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點汽車聯合創始人季申:未來汽車行業競爭需關注軟體、服務、內容

2020-12-05 36氪

未來汽車的形態將會是如何?傳統車廠、造車新勢力如何在未來到來時把握差異性?奇點汽車聯合創始人季申在36氪未來峰會上分享了他的看法:汽車廠商們不僅需要關注硬體本身,未來的汽車將整合硬體、軟體、內容、服務等多個要素,打破功能間的隔絕。針對不同要素,奇點採取了不同的迭代思路。

以下是季申演講全文:

作為未來出行的一個載體企業,我今天想與大家分享一下奇點汽車的實踐和想法。

在造這個車之前,我們的初衷很明確,兩個點:一是汽車本身硬體不具備智能性,消費者不得不先買一個汽車,再加上智能系統來解決汽車本身不夠智能的痛點,二是汽車的電子部件越來越多,軟體功能越來越強大了,怎麼綜合運用這些軟體也是我們的考慮點。

奇點汽車一開始就從這兩點出發,針對第一點,要打造智能硬體平臺,針對第二點,要打造智能軟體平臺。我們的作業系統集成了各種功能,提供軟體接口給我們的應用軟體程序使用。打個很簡單的比方,手機上有個攝像頭智能硬體,作業系統把攝像頭功能集成了,而應用軟體增強了攝像頭的應用場景,拍照掃碼識別等等。

硬體方面,在一些核心部件上我們摒棄了傳統的採購方式,而是採用研發方式,比如整個車內的車聯網絡,目的是為了打通車內的傳感器和執行器之間的數據交互。舉個很簡單的例子,零部件採購的模式下我們可能發現,智能車上雨量傳感器得到的數據只給雨刮使用,這就是功能性的局限。現在我們做到什麼程度?雨量傳感器傳來信號,執行器分析出現在在下雨,不僅告訴雨刮開始工作,還告訴車窗天窗要關起來,再把車輛行駛切換到雨天運動模式。更進一步,還可以將外部的環境因素結合起來,用戶是開在泥地上、高速公路上、山路上還是普通的城市街道?現在的汽車每個功能之間是隔絕的,而奇點想做的是搭建的自己的軟硬體平臺,把這些功能組合起來,根據場景解決問題。這是我們核心的思路。

講到網際網路造車,大家都有一個問號:網際網路的思維模式是快速迭代,可是汽車的迭代很慢。一個快速變化的東西怎麼跟複雜、迭代慢的系統結合?我們把車的系統分為三層:

第一層智能駕駛,要求駕駛安全、可靠,因此我們用傳統做硬體的方式來做。

第二層是車載乙太網,加上攝像頭、雷達等探測設備後,這些數據的融合對車內的傳輸帶寬要求特別高,所以車內是否能使用乙太網也是智能汽車的一個判斷標準。通過乙太網,可以根據場景實時定製出行的解決方案。這一塊我們認為是中等頻次的進化過程,迭代不會很快。

第三層是智能座艙,智能座艙包括了車內的中控屏幕、儀表、後排的娛樂屏等等,是駕駛員、乘客直接觸摸到的屏幕入口。從這些入口,用戶能得到獲取服務、內容、應用程式以及功能的升級。所以,數字座艙這一塊是偏軟體的,是與用戶日常使用強相關的。因此我們選擇按照網際網路的方式迭代發展。

我們現在可以看到,一輛汽車發布後,消費者更多會關心車的外觀、駕駛速度、乘坐體驗,但對其中的軟體技術的考量佔的比重很低,可能就10%,而車的硬體部分佔到90%。未來智能汽車發展的時候,它的硬體部分比例會縮小,消費者的關注度可能不再那麼集中了,而更多地關心軟體及網際網路服務的質量,這塊可能會達到60%。

前面講了很多智能化的東西,聽上去非常美好,但是我們也覺得光有這些智能化的東西還不夠,汽車產品要落地還是離不開製造方面的因素。對於中國來說,在智能汽車產業裡是彎道超車,跟國外的大廠沒有關係,我們在制定自己的標準。但車本身仍然非常重要,只有車這個載體出現之後,這些網際網路服務、智能系統才有用武之地。在基礎製造方面,我們奇點汽車也投入了資金和團隊,電池、電機、智能系統等等都是我們自主設計開發。

除此之外,奇點很重要的一個優勢在於團隊。奇點汽車在日本有個接近60人的工程師團隊,這些工程師是來自於豐田、本田的老工程師,他們擁有非常豐富的汽車製造工藝、汽車結構化經驗。我們在研發過程中的每個數據的出圖、我們交付的產品,都要通過他們嚴格的審核。這個老工程師團隊也是奇點汽車質量的一個非常可靠的保證。

今年年底,我們的第一批車就會交付。目前,我們已經完成了200萬公裡的路試,進行了底盤耐久化測試、電力電池落地實驗等等。我們在吐魯番超過70度的環境下測試車的熱管理、電池是否可靠。在海南五指山地區,我們進行了高溫高溼下的測試。

相關焦點

  • 奇點汽車聯合創始人沈海寅:硬體軟體雙輪驅動,奇點汽車正在不斷...
    7月12日,由GNEV官方機構主辦、第一電動網承辦的2018未來汽車展暨未來汽車開發者大會在上海嘉定汽車會展中心盛大開幕,奇點汽車聯合創始人沈海寅表示,奇點汽車希望打造的不僅僅是一個交通工具,而更是一款懂你的輪式機器人,這是奇點的初心。硬體軟體雙輪驅動,奇點汽車正在不斷成長穩步升級。
  • 季申:讓你玩兒的汽車不多,奇點「潮」網際網路基因做到了
    奇點汽車聯合創始人,智能應用車聯網負責人季申認為通過一些網際網路或者數據分析的方式讓大家得到一些生活上的便利性,是可以提升很大的效率空間的。目前的汽車就像是一個個網際網路的殼子,毫無網際網路屬性可言。一些所謂的智能後視鏡和改裝後的車體,其實並沒有跟車融為一體,它只是一個局部性的網際網路化。
  • PCauto專訪奇點汽車創始人兼CEO沈海寅
    太平洋汽車網在車展現場對奇點汽車創始人兼CEO沈海寅先生進行了專訪,以下為專訪實錄:太平洋汽車網:各位網友大家好!今天很榮幸邀請到奇點汽車聯合創始人兼CEO沈總來到太平洋汽車直播間,沈總您好!很多產品都在傳播「車上具備一個大屏幕,大屏幕裡可以有實時的地圖」,這個能否成為智能汽車?奇點汽車認為,這些是未來汽車都必須具備的點,但真正的智能汽車應該是把汽車變成一個平臺,在這個硬體平臺基礎上,你只需要更新你的軟體或者增加新的軟體,就可以使這輛車具備新的功能、新的體驗和新的服務。同時,奇點iS6的配置非常豪華。
  • 沈海寅:奇點汽車要做懂你的「輪式機器人」
    12月15日,第八屆全球新能源汽車大會(GNEV8)在國家會議中心開幕,奇點汽車創始人、CEO沈海寅在開幕論壇上發表主題演講稱,「讓每次出行都成為美好的記憶」是公司的願景,奇點汽車將自己定義為:懂你的機器人。不光可實現軟體升級,還包括硬體裡面部件的升級,這才是真正智能汽車的核心點。
  • 前百度美研架構師黃浴加盟奇點汽車,細數這家智能造車企業的人才戰略
    創辦歷程2007年,沈海寅創辦的日本金山首創殺毒軟體免費模式,讓金山軟體在日本成為知名中國網際網路品牌;2013年回國後沈海寅加入360擔任副總裁,負責智能硬體產品部以及智能硬體投資團隊;2014年11月他聯合其他四位創始人成立智車優行。
  • 奇點汽車衝擊科創板 曾陷欠薪風波欲遷總部至安徽
    奇點汽車創始人沈海寅對時代財經表示。沈海寅:奇點汽車非首批上市日前,有媒體報導稱,奇點汽車首席品牌和戰略發展副總裁趙強確認奇點汽車將首批登陸科創板,具體進展要看(證監會)審核流程,消息引起了業界廣泛關注。豈料一日來回,事件發生逆轉,事件的主角之一趙強發文稱「信息失實,請各界勿聽勿信勿轉。」
  • 奇點汽車趙強:用軟體定義硬體 | Morketing汽車營銷①
    奇點汽車戰略與品牌副總裁趙強汽車營銷需穿越3難點1.汽車營銷線索重複銷售線索是汽車營銷人員成單的關鍵線索,傳統的汽車廠商大部分都會選擇與汽車網際網路媒體合作,例如汽車之家、易車網等,他們源源不斷的提供汽車相關的資訊內容報導,以此聚集用戶和流量,且這部分用戶天然與汽車愛好標籤相符。
  • 對話奇點汽車沈海寅:認同極致產品邏輯,我連做夢都在想怎麼造車
    在日前受《未來出行說》欄目組之邀對汽車未來產業從業者的深度訪談中,奇點汽車創始人兼CEO沈海寅這樣說道。沈所言如數家珍的對象,就是奇點汽車計劃於明年上市的首款量產車型iS6,後者也將與日前先後發布首款量產車產品的威馬汽車、蔚來汽車等一道,共同出徵年後即將點燃一場酣戰的大中型SUV智能汽車市場。
  • 不同於傳統4S店,奇點汽車的「汽車新零售」打算怎麼玩?
    伴隨首家體驗店上周在北京三裡屯商圈開業,以「智趣空間、無憂專屬服務、輕鬆擁有」三大價值為核心的「奇‧樂無窮」新零售體系也同時發布,這套新體系的創新點在於線下渠道採用售前、售中、售後分離模式,每個環節都會招募合伙人,並非完全直營。未來三年,奇點汽車計劃在全國發展200家這樣的體驗店。那麼,奇點汽車的銷售模式與傳統汽車4S店到底有何不同?合伙人的招募條件有哪些?投資回報怎麼樣?
  • 【Car路裡學堂·汽車技術】2020年汽車軟體行業研究報告
    軟硬體分離為實現 SDV 基 礎,電動化趨勢簡化造車流程,未來汽車硬體的研發、製造更偏向於流水線過程,而軟體發展逐步向網際網路的快速迭代趨勢傾向。汽車軟硬體分離概念由此 而生,其包含兩方面內容,一方面,由於開發周期(汽車硬體 5-7 年的開發周 期 vs. 軟體 2-3 年的開發周期)及技術領域(偏向製造業 vs.偏向網際網路)的 差別,汽車軟硬體在開發上、供應上逐漸分開。
  • 奇點汽車首家線下體驗店開業,引入AI機器人打造汽車新零售
    同時,該公司還發布了以「智趣空間、無憂專屬服務、輕鬆擁有」三大特點為核心新零售體系。奇點汽車創始人兼CEO沈海寅表示,該公司打造線下體驗店的直接原因,便是希望能夠融合線下線上的渠道,為品牌和用戶(粉絲)打造共同成長的基地。未來在體驗店中,奇點汽車會定期舉辦跨界興趣活動、行業論壇、大咖見面會,調動該品牌粉絲們的熱情與參與感。
  • 沈海寅:奇點汽車實現軟硬體一體化
    智能汽車:軟體定義硬體,帶來全新體驗和服務隨著網際網路科技與汽車產業的不斷融合,智能汽車儼然成為了行業新的風向標。無論是傳統車企還是新造車品牌都在加大對智能汽車產品的戰略布局,力求在智能化產業風口下贏得市場先機。然而如何定義智能汽車?大家各有見解。
  • 百年汽車的新路上 奇點們在狂奔
    《汽車百年2》不同於第一部,更多地關注汽車產業帶來的變化和影響,從生活方式、經濟變革、商業模式、未來科技等方面剖析和描繪汽車與人類生活的未來圖景。在電動化、智能化和網絡化大潮下,百年汽車正進入到了巨變的「奇點」。在《汽車百年2》裡,身為造車新勢力中的一員,奇點汽車參與演繹了一段來自未來的故事。
  • 百度聯合吉利組建智能汽車公司:對標蘋果造車模式 專家提示需警惕...
    央廣網北京1月12日消息(記者 黃昂瑾)「這次百度聯合吉利造車,不同於理想汽車、小鵬汽車的成立。後兩者源於創始人退出原有公司,重新組建汽車公司,百度以其原有品牌進入汽車行業組建新公司,這在中國汽車行業尚屬首家,具有裡程碑意義。」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專家智庫成員張翔接受央廣網記者採訪時說道。
  • 智能汽車賣點在哪兒?奇點汽車佐證軟硬體博弈之道
    透過前不久結束的CES Asia 2018我們發現,以奇點汽車為代表的「軟體為先」派帶來了驚喜的科研成果,似乎告訴我們,智能汽車的賣點就是迭代升級的軟體。為此,奇點汽車在CES Asia 2018上,推出了國內首款車載乙太網數位化架構智能座艙系統,實現了智能軟體系統與硬體平臺的貫穿打通,以中央域控制器的整套智能技術系統來進行功能上的延展與升級。
  • ...探汽車產業新機遇 2020中國汽車產業峰會尋找中國汽車發展新動能
    2020中國汽車產業峰會由中國汽車金融年會和中國汽車新創峰會兩大會議組成,針對不同的行業熱點話題,一共舉行了5場圓桌對話。  此外,在本次峰會上,21世紀經濟報導還聯合其他權威機構發布了兩份重磅報告。由21世紀經濟報導中國汽車金融實驗室和尼爾森聯合推出的《2020中國汽車消費趨勢調查報告》以及與羅蘭貝格聯合發布的《2020中國智能電動汽車發展報告》。
  • 新聞精選|小鵬汽車遭維權, 奇點汽車確認登陸科創板
    奇點汽車確認登陸科創板7月10日消息,昨日下午,奇點汽車首席品牌和戰略發展副總裁趙強確認了登陸科創板的消息該公司位於德國不萊梅市的工廠已被暫時關閉,未來該廠區或將面臨易主的可能。寶沃已向媒體證實,工廠已被暫時關閉,一位官方發言人表示:「不萊梅是寶沃汽車的故鄉,我們仍將與WFB保持密切聯繫。」不過,根據WFB的說法,這種「密切聯繫」並不是在整車製造方面,而是將業務溝通方向轉向了出行服務領域。
  • 豐田產品質量+奇點科技實力 奇點汽車全球首發iC3
    雖然本次亮相車型還不是最終版本,內飾等一些細節還未曝光,但僅從外觀上,奇點iC3就吸引了人們的強烈關注,圍觀人群也是絡繹不絕。我們好不容易才在大家休息時,才拍到了一些照片。不過,也可能有人會對此頗有微詞,不了解奇點汽車為何不自主研發第二代車型,而直接用豐田的車型來開發國產版本。其實,在我看來,這是一種取長補短強強聯合的一種策略,不但無可厚非,而且還有先例——大名鼎鼎的阿斯頓·馬丁就曾以豐田iQ開發過兩款車型。奇點iC3會是Smart EQ和MINI Eletric的對手嗎?
  • 奇點汽車沈海寅:20億人民幣,造智能電動汽車的「小米」 | 聯想之星...
    過去幾年,造車行業頗有「天下熙熙皆為利來」之感。國外有特斯拉,國內更有各家爭奇鬥豔,與炫酷的概念車相對的,是頻發的事故、高昂的價格以及尷尬的量產難題,而賈躍亭造車的一地雞毛,更是讓造車屢屢招致非議。同樣是專注智能電動汽車造車,奇點汽車CEO沈海寅認為,如果選擇合作生產,造車並非有人「吹的需要那麼多錢,20億人民幣足夠了」。
  • 樂視汽車「法拉第」聯合創始人辭職
    法拉第未來FF(樂視汽車)聯合創始人兼產品戰略高級副總裁尼克桑普森在裁員期間辭職,目前法拉第未來公司與中國投資者恆大健康公司持續「爭執不休」。他的離職並非「獨立事件」,產品和技術開發高級副總裁彼得·J·薩維奇安此前也已告別法拉第未來公司,彼得·J·薩維奇安本周也離開了法拉第未來公司。全球供應鏈高級副總裁Tom Wessner和室內設計與品牌負責人Pontus Fonateus 於10月初辭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