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櫧樹主分布於長江以南各省份,苦櫧豆腐在我們這裡稱為櫧粟子豆腐,同橡子豆腐一樣,是皖南常食的家常菜,由於在我們這裡農村野生苦櫧樹分布較多,因此,大多數家庭都會做苦櫧豆腐,現就苦櫧豆腐的製作以及烹飪方法,簡介如下。
苦櫧豆腐的家庭製作方法。苦櫧屬高大的喬木,其種子(苦櫧粟)一般在11月份自然脫落,因此在11月份大家都到苦櫧樹下尋找自然脫落的苦櫧粟。撿回後先曬乾,然後將曬乾的櫧粟脫殼,再將已脫殼的種仁曬乾儲存。
製作苦櫧豆腐的關鍵是浸泡漂洗,就是將苦櫧仁反覆浸泡換水,漂至苦櫧仁無苦澀味時,才可磨漿製作,如果浸泡的時間不夠,或換水不勤,製作出的苦櫧豆腐苦澀味重,影響口感,一般來說,浸泡時間不可少於10天,並且要勤換水。
過去農村家家基本都有石磨,製作苦櫧豆屬很方便,製作方法是先將泡好的苦櫧仁用石磨磨成漿,然後將漿放入大鍋中一邊攪拌一邊加火燒沸。澆沸後將苦櫧漿盛入盆中冷卻,待冷卻後加冷水入盆中,用刀將已冷卻在水中的苦櫧豆腐劃成塊即可。
現在的製作方法與過去已不一樣,由於已懶得用石磨,現在的製作方法是先將浸泡漂洗好的苦櫧仁曬乾,然後用機器碾成細乾粉保存,想吃的時候,就像熬糊糊一樣,邊攪拌邊熬,熬沸後盛入盆中,同樣也能做出苦櫧豆腐。
苦櫧豆腐的烹飪方法。苦櫧豆腐作為一種野菜,其口感雖滑嫩可口,但卻有易破碎的缺點。所以在烹飪時,應少放水煎炒,否則易碎成糊狀,最好是先將姜蒜末,辣椒丁先下鍋用油爆香,然後將切成厚塊的苦櫧豆腐倒入,加鹽後小心翻炒成熟即可。另外,苦櫧豆腐也可按自已喜歡的口味,加香菜或香蔥蒜末涼拌食用。
以上是苦櫧豆腐的製作與烹飪的回答,回答如有不足,望評論補充。謝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