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去國外旅遊的人會說,在國外,村子比都市漂亮,「寧做瑞士農民,不做紐約市民」。而在中國,跟人提說要做農民,有時候卻會被反問,你是不是「腦子進水了」?
BUT,重要話說三遍!這OUT了,到金山做農民,到金山做農民,到金山做農民,今後讓你夠不上啊!
此話怎講?讓話匣妹跟金山區委副書記、區長胡衛國去上海最早的郊野公園先看看。
沒騙你吧,這還只是現在,再過個幾年,等金山打造成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先行區,估計不少人都會思量「棄城而去」,做一個沒農籍的金山農民!算了,先上美圖,解解饞。
回到廊下郊野公園所在的廊下鎮,這裡的村民用「三變」來總結郊野公園開園以來,自己身邊發生的變化:田園變公園、勞動變運動、民房變客房。
現在這裡的網紅民宿不要太多噢,再加上網紅菜飯、塌餅,吃貨小資們一有假期腳就癢了,方向——金山!
廊下的農業「接二連三」很有特色,也就是一產、二產、三產融合做得不錯,培育形成了一批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比如,博海餐飲,曾為世博會提供餐飲保障,每天能解決12萬人的用餐問題。據說,咱們食堂也是他們的菜,好是好的,不過,有點小「巨」,心疼飯卡先。
亞太國際,全市肯德基漢堡大部分用的就是亞太即食生菜。廊下的聯中蘑菇,完全採用工業化解決農業問題。只用70畝土地,就實現了每天20多噸的蘑菇生產,畝產值每年可達到200多萬元。
做農民要做金山農民
學校有三好學生,廊下有「六金」農民:打工有薪金,經營有現金,分紅有股金,房屋有租金,土地有流轉金,養老有保險金。
儂在城市苦苦掙扎貸款買房子,討娘子,人家在廊下坳造型,是這個樣子的,房子大得好放牛(Σ(⊙▽⊙"a),急死窩了。
這兩年通過村莊改造、農民集中居住,廊下在打造美麗鄉村方面也有不少亮點。比如,廊下特色民居就是典型的「粉牆黛瓦觀音兜」,很好地體現了江南特色,還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的民宿和農家樂。
好吃瑟忒了
金山不只是有廊下,好白相的地方多了,好吃的也多了。農業是金山的一張「名片」、一塊「長板」,是上海的「米袋子」和「菜籃子」,素有「上海糧倉」的美譽。
建設「百裡花園、百裡果園、百裡菜園,成為上海後花園」是金山發展瞄準的目標。今年5月,李強書記來金山調研時,提出了「兩區一堡」的戰略定位,其中之一就是希望金山成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先行區,金山的「一葡二桃三莓四瓜」贊額!施泉葡萄,幾乎年年都是全國優質葡萄金獎,辣手!
今年,金山區以農民專業合作聯社為載體,以呂巷水果公園種植區域為核心,篩選和發展周邊優質種植戶加盟,施泉葡萄種植面積穩步擴大到1180畝,覆蓋6個鎮9個生產基地。
施泉,一則施之以泉,二則施灑甘泉。前者,即為種植者以最潔淨之水灌溉、呵護葡萄之意;後者,即為在炎炎夏季帶給眾人清涼甘甜的美味之意。
作為國家葡萄產業技術體系上海綜合試驗點,「施泉」依託上海農科院、浙江農科院、南京農大等科研院所力量,經過系列嫁接、試種試驗,培育出適合本地種植的30餘個國內外優良品種,如「巨峰」「夏黑」「藤稔」「醉金香」「金手指」「陽光玫瑰」「矢富羅莎」等。通過對早、中、晚3個檔期品種進行溫控培育,使早熟品種更早上市,晚熟品種更晚露臉,葡萄供應期將從6月份一直持續至12月初。
施泉葡萄全程制定了嚴格的栽培技術規範,對架式、留枝量、留穗數、畝產量及各類投入品使用均作了統一規定,通過套袋、生物防治、大棚覆蓋等技術,減少病蟲害發生。以「巨峰」葡萄為例:一畝地設置3個大棚,每穗結果數量嚴格控制在40—50粒,個頭大小基本保持一致,每個大棚的產量在500斤左右,畝產量控制在1500斤左右,結出的果實粒粒飽滿,糖度適中、色澤豔麗。
施泉葡萄已然成為滬郊優質農產品的一張靚麗「名片」。金山還立足打造高端區域公共農產品品牌,充實以「一葡二桃三莓四瓜」為核心的「金山味道」系列農產品品牌矩陣。
現在起到9月20日,金山區9個葡萄觀光休閒採摘園全部向市民開放。快去看看金山味道區域品牌設計得好不好?
2018施泉葡萄節休閒採摘園
金山有三座山
不是三座大山,瞎講要下崗的o(* ̄︶ ̄*)o
「金山味道」Logo釋義:三座山構成了金山的「山」字,是「金山三島」形象化、抽象化、具象化的體現。三座山又分別象徵著優質、安全和放心,表達了金山人把「金山味道」的品質、安全放在首位,看得重如山。三座山加上一灣清水,展現了金山有綠水青山,也有金山銀山。喻意著金山農業發展秉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專注於健康、綠色、有機農產品及其加工產品的科學化生產。
金山:先行先試探索國際大都市的鄉村振興之路
在楓涇鎮新義村,9戶村民正把自家閒置的平房進行統一改造裝修,打造成各具特色的創客工作室。裝修工作尚未完成,但9間工作室早已被「秒搶」。
在金山,鄉村裡幾乎每天都會有新鮮事發生。來自浙江的陳林根,在金山建成了周年化生產的蘑菇工廠;位於山陽鎮的山陽田園,負責人計民為了限流,不得不對沒有預約的散客收取50元的入門費;在廊下鎮,青年創業農民陸記的創意馬場、跳出農門的彭曉燕新開的「涵七」民宿,早已成了城裡人郊區遊的熱門之地……
話匣君從金山區打造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先行區情況通報會獲悉,金山將突出產業振興、生態振興、文化振興、組織振興和人才振興,走好具有金山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努力成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先行區。
「我們要通過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家園。」金山區委書記趙衛星講得老有腔調的。
金山農業資源豐富,目前,全區仍有耕地面積39.85萬畝,佔全市的13.77%,林地總面積8631公頃,在金山一切皆有可能!
-本文完-
版權聲明:轉載前請聯繫後臺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