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極環境與氣候變化」主題邊會在西班牙馬德裡氣候變化大會...
西班牙當地時間12月10日下午,由科技部主辦的「三極環境與氣候變化」主題邊會在馬德裡氣候變化大會(COP25)「中國角」成功舉辦,科技部社會發展科技司司長吳遠彬出席邊會並致辭。
-
中國與斯裡蘭卡舉行季風氣候與環境變化研討會
中國與斯裡蘭卡舉行季風氣候與環境變化研討會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12-08 21:57 來源: 新華社 新華社科倫坡12月8日電(記者楊梅菊 劉鴻儒)「首屆中國與斯裡蘭卡季風氣候與環境變化研討會」8日在斯裡蘭卡首都科倫坡召開
-
ISICDM 2020:中外院士齊聚、五大主題論壇,疫情難擋這場理工醫跨...
電子科技大學教授李純明教授自創辦以來,圖像計算與數字醫學國際研討會一直是醫工交叉的前沿陣地中外院士齊聚本屆大會,將有重量級的理、工、醫學術專家亮相。中國工程院院士董家鴻教授、中華醫學會放射學會侯任主任委員劉士遠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醫學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田捷教授、廣東省人民醫院放射科主任劉再毅教授、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研究員蔣田仔教授、中科院計算所研究員周少華教授等多位醫工交叉的嘉賓將發表大會報告。
-
氣象專家:氣候變化深刻影響極地地區
氣象專家:氣候變化深刻影響極地地區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3月23日 23:13 來源: 新華網北京3月23日電(記者樊曦、王優玲)23日是第47個「世界氣象日」,今年氣象日的主題是「極地氣象:認識全球影響」。
-
ISICDM 2020:中外院士齊聚、五大主題論壇,疫情難擋這場理工醫跨學科學術盛宴
電子科技大學教授李純明教授自創辦以來,圖像計算與數字醫學國際研討會一直是醫工交叉的前沿陣地,圍繞圖像計算和數字醫學中的一些重要的理論、算法與應用問題進行學術討論中外院士齊聚本屆大會,將有重量級的理、工、醫學術專家亮相。中國工程院院士董家鴻教授、中華醫學會放射學會侯任主任委員劉士遠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醫學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田捷教授、廣東省人民醫院放射科主任劉再毅教授、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研究員蔣田仔教授、中科院計算所研究員周少華教授等多位醫工交叉的嘉賓將發表大會報告。
-
中科院先導專項(A/C類)2019年度管理工作研討會召開
12月16日至17日,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A/C類)2019年度管理工作研討會在深圳召開。會議由「地球大數據科學工程」專項總體組辦公室、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承辦。 此次研討會旨在進一步加強先導專項過程管理,宣貫政策規定,搭建專項間交流平臺,促進各專項相互學習借鑑,從而提升先導專項管理水平,促進重大科技成果產出。
-
中科院2019年開放知識資源建設實務研討會舉辦
中科院2019年開放知識資源建設實務研討會舉辦 2019-12-20 武漢文獻情報中心 【字體 研討會以「開放科學背景下的開放資源建設和服務能力發展」為主題,共分為六個專題。圍繞「開放科學背景下開放資源建設和服務新模式新能力探索」專題,武漢文獻中心主任張智雄作了題為「建設基於科技文獻資源的人工智慧知識引擎」的報告,闡述了知識是人工智慧飛速突破的本質以及科技文獻知識對AI飛速發展的關鍵作用,介紹了基於科技文獻知識的AI引擎——「CsciBERT」的建設思路和實踐效果。
-
「中科院固體物理所-中科大材料系」所繫結合學術研討會在我校召開
為進一步落實中科院高起點、高標準建設合肥物質科學技術中心(以下簡稱中心)、打造「科教結合、協同創新」平臺的要求,切實加強中科院在合肥地區材料科學領域的學術交流,10月26日,在中心的推動下,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中科院固體物理研究所和中科院能量轉換材料重點實驗室在中國科大東區共同舉辦了「中科院固體物理所-中科大材料系」所繫結合學術研討會
-
五大原因使2012成為氣候變化關注年
美國Triple Pundit網站近日刊登文章回顧和反思2012年,稱氣候變化在過去一年中備受關注,主要基於以下五大原因: 第五、2012年是有史以來最熱的一年。
-
2019表層地球系統科學國際研討會舉行
5月13-14日,來自國內外數十家科研機構的專家學者相聚津城,以「表層地球系統對全球變化的響應」為主題的2019表層地球系統科學國際研討會正式開幕。開幕式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副主任侯增謙院士、天津大學副校長王樹新和本屆會議主席、天津大學地科院院長劉叢強院士分別發言,從國家、學校、學者三個層次表達了地學人孜孜以求的「天下皆寧
-
五國專家研討農業土壤固碳與氣候變化
會場與會代表在觀看牆報論文 9月21-24日,第四屆「農業土壤固碳與氣候變化」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我校國際交流中心舉行,來自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德國及中國高校及科研單位100餘位專家學者和企業代表參會。
-
「應對氣候變化的基於自然解決方案」線上專題研討會召開
2020年4月29日,清華大學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ICCSD)組織召開了「應對氣候變化的基於自然解決方案」專題研討會,拉開了ICCSD近期組建的「基於自然解決方案(NBS)」合作平臺的序幕。部分參會人員 此次研討會以網絡視頻會議的形式舉行,來自政府部門、科研院所、NGO、金融機構和私營企業的30餘位專家與會。研討會上,ICCSD學術委員會主任何建坤教授首先簡要介紹了NBS在氣候變化當中的地位與作用。
-
成都新都:組織召開全國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實驗區主題培訓暨研討會
為全面深入推進全國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實驗區各項工作,強化社區協商指數與智慧平臺使用,提升基層人員協商水平與能力,12月2日,全國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實驗區成都市新都實驗區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召開實驗區主題培訓暨研討會。
-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辦公室關於印發《2019年林業和草原應對氣候變化...
,緊緊圍繞《「十三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強化應對氣候變化行動——中國國家自主貢獻》及《林業應對氣候變化「十三五」行動要點》《林業適應氣候變化行動方案(2016—2020年)》確定的目標任務,切實履行部門職責,強化組織領導,加強政策保障,採取有力措施,努力推進林業和草原應對氣候變化高質量發展,各項工作取得新進展。
-
中科院團隊破解360萬年來亞洲中緯度氣候變化
中新網北京9月23日電 (記者 孫自法) 中國科學院科研團隊最新通過分析青藏高原北緣西崑侖山前迄今世界最厚完整黃土巖芯的研究發現,360萬年來,亞洲中緯度乾旱區氣候總體呈持續變幹趨勢,全球變冷尤其北半球高緯度冰量增加和冰蓋擴展,可能是驅動亞洲中緯度地區360萬年以來西風氣候變化和乾旱化的主控因素,並可能通過粉塵輸送對北太平洋和南海生物生產力及與其相關的大氣二氧化碳濃度吸收和全球變冷產生重要影響
-
科學時報 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中科院進軍生物醫學工程領域的排頭兵
三方共辦 整合優勢由中科院生物醫學與健康工程學重點實驗室和先進院醫工所主辦的「國際生物醫學與健康工程高峰論壇」已經舉辦了五屆,同期舉辦的「深臺港澳醫學與健康科技研討會」也舉辦了兩屆。今年,這個難得的學術交流活動與國藥勵展公司旗下著名展會品牌「中國國際醫療器械博覽會」(醫博會,CMEF)合作,今後的交流活動將借醫博會的平臺開展。
-
天津工生所承辦第四屆環渤海微生物學術研討會
本屆研討會以「新常態下的微生物『產學研』合作與開發」為主題,設立了>「微生物前沿技術、工業微生物與生物經濟、病原微生物與人類健康、農業微生物與病害防治及博士生論壇」五大板塊。本屆研討會共收到會議論文摘要159篇,評選出優秀論文19篇;收到研究生論壇學術牆報42份,評選出優秀牆報10份。
-
中國「第四次氣候變化國家評估報告」邊會在西班牙馬德裡舉行
主辦方供圖中新網馬德裡12月11日電 (夏賓)第二十五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於12月2日至13日在馬德裡舉行。大會期間,中國「第四次氣候變化國家評估報告」主題邊會在氣候大會的中國角召開。該邊會由科技部社發司和21世紀中心聯合主辦。
-
...上論壇:以「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 應對生物多樣性和氣候變化危機
摘要 為助力CBD COP15的前期準備與重要研討,在COP15執委辦的指導下,12月18日,SEE基金會與世界經濟論壇聯合舉辦了生物多樣性系列論壇的第五場,也是今年的最後一場。研討會以《關聯報告》為載體,邀請了報告的主要作者和資助者、中外頂尖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專家解讀這份報告。
-
中國正穩步推進「三極」環境與氣候變化研究
中新網北京12月13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中科院青藏高原所)所長、中國地理學會理事長陳發虎院士說,隨著綜合國力提升,中國「第三極」科學研究領域已處於世界領先的主導地位,「三極」環境與氣候變化國際大科學計劃正在穩步推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