃營養價值更高
    我們吃過迷你火龍果、迷你榴槤、迷你西瓜而在廣西玉林清流村的農民金大智種植了一大片毛茸茸看起來很像青棗一樣的小果子,他種植的這種水果可以連皮一起吃,而且它還含有20多種胺基酸和很多種維生素,而它的維生素c和其他的水果相比起來,是它們的幾十倍高。
  • 遠看以為是青蛇,被炒到40元一斤,農民後悔:種了全餵豬
    蛇瓜是一種攀緣型的藤本植物,種在樹旁,會順著樹枝四處伸展,如果搭上瓜架,植株得到充分的光照,莖葉會長得更加旺盛。蛇瓜花是白色的,雌花下部膨大,活像一條小蛇。大一點的蛇瓜細長條形,類似絲瓜,有的白色綠條紋,有的綠色白條紋,成熟的還有紅色條紋;有的直一些,有的曲曲彎彎,還有的甚至盤在一起呈螺旋型生長,遠遠的看,它們很像一條條蛇在到處悠然玩樂。
  • 食物與植物|羊排果、苦子果與蛇瓜
    羊排果超市旁邊的小攤,擺得整整齊齊的果子,看到的一瞬間傻了眼,典型夾竹桃科的雙生蓇葖果,要知道夾竹桃科可是有名的毒科,這也能吃嗎?老闆說是羊排果,想試試,被勸說外地人吃不慣,酸得很,要蘸辣椒麵,但我買來也不是為了吃,不顧老闆阻撓買了一個(記得好像是3元)。
  • 村民愛吃結出的果實,城裡人卻愛吃藤和花朵,1斤能賣到十幾塊
    導讀:村民愛吃結出的果實,城裡人卻愛吃藤和花朵,1斤賣到十幾塊明日大暑節氣到來,天氣變得更加的酷熱,這也是到了小暑大暑,上蒸下煮的最熱季節。天氣由於降雨空氣變得更加的潮溼,高溫高溼讓大家感覺每一天都是桑拿天。雖然這樣的天氣身體不適宜,但對於農田裡面的農作物,反而是最為喜歡的。
  • 變黑的牛油果還能吃嗎?怎麼辨別牛油果是否已經腐爛變質?
    牛油果真的太適合生酮啦,而且是真的美味啊!不過,吃得多了,發現牛油果有一個特別不好的缺點:容易發黑,果肉裡面有很多黑色纖維,核周圍果肉出現黑色斑塊。大家有沒有想過,這到底是什麼?還能吃嗎?這種水果來自拉丁美洲,由於品質和產量的原因,國內出售的牛油果,大都是從國外進口的,進口水果的價格自然不菲。據說,進入中國之初,每隻果子價格高達80元每個,不過現在五塊錢就能買一個,相比之前便宜多了(但還是小貴~),也讓這種水果的需求越來越大。
  • 這有毒的「西瓜」,再渴也不能吃,農民種植它卻被遊客認為是騙局
    西瓜是夏季人們喜歡吃的一種水果,特別是當特別口渴的時候,吃上幾瓣西瓜,特別的解暑解渴,家家戶戶都會購買一些西瓜來放著,想吃的時候就開一個吃吃。在兒時的時候,筆者也種植過西瓜,那時候的人們也喜歡購買西瓜,一次能買上好多好多,那時候的西瓜可不像現在這麼多,隨時想買都有,那時候只有7月份才有,要是過了7月就沒有了。今天咱們也來說一種「西瓜」,不過這個「西瓜」是有毒的,再渴也不能吃,農民種植它被遊客認為是一個騙局。
  • 像「毛毛蟲」的野菜吃過嗎?城裡人花高價搶著買,能補腦和降血脂
    現在是春天的4月份,有大量的野菜已經都嶄露頭角了,而且菜市場上也多了很多的野菜,並且這個時候的野菜剛好是時令的季節,我們可以看到菜市場上有香椿,榆錢,還有槐花菜,同時還有薺菜等等這一些,並且野菜的價格還非常的貴,有的都一斤70元,有的是一斤30元,但是無論價格怎樣,人們還是非常的喜歡吃野菜
  • 上海的這道美食,排再長的隊也要買!上班族可能想買也買不到
    上海的這道美食,排再長的隊也要買!上班族可能想買也買不到素材來自網絡,文章原創來上海玩有沒有去外灘看看?這可是非常出名的,很多電視劇電影中都會出現的地方,旅遊除了去一些大家耳熟能詳的地方,我更喜歡尋找那些原汁原味的東西,像上海的弄堂,還有他往年間的古建築,了解一個城市一定要去了解它的歷史,但是今天我們不講歷史,跟隨小編去發現原汁原味的美食吧:在這裡越是好吃的東西,別人不一定比你知道的晚,有的隊還是值得排一下的,原來開在陸家浜路,後來搬到了麗園路(近南車站路,西藏南路
  • 曾種植摘葉給蟲吃,今成生態綠色觀光園,收了門票一斤果還賣60元
    如果讓你想一下,農村有沒有什麼果子即便是農民種植的,不過農民種植它並不是為了吃它的果子,可以讓大家隨便摘隨便吃?筆者小時候村裡面就知道有一種果子,它叫桑葚。小時候,在農村很少人會外出,大部分的人一年到頭都在家裡守著一畝三分地,每天早出晚歸,到家都是靠著一點田地艱難地養著一個家。很多人都靠著家裡的地日子越過越難,就想盡辦法賺點錢補家用。有一年突然家裡有幾戶人家就在家裡的田裡種了桑樹,養起了蠶。雖然在我國有幾千年的養蠶文化,但是對於孩子的我們來說,村裡還是第一次聽說有人養蠶。
  • 這種三葉草,很多人當花養,卻不知根能吃,現在買不到,遇到珍惜
    這種三葉草,很多人當花養,卻不知根能吃,現在買不到,遇到珍惜最近發現,盆土上長了好多的三葉草。不管我養的是什麼樣的盆栽,突然冒出的三葉草就像是青春期女生臉上的痘痘,是很討厭的存在。於是要動手拔之後快!此三葉草非彼三葉草我們經常看到的三葉草並非是小劉說到的三葉草,小劉說的那種三葉草叫做醡漿草,也有一些地方管它叫做酸不溜,酸咪菜,老哇酸,酸母姜,酸幾草,老鴉酸,鹽酸子,子孫根等。只不過醡漿草與三葉草都是三片複葉的植物,因而很多人會把這兩種植物弄混。
  • 三種最「髒」的魚,容易蘊含寄生蟲,很多人都不懂,喜歡買著吃
    我們老家一直都有著這樣一種說法,那就是吃魚能夠讓人變得更聰明,魚肉可以提高孩子的智力,雖然大家都知道這種說法有點不靠譜,但依舊是一代代的傳了下來,所以家裡有孩子的,就經常喜歡買魚回家做。當然,除了變聰明這個說法之外,魚肉的口味也很的確是很不錯,所以大家愛吃也是正常的。
  • 農村可以吃的樹葉,城裡人有錢也買不到,看看你都知道哪幾種
    在現在這個物質豐富的年代裡,人們吃多了大魚大肉,又開始懷念鄉村的淳樸了,正是應了那句,有錢人吃肉的時候,我吃草,當我終於吃上肉的時候,人家又開始吃草了。不得不說,我總是跟不上時代的腳步。 我的家鄉可以吃的樹葉還真不少,不過小時候還真不知道很多樹葉居然可以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