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證認識人工智慧的社會效應

2021-01-18 中國社會科學網
從馬克思主義理論視域出發 辯證認識人工智慧的社會效應

2017年11月06日 07:15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陸航

字號

內容摘要:增強對人工智慧的認識與理解「從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視角出發,思考科學技術的社會效應及其有效性限度,合理評價智能科技的未來發展前景,積極面對、研究和發展智能科技,合理而恰當地引導人們對智能科技進行認識,已成當務之急。」陝西省自然辯證法研究會理事長、西安交通大學國際信息哲學研究中心主任鄔焜認為,真正可以導致人工智慧對人類傷害的因素不是人工智慧本身,而是設計和控制人工智慧的人。陝西省自然辯證法研究會副秘書長、西北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張雲龍表示,人工智慧是一門正在發展中的綜合性的前沿學科,它是在計算機、控制論、資訊理論、數學、心理學、哲學、語言學等學科相互綜合、相互滲透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門交叉學科,其核心是對大腦的模擬.

關鍵詞:人工智慧;哲學;辯證法;發展;學者;科學技術;中國;陝西省;馬克思主義;學科

作者簡介:

  「阿爾法狗」(AlphaGo)是首個在圍棋對弈中戰勝人類世界冠軍的計算機系統。今年初,「阿爾法狗」橫掃中韓等國頂級棋手,10月它又被自己的新版算法「阿爾法元」(AlphaGo Zero)戰勝。人工智慧領域的一系列新現象、新突破,引起學界對人類科學技術與社會發展的思考。

  11月4—5日,由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科技與社會(STS)專業委員會主辦,西北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和陝西省自然辯證法研究會共同承辦的「首屆馬克思主義科技與社會高端論壇」在西北工業大學舉行。來自國內20餘所高校的50餘位學者聚焦科技前沿與社會發展,圍繞「馬克思主義經典文本中的STS問題」、「技術批判理論的邏輯演進與理論實質」、「技術設計中的『道德物化』」以及「工程哲學與工程文化」等問題,以多學科及跨學科視角,探討馬克思主義理論視域中的「科學、技術與社會」問題。

  增強對人工智慧的認識與理解

  「從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視角出發,思考科學技術的社會效應及其有效性限度,合理評價智能科技的未來發展前景,積極面對、研究和發展智能科技,合理而恰當地引導人們對智能科技進行認識,已成當務之急。」陝西省自然辯證法研究會理事長、西安交通大學國際信息哲學研究中心主任鄔焜認為,真正可以導致人工智慧對人類傷害的因素不是人工智慧本身,而是設計和控制人工智慧的人。

  陝西省自然辯證法研究會副秘書長、西北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張雲龍表示,人工智慧是一門正在發展中的綜合性的前沿學科,它是在計算機、控制論、資訊理論、數學、心理學、哲學、語言學等學科相互綜合、相互滲透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門交叉學科,其核心是對大腦的模擬,本質是延伸人類智能。人工智慧與生物工程、空間技術被列為當今世界三大尖端技術,為人類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作出了積極的貢獻,加速了科學技術的發展,而作為認識主體的人,人工智慧技術促進了人類認識世界的能力,為人類認識世界提供了一種新的、有力的方法。「從馬克思主義理論視域出發,探討『科學、技術與社會』問題,可以增強對人工智慧的認識與理解。」

  鄔焜提出,人工智慧是人的解放者而非壓迫者。「因為信息化、自動化、智能化的發展最終解放的是人的體力勞動、腦力勞動,最終發展出來的是人與人之間的新型關係。它不僅解放和重塑了人,解放和重塑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而且解放和重塑了人自身的本質。」

  技術不是孤立的

  陝西省自然辯證法研究會秘書長、西安建築科技大學教授鄧波認為,與技術革命相伴隨的基因革命將人類對技術的哲學、倫理反思引向深入,例如,當多莉羊出現在鏡頭中時,人們方意識到克隆技術會對倫理和社會結構等問題可能造成的影響。類似的情況一定會發生在人工智慧領域,但人工智慧與人類對機器的運用和對生物基因序列的改變,並不在一個維度上。此前的技術只是對人類自身習慣和人類自身物理存在形態的改變,人工智慧關係著人類的存亡命運,不容半點閃失。當然,如果就此因噎廢食也是沒必要的,重要的是在技術發展的同時,對其未來發展應做更多哲學上的反思。

分享到: 0轉載請註明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責編:李中平)

相關焦點

  • 探索人工智慧社會治理的中國方案
    利用好這一有利契機,加強人工智慧技術發展過程中的人文社會影響研究,開展人工智慧社會實驗,建設更具有人文溫度的智能社會意義重大而深遠。建設有人文溫度的智能社會是大勢所趨自16世紀科學革命以來,科學技術的「雙刃劍」效應就成為人類社會發展進程中一個揮之不去的議題。科技進步使得生產力得以飛速發展,為人們的生產和生活都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 人工智慧和5G到底能產生怎樣的聚變效應?
    打開APP 人工智慧和5G到底能產生怎樣的聚變效應? 人工智慧和5G到底能產生怎樣的聚變效應?一些行業專家認為,未來是人工智慧和5G的天下,這兩者的交匯,將會產生聚變效應,衍生出許多新的業務和應用,甚至顛覆現有的商業發展模式。 這樣的判斷顯然不是隨意的想像和預測,而是基於AI和5G的巨大的能力和潛力。業界有句名言:「4G改變生活,5G改變社會」,AI和5G都是使能技術,與垂直行業的結合將會產生一個個全新的事物。
  • 數字社會的隱喻: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數字社會的隱喻: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2020-04-08 06: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人工智慧對人類社會的影響及其未來發展
    人工智慧對人類社會的影響很大,人工智慧系統的開發和應用為人類帶來了可觀的經濟利益。專家系統就是一個例子。「隨著計算機系統的不斷發展和完善,人工智慧技術必將獲得更大的促進,產生更大的經濟效益。」經濟發展的質量直接決定著社會發展的狀況。只有經濟形勢好轉,才會有其他發展。
  • 【文萃】以唯物史觀辨析人工智慧的現代性挑戰
    人工智慧突出代表著時代的進步與發展,但它又在某種程度上不斷銷蝕著人的現實性本真。當現代科技「天使」與「魔鬼」的雙重身份一體化,並以人工智慧的形式呈現時,與現代性共謀、加劇現代性危機的潛在可能被增強,但這並非人工智慧本身的問題,關鍵在於如何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唯物史觀辨識人與人工智慧、現代科技與社會發展的關係。
  • 如何正確擁抱人工智慧 人工智慧發展引發的社會思考
    「人工智慧是否會毀滅人類?」這個問題備受好萊塢青睞,不少電影都反映了對人工智慧未來的思考。 《超驗駭客》講述了一個天才科學家威爾·卡斯特(約翰尼·德普飾)開發出接近人類的人工智慧機器人「品」,不幸的是他遭到激進組織殺害。他的妻子將他的大腦數據上傳到了人工智慧機器「品」中,然後他的意識就復生了。
  • 如何認識人工智慧對未來經濟社會的影響
    ,對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等方面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再次,人工智慧發展涉及數學與統計學、軟體、數據、硬體乃至外部環境等諸多因素。一方面,人工智慧本身的發展,需要算法研究、訓練數據集、人工智慧晶片等橫跨整個創新鏈的多個學科領域同步推進。另一方面,人工智慧與經濟的融合要求外部環境進行適應性變化,所涉的外部環境十分廣泛,例如法律法規、倫理規範、基礎設施、社會輿論等。
  • 人工智慧之恐怖谷效應,智慧機器人是否應該擬人化?
    智慧機器人領域或者說人工智慧領域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理論,恐怖谷效應。這個誕生於上世紀70年代的理論,其實是人類心理學在人工智慧領域的一種直觀體現,表現的是人類內心深處對於人工智慧或者高度擬人化機器人的一種恐懼心理。
  • 偉高達季淳鈞:暢談金融互聯互通 強調社會效應投資
    (原標題:偉高達季淳鈞:暢談金融互聯互通 強調社會效應投資)
  • 經濟學視野下的人工智慧與就業
    從經濟學的視角看,人工智慧的本質就是通過計算機科學等技術手段模擬人類智能,讓機器來實現人類需要通過智能技術才能完成的工作。正是在這個意義上,人工智慧對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及對勞動者就業的創造效應、替代效應不斷地發展和表現出來。
  • 網際網路對人類社會的意義,人工智慧究竟是什麼?兩者之間的關係
    當今正處在一個快速變革時代,近代兩百年的發展已經超越過去幾千年的發展,從第一臺計算機誕生到網際網路發明,不過44年;從網際網路誕生到如今的「全球互聯」,不過40年;隨著科技的進步,近年又產生了「人工智慧」技術的爆發。那麼網際網路在社會發展中貢獻了什麼力量?火熱的人工智慧究竟是什麼?
  • 「5G+雲+人工智慧」組合 產生顯著溢出效應
    「5G+雲+人工智慧」的組合,產生顯著溢出效應最新的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雲上的IT基礎設施佔比超過了傳統數據中心,成為市場主導者。這反映出,「企業上雲」已完成從被動到主動的轉變。雲計算技術的普及,讓人工智慧這樣需要海量數據和大規模投入的前沿科技不再高不可攀。基於雲計算平臺使用人工智慧,能極大降低成本,為各行各業最大程度應用人工智慧技術提供可能。
  • 關於人工智慧對人類社會的影響,這要從五個方面開始說起
    關於人工智慧對人類社會的影響,這要從五個方面開始說起許多人看過電影《終結者》。事實上,相似《終結者》的機器人現已出現在實踐中,但是它們沒有電影中的那麼殘忍。他們被稱為人工智慧。讓我向你介紹什麼是人工智慧機器人。人工智慧機器人的介紹。
  • 科學語言背後的社會效應問題
    最近,在歐洲地球科學聯合會網站上的一篇題為《120 年的「溫室效應」》(120 years of the「Greenhouse Effect
  • [人民日報]人工智慧如何影響就業市場?
    導語:作為一種革命性技術,人工智慧的發展與應用對經濟社會發展變革的影響日益深入。在這一過程中,人工智慧對就業的影響一直是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之一。圍繞這一問題,言之有理工作室採訪了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院長楊偉國教授。
  • 形成人工智慧健康發展有效路徑
    當前,新一代人工智慧相關學科發展、理論建模、技術創新、軟硬體升級等整體推進,正在對科技進步、產業結構和形態、經濟發展、社會投資、就業和民生福祉乃至國際政治經濟格局等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成為全球熱議的「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關鍵支撐。
  • 2016開啟人工智慧元年,改變人類社會的變革正發生 | 獵雲網
    對於看慣秋月春風的業內人來說,行業一興一衰,各領風騷三五年算不得什麼大事,2016年真正可能改變人類未來的大事是人類的人工智慧時代元年開啟,一次深刻改變人類社會的變革即將發生。一、巨頭開啟人工智慧時代其實,人工智慧時代開啟並非偶發事件,早在幾年前谷歌的無人駕駛汽車已經在測試,百度的多層神經網絡已經建成,微軟早已經開始研發多輪人機對話。
  • 網絡意見領袖與社會輿論的引導
    感性的情緒宣洩不僅擠壓了客觀事實和理性觀點的表達空間,甚至可能演化為極端的話語暴力,如微博中時常出現名人之間的相互攻擊;另一方面,由於意見領袖都擁有或多或少的擁躉,意見領袖的激進話語無疑會放大群體極化效應。網際網路空間本就存在著許多不同的意見陣營,而作為群體的中堅力量,意見領袖的行為失範極有可能促成更大範圍的群體失範,進而引發各意見「派系」之間的衝突和對抗。
  • 人工智慧融合金融服務,金融生活走向完全自動化
    但在智能金融引領金融生產根本顛覆的同時,也不斷挑戰著社會既有的法律、倫理和秩序,且亟待回應。智能金融引領金融生產根本顛覆當下,人工智慧已經嵌入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更是與金融具有天然的耦合性。智能金融的發展將有利於國家搶抓人工智慧發展機遇,佔領技術制高點,尤其是金融業的特殊性,勢必對人工智慧技術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戰,以此來推動我國人工智慧技術的突破與升級,提高技術轉化效率。
  • 人工智慧對我國就業的影響
    人工智慧對我國就業的影響 齊魯壹點 發表於 2020-12-04 10:34:22   近日,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院莫榮研究團隊發布的一項研究成果認為,目前人工智慧對我國就業影響總體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