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肝抗病毒3年試驗,2020年12月31日完成,臨床終點精確預測系統

2020-12-07 騰訊網

恩替卡韋、替諾福韋酯以及丙酚富馬酸替諾福韋是新版指南的優選抗病毒藥物,而抗病毒也是慢性B肝(CHB)治療的核心。一項基於抗病毒藥物應用於2000名CHB的大型臨床試驗,由北京友誼醫院主辦,開始時間:2018年6月29日,初步完成時間:2020年12月31日,最新發表時間:2020年1月18日。

B肝抗病毒3年試驗,2020年12月31日完成,臨床終點精確預測系統

小番健康簡要介紹一下,這項慢性B肝臨床終點預測系統試驗研究。官方題目為慢性B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療後臨床終點事件精確預測系統(見上圖)。在使用抗病毒藥物1-3年後,2000名試驗對象需要肝臟組織活檢,且這項試驗將於今年底完成。試驗對象將在基線檢查和每6個月進行1次肝功能、甲胎蛋白、肝臟超聲、HBV-DNA、凝血酶原時間、B肝病毒標誌物以及血細胞計數。

研究人員將會在隨訪期間,收集B肝相關的終點事件,包括如肝硬化失代償期(腹水、食管靜脈曲張破裂出血和肝性腦病)、肝細胞癌(HCC)、肝移植以及肝相關死亡。本試驗由北京友誼醫院主辦,合作者有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瑞金醫院、曙光醫院、北京地壇醫院、杭州卓圖科技有限公司、無錫海斯基醫療科技有限公司。

採用非概率抽樣方法,適合本試驗年齡涵蓋兒童、成人以及老年人,主要研究人群為慢性B肝抗病毒治療1-3年後進行肝活檢;或接受抗病毒治療1-3年的慢性B肝患者在登記時進行肝活檢。第一組:有B肝相關臨床終點事件史的CHB,入選標準:無年齡限制;男性或女性;抗病毒1-3年後進行肝活檢;肝活檢後有臨床終點事件,即失代償性肝硬化、肝細胞癌、肝移植或肝相關死亡的CHB;

抗病毒治療前,有肝活檢或肝硬化或天冬氨酸轉氨酶(AST)-血小板(PLT)比值指數(APRI)的CHB。排除標準:肝硬化失代償期、肝癌或肝移植CHB;HCV或HIV感染、酒精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遺傳性肝病、藥物性肝損傷或其他慢性肝病者;肝臟惡性病變者;其他未治癒的惡性腫瘤者;有嚴重心、肺、腦、血、神經精神病或其他器官疾病者;懷孕或哺乳期婦女;其他原因不適合本研究者。

第二組:無臨床終點事件史的CHB,入選標準:無年齡限制;男性或女性;抗病毒1-3年後進行肝活檢;或接受抗病毒1-3年內CHB在入組時進行肝活檢;抗病毒前,肝活檢或肝硬化或APRI者;同意定期跟進者;知情同意書籤字。排除標準:肝硬化失代償期、肝癌或肝移植者;HCV或HIV感染、酒精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遺傳性肝病、藥物性肝損傷或其他慢性肝病者;肝臟惡性病變者;其他惡性腫瘤未治癒者;

主要結果指標:隨訪1-2.5年期間,關注B肝相關的臨床終點事件,具體包括肝失代償(腹水、食管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或肝性腦病)、肝癌、肝移植和肝相關死亡;次要結果指標:1-2.5年期間,B肝相關臨床終點預測概率,預測概率由組織學預測模型或無創預測模型進行衡量;B肝誘導纖維化/肝硬化消退的預測概率,B肝誘導的肝纖維化/肝硬化消退百分比。

纖維化回歸定義:Ishak纖維化評分系統降低>=1分(區間0到6,數值越高說明預後越差)或者P-I-R(主要是進行性、不確定和主要是回歸)評分主要回歸。這是一項納入千人以上的3年臨床試驗,將於今年2020年12月31日完成,在3年抗病毒治療期間,2000人將接受每隔6個月1次的B肝病毒標誌物和影像學等檢查,研究人員將在隨訪期間,收集記錄下B肝相關終點事件,尤其是肝硬化失代償期、肝癌、肝移植以及肝相關死亡。

小番健康結語:以上試驗公布於臨床試驗資料庫中,目前抗病毒藥物應用於成人慢性B肝已是各版指南提倡的核心,研究人員將在千名試驗對象抗病毒後進行肝活檢以實現精確預測治療後臨床終點。可以看到,本試驗納入範圍比較廣,包括兒童、成人、老年人的慢性B肝患者,分2組有B肝相關臨床終點事件史和無臨床終點事件史,研究人員將關注隨訪期間B肝相關臨床終點事件發生率。

相關焦點

  • B肝在研新藥安卓奎諾爾和啟動2期隨機雙盲
    一項B肝在研新藥人體臨床試驗第2期前部分(IIa期)將於今年2020年12月31日完成,試驗題目為一項隨機、雙盲、劑量範圍使用安慰劑進行對照試驗Antroquinonol(安卓奎諾爾)用於治療慢性B肝患者(CHB)。下圖來自美國臨床試驗資料庫關於Antroquinonol更新信息。
  • B肝在研新藥HepTcell和在多國啟動第2期臨床試驗
    一種治療性B肝疫苗在研藥物HepTcell,啟動多國第2期臨床試驗。HepTcell為Altimmune公司正在開發的一種新的治療慢性B肝免疫療法,該藥為新的肽鏈型免疫治療藥物,針對慢性B肝病毒感染方向。
  • 新藥進展|全球B肝新藥進展(更新至2020年7月)
    一個月的時間,B肝新藥的進展還是有一定驚喜的,3個B肝新藥的出現——治療性疫苗VTP-300處於臨床I期,新型肽段GV1001和口服微生物組藥物CP101處於臨床前研究;部分新藥研究也有一定進展——衣殼抑制劑ABI-H2158進入臨床II期研究,治療性疫苗VBI-2601從臨床前研究進入臨床Ib/IIa期研究,第二代衣殼抑制劑ABI-H2158和RNAi療法藥物JNJ3989(ARO-HBV
  • 新藥進展:全球B肝新藥進展(更新至2020年7月,獨家整理)
    VTP-300是利用Vaccitech的異源初免-增強方案(heterologous prime-boost regimen)的病毒載體ChAdOx-MVA的三種全長HBV抗原,誘導機體產生有效的特異性免疫應答,主動打破原有免疫耐受狀態,實現誘導應答過程,從而清除體內B肝病毒。 該藥臨床I期首位受試者完成用藥。
  • B肝全球創新藥,完成二期臨床試驗,該藥正評估48周後抗病毒作用
    今天吉利徳科學還公布了關於愛滋病(HIV)領域功能性治癒的研究進展,小番健康注意到,目前關於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的全球創新藥艾考恩丙替片也已經在去年,即2019年納入新版的國家醫保目錄。剛剛這項慢性B肝功能性治癒研究進展,是在2020年的亞太肝病年會公布的,即TLR8激動劑Selgantolimod (GS-9688)。
  • 加速推進抗新冠病毒適應症開發 傑華生物蛋白質新藥臨床研究登上...
    2018年4月,樂復能獲國家藥監局頒發的1.1類新藥證書,於同年5月上市銷售,並於今年1月1日正式進入國家醫保報銷目錄。傑華生物董秘許春濤向《證券日報》記者介紹,《國際感染病雜誌》是抗感染類領域的權威期刊,樂復能(Novaferon)論文發表,標誌著其抗新冠病毒的作用及療效得到國際認可,與樂復能已獲批抗B肝病毒治療等結合起來,意味著樂復能在臨床上具有廣譜抗病毒作用,為開發樂復能抗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適應症奠定了基礎,具有裡程碑意義。
  • 廣生堂5款新藥研發全速推進 B肝新藥I期臨床即將展開
    新京報訊(記者 王卡拉)4月23日,廣生堂發布公告,公司B肝治療全球創新藥GST-HG141的臨床試驗與研究獲批,標誌著I期臨床試驗方案已經通過審核確定,試驗獲準進入實質性開展期。目前,該藥I期臨床試驗已確定承接公司及負責人,並於今年1月召開I期臨床試驗啟動會,臨床試驗開展在即。
  • B肝抗病毒藥物有哪些 五種B肝抗病毒藥物
    患上B肝的患者是非常的痛苦的。那麼B肝抗病毒藥物有哪些呢?患者患上B肝的症狀有哪些呢?在平時的飲食方面,B肝病人不可以吃什麼?吃錯東西可能會導致B肝更加嚴重化。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吧。B肝抗病毒藥物有哪些目前被專家公認的B肝抗病毒藥物一共兩大類,共五種,分別是幹擾素類(普通幹擾素、長效幹擾素)和核苷類(拉米夫定、阿德福韋、恩替卡韋)。
  • B肝新藥臨床試驗登記和3期臨床試驗難度
    B肝新藥研發不簡單,了解臨床試驗登記,安全性仍是試驗關注方向www.clinicaltrials.gov,它是臨床試驗登記平臺,之前小番健康也有通過它來查詢我們想要知道的B肝在研新藥研發進展情況,當然都是全英文內容。
  • 2020年全球B肝新藥進展
    最近,最新EASL2020也公布了部分新藥以往未公布的階段性研究數據,肝霖君此次為大家整理做個簡單介紹,後續肝霖君將有對EASL2020全面且系統的系列報導,敬請期待。利用該平臺,除了腫瘤,在傳染病方面,該公司將其TCR技術平臺應用於病毒或細菌(ImmTAV或ImmTAB),IMV-I109V即對應的慢B肝的相關新藥。EASL2020最新摘要公布了該藥臨床前研究的研究進展,結果顯示ImmTAV分子可有效、特異性地消除感染HBV的細胞。
  • 2020年EASL:亞盛醫藥IAP抑制劑治療B肝病毒感染早期結果發布
    轉自 | 醫藥觀瀾8月27日,亞盛醫藥宣布,在歐洲肝病研究學會(EASL)2020年線上國際肝病年會(Digital ILC 2020)上,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感染內科張小勇教授以口頭報告的形式公布了亞盛醫藥在研原創1類新藥IAP抑制劑APG-1387,治療B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一項臨床前研究結果。
  • B肝HCC新藥II期,3周輸注200毫克,觀察2年響應率
    B肝HCC新藥II期,3周輸注200毫克,觀察2年響應率這項試驗來自全球臨床試驗資料庫登記信息,臨床試驗編號:NCT03419481,2019年12月6日更新一次試驗進展。它是一項單臂試驗,對B肝病毒相關肝細胞癌患者進行基線和連續免疫環境變化的平行研究。
  • B肝HCC第3期新藥研發,PD-1抑制劑聯用,達到預設優效性
    肝細胞癌(HCC)是目前位居全球前四的消化系統惡性腫瘤之一,我國肝癌比例就佔全球近50%,從肝癌成因來看,以B肝病毒(HBV)、C肝病毒(HCV)感染引起最為常見。近日,信達生物製藥旗下在研肝癌創新藥適用於晚期HCC的第3期臨床試驗,達到主要治療終點(見下圖信達生物製藥公告)。
  • B肝在研新藥GS-9688,24周終點,未見1名表面抗原清除
    研究結果表明,單周給藥1次GS-9688,連續24周口服3毫克劑量符合安全性和耐受性,但在治療24周結束後,沒有1名受試者B肝表面抗原下降達到臨床治療終點。GS-9688為一種口服選擇性小分子toll樣受體8(TLR8)激動劑,最新發布的是治療24周的安全性、耐受性以及抗病毒的第2期臨床試驗內容。
  • B肝在研新藥GS-9688,24周終點,未見1名表面抗原清除
    研究結果表明,單周給藥1次GS-9688,連續24周口服3毫克劑量符合安全性和耐受性,但在治療24周結束後,沒有1名受試者B肝表面抗原下降達到臨床治療終點。GS-9688為一種口服選擇性小分子toll樣受體8(TLR8)激動劑,最新發布的是治療24周的安全性、耐受性以及抗病毒的第2期臨床試驗內容。
  • B肝新藥VIR-2218,體外泛基因效應,體內持久抗病毒活性
    2020年的歐洲肝病學會年會(EASL2020)上,研究人員公布了關於基於RNAi靶點的B肝在研新藥VIR-2218體內外特性研究。由Vir Biotechnology研發的VIR-2218,目前已進入第2期臨床試驗。
  • B肝替諾福韋安全性試驗,高病毒血症母親,可有效預防母嬰傳播
    富馬酸替諾福韋艾拉酚胺(TAF),是新版指南介紹的新一線抗病毒藥物,但TAF在治療預防母嬰傳播B肝病毒方面尚缺乏有力證據和數據支持。B肝替諾福韋安全性試驗,高病毒血症母親,可有效預防母嬰傳播本研究人員認為,由於TAF尚缺乏治療預防母嬰傳播B肝的試驗數據,因此,啟動本項關於TAF的IIII期臨床研究。這是一項全國性隊列研究總結,目的是探討TAF治療預防B肝母嬰傳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來自本期刊點評)。
  • B肝在研新藥2020年全球進展和Bulevirtide進入III期臨床研究
    然而,最理想的策略應該是針對B肝病毒生命周期中的多個步驟,從而抑制病毒複製和抑制新的cccDNA形成。到目前為止,B肝病毒生命周期的幾個步驟被認為是可能的靶點,並且已經被利用,例如B肝病毒聚合酶抑制劑、進入受體或衣殼組裝阻斷劑,以及阻止cccDNA形成或抑制B肝病毒DNA轉錄的分子。其中,一些目前處於藥物開發的臨床或臨床前階段就值得醫藥學界關注。
  • B肝治癒新藥:廣生堂再次公布動態,臨床試驗正式啟動!
    福建廣生堂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廣生堂」)近日發布公告宣布,公司衣殼抑制劑類在研B肝新藥 GST-HG141 的臨床試驗正式啟動,廣生堂公司已在吉林大學第一醫院召開了 GST-HG141 片 Phase I 期臨床的啟動會。
  • 抗B肝藥物市場一瞰:核苷類用藥成主流 內外企分庭抗禮
    預計到2020年我國B肝用藥市場規模將達到200億元。[2]慢性B型肝炎(B肝)的治療終點是:HBV脫氧核糖核酸(HBV DNA)水平長期抑制、B肝e抗原(HBeAg)消失[有或無抗HBeAg抗體(抗-HBe)血清學轉換]、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正常和B肝表面抗原(HBsAg)消失[有或無抗HBsAg抗體(抗-HBs)血清學轉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