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化合物實現多靶點保護阿爾茨海默病細胞和小鼠模型神經元

2020-12-08 騰訊網

中樞神經系統中豐富的微管相關蛋白Tau在微管組裝和穩定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異常的Tau磷酸化和聚集是阿爾茨海默病(AD)的常見致病標誌,表現在:Tau的過度磷酸化可能會改變其構象,並導致自身聚集,氧化應激增加和神經元死亡。

2020年3月11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Guey-Jen Lee-Chen團隊與長庚紀念醫院Chiung-MeiChen團隊合作在雜誌Aging Cell上發表了一篇名為Exploration of multi-target effects of3-benzoyl-5-hydroxychromen-2-one in Alzheimer's disease cell and mouse models的文章,這篇文章表明化合物LM-031可以通過靶向HSPB1減少Tau錯摺疊並激活NRF2和CREB途徑來抑制細胞凋亡並促進神經元存活,從而改善AD進展,從而為AD治療提供新的藥物開發途徑

Licochalcone A是查爾酮的主要成分,得自甘草的根。之前有報導Licochalcone A可增強NRF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like 2)介導的抗氧化應激的防禦機制,本文作者也曾證實過Licochalcone A和衍生化合物LM-031上調HSPB1(heat shock protein B1),激活NRF2和CREB,減少Aβ細胞模型中Aβ摺疊錯誤和活性氧(ROS),促進神經突生長和抑制乙醯膽鹼酯酶的途徑。本文在此基礎上研究了LicochalconeA和五種衍生化合物防止Tau聚集和氧化,以及促進神經保護的能力。

1,Licochalcone A和LM-031具有良好的抗氧化和神經保護作用

首先,細胞實驗表明,受試化合物Licochalcone A和LM-031減少了Tau錯摺疊。有報導稱錯位的Tau可能會增加活性氧(ROS)的產生。本文表明LicochalconeA 和LM-031預處理顯著逆轉了因Tau摺疊錯誤導致的ROS水平升高,顯示其抗氧化作用。此外,Licochalcone A 和LM-031預處理可顯著逆轉因錯摺疊Tau產生而提高的caspase 3活性。同時,還可促進神經突生長。

2,LM-031的分子靶標

小分子伴侶HSPB1預防了Tau的錯摺疊,以挽救Tau過高磷酸化介導的細胞死亡。結果表明Licochalcone A或LM-031可以顯著提高HSPB1表達。除了HSPB1分子伴侶,本文還研究了LicochalconeA和LM-031對NRF2、CREB和下遊靶標表達水平的影響,結果表明LM-031預處理增加了NRF2及其下遊分子的表達,並顯著降低促凋亡分子BAX。

BDNF與TRKB(神經營養受體酪氨酸激酶2)結合以激活AKT(AKT絲氨酸/蘇氨酸激酶1)和ERK(促分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1)途徑,兩者均在AD中發揮有益作用。本文也證實LM-031對此通路的保護作用。並進一步驗證了NFR2和CREB作為LM-031的治療靶標的潛力。

3,體內動物模型驗證LM-031在AD治療中的潛力

首先通過PAMPA(平行人工膜通透性測定)- 血腦屏障(BBB)的方法評估並證明LM-031具有高BBB滲透性。其次,在Tg-AD小鼠模型中,通過檢測小鼠大腦內細胞外β-澱粉樣斑塊和神經元內Aβ積聚、Morris水迷宮等試驗證實LM-031的治療作用。且在小鼠中誘發的高血糖可通過LM-031得到部分改善。

總 結

AD的發生是由於基因和危險因素之間複雜的相互作用。本文從多方面多靶點驗證了化合物LM-031的神經保護作用

首先證明LM-031促進神經突生長的作用可能由於tau錯誤摺疊的改善引起,導致氧化應激和caspase 3活性的降低;

氧化應激被認為是導致AD的因素,通過激活HSPB1的表達可減少ROS和細胞毒性。細胞實驗支持LM-031通過預防氧化應激而在AD治療中的作用並阻斷細胞凋亡途徑;

AD的突觸功能障礙已成為近期關注的焦點,因記憶形成伴隨突觸強度的改變,且突觸變化與臨床痴呆的嚴重程度高度相關。本文證明了CREB在記憶整合中起著關鍵作用,提示CREB的表達可能是AD的治療靶標;

大量證據表明,高血糖會在輕度認知障礙和APP/PS1轉基因小鼠中形成老年斑。本文驗證了LM-031對高血糖3×Tg-AD小鼠學習和記憶改善的有益作用。

因此,化合物LM-031或有潛力被開發為AD治療藥物。

參考文獻:

Lin TH, Chiu YJ, Lin CH, et al. Exploration of multi-target effects of3-benzoyl-5-hydroxychromen-2-one in Alzheimer's disease cell and mousemodels. Aging Cell. 2020;10.1111/acel.13169. doi:10.1111/acel.13169

編譯作者:小飛俠 (Brainnews創作團隊)

校審:Victoria, Simon (Brainnews編輯部)

相關焦點

  • 突觸修剪失控:阿爾茨海默病的病因?
    這項研究的很多準備工作都來自我們對正常大腦發育進程的認識。我們認為,隨著更加深入地了解正常大腦中的突觸修剪機制,對如何處理患者大腦中的這個機制我們也將有全新的理解。」 研究人員採用阿爾茨海默病的小鼠模型來檢驗他們的理論,他們採用高解析度成像技術精確地找到什麼時候在什麼位置發生了突觸的丟失。
  • 突觸修剪失控可能是阿爾茨海默病的病因
    一項對小鼠的研究顯示,在阿爾茨海默病和其他神經退行性疾病早期,大腦在發育過程中修剪多餘突觸的過程可能出現了異常。研究人員採用阿爾茨海默病的小鼠模型來檢驗他們的理論,他們採用高解析度成像技術精確地找到什麼時候在什麼位置發生了突觸的丟失。在這種嚙齒類動物模型中,斑塊形成前有一個時間窗,研究人員發現在這個時間窗裡,小鼠的海馬體,這個負責記憶和學習的大腦區域,中的突觸發生了丟失。」Stevens指出,特別令人振奮的是研究人員還發現了C1q這種參與正常突觸修剪的蛋白的高表達。
  • Cell: 星形膠質細胞保護神經元免受毒素累積
    2019年6月3日 訊 /生物谷BIOON/ --2019年5月23日,研究人員在《Cell》雜誌上報導了腦細胞收集過度活躍神經元分泌的受損脂質,然後將這些有毒分子回收利用的現象,它是保護神經元免受過度活動的破壞的機制。當神經元快速而激烈地活動時,細胞中的脂質分子會受到損害並且會變得有毒。
  • LC3相關內吞作用減輕小鼠阿爾茨海默病神經變性
    LC3相關內吞作用減輕小鼠阿爾茨海默病神經變性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7/30 10:05:03 近日,美國聖猶大兒童研究醫院教授Douglas R.
  • Nature:移除衰老的神經膠質細胞有望治療阿爾茨海默病
    2018年9月25日/生物谷BIOON/---殭屍細胞是那些沒有死亡但同樣無法執行正常細胞功能的細胞。這些殭屍細胞或者說衰老細胞參與許多年齡相關性疾病。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梅約診所(Mayo Clinic)的研究人員報導在大腦疾病小鼠模型中,衰老細胞在認知喪失之前會堆積在它們的大腦中。
  • 小膠質細胞調節阿爾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的神經退行性變
    用基因或基於抗體的方法阻斷AD小鼠模型中經典補體級聯通路的激活已被證明可以保護突觸,避免突觸丟失、功能障礙和記憶喪失,這提示小膠質細胞-突觸通路可能是一個潛在的治療靶點。在一開始,這種通路可能是一個有益的過程,即小膠質細胞吞噬異常的突觸,但是慢慢的,小膠質細胞出現功能失調,並損害它曾試圖挽救的神經元。
  • 【Science】校正阿爾茨海默氏病小鼠模型中腦蛋白合成,突觸可塑性和記憶力中eIF2依賴性的缺陷
    代表性的蒙太奇照片,其說明了APPswe /PS1ΔE9小鼠的背海馬中斑塊的存在(6E10免疫反應性;綠色通道)在海馬神經元中觀察到由整合應激反應
  • Science:小膠質細胞調節阿爾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的神經退行性變
    例如,積聚在突觸上的病理性Aβ或tau可以上調小膠質細胞中的C1q,並促進突觸中的補體激活和隨後的小膠質細胞吞噬。用基因或基於抗體的方法阻斷AD小鼠模型中經典補體級聯通路的激活已被證明可以保護突觸,避免突觸丟失、功能障礙和記憶喪失,這提示小膠質細胞-突觸通路可能是一個潛在的治療靶點。
  • 阿爾茨海默病相關的突變會導致神經元阻塞
    原創 Ian Le Guillou 阿爾茨海默病目前對阿爾茨海默病有效治療方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β-澱粉樣蛋白肽的聚集物上,這是阿爾茨海默病的標誌。然而,抑制β-澱粉樣蛋白的一種叫做BACE1(β-分泌酶)的努力已經導致了幾個3期臨床試驗失敗了。
  • 自然醫學雜誌:運動可保護記憶力 防阿爾茨海默病
    原標題:自然醫學雜誌:運動可保護記憶力 防阿爾茨海默病   劇烈運動可以釋放大量的內啡肽,可以產生快感、改善情緒。近日,由哥倫比亞大學醫學院醫學博士、研究員Ottavio Arancio和Taub阿爾茨海默病與腦老化研究所共同牽頭的一項研究結果表明,運動還可以產生一種能夠改善記憶並預防阿爾茨海默病的激素。該項研究近日發表在《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雜誌上。
  • Nature:首次對阿爾茨海默病進行單細胞轉錄組分析
    2019年5月13日訊/生物谷BIOON/---在美國,阿爾茨海默病影響了500多萬人。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首次對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單個腦細胞中表達的基因進行了綜合分析。所獲得的分析結果允許他們鑑定出在神經元和其他類型的腦細胞中受到影響的獨特細胞通路。這一分析可能為阿爾茨海默病提供許多潛在的新型藥物靶點。
  • 為什麼記憶形成神經元易受阿爾茨海默病的影響
    弄清楚為什麼病人會在早期失去這些脆弱的神經元可能是發現治療阿爾茨海默病新療法的關鍵。現在,一項新的研究揭示了這一神經元子集的內部運作機制,並描述了使內嗅腦細胞對退化特別敏感的分子因素。大腦內嗅皮層的記憶形成神經元(綠色)在阿爾茨海默病中最先退化「一個接一個的試驗,我們已經積累了大量關於澱粉樣斑塊產生機制的知識,」Roussarie說,「但是澱粉樣蛋白積累的下遊發生了什麼,以及這些斑塊是如何觸發脆弱神經元內的神經原纖維纏結的,這是一個謎。這是一個我們可以發現新的治療靶點的地方。」
  • 利用幹細胞有望治療阿爾茨海默病
    4.Stem Cells Res Ther:基因修飾幹細胞或可治療阿爾茨海默氏病doi:10.1186/scrt440近日,加州大學歐文分校神經生物學家發現,當基因修飾的神經幹細胞移植到有阿爾茨海默氏病症狀和病理特徵的小鼠大腦中時,顯示出陽性結果。
  • 腦苷肌肽:溶栓時間窗之外的多靶點神經保護藥物
    來自中國陸軍軍醫大學譚亮團隊的一項最新研究發現,一種多靶點的神經保護藥物,腦酐肌肽可以在溶栓時間窗之外保護腦卒中大鼠神經功能。缺血性腦卒中具有高發病率、高致殘率和高致死率的特點,造成嚴重疾病負擔。靜脈溶栓和血管內血栓切除術的治療策略已經取得較多研究進展,但由於溶栓治療窗僅為4.5h,因而需要對溶栓時間窗之外的卒中患者探索新的神經保護和神經再生治療方案。腦酐肌肽是由多肽、單唾液酸四己糖神經節苷脂、游離胺基酸等組成的多靶點神經保護藥物。
  • 炎症反應與阿爾茨海默病關鍵蛋白的聯繫
    而在阿爾茨海默病的病理發生中,γ分泌酶已知能夠和其他酶一起,對澱粉樣蛋白的前體進行剪切,產生β澱粉樣蛋白。後者則能夠形成阿爾茨海默病的病理性蛋白沉積。 隨後,研究人員們發現,隨著年齡增長,IFITM3的表達水平也會增長。此外,在阿爾茨海默病的小鼠模型中,IFITM3的表達水平同樣有所增加。
  • 過度活化的星形膠質細胞解釋了阿爾茨海默病的不可預測性
    原創 Jacky 阿爾茨海默病儘管阿爾茨海默病是一種常見且致命的神經退行性腦疾病,但大多數阿爾茨海默病的治療似乎在揭開其病因之謎方面沒有取得太大進展。在以毒素受體為基礎的動物模型中,研究團隊對體內的星形細胞反應進行了微調。他們發現,溫和的反應性星形膠質細胞可以自然地逆轉其反應性,而嚴重的反應性星形膠質細胞可以在30天內導致不可逆的神經退行性變、腦萎縮和認知缺陷。值得注意的是,這種嚴重反應性星形細胞誘導的神經退行性變在注射病毒的APP/PS1小鼠中成功複製,而這類小鼠普遍缺乏神經退行性變。
  • 雷帕黴素保護實驗性自身免疫性腦脊髓炎小鼠脊髓神經元的作用途徑
    ,並可以抑制神經元及神經膠質細胞凋亡和減少聚集體的大量產生。自噬:它能夠對蛋白質質量實現精準調控,從而更好地維持神經元結構功能的穩定性,在諸如帕金森病、亨廷頓病等神經退行性疾病中都發現存在著自噬的缺陷,導致大量殘餘蛋白蓄積誘發氧化應激反應等而引起疾病的發生發展
  • 《中國神經再生研究(英文版)》雜誌2018-2019年最受歡迎阿爾茨海默病研究文章介紹(1)
    近年來大量研究揭示了薑黃素在阿爾茨海默病的診斷、預防和治療中具有潛在的應用價值。β-澱粉樣蛋白和高度磷酸化的tau蛋白是阿爾茨海默病的主要生物標記物,而薑黃素能夠與之特異性結合,並產生螢光反應,被廣泛開發為阿爾茨海默病的早期診斷探針。此外,由於薑黃素的多靶點作用特性,對眾多的慢性疾病,如腦血管疾病、高血壓和高血脂等,具有一定的保護和預防作用。
  • 阿爾茨海默病可治療?不用動刀不用吃藥!MIT華人女科學家利用聲光...
    阿爾茨海默病發生的病理機制目前並不十分清楚,但兩種蛋白質和這種疾病的發展關係非常密切,一種是β澱粉樣蛋白(Aβ)在腦組織沉積,另一種是陶蛋白。採用基因工程方法,科學家可以利用這些研究建立出動物疾病模型,用於阿爾茨海默病發表機理和尋找新藥物的研究。
  • 阿爾茨海默症新靶點——MCL-1
    此外,由線粒體生物發生調節因子PGC-1α表達減少誘導的線粒體生物發生障礙可導致AD中的突觸功能障礙和神經元退化。線粒體功能失調誘導的細胞內鈣失衡也會導致神經元死亡,且被證實與AD有關。基於這些累積的證據,線粒體功能障礙已被認為是導致AD發病的一個關鍵事件,而促進線粒體健康的幹預措施可能改善與之相關的神經退行性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