賭博成癮的全面解析:知道成因,才能對症下藥

2021-01-09 網易

2018-12-26 12:34:24 來源: 一個無名賭徒的上岸路

舉報

  賭博會不會上癮?這是世界上許多科學家和心理學家一直想要搞清楚的問題。

  很早之前,德國科學家布徹爾就在德國《自然神經學》雜誌發表文章說,本質上,「賭癮」和「毒癮」並沒有什麼區別。因為在人的大腦內,有一個能對某些獎勵作出反應的區域,嚴重沾染賭癮的賭徒與吸毒成癮的人,這個區域作出的反應是一樣的。在得出這個結論前,布徹爾做了個實驗:選擇十二個好賭者和十二個不賭的人,將他們分別組成兩個實驗小組。

  

  實驗中的科學家

  布徹爾在這兩個實驗小組的每個成員面前放了兩張牌,他說嗎,諸位,這兩張牌,牌面全部向下,你們當然不可能知道它們的牌是紅色的,還是黑色的,不過,你們可隨意選擇其中一張,然後翻開它,如果是紅牌們就可以贏得我一歐元的獎勵。

  

  撲克牌

  接著,布徹爾用功能核磁共振影像裝置對二十四個人大腦中受到獎勵後會作出反應的區域進行觀察,結果,他發現,即使參加實驗的這24個人全部得到了獎勵,但十二個好賭者的腦部區域活動程度比起另外十二個人的腦部區域活動程度,顯然要高出許多。

  

  人類大腦區域

  布徹爾還發現,那些嗜賭如命、對賭博有病態嗜好的賭徒,其大腦中使之感到愉快的化學物質不能保持在正常水平,他們需要不斷地尋求賭博給與自己刺激,以達到自身的滿足感。這種情況恰恰與吸毒食品成癮如出一轍。

  布徹爾的發現是驚人的。但是,這樣的發現並非限於布徹爾一人。美國科學家也用核磁共振影像對賭徒進行研究,結果也發現,那些對賭博有病態嗜好的人,當看到別人賭博或談論賭博的影像時,就會像古柯鹼成癮者看到吸毒影像一樣,大腦的額葉和額下葉的某些區域表現得特別活躍。

  

  醫院核磁共振

  迄今,科學家普認為,從行為科學上說,人希望獲得快感,就是希望獲得自己想得到精神的或物質的東西,從而產生一種歡愉的感覺,對於賭徒來說,莫不如此。從生理上說,快感是大腦分泌的一種奇妙化學物質「內啡肽」,他的結構和嗎啡想死,但比嗎啡的作用強得多,可以說,「內啡肽」就是產生快感的根源。

  不少病理學家也認為,人腦會分泌「多巴胺」,長時間賭博會使得大腦分泌的多巴胺增多,這種類似腎上腺素的化學物質會使人出現短暫的高度亢奮,這種異常情況,正是好賭者之所以好賭的一個生理因素。

  

  多巴胺化學成分

  科學實驗是人類認識事物的先導,布徹爾、博騰扎等人的貢獻,不僅在於他們從生理上、病理上揭示了為什麼賭博會成癮,而且也從生理上、病理上為人類嘗試阻斷賭癮提供了科學依據。

  美國科學家曾經發現,如果對吸毒成癮者使用阻斷藥物成癮的藥物,可以緩解或阻止成癮者對毒品的需求,同樣,阻斷藥物成癮的藥物對賭徒也有效。零點就曾經遇到幾個使用藥物治療的賭徒,而且效果相當不錯。在實驗中,科學家給45名賭徒試用阻斷藥物,結果在為時11周的實驗中,有75%的賭徒賭博衝動被阻斷。

  

  賭徒

  也許,心理學家需要的不僅僅是對於賭徒生理性,抑或病理性的解剖,他們更需要深入到賭徒的心理世界,用科學的探頭去透視賭博的心理成因。在他們看來,賭癮是一種心理疾病,而且是僅次於毒癮的心理疾病。沉迷賭博不能自拔,是一種病態行為,就賭徒而言,其本人總是會覺得有一股神奇的力量在引誘著、推動著自己去賭博,不賭博就感到身心難受。因此,賭博成癮和吸毒成癮一樣,不太容易戒掉。

  

  心理疾病患者

  心理學家的話,使我想起了很多之前的往事,想起了現實生活中曾經遇到的一個賭徒,那個賭徒為了戒賭,發狠剁下了自己的手指,表示自己痛改前非,從此絕不參賭。但是,令人吃驚的事,賭徒還沒等到他的傷口癒合,竟又出現在了賭場。

  寫下這些這篇文章,只為了讓更多的賭徒,或者說普通大眾知道,賭癮是一種病,而且危害很大,大家有必要知道它是怎麼形成的,是怎麼一步步讓賭徒沉迷其中的。因為知道了成因,才能對症下藥,更有效地幫助大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毒品、酒精成癮是一種腦部疾病」!
    這些事物是因為什麼使人成癮?世界知名神經科學家從生物學的角度分析了人類對藥物上癮的原因,在他看來,「成癮是一種嚴重的、慢性的、復發性的腦部疾病。」——是遺傳因素與環境因素共同作用的複雜結果,而大腦的生物性改變或許使得所謂的意志力變得脆弱不堪。因此,面對成癮風險,庫赫認為最好的方法仍是預防——「我們仍只能遠離那些被確認成癮性和傷害性高的事物。」
  • 吸毒一次就會成癮嗎?為什麼無法抵禦毒品的誘惑?
    一、部分毒品會使人一次成癮吸毒成癮指吸毒者對毒品產生依賴,這種依賴可分為兩種:心理依賴、生理依賴。生理依賴是身體對於毒品產生了適應,如果不吸食就會產生「戒斷反應」,如發冷發熱、身體瘙癢疼痛、大小便失禁等。心理依賴是指吸食後感覺到舒爽愉悅,從而再次吸食,產生精神依賴。吸毒人員對毒品成癮的快慢,往往取決於毒品種類、吸食方式、吸食劑量和個人心理素質等。
  • ——賭博沉迷者「借名」網絡聚集調查
    「戒賭吧」裡,絕大部分討論與賭博有關,真正勸人戒賭的卻不多。在「洗白(把錢輸光)」傾訴、「坦白」心路、「跑路(外出躲債)」直播等披著「勸人戒賭」外衣的文章中,充斥著對賭博網站、賭博技巧、網絡貸款、應對追債的討論。眾多境外賭博網站的代理混跡其中,通過圖片、諧音、拆分組合等形式,大量發布賭博網站、賭博客戶端等信息。
  • 近期成癮症重磅級研究進展
    本文中,小編整理了近期成癮症領域的重要研究成果,分享給大家!【1】你是否沉迷於玩智慧型手機呢?這或許是一種「手機成癮症」!一小部分人可能更容易對智慧型手機的功能上癮,比如在線賭博、色情文字、遊戲及社會媒體,從臨床上來講,你可能並不會對這些設備上癮,但你卻可能對手機的功能產生行為上的成癮性。
  • 仁濟醫院團隊揭秘遊戲成癮機制:"多巴胺"得背鍋
    原標題:孩子為何遊戲成癮?這個鍋得「多巴胺」背!  東方網12月6日消息:據《勞動報》報導,網路遊戲成癮引發的個體及社會問題,究竟有沒有病理學原因?  當勤奮的小人兒不再願意忍受由正常途徑產生多巴胺,而是通過作弊的方式繞過原本精密設計好的路徑,用自我刺激的方式產生多巴胺,勤奮的小人會變成貪婪的小人,這時我們的大腦就成癮了。那貪婪的小人如何作弊呢?嗑藥、酗酒、賭博,以及打遊戲。  沉溺毒品或者酒精時,攝入的化學物質會直接刺激大腦的多巴胺分泌,使得正常的強化學習的機制減弱,人們會變得消極、不思進取。
  • 中國人愛賭博,到底為啥?
    作者:Mo'le'y來源:財看見-騰訊新聞(ID:tmoneyplus)不知道什麼時候中國人給外國人留下來愛賭的印象。歐洲等地賭博;50%的企業家承認賭博金額超過百萬元,80%的企業家都承認曾經參與賭博。
  • 抓娃娃機如何抓住你的心 多巴胺帶來的小規模成癮
    抓娃娃機如何抓住你的心 多巴胺帶來的小規模成癮 2017-07-03  多巴胺帶來的小規模成癮  別小看抓娃娃機,它可能是日常能接觸的最低限度、最小規模的賭博。人們向抓娃娃機投下幾個硬幣的時候,可能沒有意識到,自己已進入了和買彩票、玩老虎機一樣的心理過程之中,那就是由大腦中的獎賞迴路所提供的刺激—成癮過程。
  • 《尋找爽點》:快樂和成癮是人類的天性, 是什麼讓我們欲罷不能?
    我們都知道快樂是一種感覺,那麼你是否曾經思考過,這種感覺是從何而來的呢? 答案就藏在我們的大腦裡。 無論我們通過怎樣的方式獲得快樂,是不停吃吃吃還是無限買買買,只要你感到快樂,就都有一個共同原理,那就是愉悅迴路被激活的結果。
  • 心理學:「創傷」和「成癮」正在折磨著你的身心,如何擺脫?
    成癮即「欲罷不能」成癮(addiction)來自拉丁語詞根,意為「奴役」,這個詞完美地描述了嚴重成癮的體驗。但成癮的症狀可以是輕度、中度或重度的,你也許有成癮問題,但並不一定會符合「癮君子」的形象。成癮問題可能會在不知不覺中纏上你。他人可能會比你更早發現問題。你也可能會有尚未全面爆發的成癮問題。 大致而言,成癮是指你不斷地做某件事,即便這種行為對你有害。就像即便醫生叫你戒酒,你仍貪杯不止;即便出軌會毀掉你的親密關係,你仍不斷地拈花惹草。
  • 賭博贏錢概率有多少? 研究顯示「十賭九輸」
    晚報 黃燕芳 綜合報導  縱觀古今中外,不知有多少人因為賭博而家破人亡。但奇怪的是,還是不斷有人持著「我一定能贏錢」的盲目信心,踏上賭博這條不歸路,將身家乃至性命雙手奉上交給賭場。賭博的贏率究竟有多少?研究顯示,大約僅有一成的玩家能贏錢。
  • 別再剪蜂王翅膀,找到原因才能「對症下藥」!
    蜜蜂逃跑是養蜂人最為頭疼的事情,若不及時加以制止不但會損失蜂群,嚴重時甚至其他蜂群也會跟著逃跑,有些新手發現蜜蜂有逃跑徵兆時往往將蜂王剪翅,殊不知這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事實上只有找出蜜蜂逃跑的原因才能「對症下藥」!
  • 地震局專家對玉樹地震的成因、特點做出全面解析
    新華社北京4月15日電(記者 胡浩)青海玉樹地震發生後,中國地震局有關專家對此次地震的成因、特點以及我國乃至全球的地震活動和預測情況做出解析。
  • 毒品成癮?病隱於心!
    藥品濫用、毒品成癮問題,再次引發社會關注。今年「國際禁毒日」到來之際,記者採訪了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黨委副書記、中國藥物濫用防治協會副會長趙敏教授。作為全國成癮醫學專家,她也是我國參與世界衛生組織ICD(國際疾病分類)-11精神與行為障礙診斷指南修訂的唯一專家。本期,趙敏教授將為您解析造成物質成癮的心理社會因素。
  • 《尋找爽點》快樂和成癮是人類的天性
    本書文字生動活潑,深入淺出地將大腦在享受快樂,甚至成癮時內部如何變化的腦神經科學知識娓娓道來。因此,我確信本書將獲得國內廣大讀者的喜愛。林登教授自20世紀80年代起開始從事神經科學研究,目前為美國約翰斯· 霍普金斯大學神經科學系教授。長達20 餘年的研究工作中,他在腦科學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一系列研究論文發表在《科學》《自然》《細胞》《神經元》等國際頂尖科學刊物上。
  • 「2020年度成都平原城市群大氣臭氧多維成因解析與管理防控體系...
    11月25日,「四川省長江上遊生態屏障建設駐點跟蹤研究項目——2020年成都平原城市群大氣臭氧汙染多維成因解析與管理防控」課題驗收會在成都召開,會議由四川省生態環境科學研究院副院長錢駿主持,四川省生態環境科學研究院、北京大學、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成都信息工程大學、西華大學和成都市機動車排氣汙染防治技術保障中心等項目成員單位代表出席會議
  • 費馬的副業:說說賭博和概率論
    被譽為「業餘數學家之王」的費馬(Feimat,1601-1665)是法國的律師兼議會議員,直到他近30歲時才開始業餘研究數學,卻成為17世紀最傑出的數學家之一.他的成就主要是對解析幾何、微積分、數論和概率論等方面的傑出貢獻.他在概率論方面的成就還歸功於賭博問題呢。
  • 先進院探索物質成癮的大腦機制 尋找新型治療手段
    朱英傑告訴記者,成癮是一種大腦的疾病,長期服用成癮性物質導致大腦發生結構性改變,從而上癮;如何逆轉成癮導致的大腦功能紊亂是成癮治療的關鍵。他領導的研究團隊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和深圳市基礎研究學科布局的資助,正在開展成癮的大腦環路機制以及利用新型物理刺激幹預治療的創新研究。
  • 合肥保安15年性侵數百女性並記錄 專家稱性心理扭曲成癮
    對話心理學專家 解析扭曲性心理成因該事件經報導後,引起了廣大網友的強烈關注,眾多網友更是對該名保安變態的行為感到不解。本網第一時間聯繫了心理學專家,對話合肥市高新區心理學會會長陳小虎。據陳小虎介紹,這些行為和癖好可能與其成長經歷有很大關係,同時,保安這一職業群體也是弱勢群體,其行為與其所處的社會底層的生存環境密不可分。
  • 從鐵樹葉子發黃的位置不同,就能分析出原因,這樣才能對症下藥
    從鐵樹葉子發黃的位置不同,就能分析出原因,這樣才能對症下藥底葉發黃如果葉片從低部發黃,首先一種情況,就是他的正常老化,底部的葉片發黃脫落,這個是正常的。如果長時間不澆水,它的盆土過幹老葉從底下往上發黃,如果更長時間缺水,他的整顆葉子都會發黃,逐漸地導致整棵的死亡。
  • 有錢人在賭博時的心態
    對於賭博,有的人輸光就離開,有的人輸光取錢接著賭,有的人輸光借錢繼續賭,是什麼原因導致輸光了之後還要繼續賭,其實都是一個人的心理作祟,大部分人都不願認輸,不願意承認自己得失敗,哪怕錯了,也會錯下去,很多人都知道賭博害人害己,但還是義無反顧地沉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