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06日 07:15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陸航
字號內容摘要:增強對人工智慧的認識與理解「從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視角出發,思考科學技術的社會效應及其有效性限度,合理評價智能科技的未來發展前景,積極面對、研究和發展智能科技,合理而恰當地引導人們對智能科技進行認識,已成當務之急。」陝西省自然辯證法研究會理事長、西安交通大學國際信息哲學研究中心主任鄔焜認為,真正可以導致人工智慧對人類傷害的因素不是人工智慧本身,而是設計和控制人工智慧的人。陝西省自然辯證法研究會副秘書長、西北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張雲龍表示,人工智慧是一門正在發展中的綜合性的前沿學科,它是在計算機、控制論、資訊理論、數學、心理學、哲學、語言學等學科相互綜合、相互滲透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門交叉學科,其核心是對大腦的模擬.
關鍵詞:人工智慧;哲學;辯證法;發展;學者;科學技術;中國;陝西省;馬克思主義;學科
作者簡介:
「阿爾法狗」(AlphaGo)是首個在圍棋對弈中戰勝人類世界冠軍的計算機系統。今年初,「阿爾法狗」橫掃中韓等國頂級棋手,10月它又被自己的新版算法「阿爾法元」(AlphaGo Zero)戰勝。人工智慧領域的一系列新現象、新突破,引起學界對人類科學技術與社會發展的思考。
11月4—5日,由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科技與社會(STS)專業委員會主辦,西北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和陝西省自然辯證法研究會共同承辦的「首屆馬克思主義科技與社會高端論壇」在西北工業大學舉行。來自國內20餘所高校的50餘位學者聚焦科技前沿與社會發展,圍繞「馬克思主義經典文本中的STS問題」、「技術批判理論的邏輯演進與理論實質」、「技術設計中的『道德物化』」以及「工程哲學與工程文化」等問題,以多學科及跨學科視角,探討馬克思主義理論視域中的「科學、技術與社會」問題。
增強對人工智慧的認識與理解
「從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視角出發,思考科學技術的社會效應及其有效性限度,合理評價智能科技的未來發展前景,積極面對、研究和發展智能科技,合理而恰當地引導人們對智能科技進行認識,已成當務之急。」陝西省自然辯證法研究會理事長、西安交通大學國際信息哲學研究中心主任鄔焜認為,真正可以導致人工智慧對人類傷害的因素不是人工智慧本身,而是設計和控制人工智慧的人。
陝西省自然辯證法研究會副秘書長、西北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張雲龍表示,人工智慧是一門正在發展中的綜合性的前沿學科,它是在計算機、控制論、資訊理論、數學、心理學、哲學、語言學等學科相互綜合、相互滲透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門交叉學科,其核心是對大腦的模擬,本質是延伸人類智能。人工智慧與生物工程、空間技術被列為當今世界三大尖端技術,為人類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作出了積極的貢獻,加速了科學技術的發展,而作為認識主體的人,人工智慧技術促進了人類認識世界的能力,為人類認識世界提供了一種新的、有力的方法。「從馬克思主義理論視域出發,探討『科學、技術與社會』問題,可以增強對人工智慧的認識與理解。」
鄔焜提出,人工智慧是人的解放者而非壓迫者。「因為信息化、自動化、智能化的發展最終解放的是人的體力勞動、腦力勞動,最終發展出來的是人與人之間的新型關係。它不僅解放和重塑了人,解放和重塑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而且解放和重塑了人自身的本質。」
技術不是孤立的
陝西省自然辯證法研究會秘書長、西安建築科技大學教授鄧波認為,與技術革命相伴隨的基因革命將人類對技術的哲學、倫理反思引向深入,例如,當多莉羊出現在鏡頭中時,人們方意識到克隆技術會對倫理和社會結構等問題可能造成的影響。類似的情況一定會發生在人工智慧領域,但人工智慧與人類對機器的運用和對生物基因序列的改變,並不在一個維度上。此前的技術只是對人類自身習慣和人類自身物理存在形態的改變,人工智慧關係著人類的存亡命運,不容半點閃失。當然,如果就此因噎廢食也是沒必要的,重要的是在技術發展的同時,對其未來發展應做更多哲學上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