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9年8月28日 俄和平號空間站運行13年後被關閉
「和平」號空間站第一部分發射於1986年2月20日,其它部分在隨後的歲月裡相繼發射升空組裝。「和平」號設計壽命為5年,已超期服役8年,累計發現障礙1400多處。「和平」號由前蘇聯國營動力公司製造,自發射入軌以來,一直也由該公司負責其運營。蘇聯解體以後,該公司部分實現私有化,但是政府仍然保持著控股權。
-
第一個國際空間站旅遊團可能在2021年12月8日搭乘「聯盟」號升空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莫斯科11月17日消息 俄羅斯「能源」火箭航天集團擬定的2021年國際空間站飛行初步計劃顯示,俄羅斯可能在2021年12月8日派遣「聯盟」號飛船向國際空間站運送第一批旅客並在那裡度過12天。
-
壯美的國際空間站
國際空間站,是一個正在低地球軌道建造的國際研究設施,計劃由六個國際太空機構合作聯合推進,這六個機構分別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俄羅斯聯邦航天A局、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加拿大航天局、巴西航天局、歐洲空間局(歐洲空間局的成員國英國、愛爾蘭、葡萄牙、奧地利和芬蘭沒有參加國際空間站計劃,希臘和盧森堡則是在計劃開始之後加入歐洲空間局的。)
-
1992年11月20日 布達拉宮維修三期工程完成
1992年11月20日 布達拉宮維修三期工程完成1992年11月中旬,舉世矚目的布達拉宮維修第三期工程業如期完成,並順利通過專家驗收,至此,維修工程最艱難的部分已經安然度過。這是布達拉宮維修領導小組副組長、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副主席吉普·平措次登11月20日愉快地向中外記者宣布的。他強調,維修工程自始至終遵循了國際公認的忠實地按照原狀保存原物的原則。
-
相差20多年上天,天宮空間站和國際空間站的區別在哪裡?
其實,國際空間站早在1993年就開始立項,是由美國和俄羅斯共同發起的,然後有日本,歐盟等16個國家共同參與,一起完成了國際空間站的總體設計,1998年11月,完成所有的製造和測試,正式發射入軌。第二步:實現載人飛船與空間飛行器的對接,2011年11月3日 ,神舟8號飛船完成與天宮一號的交會對接,中國載人航天首次交會對接圓滿成功。
-
人類登上國際空間站20年,太空中人類文明的符號
派遣年齡較長的太空人完成這次任務,並不僅是看重他們的經驗,也是對這些太空人的老朋友、已步入暮年的國際空間站的致敬。到今年11月2日,人類進駐國際空間站已經足足20年了。國際空間站還適合測試未來可能的長時間月球和火星任務所需的太空飛行器系統和設備。國際空間站並不是第一個空間站。世界上最早的軌道前哨站是1971年發射升空的俄羅斯「禮炮計劃」(Salyut programme)。其原理很簡單,就是用火箭把一個小型載人衛星發射到近地點軌道。
-
國際空間站漏氣了,可能在美國艙段……
美國宇航局和俄羅斯聯邦航天局20日發表聲明稱國際空間站發生輕微漏氣洩漏點可能在美國艙段為何會突然漏氣?會帶來哪些危害?美國宇航局和俄羅斯聯邦航天局20日發表聲明稱,國際空間站發生輕微漏氣,但「沒有對駐站成員或國際空間站構成危險,國際空間站正常運作未受影響」。
-
國際空間站故障頻發,4年後面臨退役,中國天宮空間站冉冉升起
世界上第一個建立空間站的並非以美國和俄羅斯為首的「國際空間站」,1986年2月20日,蘇聯將設計好的「和平號空間站的核心艙」發射升空,這是人類首個第三代空間站,本質上是蘇聯建造的一個軌道空間站,1991年蘇聯解體,後來被俄羅斯接管,一直到2001年3月23日成功墜入地球大氣層,掉落在南太平洋海域中,從此結束了它在太空中的日子。
-
國際空間站,不妙……
記者 | 趙覺珵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環球網」(ID:huanqiu-com),原文首發於2020年10月7日,原標題為《國際空間站「開始散架」……》,不代表瞭望智庫觀點。自2000年首批太空人入駐以來,國際空間站迄今已運行近20年,其剩餘壽命如何受到科學界關注。俄羅斯衛星通訊社7日援引俄齊奧爾科夫斯基宇航科學院通訊院士安德烈∙約寧的分析稱,「如果空間站技術條件正常,本來可以寄希望於延長使用期。現在,與使用已久有關的毛病開始出現……我們需要為到2024年以後空間站將不再存在的事實做準備。」
-
SpaceX龍飛船發射升空,送4名太空人前往國際空間站
SpaceX直播畫面顯示,美國東部時間11月15日19時27分(北京時間11月16日8時27分),SpaceX載人龍飛船搭乘獵鷹9號火箭從佛羅裡達州甘迺迪航天中心點火升空
-
國際空間站標記人類在地球軌道生活20年
2000年12月4日,「遠徵1號」機組人員國際空間站,左起員太空人吉岑科、指揮官謝潑德、飛行工程師克裡卡列夫2000年12月4日,「遠徵1號」機組人員在環繞地球的(美國宇航局)2000年10月31日,國際空間站的第一批太空人——美國人比爾·謝潑德(Bill Shepherd)和俄羅斯人謝爾蓋·克裡卡列夫(Sergei K. Krikalev)和尤裡·吉岑科(Yuri P. Gidzenko)從哈薩克斯坦起飛。 兩天後,他們打開空間站的門,雙手合十。星期一,標誌著20年來一直有人住在那裡。
-
國際空間站二十年:1300億美元打造的平臺未來將走向何方?
從2000年11月2日第一批太空人登上ISS開始至今,已經過去了二十年。國際空間站的各個組件大多在地面上完成建設任務,由美國和俄羅斯的運載工具送入太空後完成拼接。1998年11月15日國際空間站的第一個組件曙光號功能貨艙進入預定軌道,同年12月,由美國製造的團結號節點艙升空並與曙光號連接,2000年7月星辰號服務艙與空間站連接。
-
國際空間站不妙,俄航天專家:或在2024年停用
自2000年首批太空人入駐以來,國際空間站迄今已運行近20年,其剩餘壽命如何受到科學界關注。俄羅斯衛星通訊社7日援引俄齊奧爾科夫斯基宇航科學院通訊院士安德烈∙約寧的分析稱,「如果空間站技術條件正常,本來可以寄希望於延長使用期。現在,與使用已久有關的毛病開始出現……我們需要為到2024年以後空間站將不再存在的事實做準備。」
-
國際空間站「開始散架」……
來源:環球網微信公眾號自2000年首批太空人入駐以來,國際空間站迄今已運行近20年,其剩餘壽命如何受到科學界關注。俄羅斯衛星通訊社7日援引俄齊奧爾科夫斯基宇航科學院通訊院士安德烈∙約寧的分析稱,「如果空間站技術條件正常,本來可以寄希望於延長使用期。現在,與使用已久有關的毛病開始出現……我們需要為到2024年以後空間站將不再存在的事實做準備。」
-
背景資料:「國際空間站」的建造歷程
美國太空梭與俄和平號空間站最後一次對接於1998年6月12日圓滿結束。美方認為9次對接收穫很大,它使美國航天員在處理危機方面得到了很好的鍛鍊。如沒有這項合作項目,和平號上出現的許多問題將來在「國際空間站」出現時就無法處理;對接使兩國航天員取得了共同處理問題的經驗,建立起了合作精神。
-
國際空間站載人飛行滿20周年
今年是人類在國際空間站居住的20周年。2000年10月31日,第一批機組人員來到國際空間站時,這裡只是3個小房間。不久後,這些人就發現,國際空間站裡幾乎沒有什麼空間可供他們活動。那裡的空氣溫暖又潮溼,讓他們感覺黏糊糊的。
-
第1657回:國際空間站曙光號,載人太空飛行器實驗室
從1998年11月15日國際空間站第一個部分曙光號功能貨艙發射升空 1998年11月15日國際空間站的第一個組件曙光號功能貨艙進入預定軌道,同年12月,由美國製造的團結號節點艙升空並與曙光號連接,2000年7月星辰號服務艙與空間站連接。
-
中國空間站海納百川,我們才配得上「國際」兩個字
好吧,我承認,在1998年國際空間站第一個核心艙升空時,中國的航天力量都是非常薄弱的,接下來我們分析一下當時國外國外的情況!1999年11月20日,神舟一號從酒泉起飛,飛行了21小時成功返回內蒙古!同年11月01日,無人飛船神舟八號發射升空,這次的目標是與天宮一號實驗艙進行對接。
-
即將退役的國際空間站,居然是個縫合怪?
2020年9月18日,俄羅斯衛星網報導國際空間站美國艙外部發現氨氣洩漏;9月30日,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公司發言人表示目前空間站面積大約為一個橄欖球球場1998年11月15日國際空間站的第一個組件曙光號功能貨艙進入預定軌道,同年12月,由美國製造的團結號節點艙升空並與曙光號連接
-
即將退役的國際空間站 居然是個縫合怪?
2020年9月18日,俄羅斯衛星網報導國際空間站美國艙外部發現氨氣洩漏;9月30日,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公司發言人表示,國際空間站俄羅斯「星辰」艙再次發現漏氣。考慮到原計劃在2020年後結束使命的情況(後又延到2024年),狀況百出的國際空間站是否真的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