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潔夫:換頭術荒唐可笑 中國器官移植應有序發展

2020-11-30 中國新聞網

黃潔夫:換頭術荒唐可笑 中國器官移植應有序發展

2017-12-01 15:47:29來源:北京晚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劉船

2017年12月01日 15:47 來源:北京晚報

參與互動 

  黃潔夫:換頭術荒唐可笑

  我國器官移植應該科學有序發展

  本報訊(記者賈曉宏)近日,哈爾濱醫科大學任曉平團隊與義大利原神經外科醫生塞爾吉·卡納韋羅一年前在兩具遺體上進行「異體頭身重建」的解剖學研究被媒體曝出,「換頭術」引起了各界的廣泛關注。對此,國家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理事長黃潔夫表示:我國目前絕對不允許在臨床上投入頭顱移植行為,「換頭術」荒唐可笑。希望衛生計生部門對學校、相關倫理委員會進行追查。

  黃潔夫在昨天舉行的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宣傳工作會議上說,從技術層面上講,頭顱移植很難成功。按照塞爾吉·卡納韋羅的理論,需要從人體的第五和第六頸椎的地方把頭切斷,然後與其他身體連接在一起。其中有兩個是世界上難以逾越的技術:一個是頸部要與軀體的骨骼、肌肉、血管、神經、淋巴管天衣無縫地對接,並且要恢復到原狀;另一個是人體免疫排斥反應,需要大量、多種的免疫抑制藥物。從倫理學層面上講,每個人都是獨立存在的個體,具有特殊性。頭顱移植指的是把頭移植到軀體,還是軀體移植到頭?一個正常的個體在頭顱移植手術中被切掉頭,如果手術失敗了,應當判定為謀殺還是醫療事故?這些倫理問題仍然處於爭議之中,沒有得到全社會的認同。實驗採用的遺體,是否徵得家屬同意?從醫學道德層面上講,醫務工作者要遵守醫學道德的準則,應當敬畏生命。在科學技術不斷發展的時代,首先要考慮的應該是技術是否利於患者,利於人民群眾;而不是在實驗沒有證據,科學沒有依據,動物實驗沒有成功的前提下,以開創世界首例、全國首例為目的進行粗糙的實驗。

  據悉,早在1954年,蘇聯科學家就開始在狗身上進行了頭顱移植的實驗,隨後其他國家也進行了相關實驗,但均未成功。黃潔夫表示,「我不反對科學研究,目前這個領域還在動物實驗上探索認識。」

  黃潔夫介紹,2016年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器官捐獻國家。我國器官移植不需要快速發展,而是應該科學、有序發展。到2021年,我國要以無可爭辯的倫理學方式成為世界器官捐獻移植大國、強國。

  國家衛生計生委醫政醫管局副局長郭燕紅介紹,截至目前,我國器官捐獻案例4207例,捐獻器官總數為11896例。今年預計全國器官捐獻案例將達到5264例。我國還將繼續加強器官捐獻與移植法律建設,不斷完善器官捐獻與移植工作治理體系,繼續鞏固和推進器官捐獻與移植工作穩步發展。今後要堅持依法推進完善和細化符合國情的器官捐獻和移植法律法規;加強頂層設計,不斷完善更加公平高效的人體器官捐獻、獲取與分配、移植臨床服務、移植後註冊和移植監管五大體系;完善政策機制,鞏固和深化合作機制,創新監管方式,加大信息公開,增進社會認同,探索器官移植支付方式改革和保障機制,建立困難救助機制等;推動科技創新,培育移植醫學領域高水平創新人才,在符合倫理的框架範圍內推動器官移植科技成果轉化和應用。

相關焦點

  • 黃潔夫:「換頭術」不是中國的光榮,中國不允許這種試驗
    11月30日,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委員會主任、原衛生部副部長黃潔夫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這起頭顱移植實驗違反了中國器官移植有關法規,也違反了基本的倫理準則,應該追究有關單位倫理審查委員會或領導人的責任。12月1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就這一話題對話黃潔夫。他表示,無論是技術層面,還是倫理方面,「換頭術」都是不可行的,還會為中國的器官移植事業帶來不良影響,「中國絕不允許進行這種臨床試驗。」
  • 黃潔夫談換頭手術:中國不需要這樣的荒唐的「第一」
    黃潔夫在會議上針對「換頭術」表達自己的觀點。中國青年網記者孫釗攝  中國青年網北京12月19日電(記者孫釗)據英國《每日郵報》11月17日報導,義大利神經學家塞爾焦·卡納韋羅當天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世界第一例人類頭部移植手術已經在一具遺體上成功實施,而手術地點正是中國。
  • 器官移植「推手」黃潔夫的二十年
    多年後再次憶及往事,黃潔夫說自己當時之所以會承認,就是認為中國的器官移植不能再這樣下去了,要改革,要建立一個符合倫理和中國國情的器官捐贈移植體系。回國後黃潔夫感到了壓力。一些關係比較好的同事和他開玩笑,說他捅了馬蜂窩,副部長當不成了。黃潔夫不怕,「至少可以回去做醫生,可以做個受老百姓歡迎的醫生」。另一重壓力來自國外。
  • 黃潔夫指「換頭」違規,哈醫大相關人士:用的遺體不是活器官
    原衛生部副部長黃潔夫日前向媒體表示,哈爾濱醫科大學進行的人類遺體換頭實驗違反了中國的器官移植相關法規,違反了基本倫理準則,需要被追究責任,並對該事件進行調查。原衛生部副部長、器官捐獻與移植委員會主任黃潔夫。
  • 黃潔夫:我國將成世界第一器官移植大國,但有大量器官浪費|器官移植...
    今天,由國際器官移植協會、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和北京朝陽醫院等單位主辦的2020器官移植科學論壇在京開幕。會上,原衛生部副部長、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委員會主任委員黃潔夫稱,希望到2023年,中國能夠成為世界第一器官移植大國。按照社會經濟的發展速度,我國器官移植要逐步發展到一年5萬例的規模。
  • 黃潔夫專訪:器官移植事業神聖 需破舊立新
    2月7日至8日,梵蒂岡教皇科學院舉辦了「反對器官販賣全球峰會」,中國應邀參加。長期以來,器官移植在世界多國都是備受爭議的話題,一些反華勢力甚至以此製造中國「活摘器官」的謠言,抹黑中國。在這次峰會上,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委員會主席、原衛生部副部長黃潔夫作為中方代表,用數據和事實說話,介紹中國器官移植情況,直面質疑,回擊謠言。
  • 原衛生部副部長黃潔夫:今後器官移植可納入醫保
    每年兩會,全國政協常委、中國器官捐獻與移植委員會主任、原衛生部副部長黃潔夫都是媒體「聚焦」的對象,他一直致力於推動建立陽光、透明的器官捐獻和移植體系。:今後器官移植可納入醫保《中國經濟周刊》 記者 侯雋 謝瑋丨兩會現場報導每年兩會,全國政協常委、中國器官捐獻與移植委員會主任、原衛生部副部長黃潔夫都是媒體「聚焦」的對象,他一直致力於推動建立陽光、透明的器官捐獻和移植體系。
  • 原衛生部副部長黃潔夫談死囚器官移植利益鏈
    原標題:原衛生部副部長黃潔夫談死囚器官移植利益鏈   原衛生部副部長、現任中央保健委員會副主任黃潔夫做客鳳凰衛視節目《公益中國》,談取消死囚器官移植。他在節目中表示,死囚器官移植形成了利益鏈變得骯髒,周永康落馬才打破這種利益鏈。  以下是文字實錄:  解說:本期《公益中國》,邀請全國政協常委,原衛生部副部長黃潔夫,講述中國廢除死囚器官移植的經過。  2015年2月24日,浙江省首例跨國人體器官捐獻在杭州完成,並連夜進行移植手術。
  • 對話黃潔夫:希望到2023年中國能成為世界第一器官移植大國
    新京報訊(記者 戴軒)今天(11月20日),2020器官移植科學論壇(TSS)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召開。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理事黃潔夫在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我國器官移植事業快速發展,但仍不能滿足社會經濟發展需求,希望到2023年,我國能成為世界第一器官移植大國。
  • 黃潔夫:我國將成世界第一器官移植大國,但有大量器官浪費
    、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和北京朝陽醫院等單位主辦的2020器官移植科學論壇在京開幕。會上,原衛生部副部長、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委員會主任委員黃潔夫稱,希望到2023年,中國能夠成為世界第一器官移植大國。按照社會經濟的發展速度,我國器官移植要逐步發展到一年5萬例的規模。
  • 原衛生部副部長黃潔夫:器官移植法治化刻不容緩
    曾在衛生部任職副部長的全國政協委員黃潔夫,每年兩會上所談最多的都是器官移植這個話題。中國的器官移植一直都在爭議中前行,死囚器官曾經是這個行業的一個死結。由於這種難以公開透明的器官來源也導致器官移植市場混亂,非法器官買賣屢禁不止。
  • 黃潔夫:中國努力拓寬遺體器官來源
    黃潔夫:中國努力拓寬遺體器官來源 日期:2011-03-08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3月7日電(記者任沁沁 羅沙)全國政協委員
  • ...走進中大新華:黃潔夫教授開講「中華傳統文化與器官移植事業」
    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理事長黃潔夫在為中大新華師生講授《中華傳統文化與中國器官移植事業》主題講座中表示,黨和政府始終高度重視器官捐獻與移植工作。在國家衛健委指導下,中國器官捐獻與移植事業銳意進取,我國目前已成為世界器官移植第二大國,「相信三年後,中國將成為世界器官移植第一大國。」
  • 中國器官移植事業正在法制化、規範化、科學發展
    近日,由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主辦、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承辦的器官移植管理培訓班總第五期在上海舉辦。活動期間,多位專家和移植醫生、工作人員表示,中國的器官移植事業已經走向法制化、規範化、科學發展的軌道,器官移植政策以及器官移植醫療質量正在不斷完善和提升。
  • 中國人體器官移植已進入立法程序
    中國人體器官移植已進入立法程序 時間: 2014-03-06 13:15  來源: 羊城晚報   編輯: 潔潔
  • 《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報告(2019)》權威發布廣東器官移植醫療機構...
    原標題:《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報告(2019)》權威發布廣東器官移植醫療機構全國最多   2020年12月18日-20日,第五屆中國-國際器官捐獻大會(CIODC)
  • 每年器官移植僅1萬例 中國器官捐獻需跨哪些坎
    而據估算,中國每年因終末期器官衰竭而苦苦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約有30萬人,但是每年器官移植數量僅約1萬例。  「器官捐獻能讓器官功能衰竭的病人獲得新生,讓逝者的生命得以存續。這個過程中,不僅傳遞著愛心與溫情,更檢驗著一個國家文明與法治的成熟度。」原衛生部副部長、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理事長黃潔夫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這樣說。
  • 中國器官移植現狀:有錢的等器官 沒錢的放棄
    中國的器官移植存在巨大供需缺口,缺器官,缺醫生,也缺醫院。  原衛生部副部長、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委員會主任委員黃潔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我國每年等待器官移植者實際人數為兩萬多人,而全國只有幾百位器官移植醫生,能夠開展的手術在1萬例左右。具有器官移植手術資質的醫院只有169家,其中肝移植70多家,腎移植90多家,心臟移植的20家,肺移植的還不到20家。
  • 器官移植費用高昂讓患者望而卻步
    這是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委員會主任委員、衛生部原副部長黃潔夫,日前在中國器官捐獻移植論壇上回憶,幾年前攜友到黃鶴樓,憂於國內器官捐獻事業的發展而寫下的詩句。「事實證明,我們通過努力,迎來了器官捐獻春天,今年中國成為世界器官捐獻第二大國,毫無問題。」長江商報記者在該論壇上了解到,2015年作為中國器官來源「轉折年」,其捐獻數量超過2013年與2014年捐獻數量的總和。
  • 衛生部原副部長黃潔夫:器官移植將納入醫保是必然趨勢
    原標題:器官移植將納入醫保 值得我們期待   全國政協常委、衛生部原副部長黃潔夫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現階段,制約器官移植例數的不是器官供體的短缺,而是經濟原因。很多人都交不起這個錢,很多窮人難以支付移植費用,未能進到醫院裡。今後,我們的器官移植就可以納入醫保中去,納入基本醫療中去(3月6日《南方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