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部隊退伍後,賈曉陽成了一名護士。她始終堅持「退伍不褪色」的軍人本色,得知醫院組建支援湖北醫療隊時,她第一時間報了名。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她負責隔離病區的消毒工作。在武漢工作最初幾天,她的心情非常沉重,直到父親用微信發來一封信,叮囑她莫忘軍人本色。
決定:退伍不褪色 她第一時間報名奔赴前線
春節前後,武漢新冠肺炎疫情告急,河南省果斷組織多家醫院,成立第一批支援湖北醫療隊,新鄉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就是其中的一家。
得知醫院要組建醫療隊前往武漢支援,呼吸科護士賈曉陽覺得,是時候再次踏上「戰場」了。因為自己不僅僅是一名護士,還是一名退伍軍人。
賈曉陽大學期間在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學習護理專業,大一過後,她響應號召,當兵入伍,在山西大同經歷了兩年軍旅生涯,之後回到學校繼續完成學業,畢業後在新鄉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從事護士工作。
「有一天微博熱搜是陸海空軍醫都過去了,還有以前的戰友。」賈曉陽說,看到網上這些信息後,自己熱血沸騰。「軍人本來就應該在前線工作,作為醫護人員這又是我的職責。」
於是,大年三十,賈曉陽寫了一份請戰書交給護士長,第一時間報了名,並最終獲得醫院同意,隨著河南省第一批支援湖北醫療隊奔赴武漢。
工作:幫逝者料理遺體 讓逝者更有尊嚴地離去
到武漢工作的前幾天,賈曉陽的心情非常沉重,有時甚至難過得掉眼淚。這並不是因為她覺得在武漢的日子有多苦,而是工作的特殊性引起的。
賈曉陽在武漢的工作地點,位於武漢市第四人民醫院隔離區。工作內容不僅僅是對所在樓層每一間病房進行消毒,對使用過的隔離衣、護目鏡、垃圾袋進行消毒,還要負責對病故患者遺體進行消毒包裹,做好遺體料理,讓逝者有尊嚴地離去。
「那是一位70多歲的老奶奶。」賈曉陽向河南商報記者回憶了自己在武漢送走的第一位逝者,也是她最印象最深刻的一位。
賈曉陽忍著心痛為老奶奶擦拭身體、整容、穿衣,再用專用的袋子將遺體包裹,在袋子外面標明姓名、性別和年齡,所有這一切都需要在30分鐘內完成。一切都料理妥當後,她深深地向老奶奶的遺體鞠了一躬。
這樣的工作對於一名年僅26歲的女孩來說,真是一項頗具挑戰的工作,但賈曉陽完成得很出色,這與她曾經的軍隊生活有很大關係。
「剛開始的時候,我感到很難過,因為疫情的無情,因為生命的逝去,如今我慢慢有所緩解,想到更多的是如何將消毒進行得更徹底一些,如何幫助其他隊員在死神手中搶救更多的生命。」賈曉陽說。
驚喜:父親告訴她 莫忘軍人本色
賈曉陽剛決定去武漢的時候,包括醫護人員在內,大家對新冠肺炎知之甚少。害怕家人擔心,直到坐上出徵的高鐵,她才告訴了父親。「那個時候,他已經阻擋不了我了。」
同樣是因為害怕家人擔心,在武漢工作頭幾天,雖然心情很沉重,賈曉陽卻始終沒有跟家人提及。直到有一天,她收到了父親用微信寫給她的一封信。
「孩子,你是軍人出身,莫忘軍人本色,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軍人的榮耀!」信件中,父親很欣慰賈曉陽選擇馳援武漢,並叮囑她,救死扶傷是醫護人員的天職,祖國需要,義不容辭。
能夠得到父母的肯定和支持,壓在賈曉陽心裡的石頭,算是落了下來。
「我爸表達比較含蓄,平常打電話都很簡短、直接,沒想到這次寫了封信,給我發了過來。」賈曉陽說,接到父親的信件後,她很詫異、很感動、很開心。
父親用微信給賈曉陽寫的信
「現在我爸每天都會主動跟我聊天,問我下班了沒,讓我下班給她發條信息。」賈曉陽說,在自己的印象裡,這是父親第一這樣頻繁地聯繫她。「每次跟他聊完天,我都感覺我爸快哭了。」
「雖然說我退伍了,但是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賈曉陽稱,軍人的天職和父親的叮囑,讓她更加堅定了信心。
「面對死亡,說一點不恐懼那是假的,但我曾經是軍人,現在是護士。兩年的部隊生活鍛鍊了我堅韌的意志和強壯的身體,四年的護理學習培養了我嚴謹的態度和專業的技能,我有足夠的能力保護自己,我有足夠的堅強直面死亡。國家有難,我必須挺身而出,雖是不一樣的戰場,卻是一樣的戰鬥。我相信,我們一定會勝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