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樂校長」楊祖佑講述:六摘諾貝爾獎是如何做到的?

2020-12-05 中國青年網

  針對青年學生的成長、聖塔巴巴拉分校的課程體系與特色專業等問題,楊祖佑與聽眾進行了細緻的交流。 中國青年網見習記者 蘇賀攝

  中國青年網北京1月22日電 (見習記者 蘇賀) 有一所大學,自1998年以來,先後有6位教授獲得諾貝爾獎,涵蓋了物理學、化學、經濟學等各大領域,在諾貝爾獎獲得者數量上緊隨史丹福大學,躍居世界一流。備受人們尊敬的已故「布鞋院士」李小文1985年曾在這所大學獲得地理學碩士、博士以及電子與計算機工程碩士學位。

  這所大學就是美國加州大學聖塔巴巴拉分校。近日,這一大學的校長楊祖佑做客中國科學院大學,為師生們做了題為《高校對領軍人才的引進和培養》(Attracting and Cultivating Talents and Leaders at a University)的講座。楊祖佑在講座中說:「造就世界一流大學需要做兩件事:第一是吸引、培養人才,第二是把吸引來並培養成功的人才留住。」

  吸引和留住人才 造就世界頂尖大學

  在楊祖佑看來,造就世界一流大學,人是最重要的。「培養人才和留住人才都任重而道遠。留住人才需要有一個很好的環境,這不但要靠經濟實力,更要有良好的科研環境、學術環境、人文環境。」 楊祖佑說。

  在人才引進的過程中,楊祖佑也有過「三顧茅廬」的經歷。在邀請2004年諾貝爾物理獎的戴維·格羅斯(Davied Gross)時,楊祖佑曾前去和他談了一下午。格羅斯給楊祖佑指出了幾件要改變的事情,這讓楊祖佑欣喜若狂:「這簡直是太好了,這些建議是從顧問公司那裡花多少錢都請不來的。」楊祖佑跟格羅斯承諾,尊重對方提的條件,並願意為這幾個條件做出改變。

  格羅斯最終被楊祖佑「三顧茅廬」的誠意感動,來到了聖塔巴巴拉分校任教,並在7年後獲得了諾貝爾獎。「邀請好的教授是要花功夫的,需要我們精挑細選,因為好的教授值得我們這樣去做。」楊祖佑總結道。

  一個教授需要怎樣的研究環境,這常常不是校方所能想像到的。對於楊祖佑而言,同樣面臨過這樣的問題。在邀請某知名教授時,對方提出需要「地基深度至少五米、車子經過沒有震動」的房間做實驗室,而當時的學校沒有這樣的條件,邀請失敗。在之後的五年裡,楊祖佑花工夫搭建出了符合要求的實驗室,該教授應約而來,將學校的心理學專業建設到了世界一流水平。

  在談到科研環境時,楊祖佑表示,良好的科研環境是教授們潛心學術的重要保障。「當教授們身處自己想要的環境時,每天就很開心,也會喜歡他們所從事的工作,」而楊祖佑和他的團隊所要做的,就是盡最大努力,為教授們提供「他們想要的環境」。

  對於留住人才而言,楊祖佑列出了三條標準:一是要證明想走的人是否真有人要挖他,一定要有書面的材料來佐證;二是學校的同事是否100%的想留他;三是搞清楚想走的真正原因,如果是因為學校的環境不好,就要想辦法改善,因為「好的教授能夠改善環境,能教管理者做事」。對於人才,要「聽懂他們的需求,人家要什麼環境就給努力創造什麼環境」,這樣終究是「會有收穫的」。

相關焦點

  • 六摘諾貝爾獎是如何做到的?
    近日,這一大學的校長楊祖佑做客中國科學院大學,為師生們做了題為《高校對領軍人才的引進和培養》(Attracting and Cultivating Talents and Leaders at a University)的講座。楊祖佑在講座中說:「造就世界一流大學需要做兩件事:第一是吸引、培養人才,第二是把吸引來並培養成功的人才留住。」
  • 領導力 | 讓美國區域型大學翻身的華裔校長楊祖佑領軍,17年催生6位諾貝爾獎得主
    他如何改造學校,成為諾貝爾獎搖籃? 今年8月,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公布了一份大學排名。前十名有史丹佛、哥倫比亞、普林斯頓等大學,卻沒有哈佛、耶魯與牛津。 這是近15年(2000年至2014年)諾貝爾得主來源排名(不含文學獎與和平獎)。
  •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楊祖佑|導師|華裔|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
    如果說田長霖憑一己之力,單槍匹馬的闖進美國主流教育界,為華裔進入美國上層高等教育社會打開了一個口子,那楊祖佑便是具有慧眼的伯樂,將許多「千裡馬」收入麾下。任職時,六位教授獲得諾貝爾獎楊祖佑,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校長。1994年,他從150位候選者中脫穎而出,成為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的第五任校長。
  • 2020諾貝爾獎|自然科學獎背後有趣的故事(一)三顧茅廬的華裔校長
    但是這所 「全美最好玩的學校」,可是出過六位諾獎得主的,綜合排名一直在全美前三十左右。範傑講到UCSB的華裔校長楊祖佑先生,這可能也是一位全世界都數得上的很好玩的校長。從1998年以來,UCSB先後有六位教授獲得諾貝爾獎,涵蓋了物理學、化學、經濟學等各大領域。
  • 2020諾貝爾獎|自然科學獎背後的高校故事(一)
    每年萬聖節假期,全美的年輕人都會前往UCSB「朝聖」,這麼愛玩的學校,學術做得毫不遜色,綜合排名一直在全美前三十,出過六位諾獎得主。這背後,有一位非常好玩的校長。三顧茅廬的華裔校長最近一次和朋友談論到UCSB,是在九月底一場科學家的飯局上。
  • 那些美國歷史上的華裔校長真不容易!令人佩服
    如果說田長霖憑一己之力,單槍匹馬的闖進美國主流教育界,為華裔進入美國上層高等教育社會打開了一個口子,那楊祖佑便是具有慧眼的伯樂,將許多「千裡馬」收入麾下。 任職時,六位教授獲得諾貝爾獎 楊祖佑,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校長。
  • 美國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校長楊祖佑博士訪問我校
    1月26日下午,美國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校長楊祖佑博士訪問我校,一同來訪的還有美國車橋製造國際控股有限公司(AAM)執行副總裁John J. Bellanti先生,安徽江淮汽車集團公司副總裁龔仁和先生及美國車橋製造國際控股有限公司亞洲、合肥公司的相關人員。
  • 曹健林副部長會見美國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校長楊祖佑先生一行
    2015年3月31日上午,科技部副部長曹健林在部內會見了美國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校長楊祖佑先生、中村修二教授、史迪文·單巴爾斯楊祖佑校長介紹了TMT國際天文臺項目的最新進展,並對中國科研單位在TMT相關核心技術的研發工作表示讚揚。雙方還就LED技術的最新進展交換了意見。    科技部基礎研究司巡視員彭以祺、國際合作司參贊蔡嘉寧等會見時在座。
  • 那些美國歷史上的華裔校長真不容易!
    如果說田長霖憑一己之力,單槍匹馬的闖進美國主流教育界,為華裔進入美國上層高等教育社會打開了一個口子,那楊祖佑便是具有慧眼的伯樂,將許多「千裡馬」收入麾下。楊祖佑,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校長。1994年,他從150位候選者中脫穎而出,成為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的第五任校長。
  • 沈華:千裡駿馬尋伯樂
    在西安碑林博物館,就有唐太宗的昭陵六駿雕刻,是當年陪唐太宗李世民南徵北戰打天下的六匹戰馬,名字分別叫拳毛騧、什伐赤、白蹄烏、特勒驃、青騅和颯露紫。從名字就可以想像出這幾匹馬的形象,據記載這六匹馬應該都是當時的突厥馬,就是我們熟知的汗血寶馬,可以日行千裡夜行五百裡的那種神駒。
  • 屠呦呦之後,國人還有誰有望摘得諾貝爾獎?
    在莫言之前,中國有著強烈的諾貝爾獎情結,一直苦苦盼著自己能夠拿一個諾貝爾獎,尤其是希望能夠拿到科學方面的諾貝爾獎。2015年,屠呦呦獲得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也算是暫時了卻了心願。能不能獲諾貝爾獎文學獎具有比較大的偶然性,在莫言獲得諾貝爾獎之前並沒有多少人看好他能夠獲獎。
  • 有望獲得諾貝爾獎的薛院士,擔任南方科技大學校長!網友:厲害了
    南科大的第一任校長就是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朱清時院士,第二任校長是原北京大學副校長陳十一院士,而第三任院長就是薛其坤院士。那麼薛其坤院士又有什麼樣的履歷呢?薛其坤是材料物理學家,理學博士,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其主要研究方向是掃描隧道顯微學、表面物理、自旋電子學、拓撲絕緣量子態和低維超導電性等。
  • 《諾貝爾物理學獎》那些年的他們距離摘冠只差一點
    自1901年至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已頒發113次,就如何「論功行賞」問題,各方一直爭議未斷。愈來愈多科學研究是通過團隊合作進行,有些更是跨國和跨學科。大多數科學文章都是合著,要選出當中貢獻最大的人其實很難。
  • 施春風:從摘果子的少年到新加坡國立大學校長[圖]
    施春風,教授,新加坡國立大學校長。6月1日,施春風教授正式成為新加坡國立大學成立以來的第三任校長。他向記者透露了他鮮為知的少年歲月。   看施教授履歷中一籮筐的學術成就,很難想像這位科學家少年時代竟然是「不怎麼積極的學生」,父母有時還會接到老師有關他遲交作業的通知。施教授勾起近40年前的回憶,笑著說,他的童年「充滿樂趣」。家住烏節路的他當時有點好玩,並不怎麼積極用功讀書。他說:「當時的烏節路和今天的完全不同。
  • [視頻]美國加州大學首位華人校長--田長霖(下)
    進入[華人世界]>>    央視網消息(華人世界):在上期節目中,我們為您講述了田長霖的故事,從1956年,21歲的田長霖只身前往美國留學開始,他創造了多項美國教育史上的奇蹟,他曾以1年零8個月的時間攻下普林斯頓大學博士學位,26歲成為柏克利大學最年輕的
  • 伯樂故裡相馬「新傳」
    宋時,濟陰縣邊界極近成武,今伯樂集當屬濟陰縣轄,故《太平寰宇記》所云之伯樂冢當為今伯樂集鎮南之伯樂冢。據成武縣文化館館長孔令藝介紹,成武縣地處魯西南,是一座千年古城。周武王封庶弟於郜,時為郜國。秦置成武縣,幾千年來,也曾為郡為州。據史書記載,伯樂的出生地便是現在的成武縣伯樂集鎮伯樂集村,伯樂傳說更是深深紮根於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的成武縣這塊土地。
  • 這所高校今年拿下2個諾貝爾獎!卻把校長愁壞了
    至此,伯克利大學已累計獲得諾貝爾獎人數達109位,在大學諾貝獎人數排名中居第三位,僅次於哈佛大學和劍橋大學。不過,現在伯克利的校長卻非常的頭疼,為啥?也就是說,只有你得了諾貝爾獎,你才能在這裡Park!
  • 2020諾貝爾物理學獎出爐,清華大學教授有望摘下物理學諾獎?
    一年一度的諾貝爾獎揭曉,社會關注度持續高漲。按照今年的諾獎頒布日程,將從10月5日頒布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開始,持續到12日頒布今年最後一項諾貝爾獎,將耗時5個工作日。迄今為止,中國籍學者拿到諾貝爾獎的只有莫言和屠呦呦兩人。2017年恢復中國籍的科學家楊振寧,在1957年摘得諾貝爾物理學獎時,尚不具有我國國籍。
  • 諾貝爾獎人數全球第八!加拿大是如何做到的?
    10月5日,2020年諾貝爾獎正式拉開帷幕,一場疫情改變了全世界的打開方式,百年歷史的諾貝爾獎也首次打破傳統取消頒獎晚宴,但依然受到全世界的關注。 10月5日至10月12日,諾貝爾獎委員陸續公布了六大獎項。
  • 諾貝爾獎獲得者談如何培養孩子的科學興趣
    不知道其他的家長是否也有過這樣的困擾,那就是如何培養孩子的科學興趣呢?如果您也是一位束手無策的家長,這篇文章就很適合您,當然,即使您有很好的方法,那麼了解一下世界大佬們如何培養孩子的興趣的,也一定會讓您有所收穫。下面小編搜集了著名企業家扎克伯格、諾貝爾獎獲得者費曼、著名科學家加來道雄培養孩子或自己成長的方法和故事,以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