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研究人員藉助人工智慧設計超材料

2020-11-25 騰訊網

編者按

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的米格爾 貝薩教授研究團隊藉助人工智慧,將脆性聚醋酸(PLA)轉變為形狀可恢復、高可壓縮性的超材料。

研究背景

通過探索新幾何結構,超材料不斷挑戰電磁、力學等性能極限。由於幾乎可獲得任何幾何結構,增材製造成為探索超材料的重要驅動力,已經發現具有可調負剛度、可重構性等新性能的超材料。但是,超材料設計依賴大量實驗不斷試錯,分析或計算模型僅能提供後驗解釋。為解決該問題,貝薩團隊嘗試將人工智慧引入超材料設計。

研究情況

貝薩團隊選擇呈脆性的熔絲製造(一種增材製造方法)聚醋酸作為研究對象,使用四步驟流程設計幾何結構:實驗設計確定輸入變量(其中材料力學性能數據由以往測試獲得);通過有限元分析等預測分析方法,生成輸出資料庫;使用機器學習算法,由資料庫推導輸入-輸出關係;優化,根據輸入-輸出關係構建不同模型,從中確定最優的幾何結構設計方案。根據最優設計方案,研究人員使用熔絲製造方法製造出毫米級和微米級聚醋酸構件,並進行壓縮測試。測試期間,毫米級聚醋酸構件應變超過94%,恢復強度約0.1千帕;微米級聚醋酸構件應變約80%,恢復強度超過100千帕;壓縮力去除後,兩種聚醋酸構件均恢復至原始形狀。

研究意義

貝薩團隊的研究證明了藉助人工智慧設計超材料的可行性,可使超材料的設計流程由實驗導向轉向數據驅動。未來,人工智慧結合增材製造有望廣泛應用於設計、製造各類具有複雜幾何結構的超材料,大幅降低實驗試錯成本,加快設計流程。但是,人工智慧設計超材料的必要條件是擁有大量且準確的材料性能(如力學性能、熱學性能等)數據,應構建可信的材料性能資料庫。

來源 :美國《大眾機械》網站/圖片來自網際網路

軍事科學院軍事科學信息研究中心佘曉瓊

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國防科技要聞」(ID:CDSTIC)

註:原文來自網絡,文中觀點不代表本公眾號立場,相關建議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用人工智慧設計:自然界不存在,用於隱形衣的超材料!
    通過精確地設計小於光波長的人造原子,並通過控制光的偏振和自旋,研究人員獲得了自然界所沒有的新光學特性。然而,目前的方法需要反覆試驗才能找到合適材料。這種努力既費時又無效率;人工智慧(AI)可以為這個問題提供一個解決方案。博士後機械工程系、化學系的Junsuk Rho教授、Sunae So教授和Jungho Mun教授的研究組開發了一種自由度更高的設計。
  • 用人工智慧,設計隱身衣的超材料,網友:什麼時候能賣?
    超材料是一種人造材料,其設計具有天然材料所不具備的特性,它們最為人所知的是隱藏在科幻小說或遊戲中的隱形鬥篷材料。通過精確設計小於光波長的人造原子,並通過控制光的偏振和自旋,研究人員獲得了自然界中沒有的新光學特性。但是,當前的過程需要很多試驗和錯誤才能找到合適的材料。
  • 合成生物學、超材料和人工智慧的融合將出現顛覆性技術突破
    人工智慧從名稱來看包含兩個部分:「人工」和「智能」,其中「人工」指的就是由人工設計、人工創造和製造,而「智能」則來自於生物和活體,這表明人工智慧與合成生物學、超材料同樣具有天然融合的概念內涵。 合成生物學、超材料和人工智慧3個學科的交叉融合會發生什麼?
  • 合成生物學、超材料和人工智慧的融合將出現顛覆性技術突破
    合成生物學、超材料和人工智慧3個學科的交叉融合會發生什麼?論文提出了生物超材料/超生物材料、智能超材料、智能合成生物學/生物人工智慧、智能生物超材料等概念,並展望了潛在應用前景。合成生物學定義為基於基因或蛋白質等生物元件,通過工程學原理與現代生物學相結合,利用人工設計與合成方法實現改造現有生命體系甚至設計製作全新的生命體系。
  • 研究人員發現飛蛾翅膀竟是天然隱形聲學超材料
    據《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近日報導,英國研究人員發現了飛蛾翅膀的精確構造,正是這種構造使該物種能夠逃脫6500萬年前的「進化軍備競賽」中最麻煩的捕食者。布裡斯託大學生物科學學院的研究小組使用包括機載橫截面成像、聲學力學和折光儀在內的一系列分析技術,發現蛾翼上非常薄的鱗片層已經演化出非凡的超聲吸收特性,從而為躲避蝙蝠的回聲探測提供了隱形的聲學偽裝。更加引人注目的發現是,研究人員確定了首個已知的天然發生的聲學超材料。傳統上,超材料被描述為一種人造複合材料,該材料經過工程設計以顯示出超過自然界中可用的物理性能。
  • 可以「隱身」的超材料:會改寫未來戰爭嗎?
    如今,藉助可以「彎曲光、改變波」的超材料,這些原本聽起來科幻味十足的場景或將變為現實。超材料是一種根據實際應用需要,對材料關鍵物理尺寸進行特殊設計,最終得到不同於常規材料性質的新型材料。作為當今最熱門的新興技術之一,超材料被《科學》雜誌列為引發信息技術、國防工業、新能源以及微細加工重大變革的重要科學進展,美國國防部專門啟動了關於超材料的專項研究計劃。
  • 人工智慧與超材料結合:突破衍射極限,實現聲波高解析度成像!
    通過將特製材料和人工智慧神經網絡相結合,洛桑聯邦理工學院科學家,現在已經證明並實現聲波可以用於高解析度成像。成像技術能讓我們通過對物體發射或輻射的光波和聲波進行遠場分析來描繪物體。波形越短,圖像的解析度就越高。然而,到目前為止,細節水平受到所討論波長大小的限制。
  • 人工智慧與超材料結合:突破衍射極限,實現聲波高解析度成像
    通過將特製材料和人工智慧神經網絡相結合,洛桑聯邦理工學院科學家,現在已經證明並實現聲波可以用於高解析度成像。成像技術能讓我們通過對物體發射或輻射的光波和聲波進行遠場分析來描繪物體。波形越短,圖像的解析度就越高。然而,到目前為止,細節水平受到所討論波長大小的限制。
  • 超材料:會改寫未來戰爭嗎?
    目前,傳統高性能材料越來越依賴各類稀缺資源,人們想在自然界中找尋具有超物理特性天然材料的嘗試也一直收效甚微,必須另闢蹊徑探尋超越常規材料性能極限的新型材料。直到21世紀初,美國研究人員才首次在實驗室中利用微波技術發現了「隱身衣」的蛛絲馬跡,也由此宣告了超材料的誕生。作為當今世界材料學領域的熱門詞彙,其中的「超」就表示「超出、另類」的意思。
  • 科學突破–研究人員開發出世界上第一個量子超材料
    由俄羅斯和德國科學家組成的國際團隊在創建看似不可能的材料方面取得了突破。他們成功地創造了世界上第一個可用作超導電路控制元素的量子超材料。超材料是一種物質,其性質與其所組成的原子無關,而取決於原子的結構排列。
  • 3D列印 一體式構建人工智慧(AI)驅動設計的火箭發動機新型結構
    其團隊藉助AI驅動的設計平臺生成了具有整體優化設計的火箭發動機原型,與傳統火箭發動機需要進行零件單獨設計然後組裝的形式不同,通過AI設計的發動機將燃燒室和表面通道等多個組件自主集成到了一個結構中。在發動機創建過程中,設計人員在軟體中輸入了發動機的核心功能,包括燃燒室的形狀和冷卻性能要求。基於此數據,算法生成了符合所有規格的幾何圖形。
  • 研究人員利用3D列印超材料開發出新型光學設備
    研究人員利用3D列印超材料開發出新型光學設備  Evelyn Zhang • 2019-04-30 20:03:42 來源:前瞻網
  • 《納米通訊》:研究人員開發一步法製造超材料 可用於電子和光學器件
    原標題:《納米通訊》:研究人員開發一步法製造超材料,可用於電子和光學器件   近日,一項發表在美國化學學會出版的同行評議科學雜誌《納米通訊》的研究顯示,明尼蘇達大學雙城分校的團隊發現了一種開創性的方法
  • 研究人員探索用於改造由機器人製成的機器人的材料
    該方法使用離散的網格或類似Lego的系統統一構造各種類型的機械超材料,從而可以設計具有適合其應用的特性的模塊化材料。這些構件及其產生的材料可能導致動態結構,這些結構可以自行重新配置。例如,一群機器人可以形成一座橋梁,讓部隊越過河流。研究人員說,這種能力將增強戰鬥人員和裝備的軍事機動性和生存能力。
  • 研究人員設計了高效、低成本的夜間發電系統
    美國「物理學組織」網站8月13日報導,《光學快報》發文稱,美國史丹福大學和以色列理工大學的研究人員設計了一款離網、低成本的模塊化能源系統,可以有效地在夜晚產生電能。該系統與商用技術兼容,有望滿足夜間城區和發展中國家的照明需求。太陽能是一種綠色能源,但它的利用度與太陽光的分布密切相關。
  • 《納米通訊》:研究人員開發一步法製造超材料,可用於電子和光學器件
    《納米通訊》:研究人員開發一步法製造超材料,可用於電子和光學器件  CHEN • 2021-01-12 11:04:15 來源:前瞻網 E1202G0
  • 研究人員設計了高效、低成本的夜間發電系統
    美國「物理學組織」網站8月13日報導,《光學快報》發文稱,美國史丹福大學和以色列理工大學的研究人員設計了一款離網、低成本的模塊化能源系統,可以有效地在夜晚產生電能。該系統與商用技術兼容,有望滿足夜間城區和發展中國家的照明需求。太陽能是一種綠色能源,但它的利用度與太陽光的分布密切相關。
  • 聲學超材料研究獲進展—新聞—科學網
    本報訊(見習記者姚聯合)近期,中科院力學所微重力重點實驗室王育人團隊在如何利用單相材料通過簡單結構實現雙負特性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 研究人員利用人工智慧計算湍流
    來源: 蘇黎世 ETH 蘇黎世ETH的研究人員首次通過將流體力學與人工智慧相結合,成功地使湍流建模自動化。因此,來自這些社區的研究人員已經建模湍流和進行流量模擬超過60年。 湍流的特點是流結構跨越廣泛的空間和時間尺度。模擬這些複雜流結構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直接數值模擬 (DNS),另一種是大渦流模擬 (LES)。
  • 超材料簡介及超材料在天線中的應用
    超材料已經成為熱門研究課題,尤其在涉及現代天線結構的領域更是如此。但是,對於什麼是超材料以及超材料在天線研發中的作用大家仍不甚了解。簡而言之,超材料是指能夠實現自然界中未知特性的材料和結構的組合。超材料的具體效果取決於結構設計,通常只會影響超材料結構尺寸為亞波長的電磁波。因此,利用現代製造和加工技術可以使用半導體製造技術製造超材料,從而影響毫米波、太赫茲和光頻率,或者使用常見的PCB銅結構,影響無線電和微波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