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化升級驅動產業融合 SD-WAN將成新基建重要支撐

2020-12-04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12月1日電 近日,「2020中國SD-WAN峰會」在北京召開。中國通信學會副秘書長文劍在峰會致辭中指出,隨著技術的發展與成熟,SD-WAN將成為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支撐。

  文劍表示,SD-WAN作為一種新型的廣域網技術和業務形態,基於軟體定義的技術彈性來構建網絡連接,能夠拉通零網融合,伴隨5G時代的到來,SD-WAN與5G結合可加快落地專線專網及產業應用,是5G和雲網融合落地實施的重要技術。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峰會上,華為雲、阿里雲、網宿科技等知名技術廠商分別獲得了SD-WAN最佳實踐獎和SD-WAN最佳創新獎。我國SD-WAN產業和市場正加速成熟。

  IDC諮詢預測,到2023年,SD-WAN市場規模將達到52.5億美元,2018-2023年期間年化複合增長率達30.8%。

  政策、標準加快落地SD-WAN市場再升溫

  Gartner報告顯示,2024年受敏捷化和增強雲應用支持的驅動,60%的企業將部署SD-WAN,是目前(20%)的三倍。

  據了解,SD-WAN允許企業智能切換使用包括光纖、5G和寬帶等多種網絡服務及組合,以創建一個更靈活、順暢、易管理的網際網路連接,讓企業可以低成本跨越數千個終端擴展基於雲的應用。

  伴隨「十四五」規劃和2035遠景目標著重強調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的發展,為落實中央關於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快發展新一代信息網絡的戰略部署,國家有關部門也積極推進SD-WAN的信息網絡新技術的創新和應用。

  近期,工信部和國家衛健委辦公廳聯合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快遠程醫療網絡能力建設通知中,明確指出要支持並鼓勵社會各有關企業基於公眾網際網路或專項網絡,採用SD-WAN實時視頻通信、智能網絡調度等多種技術方案,優化網絡傳輸質量。

  在行業標準方面,中國信通院已於2019年10月正式啟動了SD-WAN系列標準的制定工作。據趙慧玲在峰會上介紹,以CCSA TC3標準為例,該系列標準已經經非常完備。從總體技術到相關的設備,再到雲的接入、模型、接口,包括控制器等等的要求都進行了規範。

  業內人士指出,當前,SD-WAN市場正呈現越來越熱烈的狀態,客戶的接受熱情也在持續高漲。隨著國家大力發展數字中國建設,SD-WAN的熱度還將持續升級。

  數位化升級驅動產業融合 SASE成SD-WAN演進重要趨勢

  近兩年,全球範圍內SD-WAN領域正不斷掀起收購潮,SD-WAN與安全產業的融合正成為產業的重要發展趨勢。

  Gartner將這類融合的技術模型取名為SASE,意為「安全訪問服務邊緣」。該機構指出,雲服務和網絡正在強勁驅動數字業務,但傳統網絡和網絡安全架構卻遠未達到數字業務的需要。

  網宿科技網絡性能及安全事業部副總經理馬濤表示,隨著企業紛紛擁抱數位化轉型,以及邊緣計算、雲服務和混合網絡的興起,傳統雲安全通過企業數據中心對數據流進行檢查的方式在實時、移動和邊緣等場景下逐漸失靈,SASE將SD-WAN與零信任訪問等一系列安全能力集成,訪問決策基於用戶身份並在邊緣強制執行,而策略則在雲中集中定義和管理,可實現安全架構的核心從數據中心向身份的根本性轉變。

  根據Gartner最新的預測,到2024年,超過60%的SD-WAN客戶將實現SASE架構,而2020年這一比例約為35%。根據Dell'Oro Group的最新報告,從2019年到2024年,SASE的市場增速將以116%的複合年增長率增長。

  當前,Cato Networks、思科、Palo Alto Networks、Akamai等SD-WAN、網絡、安全及CDN領域的廠商都在積極整合布局其SASE業務。業界廣泛認為,同時在網絡性能和安全兩個技術領域擁有領先技術能力的廠商更有希望領跑市場。Dell'Oro集團研究總監Mauricio Sanchez指出,憑藉在優化網絡性能和為日益增長的應用程式提供託管服務方面的經驗,以及全球廣泛分布的網絡資源,CDN廠商有望成為這一領域的黑馬。

  在國內,具有代表性的廠商為網宿科技。據了解,網宿科技在SD-WAN領域布局較早,憑藉在全球構建的智能邊緣安全網絡以及近20年CDN領域積累的傳輸組網、應用優化等核心技術,網宿今年推出了基於SASE的新品ESA,能在提升企業網絡性能的同時,將訪問決策基於用戶身份在邊緣位置執行,實現企業隨時、隨地、在任何終端或邊緣安全的連接和訪問的辦公需求。

  據Gartner2020年度廣域網基礎設施魔力象限報告,SD-WAN市場變化極快,增加更多功能,將關鍵功能做的更深提升產品差異化至關重要,簡化和統一網絡安全的集成能力成為用戶驅動選擇SD-WAN的關鍵因素。

相關焦點

  • 數字金融與新基建 相輔相成的驅動關係
    「金融新基建」將對傳統金融行業產生影響   ①推動金融機構數位化轉型;②提高行業效率;③創造新的消費增長點;④助力金融業結構調整。   新基建在促進傳統金融行業數位化轉型的同時,也將面臨一些全新的挑戰。   金融科技創新本身需要技術與金融的高度融合,促進金融、科技能力的雙向聯動與提升。
  • 新基建、新機遇 釋放產業網際網路新勢能
    作為大會重要主題論壇之一,「2020新基建助力產業網際網路發展主題論壇」於28日下午正式召開。該論壇圍繞「新基建」這一重要的國家發展戰略,邀請到新基建行業領域知名專家學者、人工智慧、網絡安全及智能製造業領先企業代表等,共同探索「新基建、新機遇,釋放產業網際網路新勢能」的焦點話題。
  • 青雲科技全新升級光格網絡SD-WAN光盒 網邊深度融合智慧場景
    同時,全新升級光格網絡®️SD-WAN光盒,賦能邊緣計算,以完整的、覆蓋物聯網全局的方案賦能物聯網產業及百行千業的智能化建設,激活萬物,喚醒智能。新基建浪潮來襲,數位化技術作為其推動的核心正在加速整個社會的數位化轉型進程。數位化建設的重點也從面向人、面向消費市場的網際網路,轉向更廣泛的面向物、面向生產製造流程,覆蓋各行各業的物聯網。
  • 新基建,是什麼?
    比如,特高壓與新能源汽車充電樁雖然重要,但「特高壓輸電和城市地鐵等,其實已經進行了很多年,把它列到新基建裡面比較勉強」 。中信銀行(國際)首席經濟師廖群則認為,不宜低估新基建的範圍,新基建也可包括目前存量規模相對較小但未來增量空間較大的領域,比如「城際交通、物流、市政基礎設施」「農村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等。這些領域遵從「新舊融合升級」原則,也屬於新基建的重要部分。
  • 科技知識:「新基建」
    「新基建」的內涵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主要包括5G基站建設、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七大領域,涉及諸多產業鏈,是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以技術創新為驅動,以信息網絡為基礎,面向高質量發展需要,提供數字轉型、智能升級、融合創新等服務的基礎設施體系。
  • 人工智慧助新基建數位化轉型
    人工智慧對5G基站建設、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工業網際網路各新基建科技端領域具有重大促進作用;人工智慧與5G、大數據等技術結合,將帶動諸多行業快速發展,為很多領域數位化智能化轉型奠定基礎。本期刊發中國人工智慧學會副理事長、中南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蔡自興教授的觀點。作為新基建主要支撐的人工智慧技術,對國民經濟發展和新基建都起到巨大作用。
  • 新基建建築產業聯盟青島實驗室成立
    主要目的是打造新基建產業的產官學研跨界合作平臺與智庫,而在各地的新基建建築產業實驗室就是這個平臺的重要組成部分。青島新基建產業實驗室由新基建建築產業聯盟、銫鐠平臺、惠達衛浴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發起成立。建誼集團作為工信部工業網際網路產業聯盟—建築產業垂直行業組主席單位,最早提出並通過實踐,運用工業化生產技術、工業網際網路發展優勢助力建 築產業升級變革。
  • 新基建如何加速落地
    何為「新基建」?日前,國家發改委明確範圍,新基建是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以技術創新為驅動,以信息網絡為基礎,面向高質量發展需要,提供數字轉型、智能升級、融合創新等服務的基礎設施體系。具體包括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創新基礎設施等3個方面。   和傳統基礎設施建設相比,新基建究竟新在何處?助推新基建駛入快車道,應該從何處發力?記者採訪了有關專家。
  • 新基建如何發力?
    據交通運輸部發布的消息,北鬥系統基礎設施建設將成為新基建的重要落腳點。這是繼衛星網際網路之後,官方首次明確將北鬥納入新基建範疇。當「新基建」遇到北鬥,相關產業將迎來哪些新機遇?一起來看《人民論壇》最新文章!
  • 找準兩化融合「突破點」 推進電網向能源網際網路轉型升級
    公司一線科研人員備受鼓舞,紛紛表示將找準兩化融合「突破點」,以科技創新提升電網數位化和智能化水平,高質量建設能源網際網路。   攻堅「數字新基建」前沿技術   南瑞集團有限公司全面支撐公司新型數字基礎設施重點建設任務,牽頭完成公司智慧物聯體系、5G技術應用、網絡安全防護等頂層設計,完成公司14個數據中心數據中臺建設。
  • 「新基建」下,五大理由促使運營商升級F5G千兆家寬
    但要知道,「新基建」與傳統道路等基建不同,指的是以5G無線接入、F5G光纖寬帶、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物聯網為代表的新型基礎設施,本質上是信息數位化的基礎設施。與傳統基建相比,「新基建」更加側重於通過將對傳統基礎設施進行數位化改造,推進產業轉型,帶來幾倍於投資額的社會總需求和GDP的乘數效應,更好推動中國經濟轉型升級。
  • 科博會朝陽展區亮點搶「鮮」知 包括新基建等五大特色
    今年,北京市朝陽區將以「數字朝陽 智慧未來」主題亮相科博會,通過新基建展示區、數字民生展示區、數字城市展示區、科技防疫展示區,帶大家領略數位化經濟在現實生活的應用,探索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和高質量發展的廣闊前景。據介紹,本屆科博會朝陽展區共有五大亮點。亮點一是線上+線下雙驅動,多樣化形式呈現。
  • 高屋建瓴把脈新基建,群策群力發展新經濟
    ,是支撐數字經濟循環的基礎;二、新基建將助推數字經濟產業化,形成萬億級的自成體系的數位化平臺;三、新基建將助推傳統產業數位化,形成具有顛覆意義的產業網際網路;四、用基於新基建的科技創新、產業創新、制度創新,推進中國引領第四次工業革命、數字革命;五、要充分認識投資新基建與投資傳統基建的差異,創新新基建的投資模式
  • 探索數位化轉型要有一雙「新眼睛」——同濟大學建築產業創新發展...
    近年來,我國建築業轉型升級取得明顯進展,但主要依賴資源要素投入、大規模投資拉動發展,工業化、信息化水平較低,生產方式粗放、勞動效率不高、科技創新能力不足等問題比較突出,建築業與先進位造技術、信息技術、節能技術融合不夠,向數位化轉型是建築業實現產業升級的重要方向。
  • 5G加速度,技術融合是產業創新的核心技術推動力丨i黑馬聯合寬帶...
    包括創業企業創始人、行業投資人和產業領域合作夥伴等在內的200餘位嘉賓在線觀看。創業黑馬集團聯合創始人郭海峰提到,作為「新基建」中的領頭羊,5G對工業網際網路、人工智慧和大數據的發展意義重大。隨著各國對5G技術加大投入, 5G將會構成新的網絡基礎設施,5G驅動的創新,不僅局限在C端,也將逐漸轉向工業、城市、交通、醫療、企業服務等更廣泛的領域,進一步推動產業的數位化升級。
  • 寧高寧:提升核心競爭力,數位化是重要途徑
    來源:國資委網站寧高寧:提升核心競爭力,數位化是重要途徑疫情爆發後,中化集團數位化團隊僅用24小時完成疫情防控系統開發和上線,3天就將系統使用範圍覆蓋至境內外所有員工及承包商,為集團做好「全員覆蓋,精準防控」提供了重要支撐。
  • 理論動態|徐洪才:推動「新基建」投資需要新的思路
    其中,5G基站、大數據、人工智慧和工業網際網路可歸為數字經濟,圍繞這四項展開的基建可稱之為「數字基建」。中國為何要加快新基建進度?新基建尤其是數字基建將給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怎樣的影響?在這場全民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過程中,由4G/5G+(大數據+人工智慧)+(健康碼+釘釘)構成的三層數字基建體系發揮了重要作用,為下一步推進「新基建」投資提供了新的思路。
  • 答卷2020|數十萬億新基建「潮來」,充電樁要火?
    七大領域、三方面內涵、超萬億投資規模,「新基建」瞬間凝聚了各方的共識、激發了各地的投資熱情。數十萬億基建項目如期而至,成為面對疫情帶來的經濟下行壓力的一針強心劑。新基建強勢提速,不僅在短期內拉動有效投資,還能在長期內形成強大的乘數效應,通過提供數字轉型、智能升級、融合創新的基礎設施體系,為新經濟、新產業和新業態厚植根基,打造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 2020年「新基建·新機遇·新活力」新一代信息技術助力數字經濟...
    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黨組成員、總工程師胡志剛在致辭中介紹,今年以來,廣州市出臺實施「數字新基建發展40條」「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發展措施」、「打造數字經濟創新引領型城市22條」等系列數字經濟發展政策,緊抓數字經濟新時代重大機遇,釋放政策紅利,大力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位化。據測算,2019年廣州市數字經濟總量規模已超萬億元。
  • 長江產經智庫圓桌會:中國新基建:發展機遇、策略與影響
    2008年我國為應對金融危機的影響,加大傳統基建建設,很大程度上拉動了經濟增長。但傳統基建在極大提升我國基礎設施的同時,投資已經趨於飽和,投資的邊際效益不斷下滑,需要引入新的基礎設施拉動經濟增長。新基建具有網絡化、數位化和智能化的特徵,是培育新動能、實現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的重要戰略舉措,對落實創新驅動發展和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具有支撐作用。第二,新冠疫情的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