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性戀不完全由基因決定?新研究稱受多種遺傳因素和環境影響
記者 | 田思奇 一種曾被廣泛認可的觀點指出,存在單獨的「同性戀基因」決定了人們不同的性取向。但最新研究結果顯示,同性戀行為受到多種遺傳因素和環境的影響,每一種因素都會帶來微小的變化。這與遺傳變異和環境影響共同決定身高的情況類似。
-
「同性戀」基因,還是社會影響?Nature vs Nurture
BBC最近報導了遺傳學的一則研究進展,探討了人類的同性戀行為的生物基礎。科學的一個目標就是能夠預測,比如有一個同性戀基因,打開就是gay,否則就是straight。這種(線性?)研究人員測量了有同性戀行為人的基因,利用龐大的基因數據(來自Biobank和23andMe公司的資料庫)尋找信息。研究人員希望能夠發現同性戀人與普通人之間的基因差異,從而可以預測一個人是否是同性戀。他們總共發現了基因數據上有4個地方,同性戀者與普通人有差別,但是這個差別最多只佔到25%,根本無法判斷這個人是否是或將成為同性戀。
-
提高多巴胺誘發果蠅「同性戀」
果蠅的求偶行為是一個複雜的過程,它包括六個步驟:雄蠅轉向雌蠅,拍打,唱求偶歌,舔雌蠅尾端,試圖交尾和交尾成功。雖然求偶行為通常發生在異性之間,但某些基因的突變和異位表達可以誘發雄性果蠅間的求偶行為。多巴胺是一種重要的神經調質,它參與許多簡單行為和複雜行為的調控。多巴胺系統對性行為的調控在哺乳動物中已得到廣泛研究。一些研究曾表明,在果蠅中多巴胺系統可以調控求偶過程中雌蠅的接受性和雄蠅的求偶域值。
-
社會是多元的,差異是永存的---同性戀的性與愛(圖)
李銀河:我覺得這個說明同性戀在我們國家它還是相當受壓抑的,受歧視,所以現在把這種精神病認為它不是「病」,我覺得這是一個特別大的進步,這對人們的錯誤觀念會是一種矯正,我覺得很多人他由於教養不夠吧,我覺得也是資訊的知識不夠,所以他看到一個怪異的東西,就是跟他不一樣的東西就會排斥,他甚至會出現打他或者什麼,也有這種情況。
-
同性戀研究綜述:基於進化心理學視角
一、同性戀研究與發展概述(一)同性戀的定義與研究歷程國際學術界以《生命倫理學百科全書》為代表對同性戀的描述為:同性戀者是一個有著顯著的、持久的、唯一的受同性性吸引,對同性有性渴望和性反應,尋求同性性活動並從中得到性滿足的人,同性別人之間的性愛或情愛關係。
-
新型長壽藥,延長果蠅壽命16%
日前,發表在《Cell Reports》上的一項研究表明,當給予低劑量的情緒穩定劑鋰時,果蠅的壽命會延長16%。
-
動物也有同性戀嗎 哪些動物有同性戀行為?
動物也有同性戀嗎 哪些動物有同性戀行為?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黑背信天翁,中等體型,冬候鳥,分布於太平洋北部。黑背信天翁婚後會堅守嚴格的配偶終生制,致死不改變配偶,夫妻間即使一隻死掉,另一隻也會終生不找配偶或獨自死去。但是近三分之一的雌性黑背信天翁保持著長期的同性性關係。
-
動物同性戀
"同性接觸」 「同性爬跨」中科院動物研究所專門從事動物行為研究的李春旺說,在動物界中,從鳥類到哺乳類都有同性戀行為的發現,他們一般稱之為「同性接觸」或者是「同性爬跨」。李春旺認為,動物的這種「同性爬跨」行為,受先天因素的影響。
-
深圳不同類型農民工聚居區的社會融合及影響因素
4社會融合影響因素分析結果首先從整體上分析深圳市三類農民工聚居區社會融合的影響因素,再對不同類型社會融合的影響因素做進一步探討。從整體社會融合影響因素來看,羅芳村受婚姻、社區支持度、社區功能和年齡(負)的共同影響;共樂村主要受職業技能、社區支持度和性別的影響;清湖村主要受社區支持度和在深居住時間的影響(表 9)。
-
同性戀不是人類特有!!!動物界普遍存在同性性行為
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接受和理解同性戀這個特別的群體。放下意識的衡量與評判,縱觀整個生物界,迄今已發現約1500種動物存在同性性行為現象。且至今都沒有確切的證據表明有哪一類動物不存在同性性行為。
-
基因科學:同性戀基因≠基因缺陷
這些男孩兒雖然是將軍的男伴,卻並不一定意味著他們就是所謂的「同性戀」。其實,同性戀現象古已有之,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和文化背景下,不管社會對其壓制還是理解,它們始終都保持著一個相當的比例,由此關於同性戀是否天生的話題也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
-
視覺輸入對果蠅導航的影響
視覺輸入對果蠅導航的影響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11/21 14:20:17 美國哈佛醫學院Rachel I.
-
「同性戀基因」存在嗎?Science調查了50萬人,結果……
來源:微信公眾號「生物探索」正文共:2047 字預計閱讀時間: 6 分鐘圖片來源:call me by your name 劇照在
-
「櫻桃生蛆」傳聞受關注 是果蠅幼蟲對人體無害
原標題:櫻桃晚熟,「撞上」果蠅幼蟲 針對近期網絡「櫻桃生蟲」的傳聞,記者13日從山東省部分櫻桃產區了解到,今年櫻桃蟲害確實高於往年,但受影響的主要為晚熟品種,帶蟲櫻桃屬極少數。他認為,可能是因為今年同期氣溫較低,櫻桃成熟期往後延遲了半個多月,與果蠅幼蟲的生長期重合。 山東省農科院果樹所從事櫻桃種植研究的劉慶忠介紹,櫻桃生長期短,正常年份果蠅幼蟲還沒孵化,櫻桃就上市了,所以櫻桃蟲害很少引發關注。
-
把握影響青少年健康的社會因素
青少年健康不僅事關個體成長與幸福,更關乎社會可持續發展與國家競爭力增強。伴隨社會經濟水平的迅速提高,我國城鄉青少年營養狀況均得到明顯改善,身高等生理指標顯著上升。但與此同時,青少年各年齡段的身體機能和運動素質卻在逐漸下降。因此,探問影響青少年健康的社會因素就顯得尤為重要。
-
表觀遺傳學標記與男性同性戀有關
性取向的生物學因素可能與影響基因表達的DNA標記有關。現在,研究人員首次發現同性戀與受環境影響的DNA標記存在某種聯繫。雙胞胎研究與家譜信息為「性取向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由遺傳因素決定的」這一觀點提供了強有力的證據。當同卵雙胞胎中的一個是同性戀時,另一個也是同性戀的概率為20%。由於這一比率並非100%,研究人員認為環境因素也起了一定作用。已經被詳細研究的環境因素之一是「兄長效應」:每多一位兄長,男性成為同性戀的概率會增加33%。
-
解密同性戀:是什麼決定了你的性取向?
有些人認為同性戀是一個學習行為,但也有人認為,如果同性戀是一種學習行為的話,應該可以通過讓同性戀者學習異性戀者的性覺醒、性刺激和性行為來改變同性戀取向,但這事實上是很困難的。科學家通過對同性戀者的大腦解剖,發現同性戀男性的大腦與異性戀女性的大腦有相似的地方,而與異性戀男性的大腦有區別。其他的發現包括同性戀男性的手指印與異性戀女性的相類似,如一個胎兒的手指印在16周形成。
-
蘋果CEO是同性戀 孩子的性取向是母親給的?
該新書表示,孕婦的生活狀態將直接影響胎兒的荷爾蒙分泌以及大腦的形成,從而影響其性取向。其中一個章節專門討論了同性戀的起源。書中稱,如果孕婦有吸菸、服食禁藥的習慣,幼兒是同性戀的概率也將增加。雖然我們不知道以上說法究竟是真是假,但是胎兒非常脆弱,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所以準媽媽們應該做好相關的了解,並積極防範。
-
美研究發現動物同性行為或有助其社會行為進化
低等動物的「同性戀」行為跟人類不一樣,一項最新研究為這些動物的同性戀進化意圖提供了合理解釋。 3.果蠅 進行同性性行為的雄果蠅可能缺少一種基因,這種基因能使它們分辨出兩性差異。不過在實驗室裡通過強制性群體配對形式,也能使它們產生同性性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