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NA單鏈局部小雙螺旋結構即是RNA的二級結構

2020-12-03 巖傑說娛樂

2.三級結構已發現線粒體、葉綠體、細菌、質粒及一些病毒的DNA雙螺旋分子尚可形成封閉環狀,天然狀態的環狀DNA分子多扭曲成麻花狀的超螺旋結構(superhelix),這些比螺旋更為複雜的結構即DNA分子的三級結構。

真核生理細胞核中的DNA具有一種超螺旋結構,即DNA雙螺旋盤繞在組蛋白上形成核小體(nucleosome)。核小體是染色質(chromatin)的核心小粒,由有140個鹼基對的雙螺旋DNA纏繞於由組蛋白(H2A、H2B、H3及H4各二分子)組成的八聚體外面,這一DNA股由此形成直徑為9nm的超螺旋1.75圈。此核小體又經60個鹼基對的DNA雙螺旋及組蛋白H1形成細絲(間隔區)與下一個核小體相連接。

核小體的DNA雙螺旋為200個鹼基對,長度應為0.34nm×200=68nm,但實際長度只10nm,說明DNA雙螺旋鏈進一步螺旋化盤繞在組蛋白八聚體上,其長度壓縮了7/8。每6個核小體又繞成一圈形成螺線管,外徑為30nm,螺距為10nm。這樣DNA分子長度被壓縮了6/7。120個螺線管又盤繞成直徑為400nm,高為30nm的超螺線管,DNA分子長度又被壓縮了40/41,此超螺線管即染色體的單位纖維(unit fiber),長20~60nm。從單位纖維形成染色單體(chromatid),實際長度為2~10nm,DNA分子長度又被壓縮了5/6~6/7。這樣從許多核小體組成的串珠樣纖維經多層次螺旋化結構到形成染色單體,DNA分子的長度已被壓縮至近1/10000。

RNA分子也是由核苷酸依3』,5』磷酸二酯鍵形成的多核苷酸鏈。RNA總是以單鏈的形式存在,也有5』磷末端及3』羥基末端。RNA單鏈的局部摺疊成的某一片段的A及G分別與另一片段的U及C配對常形成髮夾結構(hairpin structure)。在此結構內的鹼基無需全部配對,而配對部位形成小的雙螺旋區域,不能配對的鹼基則連成小環從螺旋區中被圈出來。這種RNA單鏈局部小雙螺旋結構即是RNA的二級結構。

相關焦點

  • RNA也有雙螺旋結構
    原標題:RNA也有雙螺旋結構 poly(rA)雙螺旋結構  本報駐加拿大記者 馮衛東  今日視點  1953年,弗朗西斯·克裡克和詹姆斯·沃森發現了脫氧核糖核酸(DNA)的雙螺旋結構。RNA是一種可在細胞核糖體內發現的單鏈遺傳物質。雖然其在通常情況下是單鏈的,但是某些RNA序列也能像DNA一樣形成雙螺旋結構。  1961年,亞歷山大·裡奇、大衛·戴維斯、沃森以及克裡克提出假說,被稱為poly(rA)的RNA可形成一種平行鏈的雙螺旋結構。
  • 丁一倞團隊首次揭示體內RNA二級結構對調控前體mRNA加工的作用
    由於mRNA分子是一條長的單鏈核酸,本身的物理性質決定了其能夠摺疊成複雜的空間結構。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RNA高級結構在基因表達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調控作用。但由於研究技術的限制,目前對mRNA結構的調控作用了解並不深入。近年來,隨著RNA結構組學技術的進步,使得在全基因組水平上解析RNA結構的生物學功能成為可能【1】。
  • ICLR,利用深度展開算法尋找RNA的二級結構,詳細實例乾貨哦
    構成RNA的鹼基主要有4種,即A(腺嘌呤)、G(鳥嘌呤)、C(胞嘧啶)、U(尿嘧啶) 。雖然RNA是單鏈結構的,但在我們的身體裡,RNA中的部分鹼基往往會相互配對,形成複雜的二級結構。如圖一所示,一條長長的RNA單鏈,其內部互相配對形成複雜的網絡結構。
  • DNA的一級結構與二級結構
    它的一級結構是它的構件組成及排列順序,即鹼基序列。在DNA分子中,相鄰核苷酸以3』,5』-磷酸二酯鍵連接構成長鏈,前一個核苷酸的3』-羥基與後一個核苷酸的5』-磷酸結合。鏈中磷酸與糖交替排列構成脫氧核糖磷酸骨架,鏈的一端有自由的5』-磷酸基,稱為5』端;另一端有自由3』-羥基,稱為3』端。RNA的一級結構也是如此,只是戊糖換成了核糖。
  • 巧奪天工的RNA結構
    此外,仍有一個關鍵的謎團沒有解開:RNA分子複雜多樣的結構。DNA具有可預測的雙螺旋結構,RNA與DNA不同,RNA是通過單鏈摺疊成環結(loops)、突起(bulges)、假結(pseudo-knots)、錘頭樣(hammerheads)以及髮夾(hairpins)等多種精巧的三維結構。這些結構通過不同的摺疊翻轉組成不同的功能區域。目前科學家對這些機制的了解非常少。
  • non-coding RNA databases匯總
    target=http%3A//cbcsrv.watson.ibm.com/rna22.htmlmiRTarBase: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3A//mirtarbase.mbc.nctu.edu.tw/index.htmlmiRanda:https://link.zhihu.com/?
  • DNA的雙螺旋結構
    在DNA分子中,兩條DNA單鏈圍繞一個假想的共同軸心形成右手雙螺旋結構,雙螺旋的螺距為3.4nm,百徑為2.0nm;雙螺旋的外側是DNA鏈的骨架(backbone),由交替出現的、親水的脫氧核糖和磷酸構成;鹼基位於雙螺旋的內側,兩條單鏈中的嘌呤和嘧啶以疏水的、近於平面的環形結構彼此接近,平面與雙螺旋的長軸相垂直;一股鏈中的嘌呤鹼基與另一股鏈中位於同一平面的嘧啶鹼基之間以氫鍵相連,稱為鹼基互補配對或鹼基配對
  • NBT | 萬月等開發新方法來快速直接地鑑定RNA二級結構
    ,而剪接體的不同功能恰恰與他們的二級結構的差異有關。:在測序之前,研究者首先用優化的化學小分子(SHAPE)標記RNA二級結構中的沒有配對的鹼基,這些被標記的鹼基在通過設計好的蛋白通道時會被轉化為異常的電信號,經過與對照組比對分析就能鑑定出這些異常的電信號的鹼基位置,而這些異常的電信號就說明這些鹼基是RNA中的沒有配對的單鏈鹼基
  • 維繫蛋白質有序二級結構(如α-螺旋,β-摺疊)的化學作用力主要是什麼
    維繫蛋白質有序二級結構(如α-螺旋,β-摺疊)的化學作用力主要是( )查看答案解析【答案解析】蛋白質二級結構是指蛋白質多肽鏈主鏈胺基酸殘基摺疊捲曲形成的局部肽段空間結構。
  • 通過引物延伸測序分析具有選擇性羥基醯化作用的多重RNA結構
    抽象天然的和工程化的非編碼RNA都不斷出現新的調節作用,其中許多具有特定的二級和三級結構對其功能至關重要。因此,越來越需要開發能夠快速表徵複雜RNA群體內結構特徵的技術。我們已經開發了一種高通量技術SHAPE-Seq,它可以同時測量數百個任意序列RNA分子的定量,單核苷酸解析度二級和三級結構信息。
  • Nature: RNA幹擾複合物的晶體結構
    已知Argonaute蛋白是一種結合RNA的蛋白質,研究人員已經鑑定並分析了酵母Argonaute蛋白的晶體結構。在沉默基因的RNA幹擾(RNAi)通路中,這種Argonaute-RNA複合物起著關鍵作用,描述真核生物Argonaute蛋白分子結構一直是RNA幹擾領域近十年的目標。了解Argonaute晶體結構不僅是理解RNAi生化通路很重要的一步,也是將來許多實驗的依據。在人和其他真核生物中,RNAi通路能通過減少蛋白質的RNA模板來降低細胞內蛋白生產。
  • 研究人員發現了調節神經發生的特定環狀RNA
    多種基因在分化時上調或下調,產生神經元特異性蛋白和核糖核酸(RNAs),包括環狀rna (circRNAs)。這類環狀rna直到最近才逃脫了常規檢測,儘管這些分子在哺乳動物大腦中高度表達。然而,腦表達環狀rna的功能作用仍然是未知的。
  • 蛋白質的二級結構、超二級結構與模體(motif)
    蛋白質的二級結構是指肽鏈主鏈的空間走向(摺疊和盤繞方式),是有規則重複的構象。最常見的二級結構單元就是α-螺旋和β-摺疊,它們的各種組合決定了蛋白質的主體結構。β-轉角是一種小巧的二級結構單元,它使肽鏈形成大約180°的迴轉。
  • 細化新冠病毒RNA基因組的結構
    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是一種單鏈RNA冠狀病毒,它的出現引起全球範圍內迅速蔓延的新型冠裝病毒肺炎疫情(COVID-19)。當前,尚無有效的抗病毒藥物或是疫苗。此外,我們對SARS-CoV-2的了解還很有限,在一定程度上阻礙當前治療方法的開發進展。
  • DNA和RNA是如何演化出美妙的螺旋結構?
    而且這種整齊的螺旋結構還與另一種構成RNA和DNA骨架的化合物巧妙地結合在一起,最終形成了與RNA非常相似的結構。Nicholas Hud研究了早期地球上生命化學物質的可能起源。事實上,這是一個「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是那些構成了RNA的分子傾向於形成螺旋結構?還是螺旋結構出現在先,然後更適合這種螺旋結構的分子形成了後來的RNA?這項研究的主要研究者是化學與生物化學學院的Nicholas Hud教授,他認為螺旋結構可能起到了某種加強作用,促使了具有相同手性的分子連接在一起,形成了一個呈螺旋扭轉的骨架。
  • 百度免費開放AI算法 可將新型冠狀病毒RNA二級結構預測縮短至27秒
    據百度研究院科學家透露,LinearFold 算法可將此次新型冠狀病毒的全基因組二級結構預測從55分鐘縮短至27秒,提速120倍,節省了兩個數量級的等待時間。防控疫情,眾志成城。人工智慧技術正被應用到疫情防控中來。幾天前,百度宣布成立總規模3億元疫情及公共衛生安全攻堅專項基金,用於支持新型冠狀病毒等新疾病的治癒藥物篩選、研發等一系列抗擊疫情工作。
  • 研究解析寨卡病毒基因組RNA二級結構圖譜並發現調控RNA病毒傳播的...
    該論文對寨卡病毒的RNA基因組在二級結構層次進行了綜合分析和建模,並在此基礎上發現且驗證了一個只在流行株系中特異性存在的長程RNA-RNA相互作用,研究表明該相互作用可能促進寨卡病毒流行株系的細胞感染功能。論文顯示了RNA二級結構對寨卡病毒的重要作用,闡釋了調控RNA病毒傳染性和毒性的新型分子機制,為相關藥物開發提供了重要的結構基礎。寨卡病毒是一種黃熱病毒。
  • 生命為何選擇螺旋結構?
    在1953年,美國和英國兩位科學家沃森和克裡克在實驗中發現了DNA的雙螺旋結構。他們弄清了DNA分子的結構以及各個DNA分子是如何連接在一起的。這一重要發現加速了基因科學的進程。無論是宏觀世界還是微觀世界,我們會發現螺旋結構都是生命的基本形態。
  • 轉運核糖核酸 tRNA的結構與功能
    RNA分子二級結構的基本單元是髮夾結構。RNA鏈通過自身回折,互補序列配對形成一段局部的雙螺旋,稱為莖(stem)或臂(arm)。兩段之間未配對的鹼基保持單鏈,形成突環(loop)。莖和突環構成了莖環結構(stem-loop),也叫髮夾結構(hairpin structure)。通常RNA回折比例越高,結構越穩定。
  • 轉運核糖核酸(tRNA)的結構與功能
    RNA分子二級結構的基本單元是髮夾結構。RNA鏈通過自身回折,互補序列配對形成一段局部的雙螺旋,稱為莖(stem)或臂(arm)。兩段之間未配對的鹼基保持單鏈,形成突環(loop)。莖和突環構成了莖環結構(stem-loop),也叫髮夾結構(hairpin structure)。通常RNA回折比例越高,結構越穩定。