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看懂電磁波的波段命名

2020-11-30 CSDN

作者 | 小棗君

我們這些搞通信的攻城獅,每天都在和電磁波打交道,經常看到例如C波段、L波段、Ku波段、Ka波段這樣的命名。

大家有沒有想過,這些波段名字,究竟是怎麼來的呢?

話說,C波段、L波段、Ku波段、Ka波段等,都屬於我們常說的微波波段。微波,是整個電磁波的一部分。

微波波段的最早命名記錄,可以追溯到二戰時期。

大家都知道,德國人佔領歐洲大陸之後,想通過空中閃擊戰讓英國屈服。英國為了對抗德國的空襲,建立了大量的雷達站。

二戰時期的英國雷達

雷達,就是英文Radar的音譯,源於radio detection and ranging的縮寫,意思是"無線電探測和測距"。

最早用於搜索目的的雷達,電磁波波長是23cm(後來改為22cm),英國人將其定義為L波段。L,是英文「Long」的開頭字母。L波段,也就是長波波段。

後來,工程師們又搞出了波長為10cm的雷達,定義為S波段。S,是「short」的開頭字母。沒錯,S波段就是短波,比長波「短一點」的波。

再後來,3cm波長的雷達出現了。這種雷達專門用於火控(fire control)瞄準,所以被稱為X波段。X,就是來自於瞄準鏡的那個「準心」,也代表坐標上的某個點。

S波段和X波段的雷達,在軍艦上被廣泛使用。S波段雷達一般作為中距離的警戒雷達和跟蹤雷達。X波段雷達一般作為短距離的火控雷達。

二戰時期,美國愛荷華級軍艦上的雷達系統

SG Radar,就工作在S波段

為了結合X波段和S波段雷達的特點,科研人員搞出了波長為5cm的雷達,稱之為C波段。C就是單詞Compromise的開頭字母,「結合」的意思。

眼瞅著英國人的雷達那麼厲害,德國人也開始獨立開發自己的雷達。

他們選擇了1.5cm,作為自己雷達的中心波長。這一波長的電磁波,就被稱為K波段(K = Kurtz,德語「短」的意思)。

很不幸的是,德國人發現K波段的電磁波很容易被水蒸氣吸收,所以不能在雨霧天氣使用。

為了避免這一問題,德國人開始使用比K波段更長或者更短的電磁波作為雷達工作波。

比K波段波長略長的,叫做Ku波段(Ku,即英語K-under的縮寫,意為在K波段之下)。比K波段波長略短的,叫做Ka波段(Ka,即英語K-above的縮寫,意為在K波段之上)。

差點忘了,最早的雷達還大量使用過米波,被稱為P波段(P為Previous的縮寫,即英語「以往」的字頭)。

後來,這些源於雷達的波段叫法,進一步延伸到衛星、微波、廣播電視等通信領域,成為行業的慣用叫法。

基於這些波段叫法,IEEE(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進行了規範的統一,如下:

更完整的微波波段規範版本:

因為這種叫法混合了多種體系,非常繁瑣且容易犯暈,所以,以北約為代表的歐美國家按字母表順序,重新設計了一套新的命名系統予以替代。

新系統和舊系統的對應關係如下:

下面這個圖,可以看得更明白一些:

請翻轉手機觀看

圖片來自維基百科

如今,根據國家和地區的不同,人們對于波段的叫法仍然存在習慣上的差別,有的人喜歡用老式的叫法,也有的人喜歡新式的叫法。而且,對於具體的數值範圍定義,也存在差異。

不過,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叫法和定義會慢慢歸於統一。

好啦,以上就是電磁波波段命名的由來,大家都搞明白了沒?

相關焦點

  • 一文看懂電磁波的波段命名---C波段、L波段、X波段、S波段、Ku波段、Ka波段……究竟是怎麼來的?
    波段、L波段、Ku波段、Ka波段這樣的命名。最早用於搜索目的的雷達,電磁波波長是23cm(後來改為22cm),英國人將其定義為L波段。L,是英文「Long」的開頭字母。L波段,也就是長波波段。後來,工程師們又搞出了波長為10cm的雷達,定義為S波段。S,是「short」的開頭字母。沒錯,S波段就是短波,比長波「短一點」的波。
  • [多圖]不同電磁波波段觀測下的銀河系
    倫琴X射線天文衛星、費米伽瑪射線空間望遠鏡和普朗克望遠鏡等天文望遠鏡使我們能夠在許多不同的波段下觀測宇宙。現在,一項新的天文測量揭示了天空在無線電波頻譜下的樣子。銀河系與河外星系全天默奇森寬場陣列(GLEAM)捕捉了30萬個星系在無線電波下的圖像。
  • 電磁波的頻譜(一)--概述
    一、頻譜利用問題  所謂頻譜利用問題包含兩方面的問題。即:(1)頻譜的分配。即將頻率根據不同的業務加以分配,以避免頻率使用方面的混亂;(2)頻譜的節約。  從頻譜利用的觀點來看,由於總的頻譜範圍是有限的,每個電臺所佔的頻譜應力求減少,以便容納更多的電臺和減少幹擾。這就要求儘量壓縮每個電臺的帶寬,減小信道間的間隔並減小雜散發射。
  • 一文看懂磁控管好壞判斷方法
    打開APP 一文看懂磁控管好壞判斷方法 發表於 2019-08-02 11:25:18   什麼是磁控管   磁控管是一種用來產生微波能的電真空器件
  • 一文看懂排阻封裝尺寸及命名方法
    打開APP 一文看懂排阻封裝尺寸及命名方法 發表於 2018-03-28 11:22:22   另:排阻命名最全的話有4個部分,   第一部分取決於電路類型:   A-所有電阻共用一端,公共端從左端(第1引腳)引出   B-每個電阻有各自獨立引腳,相互間無連接   C-各個電阻首尾相連,各連接到均有引出腳   D-所有電阻共用一端,公共端從中間引出
  • 科普知識:什麼是電磁波?
    由同向振蕩且互相垂直的電場與磁場在空間中以波的形式移動,其傳播方向垂直於電場與磁場構成的平面。電磁波在真空中速率固定,速度為光速。電磁波伴隨的電場方向,磁場方向,傳播方向三者互相垂直,因此電磁波是橫波。當其能階躍遷過輻射臨界點,便以光的形式向外輻射,此階段波體為光子,太陽光是電磁波的一種可見的輻射形態。電磁波不依靠介質傳播。
  • 走出電磁波認知的誤區
    時下,圍繞推進軍事訓練向信息化條件下轉變,複雜電磁環境下的作戰與訓練的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在全軍轟轟烈烈開展。針對一些報章中出現的:諸如「電磁波需要媒質才能傳播」、「電磁波的頻率從零到無窮大」等模糊甚至錯誤的概念表述,急需匡正視聽。
  • 為什麼人類看不到可見光之外的電磁波?真相來了!
    我們常說的可見光也是一種電磁波,光譜範圍為380~760nm(10-9m) ,可見光的光譜只是電磁光譜中的一部分。那為什麼我們看不到光譜在380~760nm範圍之外的電磁波呢?人類肉眼所能看到的可見光只是整個電磁波譜的一部分。
  • 如果能看到整個電磁波段,會很酷嗎?抱歉,只會亂套!
    很多朋友認為如果一個人能看到電磁波所有頻段,那麼他一睜眼將看到一個無比燦爛的世界,因為對他來說,天空中充斥的不是各種頻段的射線,而是各種光!其實種花家要提醒一下各位,如果他真的能看到全頻段,那麼他無論是睜眼還是閉眼都將看到無數的光線,因為薄薄一層眼皮是擋不住絕大部分的低頻電磁波和X射線以及γ射線!一、這是一個怎樣的世界?如果能看到全頻段電磁波,那很明顯是一個光怪陸離的世界,但總也得有個分類吧,比如將可見光譜的顏色擴大到電磁波段!
  • 不同電磁波下的銀河系:如此震撼!
    倫琴X射線天文衛星、費米伽瑪射線空間望遠鏡和普朗克望遠鏡等天文望遠鏡使我們能夠在許多不同的波段下觀測宇宙。 現在,一項新的天文測量揭示了天空在無線電波頻譜下的樣子。銀河系與河外星系全天默奇森寬場陣列(GLEAM)捕捉了30萬個星系在無線電波下的圖像。
  • 一文看懂電磁感應定律右手定則
    打開APP 一文看懂電磁感應定律右手定則 發表於 2018-03-16 09:05:03   電磁感應定律中電動勢的方向可以通過楞次定律或右手定則來確定。
  • 為何是21釐米的電磁波?科學家:用它曾收集特殊信號!
    為何是21釐米的電磁波?科學家:用它曾收集特殊信號!截止到目前為止,人類並未在地球之外的其他星球上發現有任何生命存在的痕跡,但是依舊有很多科學家堅信,在宇宙當中是存在地外生命的,畢竟,在億萬顆星球當中,如果說只有人類這一高等智慧生命體存在,這似乎有些太不合乎常理了,如果宇宙當中真的有更為高級的外星文明,我們又該如何尋找他們的身影呢?兩年來為了尋找他們科學家們付出的努力並不在少數。
  • 東華大學《Carbon》多孔碳納米膜,優異電磁波吸收性能
    高效EMWA材料被廣泛應用於軍事通信衛星、防禦X波段跟蹤、高頻成像雷達、衛星數字數據傳輸。目前,一些磁性和介電材料可廣泛用於準確改善EMWA樣品的吸波性能。但是,某些磁性材料(如磁性微球)具有EMWA頻率範圍窄、易自然氧化以及密度大的缺點,極大地限制了其實際應用。
  • 電磁波來了(1855-1888)
    麥克斯韋經過理論推演,認為電磁波只可能是橫向傳導波,並計算了電磁波的傳播速度等於光速。同時,他的靈感促使自己得出一個重要結論:光是電磁波的一種形式。這揭示了光現象和電磁現象之間的聯繫。麥克斯韋將這些理論的論證和推導結論整理成冊,於1873年出版了科學名著《電磁學通論》(Treatise on electricity and magnetism),系統、全面、完美地闡述了電磁場理論。
  • 科學網—新材料令電磁波輻射「聞風喪膽」
    因此,電磁屏蔽/吸波材料的研究開發一直備受世界各國學術界和工業界的廣泛關注。 石墨烯帶來驚喜 所謂的電磁屏蔽/吸波材料主要包括金屬和高分子複合材料。傳統的金屬基電磁屏蔽材料存在密度大、結構設計困難等問題,並且應用也受到限制。
  • 金屬級超強、耐高溫複合薄膜,出色的電磁波屏蔽效果!
    更重要的是,這種複合膜具有出色的電磁波屏蔽效果,可以消除> 99%的電磁波。在軍事、航空航天領域的電子設備中的實際應用以及可穿戴設備應用有很大前景。隨著電子設備的普及和通信技術的飛速發展,電磁輻射被視為一個嚴重的問題,不僅危害設備的正常運行和使用壽命,而且對人體健康也有害。因此,電磁屏蔽材料的研究引起了廣泛的關注。
  • 一文看懂吸波材料解決RFID金屬幹擾問題的原理
    RFID電子標籤常伴隨在金屬環境下使用,當RFID電子標籤靠近金屬時,由於金屬對電磁波具有強烈的反射性,所以會伴隨著信號減弱,讀卡距離也會變得更近,嚴重幹擾則會出現讀卡失敗的現象。目前通用的解決措施是在電子標籤背面貼上一層具有吸波材料。
  • X波段是什麼_X波段波長
    打開APP X波段是什麼_X波段波長 秩名 發表於 2011-12-31 17:16:31   波段在指定的最低波長與最高波長之間的波長範圍。
  • 高性能S、C波段聲表面波微波延遲線
    1引言隨著晶片材料和半導體工藝技術水平的快速發展,本文作者通過扇型結構聲表面波換能器的拓撲設計,晶片材料和製作工藝流程的優化設計,研製出S、C波段聲表面波(SAW)微波延遲線,它比聲體波(BAW)微波延遲線的結構、生產工藝流程更加簡單
  • 波的科普 1-機械波與電磁波
    《波的科普》系列文章之(一)促使我(原作者)寫這組文章的原因有三個:一、女法醫王雪梅在馬躍案中有一段笑話,「手機……突然接收了一個來自巨大網絡空間的異常信號,導致他的身體周圍突發電磁巨變……這個電磁巨變恰巧超越了……安全設施的最大防護能力」;二、防輻射服顯然是商業騙局,不過打假者方舟子依然在深圳敗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