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遼寧丹東市創新黨的十八大精神學習宣傳形式,組織編印了十八大精神主題宣傳年畫、掛曆、檯曆等系列宣傳品上萬份,免費贈送到全市機關處室、校園班級、車間班組、社區家庭、村鎮農家、營業網點和軍營哨所。 |
![]() |
張芳曼製圖 |
12月13日中午,在律師事務所上班的共產黨員小葉如往常一樣,來到位於北京長安興融中心4號樓一層的黨建工作站。寬敞明亮的工作站內,黨旗、黨徽高掛牆上,書刊報紙隨手可閱,沙發上坐著三三兩兩的黨員交流心得……「金融街商圈寸土寸金,能有這麼一個放鬆心情、相互交流的場所,真不錯!」她對記者說。如今,像這樣「時尚」的黨建工作站在北京CBD、中關村、亦莊等地商務樓宇中已不鮮見。
「創新基層黨建工作,夯實黨執政的組織基礎。」一要創新,二要夯實,黨的十八大強調的這兩大關鍵詞,無疑為基層組織建設把了脈、定了調。組織強則基層穩,基層穩則天下安。如今,「四大危險」、「四大考驗」,層層壓力逼臨在前。唯有抓好了基層、打牢了基礎,才能有效應對考驗,化解風險,也才能談得上「始終為人民執好政掌好權」。
讓「口袋黨員」別再「無家可歸」
■ 黨的組織和工作「擴面」的任務依然艱巨
【鏡頭】
日前,湖北宜昌市嘉樂物流園總經理劉祥成的黨組織關係終於落定了,他開心地拉著猇亭區委組織部幹部的手說:「我這個十幾年的『口袋黨員』終於找到家了!」劉祥成是1977年入的黨,1995年外出打工,今年2月回到宜昌開辦了物流園,「多年來不知道該將黨組織關係轉往何處,多虧了猇亭區開展的『組織找黨員、黨員找組織』活動,讓我重新找到了黨組織!」
戰爭年代,「支部建在連上」,保證了黨對武裝力量的領導;計劃經濟時期,「支部建在村、企業、機關裡」,保證了黨對所有「單位人」的覆蓋。「但在今天,無行政隸屬關係的新經濟組織和新社會組織大量存在,流動黨員數量不斷增多,『口袋黨員』、『隱形黨員』普遍存在,必須創立『支部建在樓上、建在園區內、建在市場上、建在居住點上』以及單獨組建、聯合組建、掛靠組建等新模式,才能把分散在不同領域、不同地區的黨員聯繫在一起,使他們緊緊團結在黨的旗幟下。」中央黨校教授梁妍慧說。
「強化農村、城市社區黨組織建設,加大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社會組織黨建工作力度,全面推進各領域基層黨建工作,擴大黨組織和黨的工作覆蓋面,充分發揮推動發展、服務群眾、凝聚人心、促進和諧的作用。」黨的十八大對基層組織建設「擴面」提出了新的要求。
黨的工作重心在基層,執政基礎在基層,活力源泉也在基層。截至2011年底,黨的基層組織總數已經達到402.7萬個。快速變動的實踐證明,在改革不斷向縱深推進的情況下,只有不斷擴大黨組織和黨的工作覆蓋面、影響力,才能真正把黨員組織起來、把黨的工作開展起來,真正實現既「有形」覆蓋,又「有效」覆蓋。
由傳統領域向新興領域延伸,由單位向區域延伸,由實體向網絡延伸,由黨的基層組織向其他各類組織延伸……適應經濟社會結構的深刻變革,如何更便於黨員參加活動、黨組織發揮作用,黨的組織和工作覆蓋率仍有待繼續拓展。
不服務群眾就難以凝聚人心
■ 基層最缺的就是服務型黨組織
【鏡頭】
12月8日上午,在河南平頂山市區開源路中段,一輛經高壓清洗車改裝的藍色「黨員服務車」平緩駛入。新華區城管執法局的幾名共產黨員從服務車中麻利地牽出噴頭,手舉高壓水槍,順次為轄區商戶義務清洗門臉。很快,經過洗刷的「夕陽紅」小店的門臉就煥然一新……
基層黨組織直接面對群眾,經常與群眾打交道,是群眾認識黨的直接窗口。「鄧小平同志有一句名言叫『領導就是服務』,這話用在基層組織建設上再合適不過了。」中央黨校教授張榮臣說。
可不是嗎?最近幾年,內蒙古阿巴嘎旗薩如拉圖雅嘎查每年春季種樹時都是支部帶頭,已連續種了2000多畝沙柳,牧民們都特別相信黨支部。「基層黨組織要發揮服務群眾的作用,就一條——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參加完十八大的黨支部書記廷·巴特爾感受更深了。
無獨有偶,華西村黨支部讓華西成為新農村建設不倒的紅旗,小崗村黨支部使小崗凝聚起二次創業的力量……
然而在新形勢下,脫離群眾的危險作為「四大危險」之一,卻異常嚴峻地擺在全黨面前。人們看到,也有一些黨員幹部熱衷於形象工程、政績工程,熱衷於迎來送往、文山會海。人們看到,也有一些黨員幹部對群眾利益只知道「管、卡、壓」,不是密切聯繫群眾,而是密切聯繫領導;不是跟群眾保持魚水關係,而是搞成對立關係、貓鼠關係,造成幹群關係緊張。也正因為此,十八大格外強調,「以服務群眾、做群眾工作為主要任務,加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
「基層最缺的就是服務型黨組織,群眾最盼的也是提升服務的數量和質量。」張榮臣認為,基層黨組織不在服務群眾上切實轉型,今後就難以凝聚人心。
黨員須在工作生活中散發先進性
■ 提高質量、純潔隊伍,讓黨員像個黨員
【鏡頭】
最近這些日子,一個「讓我們最心疼的人」——羅陽的英雄事跡經中央媒體廣為宣傳後家喻戶曉,讓億萬人領略了一個一線共產黨員頑強奮鬥、永不懈怠的昂揚鬥志和恪盡職守、忘我奉獻的崇高品德。時代先鋒的圖譜上又嵌入了一顆新星。
隨著黨的隊伍不斷壯大,優秀共產黨員的群體也不斷擴容。遠的不說,僅僅最近幾年,「草鞋書記」楊善洲、「雷鋒傳人」郭明義、「最美媽媽」吳菊萍等時代先鋒便不斷湧現,打動人心。
成績值得肯定,但問題也不容迴避。「黨員不黨員、只差兩毛錢」的錯誤認識,「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一意去賺錢」,「老黨員忙家務、年輕黨員自顧自」等消極現象,在一些基層黨組織還不同程度地存在;思想動向難掌握、組織活動難開展、教育管理難落實、基本黨費難收納、模範作用難發揮等「五難」問題,在一些基層黨組織仍比較突出。事實證明,一些黨員身上的理想信念動搖、黨員意識淡化、業務能力薄弱等突出問題,已經嚴重影響了黨在人民群眾中的形象和威信。
「如果農民黨員不知道先進的增收方式,那就無法帶領群眾共同致富;如果工人黨員生產技能差,就會在快速的技術變革中被淘汰;如果企業家黨員不懂現代管理的知識,就會在激烈的競爭中敗下陣來。」梁妍慧說,「只有黨員在工作生活中表現出一個先進分子的形象,才能吸引群眾,使他們信黨愛黨。」
不少黨建專家表示,從十八大強調「提高發展黨員質量,重視從青年工人、農民、知識分子中發展黨員。健全黨員能進能出機制,優化黨員隊伍結構」等表述中不難預見,一系列新機制新舉措將很快付諸實施。
山東濰坊高新區
非公黨建也過「質量認證」關(延伸閱讀)
本報電 (金鵬) 最近以來,針對一些非公企業黨組織運行不規範、作用不明顯、基礎不牢固等問題,山東濰坊高新區引入質量認證標準體系,針對不同黨組織類型出臺認證規範,提升非公企業黨建工作科學化水平。
高新區聘請專業認證公司,按ISO9001—2008標準體系對非公企業黨建工作的內容、程序、標準、制度、規定進行認證,引導園區黨組織重點圍繞組織覆蓋、創業服務等內容深化高科技園區星級化評定。高新區明確園區黨組織、企業黨組織、企業負責人、企業黨組織書記和企業黨員「五個主體」的權利和義務,改變了過去非公企業黨建「不知誰來幹、不懂怎麼幹」的狀況。
高新區對非公企業年度黨建工作進行分解落實,將任務具體到每個環節和每一個責任人。在實施環節,實行黨建工作日常記實制度,全面落實「5W2H」要求,即做什麼、為什麼做、誰來做、何時做、在哪兒做、怎麼做、做到什麼程度,詳細記錄每項工作的標準、流程、步驟。
目前,濰坊高新區83家非公企業已從基本規範入手,推動黨組織建設的提檔升級和黨組織功能的充分發揮。全區非公企業選配了62名專職黨務幹部,下派黨建指導員21名,按照認證標準建成83個黨員活動室、6個園區黨建工作站、13個黨員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