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螢光標記物量子點的標記方法

2020-09-05 鑫富達醫藥包裝

由於量子限制效應,量子點的電子及光學特性具有獨特的粒徑依賴性。目前很多學者已系統研究了不同大小、形狀及組成成分的量子點,這些基礎理論廣泛應用於太陽能電池、光電子電晶體、螢光生物標記等領域。

檢測試紙卡


量子點是由硒化鎘(CdSe)、碲化鎘(CdTe)、硫化鎘(CdS)、硒化鋅(ZnSe)、磷化銦(InP)或砷化銦(InAs),或是CdSe核上包裹一層ZnS或CdS組成的納米晶或半導體納米晶。當半導體材料吸收1個含有能量大於其頻帶間隙的光子時,1個電子則從負電子帶激發到傳導帶,留下1個帶正電荷的空穴,形成電子-空穴對,1個電子-空穴對叫作1個激發子。激發子就像人工原子,半徑在1~10nm,其大小依賴於半導體的性質。由於半導體晶體大小和激發子的大小相似,因此強烈的量子限制效應改變了激發子特性,隨著晶體大小的減小,激發子的運行更像一個盒中粒子。

核酸檢測試劑瓶


其能量水平主要是由粒子(盒子)的大小決定,而非由整塊半導體的性質決定。這種在三維空間表現出強烈的量子限制效應的半導體納米晶被稱為量子點。電子和空穴結合產生光,光波的長度主要通過測定量子點的大小來確定,現有的技術可以製備出大小特別均一的量子點,且其產生的光波帶寬度在10~50nm。


相關焦點

  • 螢光蛋白種類和螢光蛋白標記技術
    目前有多種類型的標記物和標記方式可供選擇,但是針對特定的應用應當選擇適合的標記策略。代謝標記策略是一種體內標記方法,在這種方法中,細胞被「餵養」了化學標記的營養物,然後這些標記物被摻入新合成的蛋白質、核酸或代謝物中。然後,我們可以收集細胞並分離這些分子以獲得細胞生物過程的全局視圖。
  • 量子點的標記方法——常規交聯劑連接法
    現在量子點被大量地應用在生物學實驗室內,幫助研究人員確定生物細胞的結構或活動。當量子點被光脈衝照射的時候會產生各種各樣的顏色,不太高級的光學顯微鏡就可以觀察到這種彩色光。不但如此,量子點還可以用來追蹤藥物在體內的活動、或是研究患者體內細胞和組織的結構。量子點可以產生多種顏色的光,光的顏色取決於量子點的尺寸。研究人員已經製造出可以產生超過12種顏色螢光的量子點,而且理論上講可以產生出更多的顏色。這樣,當某個波長的雷射對多種量子點進行照射激發的時候,可以同時觀察到多個顏色,同時進行多個測量。
  • 常用抗體標記螢光染料的選擇
    隨著免疫螢光技術的不斷發展,螢光染料及其標記的抗體偶聯物也被廣泛的應用於生物學實驗中。目前,市場上抗體及蛋白標記的螢光染料主要有CFTM系列(BIOTIUM, USA); Alexa Fluor®系列(Life technology, USA); DyLight系列; Cy系列; IR Dye系列等等。使用最多的為Alexa Fluor®系列和CFTM系列。
  • 武漢病毒所病毒雙特異性螢光標記研究取得進展
    近日,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王漢中領導的研究團隊在利用納米材料標記病毒以用於病毒與宿主細胞相互作用的可視化相關研究中繼續取得研究進展,相關文章發表於生物材料領域的專業期刊Biomaterials上。病毒的單顆粒標記和示蹤技術為我們揭示病毒和宿主細胞間的相互作用過程提供新的視野和平臺。
  • 拍下病毒入侵細胞全程,中國農科院提出用量子發光點標記病毒DNA
    最近,來自中國農科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的研究者們提出了一種新的觀察方法,可以準確地追蹤病毒感染細胞的路徑,並用拍攝短片的方式記錄下全過程,結果清晰明了。他們用一種叫做量子點(QD)的發光物質標記了偽狂犬病毒(PRV)的DNA,然後用雷射激發量子點讓病毒發光,從而記錄下了病毒入侵細胞的全過程。
  • 吐血整理外泌體標記方法(附原文)
    對分離的外泌體進行體外標記或活體示蹤,有助於對外泌體的功能進行進一步的研究。目前對於外泌體的標記方法有很多種,包括親脂性的染料和膜滲透型的化合物等。下面小編就為大家羅列下近幾年文獻發表中有關外泌體染色的方法。
  • 生物研究中的信號-螢光標記染料|基礎知識概述
    儘管 Alexa Fluor488是一種螢光素衍生物,但與 FITC 相反,它擁有更佳的穩定性和螢光亮度,且 pH 敏感度也更低。所 有 Alexa Fluor 染料(比如,Alexa Fluor546、Alexa Fluor633)都是不同基礎螢光物質的磺化形式。例如,螢光素、香豆素、青色素或羅丹明,它們的摩爾質量在410 至 1400 g/mol 範圍之內。
  • 量子點作為生物螢光標記物的研究進展
    量子點一般是直徑為1-10nm的球狀晶體,也有將其製成棒狀和四腳錐體狀的報導,但球狀量子點在生物學中的應用最為廣泛。因此本文將著重圍繞球狀量子點來對量子點的光學特性、製備方法及其作為螢光標記物在生物學中的研究進展作一簡要綜述。
  • 如何用FITC螢光標記細菌(細菌與真菌的螢光素標記)
    真菌;醋酸菌螢光(GFP)標記細菌螢光染色標記細菌(fluorescence labeled bacteria,FLB)>螢光標記噬菌體技術螢光蛋白標記細菌AlexaFluor 488(AF488)螢光染料標記細菌綠色螢光蛋白基因pEGFP標記細菌
  • 免疫螢光標記為什麼不能直接標記一抗而標記二抗
    一抗只識別一種底物,如果每種一抗都需要螢光標記,那這樣成本很高。而二抗既可以和一抗的結合,又帶有可以被檢測出的標記(如帶螢光、放射性、化學發光或顯色基團),作用是檢測一抗,提高了通用性。螢光免疫法按反應體系及定量方法不同,還可進一步分做若干種。與放射免疫法相比,螢光免疫法無放射性汙染,並且大多操作簡便,便於推廣。國外生產的TDM用試劑盒,有相當一部分即屬於此類,並且還有專供TDM螢光偏振免疫分析用的自動分析儀生產。由於一般螢光測定中的本底較高等問題,螢光免疫技術用於定量測定有一定困難。
  • 福建物構所研製出藍光LED可激發的納米螢光標記材料
    然而,由於稀土離子的f→f宇稱禁戒躍遷特性,稀土基NIR-II納米螢光標記材料存在吸收強度弱、螢光量子效率低的瓶頸。如何提高材料吸收效率研製出具有高效NIR-II發光的稀土納米螢光標記材料是人們普遍關注的焦點,也是該領域的一個重大技術挑戰。
  • DyLigh系列螢光標記特點
    HEp-2細胞,檢測系統為ANA一抗(Bio-Rad) 和不同螢光標記的二抗。使用的抗淬滅封片劑為ProLong Gold (Invitrogen)。Nikon LABOPHOT螢光顯微鏡觀察,Texas Red二抗光下暴露2秒,Alexa 和DyLight二抗光下暴露1秒後選取最亮的部分用Nikon D-70 DSLR相機放大100X拍照。
  • 病毒顆粒多色螢光標記新方法問世
    近日來自武漢大學化學與分子科學學院與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展開合作,在國際上率先提出一種多色螢光標記活細胞內活病毒顆粒的新方法,相關成果於12月
  • 福建物構所稀土上轉換螢光生物標記材料研究取得新進展
    與傳統的分子螢光標記材料(如螢光染料)相比,稀土上轉換納米發光材料不僅化學穩定性高、螢光壽命長、潛在生物毒性低,而且由於採用近紅外光源激發具有較大的光穿透深度、無生物組織自螢光以及對生物組織幾乎無損傷等顯著優點,在螢光生物檢測和成像等領域具有重要的應用前景。
  • 病毒RNA單分子標記與示蹤研究獲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研究員崔宗強與武漢大學教授何治柯合作構建了一種價態可控的新型量子點納米信標,實現了活細胞內單個RNA的可視化檢測,並利用該量子點信標實現了愛滋病毒粒子內單個RNA的螢光標記和單病毒脫殼過程動態示蹤。
  • 抗體標記螢光簡單兩步走
    AAT Bioquest®是螢光探針生產商中的佼佼者,憑藉其創新精神,生產出非常優秀的螢光,便利了科研與發現。 Readilink抗體標記試劑盒簡單快速無需純化,即只需要反應(30-60min)和終止反應(10min)兩步即可。
  • POCT專題|量子點——新一代高效螢光標記物
    通常免疫螢光較多採用螢光素作為標記物,螢光素是具有螢光特性的一類有機染料,然而,有機染料標記物光照下易分解,易發生光漂白現象,具有濃度猝滅特徵,影響了分析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因此尋求一種穩定高效,螢光壽命長,抗光漂白性強的螢光標記物顯得尤為重要。
  • 美國開發出新型螢光標記工具Spinach
    1962年科學家們首先在水母體內發現了綠色螢光蛋白(GFP),從那以後,這種神奇的蛋白質成為生物學功能研究的重要工具之一。在綠色螢光蛋白的幫助下,研究人員不僅能夠成像觀測基因表達和蛋白質動態,還可以檢測細胞內離子和小分子濃度、酶活性,標記細胞或分子亞群,實現複雜的動力學時空分析。
  • Nature:新型線粒體螢光標記技術助力機體衰老研究
    2014年2月16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來自中國的研究團隊成功地將螢光標記到線蟲肌肉細胞中的蛋白質上來監控線蟲細胞線粒體的代謝活性線粒體是細胞中的能量工廠,其同時也是很多科學家研究的重點,當前很多研究者都認為在細胞中存在自由基的積累,尤其是在線粒體中,由於自由基可以引發DNA損傷,因此往往會誘發機體老化;在細胞中線粒體往往處於風險之中,因為其不能夠進行自我修復;為了更深入地研究線粒體中的自由基產生機制以及其同老化的關係,研究者將對線粒體中的蛋白質進行螢光標記來研究其機制。
  • 生物物理所二聚體蛋白螢光標記應用單分子FRET研究獲進展
    的形式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柯莎(Sarah Perrett)研究組題為A Co-expression Strategy to Achieve Labeling of Individual Subunits within a Dimeric Protein for Single Molecule Analysis的文章,論文報導了一種基於共表達的方式獲得異二聚體蛋白,以實現對二體蛋白中某一單體上進行位點特異性螢光標記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