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城市大學徐政濤/朱宗龍《自然·納米技術》:MOF材料推動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工業化,將鉛洩漏降至最低

2020-09-22 高分子科學前沿

有機-無機滷化鉛鈣鈦礦太陽能電池(perovskite solar cell, PVSC)的認證功率轉換效率(power conversion efficiency, PCE)已經達到了25.2%的新高,可與市場主導的無機光伏技術(包括多晶矽(p-Si)、銅銦鎵硒和碲化鎘)相媲美。然而,PVSC在光照、高溫等環境下的可靠性以及穩定性仍然值得研究。目前,主要採用成分和晶體工程、封裝、電極選擇、缺陷鈍化和界面修飾等策略排除外部環境的影響來延長器件的壽命。但是,PVSC長期持續運行時的穩定性還未實現,阻礙了其大規模的工業化。此外,相較於熱穩定和化學穩定性良好,不易溶於水且毒性更低的碲化鎘材料,含鉛的鈣鈦礦材料更容易溶於雨水。

金屬有機骨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能夠增強光伏性能,最近被廣泛應用於鈣鈦礦光伏領域。例如,將MOF作為支架來引導鈣鈦礦的生長,或是作為添加劑/表面修飾劑來鈍化鈣鈦礦的缺陷,從而提高器件的性能和穩定性。然而,由於大部分MOF材料載流子遷移率較低,很難用作高效的電荷傳輸層(charge-transporting layer, CTL)。此外,PVSC中使用的MOF材料多為未功能化的原型,缺乏與PVSC集成所需的各種化學功能。

近日,香港城市大學的徐政濤教授、朱宗龍教授以及Alex K.-Y. Jen教授團隊對2D共軛的MOF材料進行硫醇功能化,並將其作為鈣鈦礦/陰極界面處的電子萃取層(electron-extraction layer, EEL)製備了太陽能電池器件。器件的功率轉換效率(PCE)高達22.02%, 長期運行穩定性大大提高。在加速測試下(85℃,最大功率點連續光照1000小時),器件仍然能夠保持90%以上的初始效率。更加重要的是,功能化的MOF材料形成了不溶於水的複合物封裝層,捕獲了鈣鈦礦材料洩漏出的超過80%的Pb2+離子。這個方法同時解決了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運行穩定性和鉛汙染問題,大大推動了鈣鈦礦光伏技術的大規模工業化。該研究以題為「2D metal–organic framework for stable perovskite solar cells with minimized lead leakage」的論文發表最新一期的《Nature Nanotechnology》上。

【基於Zr的MOF材料】

作者製備了基於鋯(Zr)的MOF材料(ZrL3),在鋯的周圍存在著密集的自支撐硫醇陣列,提供了空間屏蔽性和穩定性(圖1a,b)。從TEM圖中可以明顯看出Zr團簇之間的有機基團連接(圖1c,d)這些硫醇基團尤其重要,因為它們能使交聯的二硫鍵網絡硬化,從而捕獲重金屬離子(如鉛、汞等)。對ZrL3進行沸水處理和在空氣中100℃連續加熱處理後,PXRD圖譜仍然能夠保持,驗證了ZrL3在極端環境下的穩定性(圖1f)。計算得出ZrL3的電子遷移率為2.81*10-7 m2V-1s-1,空穴遷移率為5.36*10-9 m2 V-1 s-1,可見其電子遷移率更高,適合作為PVSC器件中的電子萃取層。螢光光譜顯示,由於光生載流子的有效輻射複合,純鈣鈦礦膜表現出最強的PL強度。當鈣鈦礦膜與ZrL3接觸時,螢光強度大幅度降低(圖1h),表明ZrL3對鈣鈦礦有效的電荷提取。鈣鈦礦/ZrL3薄膜相比於純鈣鈦礦薄膜的螢光衰減也驗證了這一點(圖1i)。

圖1 ZrL3的穩定性與光學特性

【ZrL3作為電子萃取層製備PVSC器件】

作者隨後製備了具有ITO/PTAA/鈣鈦礦/PC61BM/EEL/Ag結構的有機-無機滷化鉛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器件(圖2a,b)。作為對比,沒有電子萃取層的器件功率轉換效率僅為18.8%,填充因子(fill factor, FF)僅71.21%。當在PC61BM與Ag電極之間引入ZrL3作為電子萃取層時,填充因子提升到了76.42%,功率轉換效率達到了20.34%。作者還在ZrL3中加入了bis-C60製備混合電子萃取層來提升電子萃取效率,並進一步將填充因子提升到81.28%,功率轉換效率提升到22.02%(圖2c)。器件的短路電流密度與外部量子效率匹配,證明了器件的可靠性(圖2d)。

圖2 以ZrL3:bis-C60為電子萃取層的PVSC器件的光電性能

為了驗證ZrL3對穩定性影響,作者分別對潮溼空氣和氮氣環境下器件工作性能進行了研究。結果顯示,在1000個小時連續工作後,有ZrL3的器件能夠保持90%以上的初始效率(在潮溼空氣中),而沒有ZrL3的器件效率衰減了50%以上(圖3a)。穩定性的顯著增強主要是由於Zr離子的強配位能力,以及ZrL3中密集的硫醇和交聯的二硫鍵,保護了鈣鈦礦的耐潮溼和氧氣性能。氮氣測試中也獲得了相似的結果。圖3d,e顯示,沒有ZrL3的器件在加速測試環境下(85℃以及85%溼度),Pb2+明顯的通過電子傳輸層向Ag電極遷移。這說明在這種侵蝕老化條件下,鈣鈦礦膜很容易分解為含pb的副產物和銨鹽,導致Pb2+向其他層擴散。然而,含有ZrL3的器件的Ag電極層中幾乎沒有發現Pb2+離子,因為都被困在了ZrL3:bis-C60/Ag界面處,形成了Pb(II)- ZrL3複合物(圖3f)。

【ZrL3對PVSC器件長期工作穩定性的提升】

圖3 ZrL3提升了器件的長期穩定性

近105 ml g-1的分布係數(Kd),355 mg g-1的Pb吸附容量(qmax)以及0.103 min-1的吸附速率常數證明ZrL3電子萃取層能夠有效吸附Pb2+(圖4a,b)。將器件浸入水中後發現,不含有ZrL3的器件Pb2+洩漏明顯強於含有ZrL3的器件。

【ZrL3阻止了PVSC器件中Pb2+的洩漏】

圖4 ZrL3抑制了鈣鈦礦光伏器件的鉛洩漏

總結:作者對2D MOF材料進行功能化,並將其作為電子萃取層製備了有機-無機滷化鉛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器件的功率轉換效率達到了22%,且長期運行穩定性得到大大提高。更重要的是,含硫醇的MOF可以通過形成不溶於水的複合物,捕獲大部分洩漏的Pb2+(超過80%)。上述結果證明了多功能MOFs大大推動了穩定、環保的有機-無機滷化鉛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發展與工業化。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65-020-0765-7

來源:高分子科學前沿

投稿模板:

單篇報導:上海交通大學周涵、範同祥《PNAS》:薄膜一貼,從此降溫不用電!

系統報導:加拿大最年輕的兩院院士陳忠偉團隊能源領域成果集錦

相關焦點

  • 中國團隊今日《Nature》連發3篇,二維材料研究誰與爭鋒
    一篇來自中科院物理所白雪冬研究員以及北京大學劉忠範院士、劉開輝教授等人,他們報導了一種兩步化學氣相沉積法,實現了高度非線性的二維材料MoS2在SiO2光纖內壁的直接生長。一篇來自香港城市大學Alex K.-Y .
  • 中國團隊今日《Nature》連發3篇,二維材料研究誰與爭鋒
    一篇來自中科院物理所白雪冬研究員以及北京大學劉忠範院士、劉開輝教授等人,他們報導了一種兩步化學氣相沉積法,實現了高度非線性的二維材料MoS2在SiO2光纖內壁的直接生長。一篇來自香港城市大學Alex K.-Y . Jen,朱宗龍,徐政濤等人,他們使用新型二維MOF致力於解決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穩定性和鉛洩露的問題。
  • 鈣鈦礦「鉛」洩漏又有新應對
    這也是鈣鈦礦電池作為一種新興技術所要面對的質疑。面對質疑,協鑫納米的鈣鈦礦領軍專家範斌為此專門準備了一個試驗:將鈣鈦礦光伏組件/電池浸泡在水中,再檢測水中的鉛含量和電池/組件的功率損失。儘管試驗表明洩漏到水中的鉛含量遠遠低於人們的想像和安全閾值,但鈣鈦礦科學家依然在嘗試和努力:- 開發不含鉛的鈣鈦礦電池;- 用新材料來吸收鉛,阻止鉛洩漏2月19日,《Nature》雜誌發表了一篇NREL的研究成果,研究人員通過在鈣鈦礦電池的正面和背面覆蓋鉛吸收膜的辦法來解決這種風險
  • 科學家研發布混合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重要突破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被認為是太陽能領域的後起之秀,與傳統的矽基太陽能電池相比,它們可能更便宜,生產更簡單,並且至少在實驗室較小尺寸的情況下,它們已顯示出較高的效率水平。但是,由於仍然存在一些待解決的問題使其無法成為具有競爭性的商業技術。一個主要問題是鉛的使用。大多數性能較高的混合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均包含水溶性鉛,引發了人們對受損電池潛在洩漏危險的擔憂。
  • 香港研發有機框架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效率高達22.02%
    香港城市大學的研究人員聲稱已開發出一種更穩定,更高效的全無機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經認證的效率為15.6%。據科學家稱,該設備被開發人員聲稱擊中了未經認證的16.1%,是迄今為止開發出的最高效的全無機鈣鈦礦倒置電池。研究人員聲稱,他們的設備是第一個鈣鈦礦電池,提供良好的長期穩定性和高功率轉換效率的同時,他們還表示,它還提供減少鉛洩漏。
  • 發完《Nat.Nano.》發《Science》,不愧是頂刊釘子戶鈣鈦礦啊
    鈣鈦礦是近幾年來發展起來的一類具有良好磁、電和光學性能的重要材料,並在太陽能電池、發光二極體(LED)、雷射器、光催化等方面得到廣泛應用。尤其在太陽能電池領域,短短幾年內,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光電轉換效率從最初的3.8%達到23.3%,與商業化的晶矽太陽能電池相當,在2013年被Science評為「十大科學進展之一」。此外,鈣鈦礦材料更是各種頂級學術期刊的常客。
  • 香港研發有機框架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效率高達22.02%
    香港城市大學的研究人員聲稱已開發出一種更穩定,更高效的全無機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經認證的效率為15.6%。據科學家稱,該設備被開發人員聲稱擊中了未經認證的16.1%,是迄今為止開發出的最高效的全無機鈣鈦礦倒置電池。
  • 上科大非鉛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效率破紀錄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的支持下,上海科技大學物質學院寧志軍課題組在非鉛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方面取得重要進展。通過器件結構的改進將錫基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開路電壓提高到了0.94 V,實現了12.4%的光電轉化效率,這是目前國際上已報導的穩態輸出效率最高的非鉛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 :高效硒化鉛量子點太陽能電池——基於鈣鈦礦納米晶體的...
    新南威爾斯大學Adv. Mater.:高效硒化鉛量子點太陽能電池——基於鈣鈦礦納米晶體的離子交換鈍化法 【引言】膠體量子點擁有帶寬可調節、造價低廉等優勢,被認為是一種應用前景廣闊的太陽能電池材料,其中硒化鉛(PbSe)量子點以多重激子效應和高效載流子遷移為著稱。
  • 二維材料,三篇子刊!TMD、石墨烯、2D-MOF
    原文連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63-020-00806-2第三篇,Nature Nanotechnology:2D MOF材料提升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穩定性並減少鉛洩漏
  • 中國香港新研發太陽能電池效率達22.02%
    摘要:據悉,中國香港的科學家已經開發出一種電池,在加速測試條件下,這種電池可以保持其初始效率的90%以上,另外該設備基於二維金屬有機框架。香港城市大學的科學家開發了一種基於2D共軛金屬-有機骨架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該骨架在鈣鈦礦和陰極之間的界面上用作電子提取層。
  • 防止鈣鈦礦電池的鉛洩露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一個美國研究團隊使用可吸收鉛的材料製作了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組正面和背面塗層。研究人員表示該薄膜能夠在電池受損時隔離96%的鉛洩露。當全球的研究人員都在嘗試開發無鉛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時,來自美國能源部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NREL)的一個研究團隊開發了一項能夠顯著降低這些裝置鉛洩露的技術。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優缺點
    相關研究發表在最新一期的《自然》雜誌上。 儘管研究團隊還沒有演示以新材料為原料製造的高效太陽能電池,此項研究已成為此前諸多研究強有力的補充,證明了擁有獨特晶體結構的鈣鈦礦有望改變太陽能產業的面貌。當前市場上佔主流的太陽能電池以矽和碲化鎘為材料,達到目前的轉化效率歷時10多年;而鈣鈦礦只花了短短4年時間的研究,有鑑於此,即使業界保守人士也對鈣鈦礦非常看好。
  • 2020開年紅 太陽能電池技術大發展
    HZB之前保持PS / Si串聯電池效率的效率記錄為25.5%,此後英國/德國初創公司Oxford光伏進一步推動,到2018年底生產了28%的效率電池。HZB的新記錄已由德國Fraunhofer ISE正式認證, 該小組說,現在它將針對該技術的30%的目標。
  • 植物能高效吸收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中的鉛
    科技日報北京1月22日電(記者張夢然)據英國《自然·通訊》雜誌21日發表的一項環境學報告,德國科學家開展的一項分析研究顯示,與人類活動造成的土壤鉛汙染相比,來自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鉛進入部分植物體內的效率是前者的10倍。
  • 新研發太陽能電池效率達2202%
    摘要:據悉,香港的科學家已經開發出一種電池,在加速測試條件下,這種電池可以保持其初始效率的90%以上,另外該設備基於二維金屬有機框架。香港城市大學的科學家開發了一種基於2D共軛金屬-有機骨架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該骨架在鈣鈦礦和陰極之間的界面上用作電子提取層。
  • 韓國專家: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效率高達25%
    世紀新能源網消息:近日,韓國成均館大學化學工程學院教授,鈣鈦礦電池材料專家Mr.Nam-Gyu Park於北京第14屆中國光伏大會於中國同仁分享了最新的研究成果。世紀新能源網記者了解,近年鈣鈦礦電池技術異軍突起,鈣鈦礦電池效率從最初的3.8%,到目前短短的5年達到了20.2%。
  • 太陽能電池材料新突破: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太陽能電池材料新突破: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學術頭條 發表於 2020-11-30 13:56:21 當前,大多數常用的太陽能電池都是以矽材料為基礎製成的,因為矽這種材料可以將太陽能轉化為清潔的電能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機遇與挑戰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機遇與挑戰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在新型太陽能電池中,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是最有前景的。」9月10日下午,在智慧能源與綠色發展論壇上,上海科技大學教授寧志軍分享了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機遇與挑戰。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圖鑑——2018年度ESI高被引論文中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匯總
    請記住:縱然你離我千裡萬裡,我都在材料人等你!鈣鈦礦型太陽能電池(perovskite solar cells),是利用鈣鈦礦型的有機金屬滷化物半導體作為吸光材料的太陽能電池。鈣鈦礦材料的結構通式為ABX3,其中A通常為銣(Rb)、銫(Cs)、甲基銨(MA)或甲脒(FA);Bv一般是錫(Sn)或鉛(Pb);X代表氯(Cl)、溴(Br)、碘(I)等滷素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