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以後你別從鄉下給我帶土雞蛋上來了,我都說了多少次了,我不吃那玩意兒,你還嫌我的膽固醇不夠高呀?」 華子看著堆在廚房的幾打雞蛋,撥通了母親的電話號碼。
「盡在這胡說八道,你爸膽固醇還沒你高啊?每天早上一個雞蛋,雷打不動的堅持了這麼多年,也沒見他有什麼身體不適。」電話那頭,華子的母親罵罵咧咧,自己好不容易從鄉下給孩子帶點土雞蛋,這小子還不領情。
關於吃雞蛋,一直都存在著爭議,很多人覺得雞蛋營養又好吃,有的人擔心蛋黃中的膽固醇會升高血脂,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那麼吃雞蛋到底對健康有沒有好處呢?今天小妙就給大家說說。
吃雞蛋與心血管風險升高究竟有無關聯?
哈佛大學近日發表在BMJ上一項關於雞蛋與心血管的研究分析,研究跨越32年,納入約1萬多例受試者,通過數據對比,他們發現,排除了年齡、生活方式和飲食特徵的影響後,每天多吃一個雞蛋非但與心血管風險增加沒有顯著關係,反倒在亞洲人群中和心血管風險降低8%有關。
值得一提的是,在對前人的各項研究進行系統回顧分析後,研究者發現:
1、對於患有2型糖尿病的病人,多吃雞蛋(每天1個以上)會增加患心血管病的的危險性;
2、吃雞蛋對心血管病的影響具有地域性:對於歐美國家的人群來說,雞蛋吃多少,與心血管事件並不相干。但是在亞洲,每天多吃1個雞蛋,反而能降低心血管事件發生的概率。
相比起食用雞蛋,大量食用紅肉其實才是增加心血管風險的原因之一
2020年12月,哈佛大學陳曾熙公共衛生學院團隊發表了一項關於紅肉與死亡率相關的死亡風險和包括冠心病在內的風險研從1986到2016年對飲食和生活方式,對象包括43272名在基線時沒有心血管疾病或癌症的男性。
結果發現,每天食用一份總的(風險比為1.12),未加工的(風險比為1.11)和加工的(風險比為1.15)紅肉攝入量分別與適度較高的冠心病風險相關。而每日用雞蛋代替加工的紅肉,可以降低這種風險。
看到這裡,很多讀者可以放下心來吃雞蛋,但同樣也伴隨著一些吃雞蛋的問題,比如同樣是雞蛋,紅皮,白皮,土雞蛋哪個營養價值最高呢?
紅皮、白皮、土雞蛋的營養價值是否一樣?
雞蛋的品種不同,其營養價值也不盡相同,針對市場較為常見的三種雞蛋,其營養含量可參考以下表格:
據上圖表格所示,比較其中的差異,我們可以看出——
蛋白質:白皮雞蛋和紅皮雞蛋蛋白質含量均無顯著差異,土雞蛋蛋白質含量略高。
膽固醇:土雞蛋的膽固醇含量較高,是白皮雞蛋的2.3倍。
維生素A和維生素E:白皮雞蛋和土雞蛋含量較高,紅皮雞蛋中含量較低。
核黃素(維生素B2):白皮雞蛋中含量最高。
鋅:土雞蛋和白皮雞蛋含量高,紅皮雞蛋含量較低。
鈣:土雞蛋中含量最高。
不同品種,各有各的好,我們可以根據個人需求,選擇適合自己種類的雞蛋。
關於雞蛋,你可能還有這些誤區
·發燒不能吃雞蛋?
雞蛋是平性的,不涼也不熱,從中醫角度來講也不會加重發燒。
·土雞蛋一定更好?
吃自然食物長大的土雞產下的蛋,其胡蘿蔔素和維生素B2含量較高,洋雞蛋是籠養雞下的蛋,它們吃的飼料經過科學配比,營養素含量全面均衡。因此兩種雞蛋的營養價值基本一致,不存在土雞蛋一定更好的說法。
·雞蛋加糖不利健康?
所有食物本身就幾乎都含有蛋白質和糖類物質,即使沒有糖,雞蛋本身就含有糖類,只是對於糖尿病患者而言,最好不要加糖。
·雞蛋加豆漿沒有營養?
只要雞蛋和豆漿都是煮熟的,不管是一起吃還是分開吃都沒有問題。
雞蛋是最好的營養品,也是性價比非常高的美食。就衝著能降低心血管風險這一點,小妙已經下單了一盒。你也跟著囤貨了嗎?
參考資料:
[1] 《BMJ:雞蛋吃多了容易得心血管病是真的嗎?》.芽孢體.2020-09-01
[2] 《6篇BMJ |長達30年隊列研究,胡丙長等團隊發現長期食用肉類,死亡風險及心血管疾病風險大增》.藥時空.2020-12-07
[3] 《新觀點:怎麼吃雞蛋才好?》.營養健康信息. 2020-05-05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