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曾經歷過落後的時期,當時缺乏自主研發高科技硬體的條件,而一些歐洲國家趁機阻止我國的發展,刻意建立巴黎統籌委員會,目的是要禁止成員國為我國提供高科技方面的物資,在這些國家的阻擾下,導致我國無法購入高科技物資,比如分子束外延設備,處境十分的尷尬。
所幸我國人才輩出,致力於相關領域的研究,幫助國家去對抗西方國家的惡意封鎖,在我國科研人員的拼搏努力下,我國終於積累下了自己的實力,打破了西方國家的封鎖壓制,我國能夠進行相關突破,離不開科技人才的奉獻,「李愛珍」便是其中一員。
李愛珍自小是個上進之人,發奮學習的她在十八歲的時候,就以優秀的成績被復旦大學給錄取了,畢業之後,她在上海冶金研究所開啟了科研之路,照舊很努力,總是在每一天裡聚精會神地反覆做實驗,在半導體領域上進行認真地鑽研,在她日以繼夜的努力下,於上世紀80年代獲得了非常豐富的科研成果。
因為十分地傑出,她被派到美方學習,進入了美的卡內基梅隆大學,得以在當時全球技術最發達的國家進行學習,她本人自己所得到的機會也十分珍惜,選擇了我國所缺乏的分子束外延設備領域進行學習,一如既往地在科研領域孜孜不倦地努力著。
李愛珍在美方完成了兩年的學習時間,而她當時無非有兩個選擇,一是繼續留在美方,美方擁有全球最尖端的科技硬體,定能給她更有利的科研條件和優質的環境,二是回國,當時我國在科技領域比較落後,難以給人才很好的條件和研究環境,而李愛珍的選擇是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回國,抱著一顆熱烈的愛國之心,到了中科院的儀器廠工作。
李愛珍一心想用自己的努力為祖國做貢獻,她在儀器廠勤勤懇懇、廢寢忘食地研究著,終於用自己的汗水,澆開了花朵,結出了累累碩果。
為了向世界展示中國所獲得的巨大突破,在國際會議上,李愛珍發表了一篇論文論文的內容是分子束外延,實現了她報效祖國的理想。而在雷射器研製領域上,她在困難重重下帶著團隊不斷地進行研究,終於掌握了核心技術,成功為祖國在高難度的雷射器領域製造出了高端儀器。李愛珍還曾發表過論文200多篇,為我國的科研領域做出了豐富的重要貢獻,在半導體的研究上實現了重大突破,取得了不凡的研究成果。
李愛珍無疑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應該得到最高的榮譽,但她在我國評職稱的路上卻屢次受挫,曾經她4次申請中科院的院士,院士代表著一名科學家對祖國科研事業有著重大的貢獻,結果李愛珍申請4次就落選了4次,反而在2007年的時候,成功入選了美的外籍院士,美的「院士」實際上很難得到,評估的標準非常的高,需要經過嚴格的篩選,成績符合之後才能當選,可見李愛珍的實力。
李愛珍評價優秀的能力得到了全球最先進科技國家的認可,證明她是真的擁有卓越的科研成績,也在該領域做出了突出的貢獻,才能在極為苛刻的條件下,成為美方的外籍院士,然而就是這麼優秀的一位科學家,當年在我國申請4次院士都沒有成功,不過可以從中看出我國對於院士的評選標準與美方的評選標準有差異,但李愛珍在科研方面,確實擁有十分顯著的成果,堪稱世界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