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天的星空激發、成就了,他的太空航天夢想

2020-09-03 靜靜聽淺淺笑

最近一段時間裡,因為在疫情期間居家,感覺自己的思想也存在著真空地帶,實在無聊之際時,特別想看一些勵志的電影,能給自己一些力量以治癒心靈的空窗期,那就找了一些根據真人事例改編的電影,因為真實所以感動而且更具教育性和啟發性。

感觸較深的就是一部1999年上映的美國電影,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工程師Homer Hickman的自傳《火箭小子》改編型的電影《十月的天空》, 講述了1957年蘇聯衛星發射成功後,美國媒體在民眾中宣傳著危機意識,於是在很多年輕人心中種下了航天的夢想,據說當時蘇聯衛星發射的消息在廣播播放時,激發了一批理想主義的火箭小子,隨著他們遙望著天空的眼神就感受到這群小子的突破意識。追尋黑暗中的閃光點,才是他們理想信念中應該持之以恆追尋的東西。

故事的發生地西維吉尼亞,小鎮的人們聚焦在一起觀看從夜空划過天際的衛星,很多人都在仰望天空,看到一飛而過衛星不但在天空留下了美麗的痕跡,也點燃了這個火箭小子霍納心中的夢想。

典型的好萊塢的勵志情感電影,原型人物自己的一生頗具傳奇色彩,他從一個造土火箭的山裡小子,成長為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科學家,經歷曲折。

探究太空的種子在他的心裡扎了根發了芽,於是火箭小子霍納就在特別偏遠的小山村裡開始了他的研究之旅,他們四個同學共同開展研究的興趣讓他們一同開啟了追夢之路。

為了心中的夢想就是主題,雖然劇情沒有那麼驚心動魄的情節,但是霍納的專注讓人感動。特別是得到了莉蕾老師的全身心的引導和教育鼓舞,霍納意識到,努力讓自己可以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人。於是面對任何難題,他都勇敢地克服了。

看到最初他與父親的對抗,從對他的不理解、不支持,到贏得父親的理解,他終於用實力證明了自己。值得肯定的老師一直對他的努力給予鼓勵和幫助,在一遍遍地失敗失敗再發射,他們從單純地好奇到最後鑽研,團隊合作的加強,讓幾個不怎麼好學的男孩開始為了發射火箭的那種精誠團結的合作叫好。

從剛開始自製的土法研製火箭,在經歷無數次的失敗後,居然有一天還真的把土火箭成功升空了,飛了約六英裡高,讓小鎮的人們都感到震驚,很多人也見證了那個時刻,他們也因此成就而得到了國家級科技獎金獎。

這些成就的取得,更加激發了幾個男孩對科學的探索欲望,他們一次又一次抬頭仰望天空的美麗畫面,一下子定格成為劇中最美的影像,雖然全劇沒有宣傳的大口號,但是他們所做的一切,無一不是將自己的個人的理想跟國家的發展緊密結合起來,讓人充滿了敬佩和力量!

也正是基於自己的成長紀紀念,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工程師Homer Hickman寫了回憶錄Rocket Boys,並且登上了當時的紐約時報暢銷書榜首,教育和引導更多的人,給他人以力量的同時也努力實現了自己人生的突破。

在人生的旅途中,總會遇到很多不利的局面,每個人是否有堅持做自己想做的事的勇氣,這應該才是衡量做人成敗的關鍵吧。

而這個火箭小子正是把平凡的創造當成事業,特別專注,支撐著人生向上向前的力量,只要心中的夢想一直都在,遇到什麼困難都可以克服,所以最後他實現了自己的夢想成為了一名美國航空航天局工程師。

1998年2月,霍納以美國航空航天局工程師的身份正式退休 。

希望我們每個人都有為實現夢想而堅持的信念和力量!

有夢想,誰都可以了不起!加油,有夢想的人!

相關焦點

  • 你好,太空!一起來聽來自宇宙的聲音
    小時候,你是否會常常望著滿天的星空幻想去不到的遠方究竟是什麼樣的我想,這句話足以解釋,為什麼孩子對探尋太空和宇宙有著天生的好奇心和熱情?而家長要做的,可能就是儘可能多地創造一些機會,在孩子的心中埋下一顆富有潛力的種子,然後靜待它開花、結果。要相信孩子有成就不凡的天賦和能力。如你所願,機會來啦!
  • 激發動力培養能力!學而思網校成為"中國航天事業戰略合作夥伴"
    中國航天基金會理事長吳志堅表示,航天強國這一偉大目標的實現,要靠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在他看來,人才培養是中國航天事業發展的重中之重,激發公眾尤其是青少年崇尚科學、敢於創新的熱情是航天人才培養的必由之路。中國航天基金會之所以選擇牽手學而思網校,不僅僅是看重學而思網校的口碑與沉澱,更是認可學而思網校"激發動力、培養能力"這一教育理念。
  • 南陽太空展來襲!免費玩
    抬頭仰望,浩瀚無疆的星空仿佛有一股魔力,讓每個年幼的孩子充滿幻想。「登上太空,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風景?」這份幻想伴隨著我們長大成人,太空神秘的面紗也被層層揭開。如今,我們又有一個更好的方式來觸碰它。超高的人氣讓人還以為來了哪個大牌明星原來是他一個個巨型太空人瞬間抓住了小編的眼球這是大多男孩子的夢想吧
  • [學習時報]王利明:仰望那遙遠的星空
    記得在我的導師佟柔教授生病期間,有一次深夜,我陪伴他在醫院散步,那一天,滿天星鬥熠熠生輝,一輪明月照如白晝,恩師望著星空,沉思良久,緩緩對我說:「你看看滿天的群星,多麼壯觀!再看看我們人類,是多麼渺小啊!」恩師已離開我們很多年了,但這句話仍在我耳際縈繞。星空無垠,人的心胸也當如此開闊遼遠。當我們仰望頭上的那片星空時,其實也並非真的是頭頂上的那片星空,而是閃耀在內心的一片星空,心納星空,有容乃大。
  • 長徵5號B首飛成功,我們的目標星辰大海,航天團隊年輕化成就夢想
    長徵5號B的首飛任務取得圓滿成功,這對於我們的航天工程來說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長徵5號B更加夯實了我們在世界現役火箭中第一梯隊的地位,也同時開啟了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的「第三步」的序幕,讓我們的太空空間站飛行任務取得了開門紅。
  • 康師傅航天科普進校園:航天員回信激勵少年築夢太空
    、「航天員平時在太空都吃什麼?」等等。嫦娥五號順利返回的時候,幾位幸運的小朋友收到了航天員叔叔趙傳東的溫暖回信,鼓勵他們朝著自己的夢想勇敢前行。希望你好好學習,保持好奇心,為夢想加油!」來自河北省石家莊市的嘉華小朋友在信中表達了自己對於航天人的敬意和想要登上太空的夢想。航天員叔叔非常暖心的表達自己對他的支持和期許,「我相信經過不懈的努力,你一定會成為太空中那顆閃亮的星!加油!」
  • 肯德基攜手中華航天博物館推出WOW桶中國航天季
    消費者們不僅可以通過肯德基超級APP線上點餐獲得炫酷航天WOW桶以及深受消費者喜愛的招牌美味產品。隨WOW桶推出的滿額免外送費、每日抽獎送出定製款中國航天火箭碎片禮盒等驚喜,也吸引更多消費者前來探索WOW桶航天季熱血盛宴。保持好奇,WOW桶航天季與王俊凱共啟航天夢想肯德基的代言人之一、優質偶像王俊凱曾不止一次表達過他對廣袤宇宙的好奇和對中國航天事業的嚮往。
  • 星空浩瀚 追夢不止——黨報人與航天人共話航天精神
    2020年是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成功發射升空50周年,也是中國航天濃墨重彩的一年: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首飛成功,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務拉開序幕;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全面完成;「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中國開始火星探測之旅……10月12日,「人民日報進航天」雲中版活動推出,黨報編輯記者連線航天人,共話飛天夢想,共敘航天精神。
  • 《從地球到月球》成跨時代經典 激發人類仰望星空
    《從地球到月球》激發人類仰望星空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春節檔期上映的國產科幻片《流浪地球》掀起一股太空熱潮,原本生僻難懂的「剛體洛希極限」「引力彈弓」等科學概念引起了大眾的興趣及廣泛討論,很多科學界人士笑稱「此片堪稱最好的天文科普」。
  • 楊利偉在太空聽見「敲門聲」,17年後謎底揭開,多虧他當初機智
    —李白《夜宿山寺》月亮,星空以及無盡的宇宙毫無疑問是人類一直以來追尋的目標。在我國古代便有著對於「天上人」的各種幻想,不過在那個時代,關於太空的各種想法也只能停留在詩人們的詩句中。隨著時間的流逝,各種科學技術積累越發深厚,終於在二十世紀迎來了井噴式的爆發,而航天技術就是其中之一。
  • 從太空返回十七年後,他的傳奇成為了新一代太空夢的起點
    >17年前,當楊利偉乘坐神舟五號載人飛船成功飛天並順利返回後,他迅速成為無數中國孩子的榜樣——那是中國孩子們第一次離頭頂的星空那麼近。從此,他的故事和身影以及他出艙時說的那句"我為我們的祖國感到驕傲",也成為了新一代孩子們航天夢的起點——他們的家附近沒有機場,也無法親自接觸飛行員與航天員,但是沒關係,他們從電視上、新聞裡、博物館、手機上……到處都能和以楊利偉為代表的中國航天人所創造的傳奇、帶回的第一手科學知識親密接觸——中國航天人不僅大無畏地邁向太空,也領著那些仰望星空的孩子們,走近了宇宙。
  • 我國第一位進入太空的女航天員來廣州了!她在這所小學點燃了孩子的航天夢想|關注
    在太空中如何睡覺?太空上有什麼感受跟地球不同?在太空中生活真的會長高嗎?……想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讓我們跟隨航天英雄劉洋,走進廣州市越秀區舊部前小學,在精彩不斷的「從小學先鋒 長大做先鋒——航天英雄劉洋進校園」主題隊日活動尋找解答吧!
  • 創新與中國航天
    飛天夢是中國人千百年來美麗的夢想,這個美麗的夢想而今終於變成了現實可以說沒有創新就沒有中國的航天,沒有創新就沒有中國科技的飛速發展。是創新成就了中國的航天夢想,是創新成就了崛起的中國。探索浩瀚宇宙,勇攀科技高峰。 隨著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徵七號,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成功,中華民族向著實現航天強國的夢想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 學而思網校成為"中國航天事業戰略合作夥伴"
    在他看來,人才培養是中國航天事業發展的重中之重,激發公眾尤其是青少年崇尚科學、敢於創新的熱情是航天人才培養的必由之路。中國航天基金會之所以選擇牽手學而思網校,不僅僅是看重學而思網校的口碑與沉澱,更是認可學而思網校"激發動力、培養能力"這一教育理念。
  • 《去更遠的太空》:打造太空探索簡史,解析人類的光榮與夢想
    幾千年前,人類已經揭開了星空神秘面紗的一角。現在,人類更是把探索的觸角,延伸到更遠的太空。燦爛的星空、浩瀚的太空、無邊的宇宙、人類探索的歷程,以及空間科學與太空旅行,這些專業深奧的天文知識,如何讓孩子們輕鬆接受和理解呢?英國作家西蒙·泰勒深諳其道。西蒙·泰勒不僅是作家,還是插畫家和設計師。
  • 航天人與馬拉松
    航天與馬拉松,有什麼關係?  本沒有關係,但10月17日的一場「奔向太空」的航天人馬拉松將兩者有機地融合在一起。靜下來仔細一琢磨,其實航天事業和馬拉松還真有很多相通之處。  跑馬拉松,需要一個遠大的夢想。航天事業,同樣如此。  不管是出於什麼原因,我們從邁出家門的第一次訓練開始,內心始終會有著一個溫暖的夢,比如訓練半年後參加半程馬拉松賽,訓練一年後參加全程馬拉松賽等。  星空浩瀚無比,探索永無止境。
  • 低調的航天大國:鮮為人知的日本航天成就
    不少人也因此忽略了日本在航天方面的成就。發明它的東京大學航空技術研究班的學者們如何也想不到,自己這個不起眼的小成就將成為一段傳奇的開始。而他們的領軍者—糸川英夫教授的名字將在之後的歲月中照耀整個人類航天史。   在「鉛筆」火箭成功升空4個月之後,日本成立了航空技術研究所,並在同年撥付1472萬日元。
  • 星辰大海,徵途在前,中國航天令人驕傲
    ​50年前,一曲東方紅響徹茫茫宇宙,中國向著星空邁出了第一步,開啟了太空時代。在這50年裡,中國航天事業飛速發展,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傲人成就。神舟飛天、嫦娥奔月、北鬥組網、天問升空,中國的航天事業在穩步發展,然而隨著spacex橫空出世,刷新了一個又一個成就,越來越多的人會想,中國的航天技術到底行不行?
  • 微暖│世界航天日,向星辰大海出發,擁抱星空浩渺
    銀河璀璨航天窮宇世界航天日微暖 帶你向星辰大海出發 擁抱星空浩渺        4月12日,是「世界航天日」,也稱「載人空間飛行國際日」是為了紀念1961年的4月12日,27歲的前蘇聯太空人加加林實現了人類首次遨遊太空的壯舉。       今天跟隨我們對國內外航天領域進行一個簡單的了解。
  • 發揚「航天精神」 逐夢星辰大海
    一枚枚長徵火箭承載著中華民族的飛天夢想,一次次騰空而起,在這裡踏上了問鼎蒼穹的宇宙航程。從「兩彈一星」的偉大創舉,到「天宮」攬勝、「嫦娥」奔月,再到「北鬥」指路、「長五」飛天……中國航天事業每一步跨越,都離不開航天精神的堅定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