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黴的東西千萬別吃了!腫瘤專家稱黃麴黴素與肝癌密切相關

2021-01-14 新華報業網

  在日前召開的第三屆華夏腫瘤高峰論壇上,國家癌症中心副主任、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副院長蔡建強提醒公眾,發黴的東西千萬別吃了!經過臨床觀察和動物實驗,發黴食物裡含有的黃麴黴素與肝癌的關係極其密切。研究顯示,全球4.6%~28.2%的肝癌發生歸因於黃麴黴毒素。在中國等發展中國家,黃麴黴素是肝癌形成過程中主要的風險之一。黃麴黴毒素還會與B肝病毒感染產生協同作用,增加患肝癌風險。它也是世界衛生組織明確界定的一級致癌物。特別對於我國沿海、南方地區的居民來說,一旦受潮導致廚房儲存的米麵發黴,一定要丟棄,不再食用。(記者屈婷)

版權和免責聲明

版權聲明:凡來源為"交匯點、新華日報及其子報"或電頭為"新華報業網"的稿件,均為新華報業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註明來源為"新華報業網",並保留"新華報業網"的電頭。

免責聲明:本站轉載稿件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華報業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者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焦點

  • 哪些東西發黴容易產生黃麴黴毒素?
    4、發苦的堅果:如果吃到變苦的瓜子,一定要及時吐掉並且漱口,因為瓜子等堅果的苦味正是來自黴變過程中產生的黃麴黴毒素,經常攝入會增加肝癌風險。  5、劣質芝麻醬:有些商家為了降低成本,用糠芝麻、癟花生甚至變質的芝麻、花生做芝麻醬、花生醬,其中變質的花生中含有黃麴黴毒素。而且這種加工後的產品,可比發黴花生難識別多了!
  • 食物發黴去掉不好的繼續吃?致命的黃麴黴素扔不掉
    近日,日本厚生勞動省更新輸日食品違反日本食品衛生法情況,其中瑪氏中國生產的一批次花生巧克力檢測出黃麴黴素超標。7月8日,瑪氏中國方面回復新京報記者稱,該批次產品已經銷毀,並未在日本市場流通及銷售。什麼是黃麴黴素?對人體有何危害?改如何預防?
  • 發黴食物:黃麴黴素致癌溫床(組圖)
    ●南方日報記者 李秀婷  ●黃麴黴素擁有強大的致癌力,只需要一毫克/千克的劑量便可誘發肝癌等全  身各種臟器癌症  ●一毫克/千克黃麴黴素含量,相當於一噸糧食中只有一粒芝麻大的黃麴黴素  ●發黴的花生、玉米一定要丟棄,不能再吃,也不能餵給家禽家畜,因為黃曲  黴素還會經過食物鏈進入人體  ●遠離黃麴黴素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源頭上減少黃麴黴素的產生
  • 黃麴黴素易誘發肝癌,它會藏在哪些食物裡?稍不留神就引起中毒
    黃麴黴素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一級致癌物,尤其會增加肝癌風險,而我國又是肝病大國,全世界的肝癌患者,基本有一半都在我國!所以,如何預防肝癌,我們要早點了解,並落實到行動中。想要預防肝癌,就要嚴防黃麴黴素,那麼,黃麴黴素會藏在哪些食物、哪些地方呢?怎麼做或能預防黃麴黴素,遠離肝癌?下面我們一起來具體了解下。黃麴黴素容易藏在黴變食物中,比如花生、瓜子等堅果,玉米面、大豆等糧食,以及花生油等食用油中。
  • 致癌物黃麴黴素,主要存在於哪些東西中?如何防止黃麴黴素中毒?
    有幾種常見的傷肝物質,不僅傷肝,還會致癌,並且這幾種東西,家家戶戶的廚房中可能都有,要儘早處理。廚房中常見的傷肝致癌物黃麴黴素是一類致癌物,它的毒性是砒霜的幾十倍,並且生命力很強,用一百度的高溫連續進行二十個小時的滅菌,都不一定能把它殺死。到了潮溼的環境中,它會變得十分猖狂。
  • 黃麴黴素「一級致癌物」!提醒:「5處」,易是黃麴黴素的藏身處
    而且據專家預測未來幾年癌症的發病率還有持續升高的趨勢。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在平日裡多掌握一些預防癌症的知識。患得癌症並非運氣不好,據研究發現致癌的因素很多,但大部分致癌因素與生活中的不良生活飲食習慣密切相關,而且長期接觸一些致癌物質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 3種廚房裡暗藏的「黃麴黴素」,都是誘發肝病「元兇」,一定留意
    黃麴黴素主要在黃麴黴菌中產生,是一種強烈的致癌物質。世界衛生組織在90年代將其劃為一類致癌物。特備是對於肝臟,輕微的黃麴黴素都會導致肝臟癌變。"黃麴黴素"在食物中極易存在,所以,我們平時對吃的東西要特別注意。
  • 黃麴黴素比砒霜毒68倍 如何去除黃麴黴素?
    原標題:黃麴黴素比砒霜毒68倍 如何去除黃麴黴素?   有一種物質在廚房裡非常常見,而且它的毒性可以說是砒霜的68倍,它就是黃麴黴素。究竟黃麴黴素存在哪些食物裡?又該如何去除黃麴黴素?下面就一起來了解下!
  • 蒙牛牛奶中黃麴黴素超標可致肝癌
    專家表示,黃麴黴毒素是致癌物質,或誘發肝癌問題。牛奶食品安全問題再次引發爭論。  蒙牛純牛奶被檢出致癌物 或誘發肝癌  質檢總局的公告顯示,蒙牛乳業(眉山)有限公司生產的一批次產品被檢出黃麴黴毒素M1超標140%(標準值:≤0.5μg/kg/,實測值:1.2μg/kg)。
  • 致命毒物黃麴黴素,就隱藏在這些食物裡~
    ,研究表明,在肝癌病人中,與黃麴黴素接觸較高的人群遠遠高於正常飲食的人群;黃麴黴毒素也可損傷腎臟,還會降低免疫能力。食物極易牽連黴變;還有大米、小米、小麥、豆類、薯類也會含有黃麴黴素,因此如果米飯有異味了最好不要再吃了。
  • 1毫克黃麴黴素,就是致癌劑量!家裡這些可能要扔掉
    這個東西究竟是什麼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它是我們所知的最強的生物致癌劑,1毫克就是致癌劑量。1毫克黃麴黴素,就是致癌劑量!這些食物裡都藏著黃麴黴素!1發黴的花生玉米黃麴黴素藏在發黴的食物裡,特別是澱粉含量高的食物裡,比如花生、玉米等。澱粉在高溫和潮溼的環境下會滋生導致肝癌的黃麴黴菌。我們常吃的大米、小米、豆類,尤其是在高溫溼潤的環境下,一旦黴變也會陷入它的魔爪。
  • 黃麴黴素對健康有哪些影響?
    > 《2018全球癌症統計數據》對全球185個國家36種癌症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進行了估算,報告指出,癌症的某些病因正從之前的與貧困和感染相關轉向與生活方式相關。因此,中國抗癌協會腫瘤病因學專業委員會與光明網聯合推出了「人類致癌物及其預防」系列專題,以科普人類致癌物、分析腫瘤病因為主要內容,邀請醫學領域內的專家撰文,解答大眾對於癌症的疑惑,幫助大眾了解腫瘤成因、著重預防。願更多人遠離癌症,健康生活。 本篇是「人類致癌物及其預防」系列專題第八期。
  • 黃麴黴素是肝癌的誘因之一!不想得癌的,3種食物一點都不要碰
    常言說「病從口入,禍從口出」,很多身體的疾病其實都是「吃出來的」。肝癌這個疾病也可能是「吃出來的」,接下來我們一起來了解下。 黃麴黴素是一種真菌,在水、土壤等環境中都存在,如果天氣潮溼、食品儲存過久或不當導致發黴變質,黃麴黴素就會大量滋生而汙染食物。黃麴黴素經常能在玉米、花生、棉花籽以及某些乾果中被檢測到,其中特別是以花生和玉米汙染最為嚴重;此外家庭內自製的發酵食品、植物油等也能被檢測出黃麴黴素,一些高溫高溼地區的糧油和自製品中的檢出率更高。
  • 發黴的筷子、案板會產生黃麴黴素?真正會致癌的,是廚房這2樣!
    尤其是炎炎夏日,咱們不僅要吃的健康,更要吃的安全。 因此我們對食物本身安全以及健康程度往往都有很高要求,但卻忽視了一個病菌源頭----廚房! 即便我們每天都在清理廚房,保持一塵不染,但事實上廚房不少小物品「暗藏」著健康隱患,嚴重可能還會致癌?
  • 這些食物暗藏致命毒物黃麴黴素
    [摘要]黃麴黴素藏在發黴的食物裡,特別是澱粉含量高的食物,比如花生、玉米等,一旦黴變黃麴黴素含量就很高,還有我們常吃的大米、小米、豆類一旦黴變也會含有黃麴黴素。黃麴黴毒素主要損害人及動物的肝臟組織,表現為肝細胞核腫脹、脂肪變性、出血、壞死及膽管上皮、纖維組織增生,嚴重時可導致肝癌甚至死亡。同時腎臟也可受損害。黃麴黴毒素還會降低免疫能力。那些是含有黃麴黴毒素又經常出現在我們生活中的食物呢?
  • 黃麴黴素是一級致癌物,容易藏在哪些地方?為了健康,請儘早避開
    肝臟是人體最大的代謝器官,也負責解毒,凡是進嘴的食物,都需要通過肝臟檢驗,若攝入過多的黃麴黴素,就可能引發肝癌,甚至會威脅到生命。不要覺得黃麴黴素離你很遙遠,它可能就藏在身邊,在你看不到的角落,或者物品、食物裡,希望你能早點了解清楚,並儘快避開,以免給身體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 提醒:一級致癌物黃麴黴素,這幾種廚房內的東西,更容易滋生
    提到肝癌,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各種慢性肝臟疾病、喝酒傷害。沒錯,慢性肝病和飲酒都是促發肝癌的原因之一,長期患有慢性肝病的人群,在肝臟反覆損傷和修復的過程中,肝細胞就有可能會發生癌變,特別是長期患有慢性B肝的患者,後期癌變率也會更高。
  • 筷子發黴是黃麴黴素嗎,選用不會發黴的筷子:陶瓷筷子
    木製或者竹製的筷子本身並不會長黴菌,但平時筷子清洗不乾淨,殘留的物質有機率滋生黃麴黴素。嚴重發黴的筷子產生的「黃麴黴素」就是在醫學界被廣泛認定為誘發肝癌的「罪魁禍首」 選用不會發黴的筷子: 1、選擇全陶瓷筷子 挑選筷子的時候陶瓷筷子是首選,也是最佳選擇。
  • 黃麴黴毒素不是「好東西」?它主要藏在4種食物中,別亂吃
    而黃麴黴毒素是黃麴黴菌產生的代謝物,能夠抑制蛋白質的合成,進而導致全身性傷害。如果機體長期攝入含有黃麴黴毒素的物質,可增加人體患癌症的機率,比如說:肝癌、腎癌、骨癌、直腸癌、卵巢癌等。其中,黃麴黴毒素B1是目前所致的致癌性最強的化學物質。另外,黃麴黴毒素還可損害肝臟,造成慢性肝損傷,比如說肝硬化、肝實質細胞變性等。
  • 黃麴黴素是致癌的一大「禍首」,它善於隱藏在4種食物裡,別大意
    黃麴黴素是致癌的一大「禍首」,它善於隱藏在4種食物裡,別大意發黴的糧食我們的食物在放置的過程中可能會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容易出現發黴的情況,而發黴的糧食正是黃麴黴毒素的「活躍地」。如果發現自己家的糧食出現了發黴的情況,不管有沒有變質,一定要及時的扔掉,希望你別大意,這樣才能夠保證身體的健康。發苦的堅果堅果的營養價值是非常高的,在日常生活中適當吃點堅果,能夠吸收其中的營養成分,有助於增強抵抗力和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