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發性骨髓瘤很神秘,可能難發現,但危害不小,有症狀最好早檢查

2020-12-04 潘效營醫生

導語:多發性骨髓瘤是由骨髓中漿細胞的惡性增殖引起的多發性惡性骨髓瘤。歐美國家的發病率為每10萬人中有2-4例。多發性骨髓瘤在中國也不常見。近年來,案件數量逐漸增加。這種情況與診斷的改善和對疾病的了解加深有關,但也可能存在其他一些因素。

01多發性骨髓瘤雖然神秘,但是細心觀察,還是能夠發現它很多的症狀表現

(一)臨床表現

多發性骨髓瘤的早期症狀不明顯,有些甚至沒有意識症狀。當症狀出現時,它們的臨床表現也各不相同。常見的有:

1、骨痛

多發性骨髓瘤的主要症狀。疼痛的程度通常從輕度到嚴重,最初是間歇性的輕度疼痛,並隨著疾病的發展而持續出現嚴重疼痛。最痛苦的部位是下背部的脊椎,其次是胸肋和四肢。少數患者沒有疼痛,大多數患者的第一症狀就是骨痛。疼痛的突然增加通常會導致病理性骨折。

2、骨塊

多為扁平骨,尤其是胸骨,肋骨,頭骨,下頜骨等。

3、發燒

多發性骨髓瘤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發燒。一些患者將其作為第一症狀,但大多數是晚期表現,主要是由於免疫缺陷和感染

4、貧血

約三分之一的多發性骨髓瘤患者出現頭暈,心悸,乏力,體重減輕和其他貧血症狀,其中一些是最先出現的症狀。

5、出血

少數患者可能在消化道,牙齦,鼻腔和皮膚出血。或月經過多,並以出血為首發症狀

6、併發症

在疾病的晚期可能會出現消化,呼吸,泌尿,神經和其它系統症狀以及噁心,嘔吐,腹痛,腹瀉,咳嗽,呼吸急促,截癱和失禁

(二)實驗室檢查

1、紅細胞和血紅蛋白低於正常值

大約90%的患者患有不同程度的貧血,三分之一的患者血紅蛋白低於7g%;在血液塗片中可以看到中晚期細胞。

2、白細胞減少症

40%的患者白細胞低於正常水平。紅細胞沉降率> 20mm / h.

3、骨髓穿刺塗片通常>骨髓中骨髓瘤細胞的1.0%

少數患者不容易發現。在臨床上高度懷疑該病時,應進行多部位穿刺,因為腫瘤的分布不均勻

4、白蛋白與球蛋白的比例經常倒置

血清蛋白電泳通常在r或β處有一個峰,這些峰代表的球蛋白稱為M組分

5、在顯微鏡下尿液檢查顯示蛋白尿和血尿

具體的意義是尿液中可能存在凝結的蛋白質(一周中的蛋白質)。

6、X線檢查

我們會看到很多的圓形的骨髓突變,周圍的骨膜消失的現象,經常出現在脊柱和周圍骨組織,骨質疏鬆,常發生病理性骨折

簡而言之,這種疾病的診斷主要基於臨床表現和實驗室檢查。其中,骨髓中的骨髓瘤細胞超過10%,X射線檢查具有溶骨性損害,血清蛋白電泳蛋白,尿明膠陽性具有決定性意義。

02多發性骨髓瘤並不可怕,只要是我們能夠很好地治療和預防,效果還是會很好的

由於多發性骨髓瘤的臨床表現多樣化以及古代與現代之間的差異,隨著認識逐漸加深,引起了一定程度的關注,其證候模式在臨床實踐探索中逐漸形成。

(一)藥物治療

1、瘀熱阻絡證

主要症狀:胸痛,尤其是下腰痛,範圍包括俯仰不便,活動受限的劇烈疼痛,膚色黝黑或萎黃,口乾,發燒。舌頭為紫色和深紅色,舌苔為黃色,油膩或稀薄,脈搏細膩或呈絲狀

治療方法:補益肝腎,促進血液循環,清脈絡。

分析:該處方主要由三種藥物組成:振興肝臟和腎臟,調節肌肉和骨骼,激活血液循環以緩解疼痛,清熱,排毒和抗腫瘤藥物。其中,狗脊,補骨脂,滋補肝腎,增強骨骼;紅牡丹,白牡丹,丹參,桃仁,雞血藤,炒桑枝,許長青促進血液循環,祛瘀,緩解側支,減輕疼痛

白花蛇舌草,白營清熱解毒,抗癌;以丹南星為輔,清火化痰,專門治療化痰通絡。引起多種證候,具有抗腫瘤作用。蓋亞那會產生體液和胃。主要作用是使肝臟和腎臟恢復活力,促進血液循環,清除側支,並旨在治療缺乏和過多症候群的多發性骨髓瘤

2、氣陰兩虛證

主要症狀:面色蒼白,頭暈,疲勞,心悸,呼吸急促,自發出汗,口乾舌燥或口渴,潮熱,骨痛,酸痛,腰酸和四肢腫脹,紅舌,小皮毛或肥舌和薄舌,脈衝很細。

治療方法:滋陰補氣,養肝益腎。

分析:主要配方是利用黃芪和黃芪滋補氣陰。鐵皮石O和麥冬可以養陰,養血,解渴。地黃和枸杞子能補血養陰,改善肝腎。補骨脂素可滋養腎臟並調節骨骼和肌肉;白Tri藜舒緩肝臟,舒緩肝臟,消除頭暈。

3、熱毒熾盛證

主要症狀:高燒,口乾,呼吸急促,鼻出血和牙齒充血,骨痛,深紅色的舌頭穿刺,脈搏計數。

治療方法:熱散熱,涼血解毒。

分析:該食譜是通過加減兩葛散和西郊地黃湯製成的。涼格散用於清熱解毒,解火,放鬆腸蠕動,達到清除中毒,第二叫惡火,清胸的目的。隔膜的熾熱;儘管犀牛角和熟地湯中的犀牛角非常有效,但價格昂貴且供應稀少,因此將其丟棄並代替使用

鮮草根,大綠葉和生地,牡丹,紅牡丹結合使用,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散瘀的功效。補充銀花,連翹,知母和人中黃,增強清熱解毒,化痰解腫,潤腸通便,抗腫瘤的功效。

(二)其他方式

1、多喝水,常喝水

我們身體生病的很多原因都是因為大家的不喝水,只要是我們能夠勤喝水,加快身體的新陳代謝,這樣才能夠有一個很好的身體循環,我們的身體才能夠健康。

2、多運動

經常出去運動鍛鍊,能夠提高我們的機體素質,還能夠提高我們的骨密度,為什麼建議老人經常運動,經常曬太陽?這並不是沒有道理的。

結語:多發性骨髓瘤很神秘,可能難發現,但危害不小,發病後最好早檢查。多發性骨髓瘤是一種比較少見的疾病,但是最近幾年的發病率很高主要就是我們不注重自己的身體健康引起的。任何時候都應該把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希望你也是。

相關焦點

  • 多發性骨髓瘤,容易誤診的「螃蟹病」
    R——腎功能不全尤以慢性腎功能不全常見,發病率約20%。需要注意的是有些腎臟損害僅表現為蛋白尿或血尿,容易被診斷為腎炎。若不接受正確治療會發生腎功能不全、急慢性腎功能衰竭甚至尿毒症。 A——貧血也是多發性骨髓瘤的常見表現,發病率約30%。
  • 多發性骨髓瘤怎麼治療,治療多發性骨髓瘤的方法
    多發性骨髓瘤怎麼治療,治療多發性骨髓瘤的方法 時間:2020-12-02 15:32 廣州復大腫瘤醫院 那麼多發性骨髓瘤怎麼治療呢,治療多發性骨髓瘤的方法有哪些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多發性骨髓瘤是漿細胞癌的一種。漿細胞位於骨髓中,是免疫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 什麼原因導致多發性骨髓瘤誤診?
    多發性骨髓瘤是一種起源於骨髓裡的惡性血液疾病,發生多發性骨髓瘤的原因是由於單克隆漿細胞發生了惡性的增生,廣泛浸潤並分泌了大量的單克隆免疫球蛋白,從而引起了患者出現廣泛性骨質破壞、反覆感染、貧血、高鈣血症以及腎功能不全等一系列臨床表現的一種惡性腫瘤疾病。在以前多發性骨髓瘤一般是發生於中老年人群身上,發病的年齡高峰主要在50-60歲左右。
  • 什麼是多發性骨髓瘤 總是腰酸背痛或是這病
    但是如果在體檢報告中發現下列情況,您需要警惕是否有多發性骨髓瘤的可能:(1)血常規檢查發現血紅蛋白(HGB)降低,提示貧血;(2)肝腎功能等生化常規檢查提示球蛋白升高,或者白球比(血漿白蛋白(ALB)和球蛋白(GLB)的比值,常被寫作A/G)降低,提示可能存在單克隆球蛋白增多症;(3)骨密度檢查提示存在與年齡不符的骨質疏鬆。
  • 貧血有哪些危害
    貧血有哪些危害 貧血並不僅僅有頭暈、面色差等表現,由於貧血是攜帶氧的血紅蛋白發生減少,因此會造成全身組織和器官出現缺氧。通常血紅蛋白60~90克每升為中度貧血,30~60克每升為重度貧血,小於30克每升為極重度貧血。貧血嚴重時可造成飲食不振、噁心、腹脹、黃疸、感覺障礙、神志改變,同時可有心悸、短氣、胸悶、心率加快等症狀。
  • 多發性骨髓瘤市場未來或達300億:小病種,大市場,中國藍海
    但因為原研滲透率不高,仿製藥時間也尚短,我國的多發性骨髓瘤市場仍然是一片藍海,未來有無限的機會。據國信證券預測,我國多發性骨髓瘤未來市場能達到300億,這塊蛋糕將如何瓜分?一起來看看這份行業報告。多發性骨髓瘤多發性骨髓瘤(MM)是一種由漿細胞惡性增生、廣泛浸潤並分泌大量單克隆免疫球蛋白,從而引起廣泛骨質破壞、反覆感染、貧血、高鈣血症、高粘滯綜合症及腎功能不全等一系列臨床表現的惡性腫瘤。
  • 血液專家於加軍:多發性骨髓瘤是如何引起的?
    2020-11-26 10:02:32 來源: 資訊達人人 舉報   多發性骨髓瘤是單克隆分泌免疫球蛋白的
  • Blood:多發性骨髓瘤治療邁入「精準」時代——分子生物學檢測指導...
    分子檢測技術的進步使得分子標誌物的確定成為可能過去幾十年中,分子生物學檢測技術取得了很大發展,多發性骨髓瘤發病機制的理解得以進一步加深。G帶細胞遺傳學研究發現,免疫球蛋白重鏈(IgH)基因易位和超二倍體為疾病啟動事件。
  • 多發性骨髓瘤新藥!武田Ninlaro(伊沙佐米)一線維持治療III期臨床...
    這些數據可能對那些目前選擇有限的患者有很大的影響,這通常是沒有資格接受幹細胞移植的患者所面臨的情況。」這些數據表明,在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的情況下,有靜脈硼替佐米轉向口服Ninlaro的同類別藥物轉換治療取得了很好的療效。該研究中,Ninlaro的安全性良好,沒有發現以外的安全性信號。
  • 多發性骨髓瘤新藥!武田口服蛋白酶體抑制劑Ninlaro(伊沙佐米)III期...
    這是一項國際性、隨機、雙盲、多中心、安慰劑對照III期臨床試驗,在705例新診斷的、不符合移植條件的多發性骨髓瘤(MM)成人患者中開展,比較了Ninlaro聯合來那度胺和地塞米松三藥方案、與安慰劑聯合來那度胺和地塞米松方案的療效和安全性。
  • 骨髓瘤一般能活多久?解讀多發性骨髓瘤壽命
    骨髓瘤一般能活多久?對於骨髓瘤患者來說壽命的長短是可預知的還是未知的呢?在我看來放棄治療是可預知,接受治療選擇合理的治療方案,對於骨髓瘤的壽命、對於骨髓瘤還能活多久就是一個未知。眾所周知多發性骨髓瘤是一種非常可怕的惡性漿細胞病,這種腫瘤細胞起源是骨髓裡面的漿細胞,而漿細胞呢是B淋巴細胞最後發育的產物。所以可以說多發性骨髓是屬於B淋巴細胞的範圍。大多數患病者的年齡大於四十歲,男生普遍多餘女生。由於淋巴疾病,所以會容易滋生各種細菌性感染。這種病不會感染,大家不必驚慌。在晚期的多發性骨髓瘤患者情況下,一般不會使用化療。
  • 安進多發性骨髓瘤藥物顯著延長總生存期
    多發性骨髓瘤是一種血液癌症,表現為反覆緩解和復發。它是一種罕見且具有侵襲性的疾病,佔所有癌症類型的1%。在美國,約有95000人患有多發性骨髓瘤,每年約有30330例新發病例,有12650人會死於該疾病。這一領域還有醫療需求未被滿足。Kyprolis是一款充滿潛力的藥物,它能阻斷蛋白酶體。蛋白酶體對細胞的功能和生長起著重要作用,可以分解已損壞或不再需要的蛋白質。
  • 多發性骨髓瘤周圍神經病變診療中國專家共識(2015年)
    周圍神經病變(peripheral neuropathy,PN)在多發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中發生率較高。隨著對MM診治水平的提高,MM原發病及治療相關PN發生率也逐漸增高,然而對於出現PN的患者如何更好地診治,提高療效及改善預後,目前國際上尚無統一的針對多發性骨髓瘤周圍神經病變(MMPN)的診療指南可供參考。因此,我們在廣泛徵求國內有關專家意見的基礎上,結合國際最新進展,達成以下共識。
  • 賽諾菲加碼腫瘤賽道,全新一代抗癌利器多發性骨髓瘤新藥國內首亮相...
    多發性骨髓瘤臨床表現多樣,最常見的症狀包括:骨骼病變、貧血、腎功能不全、高鈣血症等,尤其以骨病較典型,其引發的劇烈骨痛嚴重影響著患者的正常生活,隨著病情發展,可能會出現病理性骨折,甚至壓迫神經造成截癱。
  • 多發性骨髓瘤特效療法!強生血癌藥物治療方案療效強勁
    多發性骨髓瘤(MM)患者,這些患者有資格接受大劑量化療和幹細胞移植。第一部分研究中病情獲得部分緩解(PR)或更好緩解的患者進入第二部分研究並進行第二次隨機分組,在長達2年的時間內,接受Darzalex(16mg/kg,每8周一次)維持治療,或只觀察不進行進一步治療,該部分研究的主要終點是無進展生存期(PFS)。
  • 多發性骨髓瘤免疫治療給藥方式新進展
    治療多發性骨髓瘤的首個CD38單抗——達雷妥尤單抗用於皮下注射的研究一經出現就受到了廣泛關注,在本次ASH年會上也公布了多項進展。、開放、非劣效的Ⅲ期試驗,評估了達雷妥尤單抗皮下注射(DARA SC)與達雷妥尤單抗靜脈注射(DARA IV)在復發難治多發性骨髓瘤(RRMM)患者(n=522)中的療效、藥代動力學和安全性,入選患者至少接受過3線及以上的治療(包括PI和IMiD),本次會議公布了該研究的進一步隨訪數據。
  • 當地沒法確診,骨髓瘤必不可少的診斷條件是什麼?
    多發性骨髓瘤是漿細胞的惡性腫瘤。骨髓瘤細胞在骨髓內克隆性增殖,常伴有貧血、腎衰竭、骨髓瘤細胞髓外浸潤所致的各種損害。 此病是一種需積極治療的病種,當患者體查後發現血象低且出現骨痛、胃部不適 、疲累時,就要警惕多發性骨髓瘤了!
  • GPRC5D:多發性骨髓瘤BCMA之後新靶點
    2019年3月,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期刊發表了靶向GPRC5D CAR-T治療多發性骨髓瘤的研究文章
  • 伴有複雜核型的多發性骨髓瘤——預後是好還是差?
    多發性骨髓瘤是來源於漿細胞的惡性腫瘤,隨著新藥的研究與應用,多發性骨髓瘤患者10年生存率、5年生存率較以往明顯提高,但多發性骨髓瘤異質性強,臨床的結局轉歸差異極大。眾所周知,伴有複雜核型的急性髓系白血病屬高危組,預後差。那麼對於多發性骨髓瘤,伴有複雜核型的預後是好還是差呢?
  • 全新靶點多發性骨髓瘤新藥XPOVIO™(selinexor)獲FDA批准上市
    此外,一項評估selinexor與硼替佐米和低劑量地塞米松聯合用於治療復發難治多發性骨髓瘤的三期臨床試驗(BOSTON)已經完成患者入組。FDA的加速審批為復發難治的多發性骨髓瘤患者提供了一款與現有臨床藥物完全不同機制的創新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