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悲劇NAD+的無情流失來自億時光NAD00:0004:49
18世紀,英國與西班牙、荷蘭、法國爭奪海上霸權,但壞血病帶來的軍力損失甚至超過了戰爭本身,人們束手無策。
1747年,英國皇家海軍的醫生詹姆斯·林德,終於發現了檸檬汁可以有效治療船員的壞血病,但也僅僅是發現了這種治療的因果關係,不知道更根本的原因。
直到20世紀,維生素C才正式被人類發現,那時候人們才知道,船員之所以會得壞血病,是因為船上的食物不夠補充人體所需的維生素C,而檸檬,就富含維生素C。
構建一個人需要59種元素,其中6種,包含碳、氧、氫、氮、鈣和磷,這幾種元素佔據了我們身體的99.1%。可是誰能想到,剩下的少得可憐的53種元素,如果缺失了,就不構成一個完整的人呢?
生命科學對於人體中的各種元素、分子構成以及蛋白質構成越來越清晰,這是一個任重道遠的過程。我們也逐漸明白,很多不起眼的組成部分,反而對我們的身體有著關鍵性作用。
維生素和鐵碘鋅等微量元素對身體的巨大作用,以及缺失後對人體的嚴重後果,越來越被普通百姓所熟知。人們也有意識地補充,以便讓身體保持健康的狀態。
如今,因為體內物質缺乏引起的疾病,很容易被診斷發現。
但衰老,卻是人類習以為常的過程,就像時針,明知道它在轉動,卻不易被察覺。
於是,體內某些物質的缺乏,雖然就這樣加速著衰老,但因此被忽視了。
1930年,諾貝爾醫學獎得主 Otto Warburg 發現了NAD+在細胞內的關鍵性作用,於是對NAD+的研究全面性展開。
NAD+在真核生物體內必然存在,因為真核生物的細胞中最重要的細胞器——線粒體需要NAD+的介入,才能正常工作,細胞也因此才能獲得有效的通用能源ATP。
打個比方,就像變電站的作用一樣,主線路上無論有多少能源供給,由於沒有足夠功率的變電站,也就無法轉換出適合人們普遍使用的220V電壓,各種電器只能相繼罷工。
這和人體很相似,無論我們吃進去多少食物,消化系統最終也只能把能量轉換成葡萄糖,這就相當於電網主線路上的10萬伏電壓,而細胞所需要的通用能量ATP,是要通過線粒體和NAD+轉換而成的,就相當於我們小區入戶的220V電壓。如果變電站不夠,或者NAD+含量不足,那麼能量再充分,也是無法被有效利用的。
從出生起,人體內的NAD+是非常充分的,直到可以繁衍出後代,並且基本保證後代也有能力繁衍出後代,就會突然被大自然所忽視和拋棄。於是大約30歲左右,人體內的NAD+含量斷崖式下降。這是一個可悲的事實,人體細胞從這一刻起,獲取能源的工作,會變得越來越吃力。
而大量無法轉換的能源囤積,其實也是產生自由基的一個主要原因。
而我們都知道,DNA是分兩個地方存儲的,主要在細胞核內,另一部分,由於線粒體需要隨時調用DNA,而存儲在線粒體中。線粒體是能量轉換的核心,它沒有細胞核的核膜保護,於是線粒體DNA成為被自由基攻擊的重災區。
於是NAD+在能量轉換的角度上,也間接降低了自由基的產生。
不誇張地說,NAD+從根本上維持了生命,如果完全沒有了NAD+,那麼生命將在30秒內消失。
但即使生命如此依賴NAD+,自然界中仍然不存在能足量補充NAD+的食物,如果要用NAD+含量最高的毛豆或西蘭花,來補充人體所需的NAD+,則每天需要吃掉幾十公斤。這是很無奈的一個事實,那是大自然的設計,一個註定被遺棄的生命年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