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櫧豆腐該怎麼做?

2021-01-07 新村事家家事

苦櫧樹主分布於長江以南各省份,苦櫧豆腐在我們這裡稱為櫧粟子豆腐,同橡子豆腐一樣,是皖南常食的家常菜,由於在我們這裡農村野生苦櫧樹分布較多,因此,大多數家庭都會做苦櫧豆腐,現就苦櫧豆腐的製作以及烹飪方法,簡介如下。

苦櫧豆腐的家庭製作方法。苦櫧屬高大的喬木,其種子(苦櫧粟)一般在11月份自然脫落,因此在11月份大家都到苦櫧樹下尋找自然脫落的苦櫧粟。撿回後先曬乾,然後將曬乾的櫧粟脫殼,再將已脫殼的種仁曬乾儲存。

製作苦櫧豆腐的關鍵是浸泡漂洗,就是將苦櫧仁反覆浸泡換水,漂至苦櫧仁無苦澀味時,才可磨漿製作,如果浸泡的時間不夠,或換水不勤,製作出的苦櫧豆腐苦澀味重,影響口感,一般來說,浸泡時間不可少於10天,並且要勤換水。

過去農村家家基本都有石磨,製作苦櫧豆屬很方便,製作方法是先將泡好的苦櫧仁用石磨磨成漿,然後將漿放入大鍋中一邊攪拌一邊加火燒沸。澆沸後將苦櫧漿盛入盆中冷卻,待冷卻後加冷水入盆中,用刀將已冷卻在水中的苦櫧豆腐劃成塊即可。

現在的製作方法與過去已不一樣,由於已懶得用石磨,現在的製作方法是先將浸泡漂洗好的苦櫧仁曬乾,然後用機器碾成細乾粉保存,想吃的時候,就像熬糊糊一樣,邊攪拌邊熬,熬沸後盛入盆中,同樣也能做出苦櫧豆腐。

苦櫧豆腐的烹飪方法。苦櫧豆腐作為一種野菜,其口感雖滑嫩可口,但卻有易破碎的缺點。所以在烹飪時,應少放水煎炒,否則易碎成糊狀,最好是先將姜蒜末,辣椒丁先下鍋用油爆香,然後將切成厚塊的苦櫧豆腐倒入,加鹽後小心翻炒成熟即可。另外,苦櫧豆腐也可按自已喜歡的口味,加香菜或香蔥蒜末涼拌食用。

以上是苦櫧豆腐的製作與烹飪的回答,回答如有不足,望評論補充。謝謝閱讀!

相關焦點

  • 被遺忘的珍饈美味——橡子豆腐
    橡樹長出的橡子果粒子,把它加工製作成豆腐,那可是一味山珍佳餚美味。一、製作橡子豆腐流程1、把採好的橡子放在谷蓆上經太陽暴曬,待粒子曬到開裂為止,然後依個去除外殼,也可直接放在石臼上搗破外殼;待外殼全部清理乾淨,裝好備用。2、把橡子果肉全部放入清水中浸泡二天二夜,再用清水衝洗一遍,放入石磨中磨成水漿。
  • 內脂豆腐怎麼做好吃 這兩種吃法讓您愛不釋手
    豆腐是老少皆宜的一種食品,那麼,對於喜歡吃豆腐的人最苦惱的就是豆腐不好入味,而且豆腐還容易在做的時候爛掉,那麼,想要吃豆腐的人都想知道,內脂豆腐怎麼做好吃,那麼,如果您也想要了解的話,就不要錯過本篇文章,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
  • 日本豆腐怎麼做好吃?教你做秘製做法,軟嫩可口!
    中國的傳統豆腐有兩種,南豆腐質地很嫩,顏色潔白;北豆腐質地較硬,略顯粗糙。隨著不斷發展,豆腐的種類越來越多,比如:內脂豆腐、豆腐腦、豆腐乾。日本豆腐雖然也叫豆腐,但是論營養或者口感方面,差別很大。日本豆腐主要是由雞蛋和出汁製作的,不含任何豆類。日本豆腐的質地像內酯豆腐一樣,很軟、很嫩。不過內脂豆腐是由某種內脂代替滷水或石膏作為凝固液做出的豆腐。兩個完全不一樣,很多朋友經常搞混。需要注意的是,日本豆腐的鈉含量比較高,差不多700毫克,所以使用日本豆腐的時候,儘量少放鹽或者不放。
  • 不用豆子做的5種豆腐,中國人才能吃到,很少有人吃過3種以上
    本文由帳號:舌尖上的安全原創,未經允許任何商業不得轉載我們一說到豆腐,自然而然就會想到將黃豆磨成漿,加上滷水點成豆腐的場景。白嫩的豆腐早已經成為中國人日常生活中的食材,就連外國人也認為豆腐是符合「陰陽調和」的食物,並把豆腐稱為中國美食中的代表。
  • 豆腐的吃法很多種,這道醬燒青蒜豆腐你應該學會
    哈嘍,各位吃貨朋友大家好,我們都知道豆腐的吃法很多,而且豆腐的種類也很多,有白豆腐、豆腐皮、油豆腐,這些都是不同種類的豆腐,今天小編就來介紹一下這道菜,主要是老豆腐的做法,這道菜叫醬燒蒜蓉豆腐,下面就來看看小編是怎麼做的吧!
  • 斑鳩葉豆腐(翡翠豆腐)怎麼做?這樣做Q彈爽口,乃消暑佳品
    其中第五盤菜名:老坑碧玉(陳釀翡翠),即用老壇泡菜酸水,加剁酸薑、泡椒末等涼拌的斑鳩葉豆腐。文化象徵:來自山野的食材,猶如翠玉般高貴。一如秦良玉來自民間,卻貴為王侯將相。夏天來了,若有一盤老坑碧玉(俗稱斑鳩葉豆腐)解渴,村裡的人都羨慕極了!若是找到一株大的斑鳩葉樹,可以多做些,送給親戚朋友。經過一個冬季,早就開始期盼斑鳩葉豆腐那獨特的美味。
  • 雞血該怎麼做才健康又好吃呢?
    雞血怎麼做才好吃呢?下面讓小編來帶大家了解一下雞血以及日常中如何自製雞血。雞血的功效與作用是什麼?人們常用「打了雞血」來形容精神亢奮,雖則貶義,並與雞的好鬥有關,亦見其功效與作用的不同反響。下面一起來了解下雞血的功效與作用吧。1、雞血中含鐵量較高,而且以血紅素鐵的形式存在,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
  • 別樣的山珍海味,泥鰍燜豆腐,營養豐富又美味
    那就一起跟譚大廚來看看這道菜怎麼做吧!那這整道菜做下來需要我們準備的食材有:三百克泥鰍、半斤豆腐、一碗清水、適量的胡椒粉、適量的蠔油、適量的小米辣椒、小半碗水澱粉、適量的鹽、適量的料酒、適量的蔥、姜、蒜。準備好這些食材之後呢,我們才可以開始製作這美味的泥鰍燜豆腐。
  • 滷水豆腐、石膏豆腐、內酯豆腐哪個好?
    我們常說「滷水點豆腐,一物降一物」,最先說這話的肯定是北方人,因為南方的豆腐通常是不用滷水而用石膏來「降」的。滷水豆腐大多是北豆腐,用鹽滷做凝固劑製成的豆腐,硬度、彈性和韌性較強,稱為老豆腐,或北豆腐、硬豆腐 。石膏豆腐大多是南豆腐,它使用的成型劑是石膏液,與北豆腐相比,質地比較軟嫩、細膩。
  • 斑鳩葉豆腐怎麼做?告訴你一個神物,既乾淨,又百分百成功
    其中第五盤菜名:老坑碧玉(陳釀翡翠),即用老壇泡菜酸水,加剁酸薑、泡椒末等涼拌的斑鳩葉豆腐。文化象徵:來自山野的食材,猶如翠玉般高貴。一如秦良玉來自民間,卻貴為王侯將相。斑鳩葉豆腐屬純天然美食,在我們家鄉歷來有吃斑鳩葉豆腐的傳統。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得知斑鳩葉豆腐不再是用傳統的柏樹枝灰來讓樹葉汁凝固,而是有一樣可替代的神物,更加乾淨衛生,而且成功率百分之百。
  • 老豆腐與嫩豆腐的一些區別
    豆腐如此常見,常見到最普通的豆腐也被中國人做出了花樣,一般來說,我們在市面上常見的豆腐可以粗略的分為老豆腐與嫩豆腐,他們各有什麼不同呢?老豆腐在點豆腐成型後,還要用豆腐壓豆腐的方法進行壓榨,壓榨約30分鐘,為使豆腐進一步排水,以達到規定的質量,使產品堅挺而有彈性。所以老豆腐硬度較高,質地較粗糙。而嫩豆腐則又分為兩種,一種是南豆腐一種是內酯豆腐。南豆腐用石膏做凝固劑,因此也叫「石膏豆腐」。石膏的化學成分是硫酸鈣,溶解度低,凝固速度比滷水要慢。
  • 豆腐試試這種新吃法,幹香有味,一口一塊很過癮,比燉湯還好吃
    豆腐口感軟嫩,營養豐富,價格又親民,是一道老少皆宜的家常菜。當然做法也很多,燉湯、紅燒、麻婆豆腐、鐵板豆腐……今天小易來和大家分享豆腐的秘製做法,吃起來汁水滿滿,鹹香入味。來看看怎麼做的吧!
  • 豆腐的3種做法:家常豆腐、紅燒豆腐,澆汁豆腐,美味的家常菜!
    豆腐作為中國傳統的、大眾化的一種豆制食品,在一些古籍中都有記載。豆腐作為食藥兼備食品,具有益氣、補虛等多方面的功能,現代營養學證明豆腐屬於鹼性食物,對改善體質有幫助。在五代時,人們就稱豆腐為"小宰羊",認為豆腐的白嫩與營養價值可與羊肉相提並論。豆腐是中國人飲食智慧的結晶,在各類菜系中豆類都有一席之地。
  • 豆腐新吃法,不水煮,不紅燒,簡單一做,好吃停不下來
    在我們平常的生活中,大部分時候吃的豆腐都是老豆腐,老豆腐的口感就非常滑嫩,非常好吃了。但相比於老豆腐,嫩豆腐的口感更加滑嫩爽口。今天跟大家分享一個比水煮豆腐好吃100倍的豆腐新吃法,油炸嫩豆腐。雖然嫩豆腐比較容易碎,但是做出來之後口感滑嫩,營養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