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發性骨髓瘤免疫治療給藥方式新進展

2021-01-20 騰訊網

第61屆美國血液學會(ASH)年會

2019年12月7-10日,第61屆美國血液學年會(ASH年會)在佛羅裡達州奧蘭多隆重召開。一年一度的ASH年會可謂是全球最全面的血液學領域國際盛會,是全球上百個國家的上萬名血液學專家獲悉領域最新進展、交流學習的盛大平臺。

治療多發性骨髓瘤的首個CD38單抗——達雷妥尤單抗用於皮下注射的研究一經出現就受到了廣泛關注,在本次ASH年會上也公布了多項進展。本次特邀中華醫學會血液學分會第十一屆委員會主任委員吳德沛教授對這些亮點進行點評,以下是詳細內容:

COLUMBA研究

隨訪更新:達雷妥尤單抗皮下注射治療多發性骨髓瘤,同等療效、更低IRR、更高滿意度[1]

COLUMBA研究是一項隨機、開放、非劣效的Ⅲ期試驗,評估了達雷妥尤單抗皮下注射(DARA SC)與達雷妥尤單抗靜脈注射(DARA IV)在復發難治多發性骨髓瘤(RRMM)患者(n=522)中的療效、藥代動力學和安全性,入選患者至少接受過3線及以上的治療(包括PI和IMiD),本次會議公布了該研究的進一步隨訪數據。

在中位隨訪13.8個月後,DARA SC組依然呈現出不劣於DARA IV組的療效(ORR:43.7% vs 39.4%),並且患者緩解深度隨著隨訪的時間延長而提高(圖1)。值得一提的是,在安全性方面DARA SC組的輸注相關反應(IRR)發生率明顯低於DARA IV組(中位隨訪時間7.5m時: 12.7%vs 34.5%),同時輸注時間明顯縮短,治療負擔進一步降低,患者滿意度更高。

圖1 隨訪時間延長,緩解深度提高

固定劑量達雷妥尤單抗皮下注射適用於多發性骨髓瘤患者,無需根據體重調整劑量[2][3]

本次大會上還公布了COLUMBA研究的亞組分析結果,重點評估了不同體重的患者在DARA SC和DARA IV後的藥代動力學數據,及其與臨床療效、安全性之間的關係。

研究對DARA SC組第3個療程第1天(C3D1)的預計谷濃度進行了單獨分析,評估協變量對於藥物暴露的影響。結果顯示所有協變量(包括年齡、性別、種族、肝腎功能狀態等)對於C3D1預計谷濃度均無臨床相關影響(均高於閾值濃度236μg/mL),各體重亞組結果一致[3]。

研究發現,在≤65kg患者中,DARA SC組的平均谷濃度比DARA IV組高60%,在>85kg患者中,DARA SC組的平均谷濃度比DARA IV組低12%,而在各個體重亞組中,DARA SC組與DARA IV組的ORR均無明顯差異,這說明達雷妥尤單抗暴露量(均達到閾值以上)與臨床緩解率無明顯相關性(圖2)[2];暴露-反應分析也發現,DARA SC組中獲得疾病緩解的患者和未緩解的患者均有較高的C3D1谷濃度[3]。

同樣地,研究也未發現達雷妥尤單抗暴露量與安全性終點(嚴重不良反應、≥3級治療相關不良反應和中性粒細胞減少症)之間的相關性,如在較低體重(≤65kg)的患者中,DARA SC組相比DARA IV組顯示出更高的谷濃度,但兩組≥3級不良反應以及嚴重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相似[2][3]。

圖2 在各個體重亞組中,達雷妥尤單抗暴露量與臨床緩解率無明顯相關性

綜上,COLUMBA研究結果顯示,DARA SC與DARA IV療效相似,在各個體重亞組人群中均有足夠的暴露且暴露量與療效、安全性終點之間均無相關性。上述結果表明固定劑量DARA SC適用於各個體重的RRMM患者,無需根據體重調整DARA SC的用藥劑量[2][3]。

PLEIADES研究

達雷妥尤單抗皮下注射聯合標準治療方案用於多發性骨髓瘤患者安全有效[4]

PLEIADES研究是一項開放性、多中心的Ⅱ期研究,評估了DARA SC聯合標準治療方案在多發性骨髓瘤患者中的療效和安全性。本次大會公布了更長隨訪後的最新結果(圖3):

圖3 PLEIAEDS研究各組緩解率

DARA SC給藥中位時間均為5min,且各組的ORR、安全性與既往DARA IV聯合標準治療方案研究的結果相似,IRR發生率與COLUMBA研究中DARA SC單藥一致(8% vs 12.7%),顯著低於DARA IV。

本研究結果表明,DARA SC聯合方案與DARA IV聯合方案具有相似的療效和安全性,但IRR發生率顯著降低,給藥時間顯著縮短。

專家點評

達雷妥尤單抗是第一個獲批用於多發性骨髓瘤治療的單克隆抗體,其靜脈注射製劑單藥或聯合標準治療方案已廣泛應用於NDMM及RRMM患者。但目前達雷妥尤單抗較長的輸注時間可能會對患者的依從性會造成影響。達雷妥尤單抗皮下注射製劑僅需給藥5分鐘即可獲得與靜脈輸注同樣的療效,有效地解決了以上問題。本次ASH大會更新的COLUMBA研究及PLEIADES研究隨訪數據為達雷妥尤單抗皮下注射的長期療效和安全性再添有力佐證。

同時,COLUMBA研究的體重亞組分析顯示,使用1800mg DARA SC後,在各個體重亞組人群中觀察到的療效和安全性相似,且與總人群一致,因此使用達雷妥尤單抗皮下注射製劑無需根據體重調整劑量。相比靜脈注射製劑,皮下注射製劑在保證療效的前提下,除了帶來更低的IRR發生率、更高的患者滿意度以外,還將減輕醫務工作人員的負擔,提高臨床科室資源的利用率。非常期待達雷妥尤單抗皮下注射製劑早日為廣大多發性骨髓瘤患者帶來新的治療選擇。

點評嘉賓

吳德沛 教授

主任醫師 教授 博士生導師

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血液科主任

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大內科教研室主任

江蘇省血液研究所副所長蘇州大學造血幹細胞移植研究所所長

中華醫學會血液學分會第十一屆委員會主任委員

中國醫師協會血液科醫師分會副會長

全國政協委員

參考文獻:

[1] Randomized, Open-Label, Non-Inferiority, Phase 3 Study of Subcutaneous (SC) Versus Intravenous (IV) 達雷妥尤單抗 (DARA) Administration in Patients with Relapsed or Refractory Multiple Myeloma: Columba Update. Saad Z. Usmani, et al. 2019ASH: Oral and Poster Abstracts 1865.

[2] Randomized, Open-Label, Non-Inferiority, Phase 3 Study of Subcutaneous (SC) Versus Intravenous (IV) 達雷妥尤單抗 (DARA) Administration in Patients (Pts) with Relapsed or Refractory Multiple Myeloma (RRMM): Body Weight Subgroup Analysis of Columba. Maria-Victoria Mateos, et al. 2019ASH: Oral and Poster Abstracts 1906.

[3] 達雷妥尤單抗 (DARA) Subcutaneous (SC) Delivery in Relapsed or Refractory Multiple Myeloma (RRMM): Population Pharmacokinetics (PPK) and Exposure-Response (E-R) Analysis. Melody Luo, et al. 2019ASH: Oral and Poster Abstracts 3151.

[4] Subcutaneous 達雷妥尤單抗 Plus Standard Treatment Regimens in Patients with Multiple Myeloma across Lines of Therapy: Pleiades Study Update. Ajai Chari, et al.2019ASH: Oral and Poster Abstracts 3152.

相關焦點

  • 多發性骨髓瘤怎麼治療,治療多發性骨髓瘤的方法
    多發性骨髓瘤怎麼治療,治療多發性骨髓瘤的方法 時間:2020-12-02 15:32 廣州復大腫瘤醫院 那麼多發性骨髓瘤怎麼治療呢,治療多發性骨髓瘤的方法有哪些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多發性骨髓瘤是漿細胞癌的一種。漿細胞位於骨髓中,是免疫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 CART治療多發性骨髓瘤臨床研究獲得突破性進展
    國家轉化醫學中心(上海)與南京傳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聯合江蘇省人民醫院、上海長徵醫院,近日在《美國科學院院刊》(PNAS)發表了題為「靶向B-細胞成熟抗原的雙表位CART治療復發/難治多發性骨髓瘤的探索性臨床試驗」學術論文。
  • 多發性骨髓瘤特效療法!強生血癌藥物治療方案療效強勁
    多發性骨髓瘤(MM)患者,這些患者有資格接受大劑量化療和幹細胞移植。在研究的第一部分中,患者隨機分為2組,一組接受VTd(硼替佐米+沙利度胺+地塞米松三藥方案)誘導治療、大劑量化療和ASCT、VTd鞏固治療,另一組接受Darzalex+VTd誘導治療、大劑量化療和ASCT、Darzalex+VTd鞏固治療,該部分研究的主要終點是鞏固治療結束時獲得嚴格完全緩解(sCR)的患者比例。
  • 無進展生存期提高47%!新方案讓多發性骨髓瘤患者活得更好、更久!
    近些年,免疫調節藥物、蛋白酶體抑制劑和靶向抗體的應用,顯著提高了多發性骨髓瘤患者的總體生存。目前,多發性骨髓瘤的標準治療方案為硼替佐米(Velcade)+低劑量地塞米松(Vd方案)。
  • 多發性骨髓瘤重磅組合!Kyprolis+Darzalex+地塞米松三藥方案(DKd...
    方案),用於已批准的復發或難治性多發性骨髓瘤(R/R MM)適應症。這是第一個將2種關鍵作用機制的藥物Darzalex(抗CD38單抗)和Kyprolis(蛋白酶體抑制劑)進行聯合用藥治療多發性骨髓瘤(MM)的III期研究。結果顯示,與Kd方案(Kyprolis+地塞米松)相比,DKd方案(Darzalex+Kyprolis+地塞米松)顯著延長了無進展生存期(中位PFS:未達到 vs 15.8個月)、將疾病進展或死亡風險顯著降低37%。
  • ...百時美免疫調節單抗Empliciti持續改善多發性骨髓瘤無進展生存期
    關於Empliciti:Empliciti由百時美與艾伯維合作開發,於上月底獲FDA批准聯合Revlimid和地塞米松用於既往已接受一至三種治療方案的復發性或難治性多發性骨髓瘤(MM)的治療。Empliciti是FDA批准治療多發性骨髓瘤的首個也是目前唯一一個免疫刺激單抗藥物,同時也是繼上周FDA批准強生單抗藥物Darzalex之後,FDA批准治療多發性骨髓瘤的第二個免疫腫瘤學療法。(相關閱讀:喜訊!
  • 多發性骨髓瘤新藥!新基免疫調節劑Pomalyst聯合硼替佐米及地塞米松...
    2019年07月12日/生物谷BIOON/--新基(Celgene)近日宣布,加拿大衛生部(Health Canada)已批准Pomalyst(pomaliidomide,泊馬度胺)與Velcade(bortezomib,硼替佐米)及地塞米松三藥方案(PVd),用於既往已接受至少一種治療方案(包括Revlimid[lenalidomide
  • 多發性骨髓瘤新藥!武田Ninlaro(伊沙佐米)一線維持治療III期臨床...
    TOURMALINE-MM4(NCT02312258)研究:是一項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III期研究,共入組了706例新診斷為多發性骨髓瘤、沒有接受過幹細胞移植、已完成6-12個月初始治療並獲得部分緩解或更好緩解的患者,評估了Ninlaro作為單藥維持治療與安慰劑相比對無進展生存期(PFS
  • ASCO2016:強生多發性骨髓瘤藥物Darzalex顯著延長患者無進展生存期
    去年11月份,FDA提前批准了該藥物,用於此前接受過蛋白酶抑制劑(PI)治療(如武田的Velcade)或免疫調節劑(如Celgene的Revlimid )治療卻仍發生疾病進展的多發性骨髓瘤患者。而就在上個月,歐盟也為Darzalex亮起了綠燈。
  • Blood:多發性骨髓瘤治療邁入「精準」時代——分子生物學檢測指導...
    英國的Pawlyn教授在Blood雜誌發文,描述了目前多發性骨髓瘤中正在應用的預後和預測標誌物以及依據標誌物的個體化治療對治療結果的改善。在過去的20年中,治療進展改善了多發性骨髓瘤患者的預後,新技術的進步促進了對驅動疾病發生發展的分子機制的理解。
  • 科學網—CAR-T細胞療法有望成治療多發性骨髓瘤新策略
    8年前,她被確診為多發性骨髓瘤(MM)——血液系統腫瘤的第三大疾病,經歷了化療、自體細胞移植等一系列治療手段後,2015年還是出現了復發。2017年4月,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CAR-T)免疫治療法開始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開展,她在生死的邊緣獲得了新生。
  • 一線治療不符合移植的多發性骨髓瘤!強生重磅血癌藥Darzalex+Rd三...
    2019年10月23日訊 /生物谷BIOON/ --強生旗下楊森製藥近日宣布,歐洲藥品管理局(EMA)人用醫藥產品委員會(CHMP)已發布積極審查意見,建議擴大Darzalex (daratumumab)的現有營銷授權,納入:將Darzalex聯合來那度胺和地塞米松三藥方案(DRd),用於不符合自體幹細胞移植(ASCT)資格的新診多發性骨髓瘤
  • 賽諾菲加碼腫瘤賽道,全新一代抗癌利器多發性骨髓瘤新藥國內首亮相...
    這是一款具有全新作用機制的CD38單克隆抗體藥物,於今年先後在美國、歐盟和日本獲批上市,被批准與泊馬度胺(Pomalidomide)和地塞米松(pom-dex)聯合,用於治療既往接受過至少兩種治療(包括來那度胺和蛋白酶體抑制劑)的多發性骨髓瘤成年患者,被視為賽諾菲進軍腫瘤領域「頭部產品」,有望成為治療復發難治性多發性骨髓瘤「同類最優」的CD38單抗。
  • 多發性骨髓瘤新藥!武田口服蛋白酶體抑制劑Ninlaro(伊沙佐米)III期...
    這是一項國際性、隨機、雙盲、多中心、安慰劑對照III期臨床試驗,在705例新診斷的、不符合移植條件的多發性骨髓瘤(MM)成人患者中開展,比較了Ninlaro聯合來那度胺和地塞米松三藥方案、與安慰劑聯合來那度胺和地塞米松方案的療效和安全性。
  • 什麼是多發性骨髓瘤 總是腰酸背痛或是這病
    此時您需要就診於血液內科,進一步行血清蛋白電泳及免疫固定電泳,甚至骨髓穿刺檢查,以確診是否存在多發性骨髓瘤。此時,患者後續需要就診於血液內科的骨髓瘤亞專科門診,進行全面的評估,因為多發性骨髓瘤是一種可累及多臟器的系統性疾病,術後還需要化學藥物、靶向藥物、甚至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來控制病情的進展,最大程度改善生活質量,延長壽命。
  • 多發性骨髓瘤市場未來或達300億:小病種,大市場,中國藍海
    近期,國家藥監局有條件批准強生的達雷木單抗進口註冊申請,用於單藥治療復發性和難治性多發性骨髓瘤成年患者,包括既往接受過一種蛋白酶抑制劑和一種免疫調節劑且最後一次治療時出現疾病進展的患者。這一重磅品種的獲批將給國內多發性骨髓瘤患者帶來福音。達雷木單抗於2015年11月獲得FDA批准上市,一上市就表現出強勁的銷售增長。
  • 賽諾菲加碼腫瘤賽道,全新一代抗癌利器多發性骨髓瘤新藥國內首亮相選在進博
    (包括來那度胺和蛋白酶體抑制劑)的多發性骨髓瘤成年患者,被視為賽諾菲進軍腫瘤領域「頭部產品」,有望成為治療復發難治性多發性骨髓瘤「同類最優」的CD38單抗。疾病進展快、後續治療反應率逐漸下降,是目前多發性骨髓瘤治療面臨的巨大挑戰。目前臨床上針對復發難治性患者的治療方案有限,至今未能實現突破性進展,仍然存在諸多不足,如起效慢,緩解程度與深度不足,緩解持續時間、生存期短等,遠遠未能滿足患者的治療需求。
  • BMS重新遞交CAR-T細胞療法上市申請,治療多發性骨髓瘤
    這是一款靶向B細胞成熟抗原(BCMA)的嵌合抗原受體(CAR)T細胞免疫療法,用於治療復發/難治性多發性骨髓瘤(R/R MM)成人患者。本次提交提供了化學、生產和控制(CMC)模塊的更多詳細信息,以解決2020年3月初始BLA提交後FDA在2020年5月提出的未滿足的監管要求。
  • 全新靶點多發性骨髓瘤新藥XPOVIO™(selinexor)獲FDA批准上市
    此外,一項評估selinexor與硼替佐米和低劑量地塞米松聯合用於治療復發難治多發性骨髓瘤的三期臨床試驗(BOSTON)已經完成患者入組。FDA的加速審批為復發難治的多發性骨髓瘤患者提供了一款與現有臨床藥物完全不同機制的創新藥。
  • 多發性骨髓瘤,容易誤診的「螃蟹病」
    其是一種漿細胞惡性增殖性疾病,正常漿細胞又稱效應B細胞或抗體分泌細胞,由B淋巴細胞在抗原刺激下分化增殖而形成,可合成和分泌各類免疫球蛋白(抗體),參與人體的體液免疫反應。而漿細胞一旦發生惡變,會在骨髓中廣泛增殖,並產生一種沒有免疫功能的異常免疫球蛋白,稱之為單克隆免疫球蛋白,進而引起一系列的組織和器官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