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CP已更新,臨床試驗保險需要變革

2021-01-19 騰訊網

GCP已更新,臨床試驗保險需要變革

中衛推出與新版GCP保障一樣的臨床試驗系列險種

中衛保險經紀

為加強臨床試驗受試者保護,按照2003版GCP的要求,2009年,中衛開發了國內臨床試驗責任保險條款。近年來,行業風險管理意識逐步提高,根據CDE藥物臨床試驗登記平臺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臨床試驗保險購買率已達到64.63%。目前臨床試驗保險主流保障範圍為藥物相關的損害,這也是臨床試驗最主要的風險,伴隨行業保險意識的逐漸增強,保險產品如何覆蓋試驗的全部風險成為醫藥行業和保險行業共同關注的話題。

歷年臨床試驗保險購買率圖(按項目統計)

新修訂的《藥物臨床試驗質量管理規範》(2020年第57號)已於今年7月1日正式實施,GCP進一步強化受試者保護的相關內容,第三十九條對保險提出了明確的要求,申辦者應當向研究者和臨床試驗機構提供與臨床試驗相關的法律上、經濟上的保險或者保證,並與臨床試驗的風險性質和風險程度相適應。但不包括研究者和臨床試驗機構自身的過失所致的損害。同時進一步強調了申辦方應當承擔受試者與臨床試驗相關的損害或者死亡的診療費用,以及相應的補償。

01

PART ONE

臨床試驗相關的損害

中衛保險經紀

什麼是「臨床試驗相關的損害」,GCP並沒有進一步的解釋,各方對於「臨床試驗相關的損害」理解也並沒有達成一致意見。從實踐來看,有很大的自由裁量的空間,有觀點認為試驗藥物相關即為試驗相關;有觀點認為參與臨床試驗時發生的所有損害均為試驗相關。由於缺少明確界定,發生損害時,不利於確定各方合理的責任範圍,容易發生爭議。為此,中衛自2018年起深入開展課題研究,邀請監管部門、法律專家、保險專家等研討試驗相關損害的定義。

為落實新版GCP的要求,中衛推出了全新的臨床試驗責任保險體系,不僅將主條款的保障範圍擴展為「臨床試驗相關的損害」,保持與新版GCP完全一致,同時參考了眾多專家的意見,首次明確了「臨床試驗相關的損害」的具體範疇,進一步完善受試者權益保障相關規定。

新的保險體系涵蓋了多個主險和若干個附加險,主險的保障範圍從藥物相關到試驗相關,附加險涵蓋了醫療責任、受試者意外、拓展性試驗、錯誤與疏漏等,並圍繞受試者精神損害和受試者無過錯補償進行了全新探索。新險種體系具有以下特點:

一、與監管要求保持一致。修訂後的保險體系與GCP要求保持高度一致,更加符合當前風險管理的需要。

二、保障範圍擴大且清晰。目前申辦方遇到的絕大多數風險均在保障範圍。同時承保風險羅列明確,最大限度避免了理賠時可能存在

的爭議。

三、多個險種多樣選擇。多個主險和附加險的配置可供申辦方根據試驗風險等級自主選擇承保範圍,滿足申辦方多樣的風險管理需求。

新推出臨床試驗險種體系

新的險種體系與傳統條款對比:

伴隨審評審批制度改革,臨床試驗作為研發的重要環節需要獲得多方位支持,相信中衛新險種體系的推出能對創新藥品和醫療器械臨床試驗風險控制和分擔作出更好的制度性安排;能夠給予受試者更完善的保護;為申辦方、受試者、研究者和試驗機構等解決後顧之憂,進一步激發行業的創新活力,進一步提升行業風險管理水平。

上述險種可即時承保,如有相關問題,歡迎來電諮詢。

相關焦點

  • 對2020新版GCP的臨床試驗數位化理念解讀
    源文件包括了源數據,可以以紙質或者電子等形式的載體存在;(三十四)核證副本,指經過審核驗證,確認與原件的內容和結構等均相同的複製件,該複製件是經審核人籤署姓名和日期,或者是由已驗證過的系統直接生成,可以以紙質或者電子
  • 幹細胞相關臨床試驗已超5000個,臨床醫學進入新的階段
    幹細胞研究經過了近60年的發展,已被廣泛應用於細胞治療、人造器官、藥物篩選和疾病模型等領域中,據ClinicalTrials.gov最新統計,幹細胞相關的臨床試驗已超5000個項目,幹細胞將顛覆生命科學的新認知,為再生醫學帶來新的革命!
  • 人類遺傳資源管理推動新藥臨床試驗中心 GCP建設
    「此前,申辦方發起的新藥臨床試驗由國家藥品監督管理部門來監管,主要監管內容是新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對新藥臨床試驗過程中涉及對受試者採樣保護、人類遺傳資源合理使用等方面的關注比較少。研究者發起的藥物臨床研究沒有國家相關部門來監管,對藥物臨床研究過程中涉及對受試者採樣保護、人類遺傳資源合理使用、完整的受試者知情同意、規範的倫理審批、智慧財產權分享和相關管理制度等方面的關注極少」甘榮興說,彼時,人類遺傳資源領域多頭管理,分散無序。     但隨著藥物臨床試驗領域的國際合作日益緊密,人類遺傳資源管理嚴重落後於國際通行規則與做法,制約了我國藥物臨床試驗 GCP建設。
  • 深度| 2020版GCP給藥物臨床試驗領域帶來的兩點影響
    ,或者受試者出現非預期嚴重損害的臨床試驗的權力。時間線上往前追溯,國務院辦公廳早在1998年就轉發施行了《人類遺傳資源管理暫行辦法》,在此文件基礎上誕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人類遺傳資源管理條例》也已於2019年7月1日開始施行,近年來國家對有效保護和合理利用我國人類遺傳資源無疑是越來越重視的。體現在臨床試驗領域,對於有外資背景的申辦方或CRO等參與的臨床試驗,獲取遺傳辦審查合格的批件是項目通過倫理審查的重要前提。
  • 氫呼吸試驗的臨床意義(2)更新...
    但是這種方法一是需要採集血液,另外一個是分析技術要求比較高。能代替這種方法最理想方法就是對呼出氣體氫濃度進行分析,這是能準確體現血液氫氣濃度的方法,無創且簡單。幸運的是,氫呼氣試驗是一種臨床疾病診斷技術,早就已經使用。氫醫學只需要拿來借用,並就這種方法的具體使用細節進行驗證就可以。但氫醫學領域對這個技術並沒有足夠重視,我就2014年的一篇這方面的技術文章給大家分享,以引起大家重視。
  • 新版GCP施行,阿里健康「碼上放心」助力新冠藥物臨床試驗
    2020版《藥物臨床試驗質量管理規範》(簡稱:GCP)正式開始施行。新版GCP鼓勵創新,要求臨床試驗機構的信息化系統應通過可靠的系統驗證,保證試驗數據的完整、準確、可靠,從源頭上保證新藥的質量可控。事實上,我國科研團隊近期在科技部立項「幹細胞治療新冠肺炎」方案中,就已引入了「碼上放心」追溯系統,首次實現臨床試驗用藥物的全鏈路追溯,有效保證試驗結果完整性、加速臨床試驗進度。
  • 探尋藥物臨床試驗GCP認證的「秘笈」——訪軍事醫學科學院附屬醫院...
    GCP是藥物臨床試驗全過程的標準規定。】藥物臨床試驗一期實驗室需要對藥物在上臨床前進行安全性評價,雖然安全性評價中耐受性等其他試驗階段不需要分析檢測儀器,但是其中藥代試驗階段卻需要分析儀器對樣品進行分析檢測,所以一期實驗室投入一些分析檢測工具也是十分必要的。」  「不過根據我們實踐經驗表明:還是上述爭論中第一種觀點,更有利於藥物臨床試驗工作的進行。
  • 他參加新藥臨床試驗後死亡,該誰負責?
    羊城派記者 董柳在參加上市的新藥臨床使用方法及療效的試驗一周後,廣州患者冉大發(化名)死亡了。冉大發受試後,出現了受試者知情同意書中描述的相關風險。他的家屬據此依據受試者知情同意文件中的保險賠償條款,向參與研究的相關方起訴索賠150萬元。而該研究的申辦者稱,其與冉大發並未籤訂藥物臨床試驗合同,不應賠償。
  • 男子參加藥物臨床試驗死亡 申辦方賠償近30萬
    (原標題:男子參加藥物臨床試驗死亡 試驗申辦方違約未買保險判賠近30萬元)藥物臨床試驗是醫學進步的客觀需要,但同時又涉及多項法律適用問題。臨床藥物試驗的申辦者與受試者之間有何種法律關係?發生與試驗相關的損害或死亡的情況又該如何賠償?
  • 新版GCP施行 阿里健康「碼上放心」助力新藥研發臨床試驗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祁豆豆)7月1日,2020版《藥物臨床試驗質量管理規範》(簡稱:GCP)正式開始施行。新版GCP鼓勵創新,要求臨床試驗機構的信息化系統應通過可靠的系統驗證,保證試驗數據的完整、準確、可靠,從源頭上保證新藥的質量可控。
  • 臨床試驗 I 淺析臨床試驗的 ALCOA+原則
    ALCOA原則是美國FDA於2007年在《臨床試驗中應用計算機系統的技術指導原則》提出的,在2016年更新ICH-GCP E6(R2)中也提出臨床試驗原始數據應符合ALCOA原則。提示:臨床試驗數據記錄不是給研究者或CRC自己看的, 而是給不熟悉該臨床試驗的第三方人員看,如監查員、稽查員、機構質控員或國家局核查員;如果他們在查看文件或記錄時需要研究者或CRC的解釋才能明白當時的情況,說明這個記錄就是不完整的,所以在記錄病歷及文件整理時需考慮第三方的角度,應確保數據完整,比如AE要素記錄要齊全、研究者文件夾文件放到別的地方保存應寫
  • 瑞德西韋在華臨床試驗停止:疫情已受控,無符合條件患者入組
    2020.04.16 13:21【瑞德西韋在華臨床試驗停止:疫情已受控,無符合條件患者入組】美國吉利德公司研發的抗病毒藥物瑞德西韋(remdesivir),已經停止了在中國的兩項臨床試驗。查詢臨床實驗網站ClinicalTrials.gov顯示,根據4月15日的最新更新,瑞德西韋在中國的新冠肺炎成人重症試驗狀態為「終止」,原因顯示為:「中國的新冠肺炎疫情已經得到良好控制,當前沒有符合條件的患者入組。」同時,瑞德西韋在中國的新冠肺炎成人輕症和中度症狀組的臨床試驗狀態也已更新為「暫停」,原因顯示為:「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已得到良好控制,沒有符合條件的患者入組。」
  • 【大匯學院】GCP經典問答:ICH GCP原則適用於器械臨床試驗嗎?
    (GCP法規、標準及臨床研究指南)- 0111ICH GCP指導原則適用於醫療器械研究嗎?例如,包含關於監查藥物研究的綜合信息的ICH E6藥物臨床試驗質量管理規範綜合指導文件。公司可考慮使用ICH E6的這一部分作為制定自己的醫療器械研究監查計劃的開始。我們必須記住的是ICH文件只是指導原則並不受FDA法規或法律的約束……」根據2011年FDA的GCP辦公室的回應,「ICH GCP指南適用於醫療器械。從行業的角度來看, 它們會延伸到器械。
  • 臨床試驗變得更加實用
    再加上即便是規模最大、最好的臨床試驗都會嚴格限制能夠參加試驗的人群,這引發了醫生們對這些試驗結果與廣大人群的相關性的懷疑。上周,200名統計學家、科學家和醫生聚集到賓夕法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商討解決這個問題的一些補救方法。目前主導的一種補救方法是開展一項新型的實驗:一項更多地著眼於幫助醫生而不是疾病生物學研究的實用臨床試驗。
  • 人體臨床試驗受試者的權益保護
    這款被寄予厚望的抗病毒藥物正式進入臨床試驗,首位受藥的是一位68歲的男性重症患者。3月16日,中國工程院院士陳薇團隊研製的重組新冠疫苗,獲批正式進入臨床試驗,研究目的為「評價18至60周歲健康成人接種重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腺病毒載體)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共招募108名志願者。人體臨床試驗的開展為疾病治療和預防帶來新的希望,但受試者身體健康也將面臨不確定風險。
  • 臨床I 最新臨床試驗通用稽查標準
    這些改進不涉及違背稽查所依據的標準即試驗方案、標準操作規程、指南、GCP和相關法律法規。這些稽查發現僅作為告知和/或建議列出。第一部分 臨床試驗合規性稽查1.臨床試驗機構1.1 承擔臨床試驗的機構應為通過國家臨床試驗機構資格認證/已備案的臨床試驗機構。
  • 別讓臨床試驗成為無錢治病的人們最後的「救命稻草」
    在絕望之時,他在病友群裡了解到了一項針對他所患疾病的藥物臨床試驗項目。臨床試驗,是指任何在人體上進行藥物的系統性研究,以確定藥物的療效和安全性。幾乎所有藥物在上市前都要進行臨床試驗。由於臨床試驗的藥物有很多的未知效果,所以具有一定的危險性,但好的一面是試驗參與者不需要支付費用。因此,一般來說願意參加臨床試驗的,一類人是已經無藥可治的,還有一類人就是買不起藥的。
  • ...藥物與醫療器械臨床試驗質量管理規範(GCP)及倫理審查技術培訓班
    通訊員 和樹芸為進一步提升臨床試驗運行質量及倫理審查水平,保障受試者權益和安全,2020年9月5日,由山東省藥學會和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共同主辦的藥物與醫療器械臨床試驗質量管理規範(GCP)及倫理審查技術培訓班以網絡直播方式舉行。
  • 德州市人民醫院舉行藥物臨床試驗質量管理規範(GCP) 培訓會
    德州市人民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藥物臨床試驗機構副主任楊寶貴,6個申報專業組主研人、項目骨幹、倫理委員、GCP機構成員、相關職能及輔助科室負責人參加會議。會議由醫院黨委委員、副院長、臨床試驗倫理委員會主任委員張旭斌主持。
  • 已上市的仿製藥,為什麼要重做一期BE臨床試驗
    臨床試驗的項目接連不斷,其中一些名字如:阿莫西林、頭孢克肟、阿司匹林屬於家庭常用藥,有志願者問,這些藥品都是經過一、二、三、四期臨床試驗測試過關才批准上市,為啥要花錢重做一期BE試驗呢?中國是仿製藥生產的大國,但不是仿製藥生產的強國中國是仿製藥生產的大國,醫藥行業總產值已突破2.8萬億元眾所周知,中國是仿製藥生產的大國。經過醫藥行業30年的快速發展,醫藥行業總產值已突破2.8萬億元,成為全球第二大醫藥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