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7月21日電 據新華社客戶端報導,人類對於未來的描繪從未間斷,而美好的想像也在某種程度上推動了人類進步。曾幾何時,「上九天攬月」還只是宏偉設想,而如今,漫步太空、深潛海底都早已成為科學現實。
不妨來看一下,關於未來,科學家們還有哪些大膽的預言。儘管這些預言未必能全部實現,但對於遙遠的未來頭腦風暴一下,也可以過把癮。
「換頭術」也許將不再是天方夜譚。在這一醫學最前沿的研究領域,中國科學家們已經取得了令世界矚目的成果。
2013年以來,哈爾濱醫科大學科研人員在近1000隻老鼠身上完成手術,目前他們的最好成績是使術後的實驗鼠存活一天時間。這一研究團隊還計劃今年在猴子身上開展這項實驗。
領導研究的任小平說,如果此類移植能夠得到完善,有朝一日這項手術或許能夠幫助大腦完好但身體患病的患者,如脊髓受傷、癌症和肌肉萎縮症患者。
「換頭術」的技術難度可想而知,沒有人預言這項技術能進入臨床應用。任小平說:「我們希望在臨床上進行這種研究,但我們首先得建立一個長期生存的動物模型。目前我還沒有信心說我可以做人類移植。」
許多從書山卷海中拼殺過來的學子們都曾如此感慨:如果有朝一日,學習知識能通過「打針吃藥」來完成,那該有多省事!
福音來了——這種技術有望在未來30年內實現。發出這一預言的人足夠有分量,他就是著名未來學家、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創始人尼古拉斯·尼葛洛龐帝。
尼葛洛龐帝2014年在一次會議上說,人們目前通過眼睛閱讀獲取信息或許並非一種非常有效的方式。未來30年內,人們將能以「攝入」並最終「消化」的方式來獲取信息、學習知識。
他說,這種方式的原理是讓藥物通過血液最終進入大腦的不同區域,存儲在相應的位置並發揮作用。他認為,「這絕不是件遙不可及的事,也就需要30年。」其他一些前沿領域的科學家也支持這一說法。
從求丹煉藥的古代帝王到愈發重視健康的現代人,長命百歲甚至長生不老一直是人類最大的願望之一。有科學家認為,在未來,人活千年不是夢。
英國著名老年病學專家奧布雷·德格雷就力挺這一預言。根據他的理論,人體就是一臺非常複雜的機器,只要精心維護,人們就可以讓它運轉很長時間,就像現在有很多百年老爺車。現在,之所以人的壽命還不是很長,是因為人們還不知道如何全面維護人體。
對於長命千歲導致的一些倫理問題、人口問題和財政負擔問題,德格雷認為它們都不應該妨礙對長壽的研究。
不過,反對派們也針鋒相對。比利時列日大學的讓·彼得曼斯和魯汶天主教大學的菲利普·范登伯士就公開稱,德格雷的預言「不尊重科學」。他們反駁說,即便是相當激進的理論也認為人的壽限在120歲左右,因為人體細胞的分裂能力有限,如果要為增加壽命而改變人體細胞特質,就需要改造所有細胞,而不僅僅是維護它們。《環球》雜誌記者/劉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