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對奇數列或偶數列求和?

2021-01-11 中華會計網校

  【問題】

  數據存在A1:I1中,怎樣對奇數列A、C、E、G、I列求和?

  【解答】

  可以利用求餘函數MOD、列號函數COLUMN配合:

  =SUMPRODUCT((MOD(COLUMN(A:I),2)=0)*A1:I1)——偶數列

  =SUMPRODUCT((MOD(COLUMN(A:I),2)=1)*A1:I1)——奇數列

  這裡:COLUMN(A:I)返回A至I列的列號數組{1,2,3,4,5,6,7,8,9},MOD(數字,2)用正整數對2求餘數,如果餘數為1,則是奇數,餘數為0則為偶數。再用SUMPRODUCT對數組相乘後求和。因為奇數列MOD返回1,而自然數與1相乘返回自然數本身,所以奇數列公式可以簡化為:

  =SUMPRODUCT(MOD(COLUMN(A:I),2)*A1:I1)——奇數列

責任編輯:zoe

相關焦點

  • 吳國平:2018年高考數學準備戰,衝刺數列求和問題
    從2017年高考數學及歷年試題分布來看,數列求和問題一直高考數學的熱點和重點。這對於參加2018年高考的考生來說,是一個很好的啟發,可以提早準備,為高考打下一個紮實基礎。數列作為高中數學的重要學習內容之一,又是學習高等數學的基礎,它是初等數學與高等數學的一個重要銜接點。高考對數列的考查比較全面,可以說每年都不會遺漏。
  • 高中數學數列求和常見公式歸納總結
    連續自然數求和相鄰自然數之間的差值為1,所以,連續自然數實際也屬於等差數列。故:1+2+3+4+……+n = n(n+1)/24.金字塔數列1+2+3+……+ (n-1) +n + (n-1) + …… + 3 + 2 + 1 = n×n實質可以根據上面連續自然數求和的公式推導出來,如下:1+2+3+……+ (n-1) +n + (n-1) + …… + 3 + 2 +
  • 數列求和所有考點+典例+真題全面總結,理解吃透考試不丟分
    數列求和所有考點+典例+真題全面總結,理解吃透考試不丟分1.公式法求和(1)如果一個數列是等差數列或等比數列,則求和時直接利用等差、等比數列的前n項和公式.2.分組求和法一個數列是由若干個等差數列或等比數列或可求和的數列組成,則求和時可用分組求和法,分別求和後相加減.如若一個數列的奇數項成等差數列,偶數項成等比數列.則可用分組求和法求其前n項和.
  • 微積分之前奏1:高階等差數列的求和
    為常數列的數列。作為算子,,由此立即可得p階等差數列的定義:定義2. 設p為正整數. 一個數列f 稱為p階等差數列,如果其p階差分為常數列而p-1階差分不為常數列。是一個一階等差數列,再求一次差分就得到常數列。
  • 高考數學解題能力提升專題講解:如何解數列求和問題
    2=3n﹣1;考點分析:數列的求和;等比數列的通項公式;等比數列的前n項和.等比數列{an}的常用性質:1、在等比數列{an}中,若m+n=p+q=2r(m,n,p,q,r∈N*),則am·an=ap·aq=a.特別地,a1an=a2an-1=a3an-2=….
  • 2020國考行測備考:等差數列問題的快速求解
    國家公務員行測考試頻道帶大家來看一下,2020國考行測備考:等差數列問題的快速求解。等差數列是省考國考的熱點題型,也是常見的計算類問題。此類問題並不難,關鍵在於熟練掌握等差數列的相關公式和性質,並能夠熟練的運用,下面我們總結一下等差數列的常用公式及性質,並以例題的形式講解如何加以應用。
  • 高考數學每日答疑12:數列SA法+構造新數列+數列求和
    SA法;2.SA法的兩個步驟,即n=1時,和n≥2兩種情況,計算過程中,要注意數列的通用性質,和由已知條件計算的部分;3.使用SA法的過程中,要有兩個驗證,如若不然,這樣很容易出錯;構造新數列根據題意構造新數列,若不構造新數列
  • 一分鐘數學——等比數列求和
    等比數列求和什麼是等比數列?
  • 吳國平:高考數學必考難點-數列求和的幾種方法
    數列問題一直是高考數學的重難點,深受出卷老師的青睞,可以說是每年高考數學必考的考點之一。雖然大家都知道高考數學數列的重要性,但很多同學對於這類問題,一直無從下手。數列問題考查範圍比較廣泛,如數列的概念與簡單表示法、數列的綜合應用、數列求和等等,今天我們就來講數列求和的解題技巧。
  • 行測技巧:巧用中項求和公式解等差數列
    在行測數量關係考察中,等差數列是一個常見的考點,因其涉及的公式較多,很多考生在遇到此類題目時常常不能選擇出最優公式因此走了很多彎路,今天中公教育專家給各位考生分享如何用巧中項求和公式解等差數列。一、 基本定義四、技巧總結:在題目表述中發現等差數列的描述,並且已知信息中涉及等差數列幾項之和時,可以優先考慮用中項求和公式求解。當項數為奇數項時,這幾項的平均數即中間項的值;對於每項均為整數的等差數列,無論項數的奇、偶,前n項和均可以考慮為兩個整數相乘的形式。現在大家還認為等差數列的題目難麼?
  • 等差數列求和公式 求和的七種方法
    ,可以用AP表示,如果一個數列從第二項起,每一項與它的前一項的差等於同一個常數,這個數列就叫做等差數列,而這個常數叫做等差數列的公差,公差常用字母d表示。 (一)等差數列求和公式1.公式法2.錯位相減法
  • 高中數學等比數列求和公式拓展小技巧
    高中數學必修5----等比數列的求和公式拓展,等比數列求和公式原型是這樣的【點撥】等比數列的求和公式可以理解為指數函數的係數和常數項互為相反數
  • 數列求和計算題中等差數列相關知識及公式運用講解
    上述的計算式就是一個等差數列,相鄰兩項的差值都為1 ,又稱它是一個公差為1的等差數列。1,2,3,4,5,6……99,100每一個數都稱為數列的項。從1到100,一共有100個數字。這個數列就有100個項。
  • 小學升學數學公式大全:數列求和
    小學升學數學公式大全:數列求和   等差數列:   在一列數中,任意相鄰兩個數的差是一定的,這樣的一列數,就叫做等差數列。   基本概念:   首項:等差數列的第一個數,一般用a1表示;   項數:等差數列的所有數的個數,一般用n表示;   公差:數列中任意相鄰兩個數的差,一般用d表示;   通項:表示數列中每一個數的公式,一般用an表示;   數列的和:這一數列全部數字的和,一般用Sn表示.
  • 數學高考中必須掌握的幾種數列求和方法講解
    數列求和的常用方法分組求和:把一個數列分成幾個可以直接求和的數列.拆項相消:有時把一個數列的通項公式分成兩項差的形式,相加過程消去中間項,只剩有限項再求和.錯位相減:適用於一個等差數列和一個等比數列對應項相乘構成的數列求和.倒序相加:例如,等差數列前n項和公式的推導.
  • 高二數學 | 圖說等比數列求和公式
    那麼,很開心,總結一下規律就會發現,此數列的前n項等於1減去最後一項即可,於是很漂亮滴得出:那麼,問題來了,其他的等比數列也是如此嗎,當然不一定,比如同樣以1為首項,2為公比的等比數列求和就不盡相同呢,那麼該如何找到通呢,且讓我們回歸到等比數列的實質,也就是它的最基本形式上去。
  • 數量關係:用好中項求和公式
    基本上每年都考,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其中的等差數列。等差數列的題很多同學會做,就是相對比較慢,就是中項求和公式用的不熟練。首先我們來看一下中項求和公式:Sn=中間項×項數 (項數為奇數)Sn=(中間兩項和/2)×項數 (項數為偶數)例1.某個月有五個星期六,已知這五個日期的和為 85,則這個月中最後一個星期六是多少號?
  • 帶你一起探索數學世界,等差數列和等比數列的,求和運算方法分享
    在數學運算中,等差數列和等比數列的計算是最容易被搞混的,今天我來幫大家解決這個難題:分享一個快速進行等差數列和等比數列的求和計算的小妙招。一起來看一下吧。如何計算1+4+7+10+…+31+34——等差數列求和按一定次序排成一列的數被稱為數列。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為等差數列。像這樣,相鄰兩項之差相等的數列即為等差數列。
  • 小學數列求和計算題中關於等比數列相關知識及公式運用講解
    等比數列定義:如果一個數列從第二項起,每一項與它的前一項的比都等於一個常數(不為0),那麼,這個數列就叫做等比數列。這個常數叫做等比數列的公比。通過觀察,會發現這個數列的後一項比上前一項都是2。2÷1=2;4÷2=2;8÷4=2;……1024÷512=2。所以這個題目就是典型的等比數列求和題,公比是2。例1中,如果拿筆硬算會十分麻煩,而且容易出錯。
  • 等比數列求和公式,錯位相減法在小學奧數裡的應用
    今天說一下等比數列的求和公式和錯位相減法,然後用一道育才少兒班的真題介紹一下它的應用。等比數列其實是高中的知識,但是小學奧數中卻經常涉及到(還有排列組合等等),雖然不是必須掌握的,但是小學階段也可以借鑑它的證明方法。等比數列是指從第二項起,每一項與它的前一項的比值等於同一個常數的一種數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