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陽哲學探索系列之四十三(以情景領導理論為例)

2020-12-06 水崑崙

情境領導理論是西方管理學界有名的定律,意為管理人員必須員工的成熟度做出相應的調整,以適應員工的方式來進行管理。這種管理模式同某些場合提出的榜樣效應剛好相反,榜樣效應說的是通過陽性來帶動陰性,以點帶線,以線代面。而這裡的情景領導理論則是以面帶點。點當然就是陽性,線或者面當然為陰性。一個強調領導的作用,一個強調群眾的作用,不了解陰陽的話,記住幾個西方的管理定律可能就開始抓狂,但是一旦了解陰陽則能夠很快明白什麼時候應該強調陽性的作用,什麼時候應該強調陰性的作用。

不管是陽性還是陰性,最終都是要和諧的,只有彼此相需才能夠產生和諧的可能性。懂得管理的人都知道,部下是否主動積極做事情,對於領導來說至關重要,一個積極向上的團隊,往往你只要制定一個目標,大家都會努力的來做,這種團隊當然要採取情境領導理論來管理是最好的。但是假如這個團隊是個死氣騰騰的,絕大多數都是屬於混吃等死型,領導還是採取情境領導理論還不是被人笑掉大牙,此時只能夠通過激勵或者主動的方式來進行管理。

小編曾經分析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陰陽和諧的最高境界,可以說用在管理上面顯得尤為重要,管理上好像有個韋奇定律,就是要我們事必躬親,多出去走走,了解實際情況,才能夠制定非常適宜的政策,這是非常正確的。

相關焦點

  • 陰陽哲學探索系列之二十(以波克定律為例)
    小編曾經分析過選擇與努力這一對陰陽,努力為陽性,選擇為陰性,努力很簡單,選擇往往比較吃力,所以在心理學上有選擇症候群,而從來沒有聽說過努力綜合症。波克定律中頭腦風暴也是努力的一種象徵,那麼多在一起進行腦力勞動,其實大機器生產中那麼多工人在一起進行體力勞動有什麼區別,只不過一個是體力,一個是腦力,人多力量大,這麼多人在一起進行勞動最終肯定出成績。
  • 陰陽哲學探索系列之三十一(以250定律為例)
    250定律是一個美國推銷員所提出的,意為每一個背後大概有250為親朋好友。小編將自己的手機通訊錄打開,感覺好像還沒有滿足該美國推銷員所提出的要求。小編曾經陰陽進行感悟,陰性往往給我一種範圍大的感覺,從250定律中可以看出,朋友越多,你在世界上所容易連成一片的感覺,做什麼事情肯定有很多人願意來幫忙。同時我們人類社會也是這樣,朋友越多,越容易成功,政治人物更是如此,支持你的人越多,在關鍵時候給你投票的人越多,你獲得某個位置則會越容易。這與小編主張的陰性相對比較重要,老子說的「萬物負陰而抱陽」不謀而合。
  • 陰陽哲學探索系列之八十四(以人生境界為例)
    人生過去的經歷也是陰性,陰性對應陰性,此時也可以理解為陰陽屬性相互印證的道理。其實不光體現在人生經歷上面,就是人生境界也是會對審美產生重大的影響。如果經常看小編自媒體的人肯定會知道,人在成長過程中,是呈現一種陰陽陰的過程,其中年輕的時候是陽性最強的時候,這個時候是最為叛逆的時候,具有對抗性是陽性的基本特徵。
  • 道家陰陽哲學與宇宙演化密碼
    想當年,鄒衍利用陰陽哲學,來推演宇宙演化。當時人不理解,送給他一個外號,叫做「談天衍」。如今科學技術發展了,對於宇宙了解加深了。本人就試著用道家陰陽哲學,來推演一下宇宙演化吧。本人才疏學淺,有不當之處多多包涵。
  • 陰陽五行說與科學及真理之關係
    雖然他發表相關的文章有十幾篇之多,卻始終沒有給科學作定義,而是很小心地從各種角度對科學的含義進行描述。這裡試舉一例:     在西方歷史上,科學有兩個前後相繼的形態,第一是希臘科學,第二是近代科學。希臘科學是無功利的、內在的、確定性的知識,源自希臘人對於自由人性的追求。這一科學形態的典型代表是演繹數學、形式邏輯和體系哲學。
  • 探索真知 孕育匠心——工程哲學的發端與發展
    之後,西方哲學進入到近千年的中世紀宗教哲學,以查士丁、奧古斯丁、託馬斯·阿奎那等宗教哲學家為代表,這一時代的哲學主要聚焦於上帝存在、道德、經濟、社會等領域。之後,進入到文藝復興,此時主要哲學家代表是霍布斯的機械唯物主義(決定論、還原論),在還原論方法論下,西方科學領域探索快速發展。
  • 陰陽五行究竟是不是科學?
    他們的結論是,古人的理論比起現代科學來一點不差。不過僅僅就西方學者而言,他們的主要關注對象是西方(古希臘、古羅馬和近現代早期世界)的古代科學。例如,許多古希臘物理學的研究者為亞里斯多德鳴不平,認為亞里斯多德的物理學同樣複雜艱深,不比牛頓物理學遜色。談及古希臘科學,喜歡進行中西文化比較的中國現代科學家普遍持肯定態度。他們認為,古希臘哲人對於自然的探索孕育了現代科學。
  • 陰陽八卦理論和西方科學誰厲害?
    以陰陽八卦為基礎的五行學說體系是和西方科學並列的解釋世界的方法。並沒有誰比誰厲害,不是說西方科學就比陰陽八卦理論高明。只是我們到了近現代不學習陰陽八卦理論了,習慣使用西方科學了。我認為陰陽八卦理論更勝一籌。難道只有十進位制可以計數,二進位制就不能?不能把習慣,孰知當成真理。如果還不能理解,說個容易理解的。世界五大宗教各有各的圖騰,他們各用各的理解解釋世界,並行流傳。
  • 古代哲學的核心是陰陽五行
    人類文化的創造,就是意顯現為象,象著明為言,任何文化之象,都有一個核心,天,便是中國文化的核心,因為,不知天,便不能洞悉中國文化的表象的生生體驗,有德者,受天命,失德者,天降喪。由於是萬物之理,人則受命於天,因而人必須「法天」。無論是八個經卦還是六十四別卦都是陰陽爻組成,但陰陽和五行的來源比較複雜。
  • 陰陽 ▎ 走進「陰陽」(另一個角度看世界)
    簡單說來,從起源上講,中華文明就是從陰陽這一基本要素出發並逐步建立和發展的,經過長期對陰陽的不斷深入認識,形成了中國古代哲學的陰陽論,並從應用的角度出發,引申出一系列涵蓋諸領域的陰陽知識,包括哲學、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生命科學、精神科學等各種範疇。物物皆有陰陽,不可割裂,陰陽必相互依存,萬事萬物中都包含陰陽的特性。
  • 理工科大學開展「哲學通識課」的實踐探索
    在此基礎上,將以問題為中心的教學模式貫穿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形式、教學評價、教學主體中,將思想價值引領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關鍵詞:課程思政;通識教育;哲學課程「課程思政」是大學開展立德樹人,實現大學使命的重要途徑。自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以來,各大學都開展了各具特色的「課程思政」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其中,不乏亮點和可供借鑑之處。
  • 陰陽五行學說背後的科學性,讓全世界人震驚
    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最偉大的發現莫過於「陰陽五行」了,這四個字蘊含著古人經天緯地、博大精深的智慧。陰陽五行,可分為「陰陽」與「五行」,兩者互為輔成,五行必合陰陽,陰陽必兼五行。陰陽五行是中國古典哲學的核心,為古代樸素的唯物哲學。
  • 高維哲學之《三體》世界
    的概念,即陰陽對立,2分法是目前地球上整個哲學的基礎;2這個數字在三體世界引發出很多現象及理論應用;智子,一個封鎖地球科技的厲害武器;當科學發展到邊界,模糊與混亂使很多科學家絕望而選擇自殺;現實世界又何嘗不是,一些小國被大國封鎖圍困,不是陷入混亂就是在努力的掙扎中;不能突破邊界的國家地區最終會走向混亂滅亡而被其它大國控制;如同每個人的發展一樣,終究一個天花板而無法突破最終而抑鬱一生;每個人
  • 何為社會科學哲學?
    通過對已有定義的梳理和分析,我們可以發現,當代西方社會科學哲學就是對社會科學之理論和實踐進行的哲學反思。它實際上包含三種基本的理論定位:一是社會科學哲學隸屬於廣義科學哲學,是後者的亞領域。二是社會科學哲學是哲學學科的分支,跟傳統科學哲學具有同等的學科地位。
  • 「哲學的殿堂—中國人民大學哲學名家講座系列」 第二季成功舉辦
    11月4日至8日,講座第二季以線上直播與線下講座相結合的形式推出,每晚6點至8點,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郭湛先生、張志偉教授、李秋零教授、焦國成教授、宋志明教授分別主講,分享他們在馬克思主義哲學、外國哲學、中國哲學、倫理學等領域的經年探索與長期思考,帶領大家走進哲學這座宏偉壯麗的殿堂。
  • 當西方理論遭遇「中國情景」
    從理論上來看,這兩個術語分屬國際經濟學和空間經濟學兩個不同的經濟學分支學科,原本嚴格有別,然而在「中國情景」下卻給「混搭」在了一起,這一點值得關注。  「泛一體化」論與普遍的「混搭」提法  兩個術語的「混搭」多半源自「區域一體化」術語在「中國情景」的「越界」。
  • 中醫認為房室乃陰陽之道
    祖國醫學經典著作《黃帝內經》裡說:「陰陽者,天地之道也。」即是說,宇宙間的萬事萬物皆要以陰陽為法則來分析和認識,房室活動,即人們的性生活亦是如此。事實上,房室活動是最好體現了一個陰陽整體的觀念。長沙馬王雄竹簡《十問》中記載了這樣一段對話:「堯問於舜曰:『天下孰為貴』?舜曰:『生為貴』。堯曰:『治生奈何』?舜曰:『審乎陰』」。
  • 陰陽 學說
    易道委員會|易道專業委員會|譚德貴|易道|易學|中國宗教學會易道文化研究專業委員會陰陽五行是中國古代的一種哲學概念,是古人認識自然的一種樸素的唯物觀點。我們的祖先在對自然界現象的認知過程中,將宇宙間的萬事萬物分為陰和陽兩大類,認為世上各種生物、各種事物的發展運行規律都離不開陰陽兩面,認為陰陽是萬物的核心。比如主宰地球生命的兩大星球-太陽和月亮,太陽就屬陽,月亮就屬陰。《易》曰:「易有太極,是生兩儀」,所謂「兩儀」就是陰陽,所以《易》又曰:「一陰一陽之謂道。」關於陰陽對立。
  • 中醫養生|一分為二——陰陽學說,天地之道陰陽的基本概念
    一分為二——陰陽學說陰陽,是古人從大自然獲得靈感後總結出來的一對概念。地球自轉一周即為一天,出現白天黑夜的交替。白天氣溫較高,能見度較強,象徵著光明;夜晚氣溫較低,能見度弱,象徵著黑暗;黑白之分非常明顯,屬於自然的陰陽之說由此而生。人類順應這個規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 我之宇宙觀在於深入學習上古先天陰陽五行實踐理論結晶
    真正能把陰陽五行學說應用指導於實踐,還有待不斷的由入門到研究發現的不止步的實踐。這門中醫理論思想,貫穿了古人到上古人類的先天實踐智慧。越學看的越深遠博大。一個人體,概論了宇宙的啟源。學而不盡,不可以洞見而詮釋周身宇宙。但以點視面,以面,以洞見切入古人的宇宙觀,陰陽五行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