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離癌症② CTC捕獲儀本月面世,肝癌有救了?(附視頻)

2020-11-27 上海觀察

每100個上海人中就有2人患癌,每天上海新發癌症達到169例。上海人的癌症風險有多高?如何才能遠離癌症?4月15日—21日是「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 4月15日下午,由上海市衛生計生委和解放日報社共同主辦的上海市健康大講堂暨第29屆解放健康講壇,於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舉行。本次講壇的主題為「健康生活,遠離癌症」,知名院士、院長們與大眾分享了自我保健的遠離癌症法,那就是:保持好心態、堅持運動、飲食清淡、生活規律。

 

本次講壇承辦單位為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上海市健康教育所;協辦單位為上海新聞廣播《活到100歲》;支持單位為中國聯通上海市分公司。


 

樊嘉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院長、主任醫師、教授,中華醫學會腫瘤學分會主任委員

 

♦ 演講主題 ♦

《肝癌的防治》

 

原發性肝癌在我國為排名第三位的腫瘤死亡原因,每年有30萬人死於肝癌。男女發病比率大概是3:1,和肝炎病人有關。我國大概有10%攜帶肝炎病毒的人群,每年大概有100萬新生嬰兒感染B肝病毒,不過現在不用害怕,有疫苗針對。

 

新研究:補充甲胎蛋白診斷提高肝癌檢出率

 

肝臟是我們人體最大的腺體器官,佔人體體重的2.5%到3%,為1200到1500克,分左右兩葉,位於我們右上腹部。肝臟的功能是分泌膽汁,相當於人體的一個化工廠,它可以代謝糖、蛋白質、維生素、脂肪、激素等,合成大量的凝血因子。它還有解毒功能,通過小便把毒素排掉。此外,它還有免疫功能和吞噬功能,可以調節血液循環。

 

肝癌早期並沒有症狀,有的腫瘤甚至長到10公分,患者還沒有感覺。到了晚期,會發現右腹部漲痛、漲氣,晚期肝臟腫大,有腹水、黃疸,到了這一階段,至今也沒有有效的藥物治療辦法,病人多數會在3到6個月內病人死亡。遺憾的是,在我們臨床發現,80%前來看門診的病人都已是中晚期,能夠手術治療的患者還不到20%。因此,一定要注意定期體檢,注意甲胎蛋白指標加B超檢查,一般來說1公分以上的腫瘤會很快被檢出。有肝炎病史或家族史的人群,最好每半年體檢一次,平時千萬不要喝酒。

 

由於肝癌的甲胎蛋白有60%為陽性的,還有近40%顯示為陰性,所以僅通過血液檢查不一定能被查出,我們研究了一種補充甲胎蛋白診斷,有88%左右的特異性和敏感性,這一檢查辦法正在進行專家認證,很快就能推廣使用,將大大提高肝癌血液檢查的檢出率,特別是對於一些小的肝癌和肝癌腫瘤切除後復發的病人,可以追蹤檢測。

 

新發明:CTC捕獲儀器突破肝癌復發瓶頸

 

我們正在研究一項CTC捕獲儀器,可以在外周血中檢測循環腫瘤細胞,幫助了解這一腫瘤是否容易復發。比如說,治療之前這個循環腫瘤細胞是升高的,治療以後沒有了,說明治療效果很好;反之如果循環腫瘤細胞不減少,反而越來越多,說明效果不好。這一研究將能極大突破肝癌易復發的瓶頸,這個月相關研究的儀器和試劑就可以研製出來,如果能夠註冊批准,很快就能在臨床上應用。

 

現在,肝癌的治療還是以手術為主,在腫瘤切除以後,小肝癌的五年生存率為60%,很多患者的生存期超過30年,最長的活到了43年,所以早治療非常重要。

 

有些腫瘤很大,怎麼手術呢?我們進行了亞洲第一的探索,先把腫瘤部位和正常部位隔開,讓有腫瘤的部位缺血壞死,讓剩餘好的部位代償性增生,7到9天以後,好的部位體積可以增加一倍,此後再將腫瘤切掉。還有一種介入治療,通過大腿根部,插一根管道打到肝臟血管中,通過藥物讓腫瘤壞死,或是在它腫瘤縮小後施行切除。另有一種局部治療法,當腫瘤位置很深,肝臟硬化厲害,腫瘤又小於3公分的,可以通過注射的方法,將一根針插入腫瘤,通過高頻或者微波加熱,使腫瘤壞死。

 

對於晚期肝癌患者,我們發明了一個技術:原先無能為力挽救的晚期門脈癌栓,現在則可將腫瘤切掉,再把癌栓取掉,留一個泵來進行化療,此後把殘餘的癌細胞拿掉後再做介入治療,在門靜脈裡放一個支架,同時拿掉剩餘的腫瘤。這一技術曾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並得到推廣。此外,我們發現生物治療方法對部分病人也有效果,但遺憾的是針對晚期肝癌的靶向治療目前只有一種藥物,世界上大多數研究都失敗了,我們還在努力。

 

新預防:不喝酒控飲食注意脂肪肝

 

如何預防肝癌呢?目前明確的病毒性肝炎已經超過七種,在我國明確與肝癌相關的主要是B型肝炎和少部分C型肝炎。

 

在B肝防治上,注意接種B肝疫苗,保護效果達到90%左右,保護期可以達到15年,特別是新生嬰兒,母親還是陽性的,一定要用疫苗阻斷。但打了疫苗不等於進入「保險箱」,還要經常做檢查。C肝預防則需要切斷傳播途徑,特別注重獻血人員的篩選。同時還要避免接觸有害物質,不吃黴變食物千萬不要吃,減少亞硝胺的攝入。

 

有肝炎背景的人,儘量不要喝酒,現代生活中還一定要注意預防脂肪肝,控制飲食,適當運動。

 

嘉賓檔案

 

攝影:海沙爾;圖片設計:董一瑜;檔案製作:蔡坤;視頻攝製:黃曉洲;視頻製作:範慧澤

(編輯郵箱:jfhuodong@163.com)

相關焦點

  • 上海每日新發癌症169個 治癌新神器本月研製面世
    東方網通訊員孔同4月18日報導:每100個上海人中就有2人患癌,每天上海新發癌症達到169例。居高不下的癌症風險,如何遠離?本周是「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在本期由上海市衛生計生委和解放日報社共同主辦的上海市健康大講堂暨第29屆解放健康講壇上。
  • 「見微知著,以稀為貴」CTC液體活檢未來之路探索
    原浙江醫科大學校長、現任浙江大學腫瘤研究所學術委員會主任鄭樹教授擔任大會主席,由中日友好醫院肺癌中心常務主任朱廣迎教授和火箭軍總醫院病理科主任孫鎖柱教授共同主持,會議邀請到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大腸外科副主任蔡國響教授,同濟大學附屬上海市肺科醫院中心實驗室主任慄波研究員,大連醫科大學附屬二院副院長王琪教授,解放軍總醫院肝膽科楊磊博士作主題報告,現場高朋滿座,精彩紛呈,共同探討NextCTC臨床研究意義及未來發展方向
  • 液體活檢 CTC-iChip系統:肝癌實時監控的靈敏手段
    原創:肝膽醫生蔣貝格 微信公眾號:肝膽柳葉刀/AlleyClinic 作為全球致死率第二高的癌症——肝癌,每年大概有76.5萬人
  • 哪個對於肝癌患者更好?
    哪個對於肝癌患者更好?相比起傳統的癌症治療手段,免疫療法是較為安全的新療法。  PD... 摘要:   近幾年來,PD-1/PD-L1抑制劑在腫瘤癌症治療領域中備受關注的明星藥物。相比起傳統的癌症治療手段,免疫療法是較為安全的新療法。
  • B肝都會轉變成肝癌?做好這2點,或能遠離肝癌
    那麼,患上了B肝是否就會出現肝癌呢?很多人在B肝病毒入侵身體之後肝臟功能下降,但是沒有採取合理的治療措施,可能在B肝持續發展的過程中讓肝臟受到損傷。如果面臨肝硬化的風險,肝臟細胞廣泛性壞死,功能逐漸下降的過程中可能就會誘發癌細胞,進而增加肝癌的患病率。但是,並非所有的B肝都會轉變成肝癌。
  • 癌症成廣東人第一死因 肝癌死亡率比全國高50%
    肝癌一直位居腫瘤中的第一位死因  研究還表明3次調查惡性腫瘤前5位死因:1970-1972年為肝癌、食管癌、鼻咽癌、胃癌和肺癌,1990-1992年為肝癌、食管癌、肺癌、胃癌和鼻咽癌,2004-2005年為肝癌、肺癌、胃癌、食管癌和結直腸癌。這與全國惡性瘤死因順位相似。
  • 肝癌患者參加癌症康復會後,又多活了十幾年,目前仍健在
    2008年,38歲的馬崇義患了肝癌。患癌後,他們承受了同樣的痛苦,加入了同樣的協會,現在都還健在。每周六上午,玉淵潭公園的一個亭子裡,總有一群人歡暢談笑,多為銀髮長者,也有年紀較輕的人,如果不是一旁「北京癌症康復會」的綠旗子,旁人不會看出他們都患癌症,處於康復期。
  • 想要不得癌症,首先就要遠離這3類東西,知道後你都能做到嗎?
    但是癌症多與我們日常生活中的飲食有關係,且癌症也並不是一夜之間突然冒出來的,而是經過日積月累,長期跟不良的生活習慣有密切的關係,因此,要想不得癌症,就要遠離這3類食物。要想不得癌症,就要遠離含有苯並芘的食物:燒烤、油炸類的食物都可能含有苯並芘,這類物質最大的特點就是高溫,且是長時間的高溫才製作而成,雖然口感上非常的美味,但是背後隱藏的健康隱患很大
  • ​35歲男子出現「蜘蛛痣」竟是肝癌晚期,警惕這15個信號
    做到5個字,癌症遠離你。我們總是把「小心肝」、「心肝寶貝」掛在嘴上,好像這樣就能顯示出對愛人的珍惜,但卻對我們的肝臟知之甚少。視頻來源:看看新聞醫生介紹,該患者有多年的B肝病史,且有家族史,最直觀的是患者體表皮膚已經發生了明顯的變化:上胸部毛細血管擴張,形成像蜘蛛一樣形狀的痣;雙手的大小魚際之間,充血比較明顯,稱為肝掌。
  • 這3種蔬菜有很好的抗癌效果,多吃可以遠離癌症!尤其第1種
    今天小編就跟大家說一說,這3種蔬菜有很好的抗癌效果,多吃可以遠離癌症!尤其第1種! 3、西紅柿 西紅柿大家都知道,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多吃西紅柿有助於降低前列腺癌、消化道癌、肝癌
  • 肝癌治療又添「猛將」!重磅藥物阿帕替尼獲批肝癌適應症,中國患者...
    當然,作為唯一的胃癌三線靶向藥物,阿帕替尼已經為癌症患者們帶來了足夠的驚喜。但這僅僅只是它對抗癌症強勁實力的冰山一角,上市7年來,針對阿帕替尼的抗腫瘤研究已經覆蓋了胃癌、肝癌、肺癌、食管癌、骨肉瘤、脊索瘤、甲狀腺癌、婦科腫瘤等16個實體瘤,單藥使用不僅大幅度提升了癌症患者的生存期,還開創了靶向聯合化療、雙靶向聯合、靶向聯合免疫治療等等一系列全新抗癌方案。
  • 我國科學家有望破譯肝癌「身份指紋」
    癌症的早期發現對於治療效果意義重大,但就「癌中之王」肝癌來說,早期診斷卻一直是全球專家面臨的難題。本月上旬,國際學術雜誌《自然—材料》上發表的一篇文章引起了國內外關注——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主任、醫院院長徐瑞華與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教授張康一同帶領的中美科學家團隊研究發現,通過檢測少量血液中循環腫瘤DNA(ctDNA)特定位點甲基化水平,可對肝癌進行早期診斷和療效以及預後預測。
  • 肝癌有新突破!我國揭示肝癌復發與3種細胞有關,成治療新依據
    所以,他們得出結論,肝癌復發或者預後不良與CD161、CD8、T細胞數,這3種細胞增多相關。而該研究結果,為後續肝癌治療提供了新的依據,相信未來可以有更多的治療手段來對抗肝癌。
  • 癌症之王是胰腺癌還是肝癌?哪種癌症死亡率最高?醫生告訴你答案
    胰腺癌和肝癌都是惡性程度極高的腫瘤,如果從總的生存率上面來說,胰腺癌比肝癌更差,胰腺癌的5年生存率只有5%至10%,而肝癌的5年生存率只有12.5%左右。如果從生存率上來說,胰腺癌是真正的癌症之王,是常見的惡性腫瘤裡面,5年生存率最差的腫瘤,癌中之王當之無愧。 為什麼胰腺癌的生存率這麼低!
  • 常吃路邊烤腸易得肝癌 六個方法來預防
    肝癌的常見的一種癌症,想要預防它首先就要去了解它。那麼你知道肝癌的誘發因素嗎?你知道在平時要怎麼做才能做好預防呢?因此,肝硬化也被視為促癌因素,因而肝硬化患者應做好定期複查工作,以防止癌症的發生。  2.醃製食物  假如長期食用醃製食物,那麼肝癌也會找上門。因此醃製食品中都含有的亞硝胺,都可誘發癌症。
  • 運動能防肝癌,多虧這個「細胞衛士」!美國癌症專家詳細解讀
    肝癌是全球第四大癌症死因,每年有逾80萬人確診,一半以上在中國。目前,晚期肝癌真正有效的療法很少(死亡率接近於發病率),預防尤為重要。近日《肝臟病學雜誌》發表的一項新研究表明,主動運動有助於預防最常見的肝癌——肝細胞癌。
  • 今年,960萬人將死於癌症 | WHO全球癌症報告
    而在因癌症死亡的人數上,肺癌因預後較差,死亡人數將達到 180 萬,佔所有因癌症死亡患者的 18.4%。其後為結腸癌(88.1 萬)、胃癌(78.3 萬)、肝癌(78.2 萬)和乳腺癌(62.7 萬)。儘管乳腺癌發病率高,但致死率相對靠後,主要得益於乳腺癌預後效果良好,並且目前針對乳腺癌具有更有效且精準的醫療手段。
  • 肝癌精準治療獲突破 注意肝癌早期7個信號
    近日,《自然》在線發表了上海市腫瘤研究所與荷蘭癌症研究所的合作成果:首次發現可以通過誘導TP53突變的肝癌細胞,使之發生衰老進而特異清除肝癌細胞,有望為肝癌治療提供新的思路。   什麼是肝癌?  肝癌即肝臟惡性腫瘤,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大類。原發性肝臟惡性腫瘤起源於肝臟的上皮或間葉組織,前者稱為原發性肝癌,是我國高發的,危害極大的惡性腫瘤;後者稱為肉瘤,與原發性肝癌相比較較為少見。  繼發性或稱轉移性肝癌係指全身多個器官起源的惡性腫瘤侵犯至肝臟。一般多見於胃、膽道、胰腺、結直腸、卵巢、子宮、肺、乳腺等器官惡性腫瘤的肝轉移。
  • 沒試過免疫療法 誰也沒資格將肝癌患者判「死刑」
    若不是親身經歷,我想我這輩子也不敢相信肝癌竟然能被治好,而且是在副作用極小的情況下。現在我真的相信,沒試過免疫療法,誰也沒資格將肝癌患者判「死刑」。 肝癌是致死率第二的癌症,預估全球每年有75萬人因此死亡,且每年新診斷78萬個病例。
  • 2020年中醫藥傑出人物廖長清 走出肝癌治療誤區延長患者生命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少年師承中醫,從醫50年專治肝炎、肝硬化、肝癌、糖尿病,學驗具豐。多年來使無數肝硬化患者轉危為安,重獲新生。發表有論文10多篇,編著有《肝病的禁忌與營養》、《揭開B肝無法轉陰的神秘面紗》、《肝硬化的形成與治療》、《科學吃水果疾病遠離我》等書。多次接受中央電視臺專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